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分析

邢崇阳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 重症, 甲泼尼龙, 冲击治疗递减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小儿重症HSP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进行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07%,96.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腹痛缓解、皮疹消退、肾损害恢复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对HSP患儿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大力推行三阶梯疗法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国是癌症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其中很多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尤其是癌症晚期患者更是如此,自1982年WHO提出三阶梯止痛原则,并确立了吗啡是治疗重度癌痛的标准用药,将一个国家医用吗啡消耗量作为衡量其癌痛控制状况的指标,我国从1990年开始逐步推行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疗法”的指导原则,三阶梯疗法的基本原则:按阶梯用药、按时用药、用药个体化和口服给药。麻醉药品是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疼痛主要的临床药物,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非常高,直接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癌症患者或多或少伴有疼痛,尤其晚期癌症患者多数都是中、重度疼痛,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50万人因癌症疼痛没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而死亡,每天都有350万人在忍受癌症疼痛的折磨。疼痛不仅不利于癌症的治疗,同时增加患者的痛苦,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麻醉药品是一类特殊药品,受法律严格监控,由于其特殊的药理作用,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如果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既可以解除或缓解患者的痛苦,又可避免或推迟依赖性的产生;如果使用不当,失之管理,就会发生流弊,危害人们健康,危害社会治安。麻醉药品管理是医院药品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自国务院颁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及卫生部的相关配套文件发布实施后,基层医院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药品的使用剂量和用药时间不明确、使用地点受限、空安瓿回收不完全、重复建病历等问题,需要今后制订新的规章制度来不断完善。麻醉药品的管理和使用存在的问题,在基层医疗机构显得尤为突出,既有医生方面的,也有来自管理使用者,更多来自人们的传统观念,麻醉药品用药水平急待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刘希文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研究

    目的:探讨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3月儿科住院患者120例,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和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对120例儿科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36例患者出现过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用药剂量超标、药物配伍不当和儿童慎用药物的使用,是造成儿科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应重视儿科临床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范玮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Cys-C和β2-MG联合检测对肾病综合征出血热诊断和治疗的意义

    目的:探讨胱抑素C (Cys-C)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肾病综合征出血热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肾病综合征出血热住院患者25例为患者组,测定患者各病期Cys-C,β2-MG,肌酐(Cr)和尿素氮(BUN)含量,以4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2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各病期Cys-C和β2-MG显著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期和恢复期Cys-C和β2-MG异常率与Cr和BUN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Cys-C和β2-MG与Cr、BUN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以急性肾损害为主要症状,肾功能检测是诊断和治疗的关键。Cys-C和β2-MG在体内产生率恒定,被认为是理想的内源性肾小球滤过率的标志物,二者联合检测是早期发现肾脏受损敏感、可靠的指标。

    作者:熊锋莉;黄晓光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基层医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分析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4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情况。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有2例抢救无效死亡,2例因病情加重转往上级医院救治,其余患者均抢救成功,成功率达91.67%。结论尽早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彻底的洗胃,并使用阿托品等治疗,能明显提高基层医院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愈率。

    作者:潘子永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推拿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趋向年轻化,成为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以头晕、头痛为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更为多见,约占我院颈椎病就诊人数将近一半,近2年来我们采用牵引推拿治疗该病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翠花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股骨干骨折锁式髓内针固定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采用锁式髓内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均采用锁式髓内针治疗,并应用术中加压技术。结果30例均获随访,有1例延期愈合,其余29例Ⅰ期骨性愈合。按klemm评定标准进行评估,优25例,良4例,优良率为96.67%。结论锁式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少,创伤少的特点,可提供必需的固定强度和应力刺激,提高骨折愈合率,值得推广。

    作者:闫宇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子宫肌瘤62例中西医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诊治的6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组,2002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一般情况相似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服用宫瘤消胶囊加米非司酮,对照组服用桂枝茯苓胶囊加甲基睾丸素,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5.48%,高于对照组的66.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肯定,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利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80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依巴斯汀片及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养血定风汤加减,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自觉症状和皮损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好,复发率低,无论近、远期疗效都较单纯西药治疗好。

    作者:蔡新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比对分析

    目的:比对便携式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末梢毛细血管及静脉血糖的结果。方法随机选取患者50例,患者空腹的情况下,用三诺安稳免调码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用迈瑞B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同一患者静脉血糖,对两种测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种方法测定的血糖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血糖浓度<4.2 mmol/L的标本共6例,检测误差范围为-0.30~0.30 mmol/L,全部符合要求。血糖浓度≥4.2 mmol/L的标本共44例,检测结果误差在-15.10%~15.10%范围内,全部符合要求。说明该血糖仪测定结果可用于临床。结论在便携式血糖仪的允许范围内,其血糖测定结果是可靠的,便携式血糖仪在居家和床边即时检验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可为患者和医师随时提供准确的血糖检测数据,及时掌握患者的血糖水平。

