学术投稿

妊娠期心电图出现短P-R间期的机制探讨

邓月娟;罗翊芝;严恺舒;关秀兰

关键词:孕前, 孕后, 心电图, 短P-R间期, 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怀孕前与怀孕后心电图P-R间期的变化,了解妊娠期间P-R间期缩短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对100名育龄妇女在怀孕前、妊娠早、中、晚期各做1次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4次心电图P-R间期的演变。结果妊娠中、晚期P-R间期缩短明显高于准怀孕前和怀孕早期,且予吸氧后P-R间期多恢复正常。结论妊娠出现短P-R间期与需氧量增加及耗氧量增大,机体出现缺氧有关,并非由于传导异常,属一正常的生理反应。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门诊学龄前期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学龄前期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门诊收治的学龄前期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疏导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对照组患儿依从性分值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学龄前期患儿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和静脉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航;苗杰雪;张方方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儿童细菌性腹泻70例病原微生物和药敏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因以及临床预防。方法选择我中心在2012年6月—2014年7月诊断并治疗的细菌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70例,经微生物检验结果观察并总结致病菌属的分布。结果在选取的70例标本中检出62株病原菌,检出率为88.57%,其中志贺菌占48.39%,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占25.81%,弧菌占17.71%,其他占8.06%。志贺菌株数明显多于其他病原株数;药敏试验显示,志贺菌与其他致病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头孢三嗪等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引起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主要为志贺菌,耐药性较强,临床应合理采取有效方法进行预防。

    作者:邓运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交泰丸加减治疗失眠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交泰丸加减治疗失眠的效果,进一步探讨失眠的病因、病机。方法以交泰丸为基础方,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辨证论治,以安神、益气、养血等中药进行加减治疗。结果运用交泰丸加减方对40例失眠患者治疗后,临床痊愈者13例,显效者15例,有效者8,无效者4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以交泰丸为代表的交通心肾法是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

    作者:董兴旺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周莉教授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总结

    周莉教授系四川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吾有幸师承于周老,成为第四批继承班学员。在跟师临证中,见周莉老师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收效颇佳,现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何周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尺桡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尺桡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将2012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尺桡远端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复位,且予以石膏外固定;研究组采取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患侧活动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患侧活动情况和握力优,组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尺桡远端骨折的治疗,可获得显著且良好的疗效,便于患侧活动情况的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刘玉峰;李增强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T形宫内节育器致多发性宫颈穿孔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G1P1。2013年4月26日“两癌防治”免费普查,B超提示宫内节育器(IUD)下移至宫颈管内;阴道镜检查:阴道畅,少许分泌物,宫颈Ⅱ度糜烂,于宫颈侧壁8点及4点钟处分别可见约3.0 mm×3.0 mm、2.0 mm×2.0 mm大小2个小圆孔,内见白色塑料状异物穿出,高出表面约1.0 mm,宫颈外口未见IUD尾丝。追问病史,患者于2012年5月,足月顺产1女活婴,产后5个月月经干净3 d,于所在乡镇卫生院放置T形IUD,无明显不适,至今未做检查。

    作者:蔡红珍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全部实施骶管注射治疗,护理干预方法包括注射前护理:实施心理护理、完善注射治疗前准备;治疗中配合;注射后护理:保持合理体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生活方式指导。结果随访2个月~3年,平均(1.80±0.77)年;治疗效果优63例占70.00%,良24例占26.67%,无效3例占3.33%,总有效率为96.67%。护理满意率为98.89%,无护理纠纷发生。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是巩固和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姜耀珍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农村老年人身份认同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关注农村老年人的身份认同状况对于维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汉中市221名农村老年人的身份认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老人的身份认同率高于全国样本10%,能否自食其力是农村老年人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准,对生活持乐观态度的农村老年人身份认同率低。

    作者:董开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一次与分次根管治疗术治疗老年早期隐裂牙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老年早期隐裂牙采取一次根管治疗术与分次根管治疗术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科接诊的老年早期隐裂牙患者50例均分为一次组与分次组各25例,一次组患者采取一次根管治疗术治疗,而分次组采取分次根管治疗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牙齿功能、应激状态相关指标,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皆有明显改善(P<0.01),但一次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一次组在牙齿功能(咬力、咀嚼效率、牙龈指数、出血指数、松动度)与应激状态(血糖水平、胰岛素、HAMD、HAMA、NRS评分)上更优于分次组(P<0.05)。结论老年早期隐裂牙患者采取一次根管治疗术处理效果更佳,牙齿功能与应激状态改善更显著,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与预防

