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之以恒搞好心理护理

王海丽

关键词:心理护理, 患者, 系统化整体护理, 教育和疏导, 住院, 心理关爱, 心理感受, 科室, 姐妹, 护理质量, 护理理念, 护理工作, 护理服务, 组成, 生理, 生病, 经历, 家人, 加工, 技术
摘要:心理护理是现代系统化整体护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几个需要进行心理护理的患者。参加工作近20年来,不管在哪个科室,笔者都坚持和科室的姐妹们一同做好心理护理,获得了患者的好评和社会的赞誉。1强化心理护理理念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自己或陪亲人住院的经历,结合自己或亲人生病住院时的心理感受,笔者时常叮嘱姐妹们一定要适时地给患者以亲人般的心理关爱,在保证安全、优质技术护理服务和生理护理质量的同时,注重对患者及其家人的心理教育和疏导。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观察2组患者在3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3%,试验组为93.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加强对患者呼吸道护理和饮食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脑出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概率。

    作者:方敏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脾切除术后62例血小板增多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患者的术后血小板计数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处理血小板危急值,做好血栓预防的各项措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整体、细致的判断,对各种栓塞症状及体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结果本组有3例患者出现静脉血栓,及时处理后均好转出院。结论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的症状十分常见,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会引起严重的血栓,所以做好术后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任荣爱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经皮血管性介入治疗肢体恶性肿瘤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性介入治疗肢体恶性肿瘤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12例肢体部位的巨大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指导术中及术后的配合,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取得满意效果。结论经皮动脉内灌注化疗和栓塞术治疗肢体肿瘤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术前、术中、术后的有效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何红红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所致的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截瘫患者19例纳入到研究中,住院期间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治疗的配合度和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截瘫患者经过积极的心理干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结束出院之后,基本能够自理的患者7例,部分自理的患者12例。结论给予截瘫患者以心理干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促使患者的早日恢复,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逯俊丽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3月-2011年8月我院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进行非语言沟通和语言沟通技巧的相关培训,在完成培训后使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护理人员所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和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培训之后,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掌握程度由培训之前的60%上升到90%;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由培训前的64.7%上升到9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技巧培训,可使护患沟通效果更佳,患者满意度提升。

    作者:温金红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导致实习护生焦虑的因素及其对策

    目的:了解护生临床实习的焦虑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状况调查表进行评估。结果护生产生焦虑的原因依次为:人际关系、相关知识方面、临床实践能力、就业压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社会舆论影响。结论应针对焦虑因素的原因,分析探讨其对策,使护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护士角色。

    作者:吕俊莲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抽取76例合并患有糖尿病的慢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肝病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1.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糖水平复常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对合并糖尿病慢性肝病患者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叶兰珠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对产妇负性情绪的干预

    妊娠分娩是女性的一种正常生理过程,在此期间,产妇不仅会表现明显的生理变化,而且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心理会发生明显改变,大部分产妇会出现易怒、焦虑、急躁、忧郁等负性情绪。本文通过对照观察产科护理健康教育对产妇负性情绪的影响,探究改善产后负性情绪的有效方法,提高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1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05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0岁~32岁,平均年龄26岁,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05例,观察组100例。2组产妇的文化背景,胎位,年龄,孕周,新生儿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能丝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COPD患者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护理需求,制订相应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辖区内COPD患者400例,采用专门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社区护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400份问卷回收392份,回收率98.0%,在护理过程中,94.6%的患者需要用药指导,92.9%的患者需要运动指导,83.2%的患者需要家庭氧疗,89.5%的患者需要饮食指导,57.7%的患者需要其他服务。结论在社区康复护理过程中,COPD患者还有更多的需求,有效的社区护理对策不仅能够满足COPD患者的需要,且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黄改莲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选拔护士长的实践与成效

    为更好地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我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县乡村一体化的要求,加快医院发展步伐,推动护理事业稳步发展,我院于2010年12月起采用公开竞聘的方法选拔后备护士长,按程序培养,建立管理人才储备图[1],择优录用或公开竞聘为护士长,经过30个月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主要做法1.1公开竞聘后备护士长竞聘工作领导小组由院务会成员组成,具体工作由人力资源科和护理部完成。首先在院周会和OA办公系统上公布竞聘条件,做好宣传发动。后备护士长必须具备护师及以上职称,大专或以上学历,5年以上工作经历;政治思想觉悟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协调能力及抗压能力,团队意识强;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熟练运用微机系统进行科室管理;具备一定的外语基础;熟悉科室成本核算及经济管理的有关知识;掌握护理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报名方式采用个人申请、护士长筛选推荐,填写《安阳县总医院后备护士长竞聘报名表》,通过资格审查后进入竞聘程序。

