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脾脏肿瘤19例诊治分析

马明;雷忠;王超

关键词:脾脏肿瘤, 诊断, 影像学检查,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脾脏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2月-2009年7月我院手术治疗19例脾脏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中良性肿瘤 16例,恶性肿瘤3例.16例良性肿瘤中12例行脾脏切除术,4例行脾脏部分切除术;3例恶性肿瘤中 2例行脾脏切除术,1例行脾联合胰体尾切除术.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脏肿瘤的主要方法.脾脏肿瘤病变以良性为主,手术切除治疗效果良好,恶性肿瘤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50g葡萄糖筛查试验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意义

    目的 探讨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34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45例孕妇行GCT检查,72例孕妇GCT阳性,孕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GDM、妊娠期糖耐量异常(IGT)的发病率分别为4.6%,4.9%.结论 GCT方法简单,有利于GDM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减少母体并发症及改善围生儿预后有积极作用.

    作者:苏洁琴;周芹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3月急诊观察及住院86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予纳洛酮治疗,观察意识清醒时间,同时与58例常规治疗患者比较.结果 治疗组86例给予纳洛酮治疗,治愈率达100%;对照组5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愈率达98.9%;治疗组意识转清时间明显缩短,2组清醒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快速、有效、安全.

    作者:张志忠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心力衰竭患者BNP cTnI水平的变化及其价值

    目的 探讨B型钠利尿肽(BNP)与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HF)患者心脏功能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68例HF患者(HF组,心功能Ⅱ级22例,心功能Ⅲ级25例,心功能Ⅳ级21例)血浆BNP及血清cTnI的水平,并与22名健康者(H组,心功能Ⅰ级)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HF患者的BNP和cTnI水平均高于正常(均 P<0.01);心功能分级不同患者之间的BNP和cTnI水平有明显差异(P均<0.01),且HF患者心功能越差,其BNP和cTnI水平就越高.结论 联合检测BNP、cTnI浓度对HF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症状型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表现多为经期延长、经量过多、腰痛、压迫等症状,常造成贫血,少数造成不育或流产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段,但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有关其非手术治疗取得很大的进展,现概述如下.

    作者:冯学焘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27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误诊的原因、确诊思路与方法.方法 回顾27例被误诊为循环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诊断思路与确诊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经胃镜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经6周~12周抗反流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17例,10例明显减轻.结论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与非老年患者相比,具有发病率高、病变程度重、不典型症状及食管外症状多的特点,在诊断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必要时行内镜检查,防止误诊.

    作者:张照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卡孕栓在困难性放置宫内节育器中的应用

    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一直是临床的首选,然而常常有一些妇女宫颈条件差,在放置节育器时比较困难并疼痛明显,甚至放置失败,使孕龄妇女产生畏惧心理.为了减轻受术者的痛苦,便于手术操作,我院对困难性放置宫内节育器者采用卡孕栓置于阴道后穹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丁文;蔡林英;罗月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改良持续腰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改良持续腰池引流与脑积水发生的关系,为降低脑室出血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 对120例脑室出血进行脑室穿刺引流术的同时分别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观察组)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管(对照组)进行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将堵管率及脑积水发生率作对比.结果 堵管率、脑积水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3.33%,5.00%,对照组分别为16.66%,20.0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脑室穿刺引流同时持续腰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中心静脉导管明显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管,能明显降低脑积水发生率.

    作者:王连海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29例影像学表现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病之一,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1],约有10%~3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所致,国外有文献报道为9.6%~66.7%.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肺部影像学征象表现呈多样变化[2],无明确的特异性.本文对我院2008年5月-2009年10月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29例患儿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旨在从中总结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及早期治疗.

    作者:韩子成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腹膜后位阑尾炎18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腹膜后阑尾炎的症状、体征及诊断治疗措施.方法 经右腹直肌旁切口,常规依次切开或不切开腹壁入腹腔,切开盲肠外下的侧腹膜,寻找阑尾,予以切除.结果 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结论 术前早期明确诊断,有效地选择麻醉、切口及手术方式是治疗腹膜后位阑尾炎的关键.