    中药不良反应(ADR)是指中药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中药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副作用及毒性作用。本文分析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总结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凤媚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鼻内镜手术继发鼻中隔穿孔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继发鼻中隔穿孔的原因以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后发生鼻中隔穿孔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0例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中出现鼻中隔穿孔10例,术中穿孔2例行Ⅰ期修补失败,术后穿孔8例。结论为了预防鼻内镜手术后继发鼻中隔穿孔,手术前首先应检查保证鼻内膜健康,手术操作准确,并努力提高手术操作水平,改善术中使用的填塞材料。

    作者:李京文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肛瘘治疗采用双弧形创缘4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双弧形创缘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双弧形创缘,对照组采用“V”形创缘,比较两种切口在术后愈合时间,切口水肿,术后皮内翻发生率,平均住院日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在术后愈合时间,术后14 d平均创面愈合率,切口水肿,术后皮内翻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弧形创缘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更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马也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我院2014年收治的临床确诊56例HIE患儿,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学特点。结果56例HIE中,轻度HIE:8例,中度:22例,重度26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者30例,合并颅内出血者2例,合并头皮血肿5例;随访复查发现20例恢复正常。结论 CT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道彩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桉柠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桉柠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抗炎、解痉平喘、止咳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滴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口服,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单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滴,疗程7 d,7 d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桉柠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书敏;潘茹军;李坤刚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颤动86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快速房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原有心脏病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3例)加用胺碘酮,对照组(43例)加用普罗帕酮。观察2组患者用药24 h内快速性房颤转复窦性心律,维持窦性心律及心室率控制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05%,对照组65.12%,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房颤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闫长春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县市职业健康检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宜城市是一个县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以汉水为界,分别从东部往西部呈平原、丘陵、山地变势,阶梯式延伸,面积2115 km2,宜城版图呈“蝴蝶状”,人口56.45万。现有职业危害因素涉及到的危险化工、纺织、矿山、水泥等行业的企业150余家,在这些企业中从事粉尘、有毒有害等工作岗位作业的工人达10000余人。宜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本市惟一一家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内设包含职业健康检查的健康体检中心,拥有专职的临床、检验、放射影像、心电图、B超等各种医技师20余名,配置有数字X线机(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分析仪、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机,肺功能仪、电测听、骨密度仪等仪器,以及健康体检车1台,常年开展本县市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在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中,笔者发现存在一些不利于职业健康检查的问题,根据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些改进对策建议。

    作者:王树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青海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员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青海基层卫生人员现状,掌握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及方向。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走访青海省西宁市周边县乡医疗机构,通过专题会议、与医务人员座谈以及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研。结果基层医疗机构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还有一定的需求;基层医生的工作内容及任务已经发生改变;基层全科医生的服务理念和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结论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要紧密联系岗位人才需求,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及专业群与行业发展一体化进程。

    作者:张朝霞;史绍蓉;安顺英;叶海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基层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的探讨

    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1],常见于ABO及Rh血型系统[2],其中ABO溶血病是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中常见的一种,可发生在孕育的第一胎,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胎儿A型或B型,其他血型极少见。胎儿或新生儿红细胞被来自于母体的IgG抗体包被,使红细胞破坏,引起新生儿溶血病,轻则影响胎儿的脏器及智力发育,重则引起胎儿在子宫内死亡。因此,新生儿溶血病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3]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小彦;左江涛;许大巍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乳腺结核1例报告

    1病例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29岁,入院前半个月于体检时无意中发现左乳肿物,超声检查为囊性肿物,患者局部无明显红肿、热痛,无咳嗽、咳痰,无发热、盗汗、乏力,无咳血,无胸闷、气短等不适。患者无冠心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病史,无肝炎及结核病史。

    作者:关太平;张立春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品管圈在降低剖宫产术后奶胀发生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剖宫产术后奶胀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降低剖宫产术后奶胀发生率为主题,分析剖宫产术后奶胀发生的原因,确定目标,制订并实施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剖宫产术后奶胀发生率由原来的23.53%降低至10.16%。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剖宫产术后奶胀的发生率,促进了母乳喂养,为产妇减轻了奶胀的痛苦,促进团队精神的建立,提升了护理质量,树立了医院口碑,同时也提高了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杨泽蓉;龚丽;许铧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