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翠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心电图改变,提高诊断率。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24例确诊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初次就诊时误诊10例(41.7%),疑诊8例(33.3%);初次就诊时确诊6例(25%)。住院死亡1例(4%)。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隐匿性,容易误诊、漏诊,只有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才能提高诊断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樊晓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调查农村居民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为高血压防治提供借鉴。方法设计、发放高血压知识调查问卷对248例农民进行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村民对于高血压的了解程度有明显提高,且文化程度高者高于文化程度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农村地区人群卫生知识水平和教育水平,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作者:王宏宇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不同病因引发浅表淋巴结肿大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64例由不同病因导致的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超声诊断。结果超声诊断慢性淋巴结炎症、淋巴瘤、转移性恶性肿瘤致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结核、急性淋巴结炎症、艾滋病导致的淋巴结肿大的回声依次减弱;良性的淋巴结肿大长短径比值(L/S)>2,大多没有血流信号或散状小点血流信号;恶性的淋巴结肿大长短径比值(L/S)<2,且内外部血流信号强。结论现代超声技术可有效诊断出不同病因导致的浅表淋巴结肿大。
作者:彭红卫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观察锡类散、黄连液、甲硝唑保留灌肠加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3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9例,采用SASP口服治疗;观察组20例,采用锡类散、黄连液、甲硝唑保留灌肠加SASP口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保留灌肠加SASP口服治疗UC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陈东兴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22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双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2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2%(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P<0.01)。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建武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门诊药房是医院对外的重要窗口之一,承担着医院药剂科的主要日常工作,肩负着就诊患者处方调配及门诊各科室所需药品的供应工作,其服务质量的优劣及能否准确配方,直接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影响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现对我院门诊药房2011年1月-2012年12月药品调配和发放中出现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张晓凤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总结中暑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对42例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治愈,6例死亡。结论重症中暑的病死率高,患者持续高热时间较长、重度昏迷、高龄、既往有心肺脑等疾病、合并多器官损伤是中暑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
作者:肖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检验医学在临床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检验科能否将准确、可靠以及及时的报告提供给临床科室,直接影响着疾病的诊疗。因此必须做到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紧密结合,以此达到双方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
作者:高英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表心电图对梗死相关动脉的检测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体表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肌梗死心电图定位与其主要相关血管密切相关。同时,冠状动脉造影也显示心肌梗死患者并不只是某一单支冠脉病变,双支和多支血管病变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分别占32.54%和31.75%。结论心电图较冠状动脉造影操作简便、无创伤、价格低、重复性强,在心肌梗死的诊断中仍具有一定的作用,且在检测相关动脉病变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武旻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体会。方法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43例。结果全部患者术后1周后切口愈合出院,无1例切口感染。随访4个月~18个月无复发及补片排斥病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且手术部位无张力,术后无疼痛,复发率低,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推广。
作者:王立广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自2010年3月开始,绍兴县孙端镇按照《浙江省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规范》的要求,开展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现将3年来实施综合防治的效果进行评价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绍兴县孙端镇35岁及以上社区常住居民。1.2方法1.2.1人群分类根据高血压基线调查结果,将社区人群分一般人群、高血压高危人群、高血压人群三类。同时根据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伴发的临床疾患进行高血压危险分层,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4个层次。
作者:丁兴荣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笔者自2008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面神经麻痹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实用耳鼻咽喉科学》中有关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17岁~55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7 d~35 d,平均21 d。西药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6岁~52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6 d~33 d,平均20.5 d。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韩晚生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降压治疗;观察组根据高血压类型,给予不同中药进行治疗,用药方法每日1剂,15 d 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辨治高血压在治疗有效率以及改善患者症状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文清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新生儿发生产伤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出现产伤的113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大于胎龄儿出现产伤的概率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臀位产伤与Apgar评分方面,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伤主要原因包括试产失败、体重以及臀位。应在产前全面检查孕妇各种情况,并对胎儿体重作出评估,准确把握剖宫产指征;接产医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同时对发生窒息的新生儿进行细致查体,以防合并产伤。
作者:闫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产妇200例,于L2~3椎间隙进行腰穿,待脑脊液流出后注入0.5%布比卡因1.5~2.0 mL,采用迈瑞(PM-7000)多参数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率(HR)、心电图(EC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产妇的麻醉效果及心率、血压,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其中麻醉效果满意者195例占97.5%,效果欠佳5例占2.5%,无1例无效病例。术中并发症少,血压、心率下降幅度小,新生儿Apgar评分都在8分以上。结论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可以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贾晓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脑创伤后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行西药+针灸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西药+针灸治疗脑创伤后综合征效果好。
作者:金虎祥;刘培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各类感染标本分离出的8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8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共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8株,检出率为9.1%;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青霉素为5.6%。结论 MRSA的耐药趋势增高,万古霉素是目前治疗MRSA为有效的抗生素,加强MRSA检测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有年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丙戊酸钠在精神科作为情感稳定剂使用极为普遍,碳酸锂中毒引起意识不清的案例报告较多,但关于丙戊酸钠引起意识不清的案例较少提及。且很多教科书[1]倡丙戊酸钠作为情感稳定剂起始剂量达到1.0 g/d是一种很普遍的用法。本文通过分析具体病例,探讨丙戊酸钠对意识的影响、表现及具体处理措施及预后,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英;王小媛;张雪芹;高欣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96例儿童,分为无感染组70例,病毒感染组32例,细菌感染组94例,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检测阳性84例,阳性率为89.36%,病毒感染组、无感染组阳性率分别为2例(6.25%)和4例(5.71%),细菌感染组阳性率与病毒感染组、无感染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降钙素原为细菌感染特异性指标,能为儿科感染性疾病病原学鉴别诊断提供直接依据。
作者:安慧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因医疗护理发生争议造成医患不和谐为常见。妇产科尤其是产科的医疗纠纷在全国各地、各医院、各科室均排居首位,那么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又如何防范产科医疗纠纷呢?笔者在县级医院工作20年,现就基层产科医疗纠纷高发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1产科医疗纠纷高发的原因1.1医患关系产科的工作性质是患者多且周转快,病情变化快而复杂,而患方认为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是自然规律,孕产妇是健康人不是患者,对分娩过程的高风险不理解。如今“4-2-1”的家庭结构导致大多产妇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其对分娩的期望值过高,只许母子平安,不许有半点不顺,对意外事故容忍度为零。在孕前咨询、孕期保健、分娩方式的选择、产后康复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一旦感觉不满意就立即想到自己的权益是否受到侵害并投诉,而医务人员认为患方是无理要求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作者:刘丽萍;孙改焕 刊期: 2013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