    作者:杨日琴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女性更年期的健康教育浅谈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明显延长,我国妇女的平均寿命已增至到77岁,全球超过50岁以上的妇女为4.17亿,中国大约占四分之一。改善更年期妇女的健康水平,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团结与安定繁荣,是我们医务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作者:王秀英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2011年-2013年新绛县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目的:探讨新绛县居民2011年-2013年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伤害防控工作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新绛县疾控中心2011年-2013年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数据信息资料进行比较,计算伤害死亡率、人群分布特征等指标,分析导致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死因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编码分类。结果新绛县2011年-2013年死因监测系统共报告死亡4799例,总死亡率为495.58/10万,其中报告伤害死亡397例,死亡率为41.00/10万。死因顺位在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居第4位。在伤害死因中,交通事故死亡率30.15/10万,居第1位,其他依次是意外跌倒碰撞(4.13/10万)、自杀(2.27/10万)、意外中毒(1.55/10万)、触电(1.24/10万)。结论新绛县伤害死亡顺位居第4位,一直是危害我县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相关部门应根据死因的不同,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死亡率。

    作者:郭亚丽;段中虎;马丽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心肌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损伤5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心肌肌钙蛋白I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从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52例作为观察组。并以5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心肌肌钙蛋白I(cTnI)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并观察2组检查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cTnI与CK-MB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cTnI阳性率及CK-MB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肌肌钙蛋白I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作用显著,结果可靠,可作为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王培松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鼻内窥镜下上颌窦穿刺钻孔术4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上颌窦穿刺钻孔的适应证、手术方法、技巧、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法对2003年-2013年我科在鼻内窥镜下上颌窦穿刺冲洗加上颌窦钻孔治疗上颌窦病变4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1例痊愈,29例行鼻内窥镜下鼻窦功能手术。结论鼻内窥镜下上颌窦穿刺钻孔术对鼻腔鼻窦疾病微创治疗可减少鼻腔粘连的机会。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狂犬病58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可防不可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病死率100%。近年来随着养犬人群的增多,狂犬病疫情也有上升的趋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了给制订狂犬病疫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2011年-2013年大疫情监测网监测到的58例狂犬病病例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蔺保珍;田向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3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0例。试验组在胎儿娩出后即给卡前列甲酯栓500μg舌下含服,同时子宫体肌层注射缩宫素20 IU,手术结束清理阴道积血后,直肠给卡前列甲酯栓500μg;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子宫体肌层注射缩宫素20 IU。2组产妇均在术后2h~3h静脉滴注缩宫素20IU。观察2组产妇术中、术后2h及24 h出血量。结果2组术中、术后2 h及术后24 h出血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卡前列甲酯栓与缩宫素联合应用能使子宫产生强有力的收缩,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

    作者:吴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替硝唑引起严重不良反应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66岁,身高158 cm,体重63 kg,因眼部流泪不适,于2013年5月13日于当地医院静滴替硝唑0.8 g 1次/d,抗感染治疗。治疗1 d后,患者手部及外阴皮肤开始出现红色水肿性斑疹,逐渐增大,伴轻度疼痛,无发热、头痛,无关节疼痛等症状。2013年5月14日患者改用注射用五水头孢唑啉钠抗感染治疗2 d,症状无好转,于2013年5月16日转入我院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6.7℃,眼结膜轻度充血,心、肺、腹无异常发现。专科情况:手、足背部可见大小不等红色斑片,呈水肿性,中央为紫红色,呈靶样损害,触痛及压痛明显。口腔颊黏膜、舌部、口唇内侧及外阴皮肤可见糜烂、渗出,有触痛。口唇部肿胀,表面可见淡黄色结痂。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 mL×7 d抗炎;提高免疫力,补充多种微量元素4 mL×7 d;左西替利嗪胶囊5 mg×7 d抗过敏止痒治疗;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漱口保持口腔清洁;3%硼酸湿敷收敛止痒治疗。2013年5月26日患者病情好转通知出院,院外继续口服药物巩固治疗。

    作者:陈芳;谭雅琴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妇科急腹症的诊断

    妇科急腹症是妇科急诊的常见病之一,一般由于女性盆腔内或盆腔周围脏器的疾病引起的急性症状,可以是疼痛感加剧或者无痛感而突发性痛楚,也有可能因为心理因素使患者感觉疼痛。其特点是: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如不迅速正确地予以诊治,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发生生命危险[1]。因此,熟练掌握妇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避免延误时机,贻误病情,是治疗妇科急腹症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分析进行阐述。

    作者:王秀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开颅去骨瓣减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痊愈率33.3%,对照组痊愈率为15.6%,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活自理患者19例,占42.2%,对照组生活自理患者12例,占26.7%;观察组重残患者5例,占11.1%,对照组重残患者13例,占28.9%;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适合病例选择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的痊愈率,减少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牟凌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新绛县2004年-2013年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探讨新绛县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2013年新绛县甲、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38.39/10万,死亡率为0.89/10万,总死亡率为0.38%。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构成和发病率均大幅度上升。强势病种为乙肝和肺结核。结论10年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肠道传染病,实施免疫策略的急性传染病发病下降,血源和性传播传染病、慢性传染病发病上升。建议及时调整防治策略,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作者:樊凯;马丽霞;王珊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心脏B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心脏B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分别采用心脏B超和心电图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结果心脏B超诊断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59.36%)明显高于心电图诊断组(3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B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心电图,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彭莉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