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

方敏

关键词:脑出血, 肺部感染, 呼吸道护理, 饮食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观察2组患者在3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3%,试验组为93.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加强对患者呼吸道护理和饮食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脑出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概率。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风险管理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实施宫颈癌术后化疗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分析2组患者化疗期间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魏翠香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COPD患者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护理需求,制订相应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辖区内COPD患者400例,采用专门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社区护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400份问卷回收392份,回收率98.0%,在护理过程中,94.6%的患者需要用药指导,92.9%的患者需要运动指导,83.2%的患者需要家庭氧疗,89.5%的患者需要饮食指导,57.7%的患者需要其他服务。结论在社区康复护理过程中,COPD患者还有更多的需求,有效的社区护理对策不仅能够满足COPD患者的需要,且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黄改莲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策略简称集束化护理,是指为提高护理质量,针对某种问题而制订的一系列有循证支持的联合护理措施,其可以明确提高护理效果,降低重症监护发病率和死亡率[1]。中心静脉导管(ce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在心脏和危重患者中应用较多,可用于快速输血、输液以扩容,可用于高浓度的药物推注以尽快发挥药物作用,也用于补充和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更重要的是可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等,便于对危重患者进行监护,临床常见的是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其次是股静脉置管,但随之而来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entral venacs cather related infection or sepsis,CRS)不容忽视。在美国,每年约5万~10万人发生CRS,且导管相关性感染是医院败血症的常见原因,约占50%~70%[2]。发生CRS不仅增加了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甚至还可造成严重后果。本文旨在介绍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CRS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媛;曹晓丽;翟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经皮血管性介入治疗肢体恶性肿瘤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性介入治疗肢体恶性肿瘤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12例肢体部位的巨大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指导术中及术后的配合,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取得满意效果。结论经皮动脉内灌注化疗和栓塞术治疗肢体肿瘤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术前、术中、术后的有效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何红红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新生儿窒息602例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602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常见原因依次为:脐带原因、产程异常、胎儿窘迫、妊娠时限异常、胎膜早破、无指征剖宫产、瘢痕子宫。结论做好产前检查,积极治疗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处理异常产程,纠正胎儿窘迫,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匡兰芳;纪军;黄文红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方法探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心理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工作在病变的治疗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合理有效的护理可以使患者及早的康复,达到医患和谐的关系。全面开展心理护理是医学人文化的必要措施。

    作者:蔡华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护理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体会。方法对64例气管切开术患者给予呼吸道护理,包括体位、排痰、套管护理、呼吸道湿化、口腔护理及针对性心理护理。结果64例气管切开患者除1例死于原基础疾病外,其余均未发生呼吸道感染。结论系统的整体化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或预防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呼吸道感染。

    作者:唐俊萍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与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1年9月期间在我院眼科工作的185例护理工作人员,采用我院自拟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对眼科日常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参考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主要为:睡眠障碍(31.35%)、生活能力降低(22.70%)、生理因素(26.49%)、体位不适(27.57%)、感染(20.00%)等。结论树立在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意识、操作严谨、体贴及细心是合格眼科护理工作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工作中的每一处细节,面对临床护理中的任何突发事件能游刃有余地解决,以此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占梦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护理效果,对2组患者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抗结核药物服药依从性、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抗结核药物服药依从性、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护理中,能使患者主动参与护理过程,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健康教育达标率、抗结核药物服药依从性和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桂仙;李利琼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子宫肌瘤的临床护理策略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术后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9月我院10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加强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工作,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其身心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世辉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心理干预减少肺癌行顺铂化疗副反应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非小细胞肺癌采用顺铂化疗时减少副作用发生的效果。方法对136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采用顺铂化疗后分别按常规+专科护理(对照组)与常规+专科+心理护理(干预组)两种护理措施。结果干预组在消化道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骨髓抑制各方面均较对照组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应用顺铂化疗后采用心理干预可减少药物副作用,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护理方法。

    作者:王鑫;贺国玲;马兰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护理干预在减轻患者丙泊酚注射痛中的应用

    目的:寻找减轻患者丙泊酚注射痛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全麻静脉注射丙泊酚患者160例,随机分为4组,A组采取手背静脉注射、B组采取肘静脉注射、C组采取肘静脉低温注射、D组采取肘静脉注射芬太尼后低温注射,比较4组患者的注射疼痛情况。结果 B、C、D组与A组比较,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显著下降(P<0.05),其中D组下降程度为显著(P<0.01)。结论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大静脉注射、局部按摩、芬太尼预注射、给予4℃的丙泊酚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丙泊酚的注射痛。