    作者:杨庆勇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458例临床分析

    白内障是世界排名首位的致盲眼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2 000万人因此而失明,约占总失明人数的50%.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ECCE)分为超声乳化摘除及手动白内障摘除术,后者又分为需缝线的常规ECCE及无缝线的中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现将我院2006年-2010年间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458例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冯波儒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不明原因发热误诊5例分析

    尽管绝大部分不明原因发热是由较为常见的疾病所致,但不明原因长期发热仍是临床工作的难点之一,本文对2007年-2009年5例长期发热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月仙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482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在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82例受检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TCT检测和TBS分类诊断.结果 482例受检者标本满意率为96%,细胞学阳性病例16例,占3.32%,其中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6例,未能除外高度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5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2例,鳞状细胞癌1例.宫颈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符合率为93.75%.结论 液基薄层细胞学制片技术筛查宫颈病变阳性检出率高,癌前病变分型明确.

    作者:李友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经尿道电切加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51例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加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1999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51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随访6个月~60个月,术后3年内复发6例,均多次行TURBT.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加术后早期行膀胱灌注是治疗浅表膀胱癌的首选,对于不能耐受膀胱全切的患者则是治疗疾病或减轻症状的姑息疗法.

    作者:丁名煜;曹建国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体会

    静脉溶栓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学上的主要进展之一,尽早开始溶栓治疗,是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的关键所在,对缩小梗死范围、降低AMI病死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2006年9月-2010年6月26例AMI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继志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修复小腿远端皮肤缺损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治疗小腿远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治疗小腿远端前内侧皮肤缺损患者11例.术后根据皮瓣成活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随访10例,时间为3个月~3年,术后皮瓣完全成活9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1例.结论 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治疗小腿远端皮肤缺损,皮瓣血运良好,手术操作安全,切取方便,可用于修复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

    作者:纪宏毅;刘晓军;贾志东;李志强;付伟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侯马市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 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地预防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患的发生.方法 对学校食品自身管理情况、学校内和学校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制度健全落实情况;内外环境状况;食品加工条件和设备情况;食品原料、成品加工、运输、贮存以及餐具清洗消毒过程是否符合卫生要求;有无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有无健康证、培训证等进行全面的检查.结果 学校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状况明显低于学校食堂.结论 依法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切实抓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有效预防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患的发生.

    作者:袁秀玲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支原体感染860例分析

    目的 探讨秋冬季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抽取2009年10月-2010年10月860例秋冬季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支原体感染病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与轮状病毒肠炎相似,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加用微生态疗法均治愈.结论 秋冬季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支原体感染明显增多,易与轮状病毒肠炎混淆,应注意鉴别.

    作者:张杰;周继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早期妊娠误诊3例分析

    早期妊娠是指妊娠12周末以前,根据停经史(生育年龄的已婚妇女,平时月经周期规律,一旦月经过期10 d或以上,应疑为妊娠),早孕反应(约半数妇女于停经6周左右出现畏寒、头晕、乏力、嗜睡、流涎、食欲不振、喜食酸物或厌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症状),尿频,孕妇自觉乳房胀痛及乳头疼痛(乳房自妊娠8周起,受增多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乳腺腺泡及小叶增生发育,使乳房增大),生殖器官的变化,早孕试纸测试 (结果阳性)及B超检查(早在妊娠5周时可见宫内有圆形光环--妊娠环,环内有液性暗区--羊水)[1]等不应该误诊.但笔者从1998年8月-2010年8月期间遇到其他临床医师误诊早期妊娠3例,现就病例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张桂侠;王逢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观察组67例,治疗组给予红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香丹注射液治疗,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80例中基本治愈41例,显著进步31例,进步6例,无效2例;对照组67例中基本治愈29例,显著进步19例,进步5例,无效14例.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好、安全.

    作者:陈美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转子间骨折的体会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人口的老龄化,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目前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但非手术治疗并发症较多,手术治疗已被人们广泛接受[1].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仍是一种可靠的方法,2008年3月-2009年12月我院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2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友忠;马启裕;段小勇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