    作者:李改云;张秀茹;孟玲玲;王晓娟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用于缓解儿童哮喘发作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用于缓解儿童哮喘发作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哮喘患儿11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所有患儿均随访3个月~12个月,记录急性发作和住院发生率,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发作次数及平均急诊次数。结果观察组急性发作和住院发生率分别为46.55%,22.4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中,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急诊次数、平均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提高患儿及家长的认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引起哮喘的诱发因素,同时增强锻炼,使各种行为处于可控状态,从而降低发作次数。

    作者:罗秀萍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无水酒精介入治疗肾囊肿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引导下穿刺肾囊肿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我院超声科2011年-2012年腹部超声发现51例肾囊肿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出囊肿内囊液后,于囊腔内注入化学药物以破坏囊壁上皮细胞,从而达到治愈囊肿的目的。结果本组总治愈率为98%。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无水酒精介入治疗肾囊肿安全,有效,微创,费用低,明显优于既往的手术治疗,患者易接受,可作为治疗肾囊肿的常规手段。

    作者:蔡群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眩晕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眩晕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2012年6月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根据中医理论,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传统教育方法。对2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8%,对照组有效率为9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对眩晕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付倩倩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急性铊中毒5例的护理

    铊是一种毒性很高的重金属元素,在地壳中广泛分布,室温下易氧化,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无色无味,具有极强的神经毒性与蓄积性,对胃肠道和肝肾也有损害,成人小致死量为12 mg/kg左右;急性中毒多数为非职业性中毒,多因误服或使用铊化合物的“偏方”引起,潜伏期通常为12 h~24 h[1]。铊中毒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对铊中毒患者的救治原则是脱离接触,阻断吸收以及加速排泄。据报道,口服铊中毒可用普鲁士蓝等药物处理,血液灌流能有效排除已吸收的铊[2]。我院对收治的5例铊中毒患者采取普鲁士蓝联合血液灌流、营养神经、激素减少应激反应、利尿护肝等综合治疗,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症状明显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符有芬;陆柳;何芬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与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1年9月期间在我院眼科工作的185例护理工作人员,采用我院自拟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对眼科日常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参考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主要为:睡眠障碍(31.35%)、生活能力降低(22.70%)、生理因素(26.49%)、体位不适(27.57%)、感染(20.00%)等。结论树立在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意识、操作严谨、体贴及细心是合格眼科护理工作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工作中的每一处细节,面对临床护理中的任何突发事件能游刃有余地解决,以此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占梦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胃大部切除术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胃大部切除术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术前术后对相关疾病及手术等相关知识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观察组实行阶段性健康教育,以口头教育为主,配合演示、床头指导、科室设置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方法。结果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情况、治疗及护理配合情况、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围术期的指标: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增进治疗护理配合,减少并发症,促进手术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对加强护患关系和提高护理水平也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美红;柯丽丽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心理干预护理对妇科手术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择期手术的妇科患者10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2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试验组6,12,24 h的切口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镇痛泵镇痛结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刘冬香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泌尿外科手术应用双J导管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泌尿外科手术应用双J导管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38例上尿路结石和梗阻的患者,采用双J导管,术后进行护理。结果37例患者切口Ⅰ期愈合,1例Ⅱ期愈合。所有患者拔管后进行复查,患侧肾功能恢复,肾积水明显减轻或消失,输尿管均无狭窄,术后双J导管护理效果良好。结论加强对泌尿外科手术中应用双J导管患者的术后护理和指导,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康复效果。

    作者:苏俭霞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出院注意事项卡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出院门诊本附带机打出院注意事项卡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出院病人随机给予出院门诊本附带机打出院注意事项卡,与单纯给予传统的出院门诊本。观察2组患者复诊率,比较2组复诊患者中用药依从率。结果2组患者复诊率无明显差别;而复诊人数中附带出院注意事项卡的患者遵医嘱服药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附带出院注意事项卡与传统的出院门诊本比较,患者复诊率无明显差别,但患者用药遵医嘱服率明显提高,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作者:严洁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护理干预在减轻患者丙泊酚注射痛中的应用

    目的:寻找减轻患者丙泊酚注射痛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全麻静脉注射丙泊酚患者160例,随机分为4组,A组采取手背静脉注射、B组采取肘静脉注射、C组采取肘静脉低温注射、D组采取肘静脉注射芬太尼后低温注射,比较4组患者的注射疼痛情况。结果 B、C、D组与A组比较,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显著下降(P<0.05),其中D组下降程度为显著(P<0.01)。结论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大静脉注射、局部按摩、芬太尼预注射、给予4℃的丙泊酚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丙泊酚的注射痛。

    作者:李红梅;黄素兰;顾林娟 刊期: 2013年第3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