    作者:李红梅;黄素兰;顾林娟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无水酒精介入治疗肾囊肿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引导下穿刺肾囊肿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我院超声科2011年-2012年腹部超声发现51例肾囊肿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出囊肿内囊液后,于囊腔内注入化学药物以破坏囊壁上皮细胞,从而达到治愈囊肿的目的。结果本组总治愈率为98%。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无水酒精介入治疗肾囊肿安全,有效,微创,费用低,明显优于既往的手术治疗,患者易接受,可作为治疗肾囊肿的常规手段。

    作者:蔡群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急性铊中毒5例的护理

    铊是一种毒性很高的重金属元素,在地壳中广泛分布,室温下易氧化,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无色无味,具有极强的神经毒性与蓄积性,对胃肠道和肝肾也有损害,成人小致死量为12 mg/kg左右;急性中毒多数为非职业性中毒,多因误服或使用铊化合物的“偏方”引起,潜伏期通常为12 h~24 h[1]。铊中毒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对铊中毒患者的救治原则是脱离接触,阻断吸收以及加速排泄。据报道,口服铊中毒可用普鲁士蓝等药物处理,血液灌流能有效排除已吸收的铊[2]。我院对收治的5例铊中毒患者采取普鲁士蓝联合血液灌流、营养神经、激素减少应激反应、利尿护肝等综合治疗,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症状明显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符有芬;陆柳;何芬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所致的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截瘫患者19例纳入到研究中,住院期间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治疗的配合度和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截瘫患者经过积极的心理干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结束出院之后,基本能够自理的患者7例,部分自理的患者12例。结论给予截瘫患者以心理干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促使患者的早日恢复,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逯俊丽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所辖社区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服药干预及定期随访。结果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1年,平均(9.67±2.08)月,观察组依从性好占82.00%,血压达标占96.00%,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占86.00%,自我管理良好占86.00%,均高于对照组的50.00%,74.00%,64.00%和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对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知识及并发症的认识,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陈春英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导致实习护生焦虑的因素及其对策

    目的:了解护生临床实习的焦虑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状况调查表进行评估。结果护生产生焦虑的原因依次为:人际关系、相关知识方面、临床实践能力、就业压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社会舆论影响。结论应针对焦虑因素的原因,分析探讨其对策,使护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护士角色。

    作者:吕俊莲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甲状腺瘤术前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一种提高术前患者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的方法。方法将166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90例,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现身说教式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在掌握健康教育内容、稳定情绪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现身说教的直观做法能使患者轻松地掌握健康教育的知识,增强其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何珠兰;廖燕君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ICU护士对患者家属健康教育执行情况调查及对策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的执行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院普外科ICU 23岁~40岁的6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患者家属健康教育执行情况较差,80%的护士认为家属健康教育不重要,75%的护士认为没有多余时间给家属做健康教育,53%的护士不了解家属健康教育的内容,48%的护士存在对家属健康教育顾虑,18%的护士认为其不是护士的职责。结论护士对患者家属健康教育意识淡薄、床护比例不合理、护士健康教育知识缺乏及技巧欠缺、岗位职责或岗位职责教育存在缺陷等,严重影响着ICU护士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顺利执行。通过加强ICU护士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实行弹性排班、加强岗位职责教育等,势必能够提高患者家属健康教育效果,促进护患和谐,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肖俊良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慢性心力衰竭的内科护理

    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专业护理极为重要。可以让患者有充足的睡眠、放松的心情和恢复体力。采用各种护理手段主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减轻心脏负担,要根据患者的心功能分级确定基本的活动量,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发绀情况和血气分析,从而确定药物疗效和病情进展,以便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般护理多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体力方面的休息、精神放松和充足的睡眠。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的心功能分级安排不同的活动量,心功能Ⅰ级不限制体力活动,但是要限制剧烈运动;心功能Ⅱ级要适当限制体力活动,午间休息要保证,下午多休息;心功能Ⅲ级要严格限制体力活动,休息时间要充足,在陪护人员的陪护下完成生活自理;心功能Ⅳ级患者要卧床休息,生活要由他人照顾,但是要在床上做适当的活动,例如翻身、屈腿,当患者的病情好转时可以下床活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3年第3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