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伟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患者风险告知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972例7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风险告知的方式进行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及住院风险所致医疗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住院老年患者风险告知在防范医疗纠纷中有着积极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减少住院风险,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健香;熊婷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分析颈椎病采用理筋手法联合颈椎关节调整手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9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理筋手法联合颈椎关节调整手法治疗)与对照组(牵引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颈部左侧、右侧肌群的积分肌电(IEMG)、平均功率频率(MPF)、中位频率(MF)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手法联合颈椎关节调整手法治疗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金志刚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采取相同的药物进行治疗,探究组给予前瞻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2组发生便秘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探究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前瞻性护理,对于预防便秘具有重要的影响,能够有效降低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锦荣;黄细君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30例乳腺癌行PICC置管化疗患者,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按照临床操作流程进行置管,实施置管前护理、置管中护理、置管后护理及院外带管的护理。结果置管患者共30例,显效28例占93.33%(指一次性穿刺成功并无并发症发生),有效2例占6.67%(指一次穿刺成功或者多次穿刺成功,发生并发症但经过护理后能有效使用),无效0例0.00%(指穿刺失败或者穿刺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护理满意度30例,100.00%。结论对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的实施护理,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患者的有效治疗,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仲文艳;石明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od Arthritis,RA)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迄今尚未阐明。血管生成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备受重视,T细胞也是直接参与关节损伤的效应机制之一[1]。
作者:赵鹏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Luminal B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钼靶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经病理证实的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61例中,年龄26岁~83岁,钼靶X线表现:①不规则肿块43例,其中肿块伴毛刺25例,肿块伴分叶18例;②钙化38例,其中仅单纯钙化18例,肿块伴钙化20例,仅表现为钙化18例;③淋巴结肿大16例,仅肿块伴腋窝淋巴结肿大14例,仅钙化伴腋窝淋巴结肿大2例;④远处骨转移5例,胸锁关节转移2例,胸骨体转移1例,肋骨转移1例,腰椎转移1例。结论 Luminal B型乳腺癌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翁丽强;王红燕;吴志娟;朱玉春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术后抬高T形管引流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胆总管结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试验组患者采取抬高T形管引流,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T形管引流。观察2组患者住院时间、引流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术后抬高T形管引流护理效果较好,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引流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小娟;喻宣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对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4年12月间45例肝功能异常的甲亢性肝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选择45例肝功能正常的甲亢性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总甲状腺素、血清促甲状腺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2组患者总胆汁酸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亢患者容易存在肝功能异常表现,若患者血清检验指标发生异常,要考虑为肝功能损伤,及时予以治疗。
作者:陈桂明;冯晓鸿;葛海燕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小儿慢性脓胸围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的慢性脓胸患儿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患儿实施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儿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术期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慢性脓胸患儿在接受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的围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玉倩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月经过多的女性患者108例,所有患者止血后进行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回声及其与子宫肌层的分界情况,观察内膜病变的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等情况,同时显示血流信号,测量血流频谱,记录其阻力指数,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学诊断进行对比,统计超声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诊断的患者为108例,病理学诊断的患者为90例,其余18例患者诊断结果为正常,符合率为83.33%(90/108)。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对于部分不典型病例需动态观察,必要时结合其他检查,以免误诊。
作者:胡碧娟;黄志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环二鸟苷酸(cyclic diguanylate,c-di-GMP)是细菌中存在的众多信使分子之一,参与调节多种生理功能,包括细菌的信号传递、内外环境调理、生物被膜形成等。考虑其对细菌抗生素耐药的物理屏障———生物被膜(biofilm,BF)形成的影响,c-di-GMP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降解和二鸟苷酸环化酶(diguanylate cyclase,DGC)的合成两条途径对细菌内c-di-GMP进行调控, PDE和DGC共处于同一个蛋白中,是一个双功能蛋白酶的两个区域。本文通过综述c-di-GMP的代谢途径、生物学功能以及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调控研究的新结果,对c-di-GMP在今后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作者:连健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评价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提出改进策略。方法选择2012年—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管理,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管理,统计对比2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指数≥3患者3例占6.98%、获得医疗资源例次2例占4.65%,低于对照组10例占23.81%、11例占26.19%,6个月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评分为(135.2±6.1)分,高于对照组的(127.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升护理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刘爱梅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对BC-6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性能评估,以确定其是否能用于临床标本检验。方法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的要求,评估BC-6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白细胞(WBC)计数、白细胞分类、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测定、红细胞压积(HCT)测定及血小板(PLT)计数等6大项目的可比性、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结果BC-6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与System-4000i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准确性达到1/2 CLIA’88要求,批内精密度达到1/4 CLIA’88要求,批间精密度达到1/3 CLIA’88要求,有良好的线性范围(r>0.999),携带污染率<1%。结论BC6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性能良好,各项评估结果达标,可应用于临床标本检测,但细胞散点图和分类提示异常时需手工复核,以免造成漏诊。
作者:谢光素;陈宇宁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依达拉奉)和观察组(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观察和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能够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快速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葛健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婴儿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预防母婴乙型肝炎传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4月来我院分娩的孕妇128例作为研究对象,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肝表面抗原(HBsAg)均呈阳性,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将其划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乙肝疫苗注射,试验组采取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注射,对比2组疗效。结果试验组婴儿0岁时抗-HBs阳性率较对照组高,HBsAg阳性率较对照组低,且婴儿1岁时HBsA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抑制母婴乙型肝炎传播中,行乙肝免疫球蛋白婴儿期注射较乙肝免疫球蛋白妊娠期注射更具临床优势,疗效确切,并可降低新生儿乙肝感染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兰崇军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观察恒温匀速鼻饲在肠内营养治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护理工作量。结果观察组的腹泻、胃潴留、反流误吸、堵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士的工作量也明显减轻。结论采用恒温匀速的鼻饲方法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效果优于传统鼻饲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珊 刊期: 2015年第34期
随着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方案的出台与落实,医院已开始一场跨纵深的变革。人事、编制、薪酬、药品、采购、监管等方面的改革,无一不牵涉到医院的生存,医院党建工作的正确导向和开展是医院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关乎医改成败的关键举措。本文从党建工作思路、党建工作目标两个方面提出在新医改形势下对医院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作者:陈雨冰;王丹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观察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为抗消化不良药物治疗组;治疗组80例为抗消化不良药物联合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组,通过8周治疗后,进行精神状态以及疗效评估。精神状态评估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scale,HAMD)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疗效评估采用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GSRS)。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75%(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通过使用抗抑郁焦虑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郭兰洁;王超智;吴光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全面、整体的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良好率为95%,肾功能改善良好率为92.5%,并发症率为2.5%,无死亡事件;对照组分别为75%,70%,15%,5%,除病死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环境、生理、社会、心理领域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护理干预,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万国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发现,因为心功能障碍影响肺血液循环功能表现出肺水肿的病例,大部分初级影像科医师往往忽略或不报,甚至将肺水肿的斑片影写成感染。笔者认为,肺内的渗出性影像表现看似相同,其实不一样,不能都用感染一而概之,应结合临床的具体表现,做出具体的影像临床思维分析,从而作出相对客观的诊断。本文结合相关病例,从病理生理原因、影像表现特征及临床知识特点三方面做梳理与总结,希望引起大家对肺部肺炎与肺水肿鉴别诊断的重视,现分享以下3个病例,以资参考。
作者:叶昌远;潘胜红 刊期: 2015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