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支原体肺炎29例影像学表现

韩子成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 影像学征象, 小儿呼吸道感染, 社区获得性肺炎, 影像学特点, 肺炎支原体, 总结, 早期治疗, 临床资料, 临床表现, 特异性, 发病率, 常见病, 诊断, 文献, 患儿, 分析, 肺部
摘要: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病之一,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1],约有10%~3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所致,国外有文献报道为9.6%~66.7%.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肺部影像学征象表现呈多样变化[2],无明确的特异性.本文对我院2008年5月-2009年10月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29例患儿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旨在从中总结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及早期治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小青龙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39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中药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各39例,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显效36例,占92.3%,无好转或加重3例,占7.7%;对照组显效26例,占66.7%,无好转或加重13例,占33.3%.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中药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疗效显著.

    作者:李军林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支原体感染860例分析

    目的 探讨秋冬季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抽取2009年10月-2010年10月860例秋冬季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支原体感染病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与轮状病毒肠炎相似,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加用微生态疗法均治愈.结论 秋冬季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支原体感染明显增多,易与轮状病毒肠炎混淆,应注意鉴别.

    作者:张杰;周继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普米克令舒与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目的 探讨普米克令舒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6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予普米克令舒每次1 mL(含布地奈德0.5 mg)和特布他林雾化液2.5 mg/mL联合雾化吸入,每天2次;对照组予地塞米松2 mg、糜蛋白酶5 mg和生理盐水2 mL,每天2次,每次吸入时间为10 min~15 min.观察2组咳嗽、气促、哮鸣音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气促缓解,哮鸣音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咳嗽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普米克令舒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增强疗效,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是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月梅;乔伟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改良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

    髌骨骨折较为常见,占膝部损伤之首位,主要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治疗髌骨骨折的根本目标是恢复其正常传导股四头肌作用力和保持膝关节稳定的功能,一般认为髌骨骨折关节面不连续、台阶大于2 mm或骨折块移位超过3 mm,应选择手术治疗[1].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很多,2005年6月-2009年6月,我科应用改良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1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进军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产后抑郁症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46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产后抑郁症原因有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及社会因素,各占82.61%,10.87%,6.52%.阴道分娩占73.91%,剖宫产占26.09%.结论产后抑郁症重在预防,应加强对孕妇的精神关怀,利用孕妇学校等多种渠道普及有关妊娠、分娩常识,减轻孕妇对妊娠、分娩的紧张、恐惧心理,完善自我保健.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对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多给予关心和爱护,对于预防产后抑郁症有积极意义.

    作者:于荣喆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修复小腿远端皮肤缺损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治疗小腿远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治疗小腿远端前内侧皮肤缺损患者11例.术后根据皮瓣成活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随访10例,时间为3个月~3年,术后皮瓣完全成活9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1例.结论 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治疗小腿远端皮肤缺损,皮瓣血运良好,手术操作安全,切取方便,可用于修复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

    作者:纪宏毅;刘晓军;贾志东;李志强;付伟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腹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CT定位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腹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CT资料.结果 结合相关文献,分类汇总相关CT定位征象.具备3种征象的1例,具备5种征象的3例,具备6种以上征象的5例.结论 腹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征象具有共性特征,在熟练掌握腹膜后间隙解剖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做到较为准确的定位.

    作者:张朝辉;周建中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经尿道电切加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51例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加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1999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51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随访6个月~60个月,术后3年内复发6例,均多次行TURBT.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加术后早期行膀胱灌注是治疗浅表膀胱癌的首选,对于不能耐受膀胱全切的患者则是治疗疾病或减轻症状的姑息疗法.

    作者:丁名煜;曹建国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妈咪爱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妈咪爱在母乳性黄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87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妈咪爱,通过监测血清胆红素值观察其疗效.结果 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妈咪爱辅助治疗母乳性黄疸效果好,服用方便,值得推荐.

    作者:杨志梅;张满才;石红;张建英;张丽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糖尿病足1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对116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诱发因素、足部状况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血糖控制不良、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足部护理知识缺乏等是导致足病发生、发展、难以愈合的重要原因.结论 积极控制血糖,改善循环,加强足保护意识,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有积极意义.

    作者:范星霞;张立新;梁殿铎;王佩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458例临床分析

    白内障是世界排名首位的致盲眼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2 000万人因此而失明,约占总失明人数的50%.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ECCE)分为超声乳化摘除及手动白内障摘除术,后者又分为需缝线的常规ECCE及无缝线的中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现将我院2006年-2010年间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458例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冯波儒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胃肠道吻合术后吻合口瘘营养支持20例报告

    目的 总结胃肠道吻合术后吻合口瘘营养支持经验,提高对食管胃,胃空肠,回肠结肠,结肠吻合口瘘的治疗水平.方法 对1997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实施胃肠道吻合术365例患者中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均加强吻合口附近的腹腔引流,采用持续胃肠减压,予以肠外营养过渡到肠内营养的方法,15例在肠外营养中强化了谷氨酰胺,4例使用生长抑素,1例在吻合口瘘愈合期加用了生长激素.4例瘘口于1 d~30 d愈合;12例瘘口30 d~60 d愈合,2例瘘口60 d~81 d愈合,2例因腹腔感染手术后30 d、42 d死亡.结论 保证腹腔引流通畅,持续胃肠减压,特别是肠外结合肠内营养支持,强化谷氨酰胺、生长抑素、生长激素等措施,是促进胃肠吻合口瘘愈合的重要手段.

    作者:范俊强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早期妊娠误诊3例分析

    早期妊娠是指妊娠12周末以前,根据停经史(生育年龄的已婚妇女,平时月经周期规律,一旦月经过期10 d或以上,应疑为妊娠),早孕反应(约半数妇女于停经6周左右出现畏寒、头晕、乏力、嗜睡、流涎、食欲不振、喜食酸物或厌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症状),尿频,孕妇自觉乳房胀痛及乳头疼痛(乳房自妊娠8周起,受增多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乳腺腺泡及小叶增生发育,使乳房增大),生殖器官的变化,早孕试纸测试 (结果阳性)及B超检查(早在妊娠5周时可见宫内有圆形光环--妊娠环,环内有液性暗区--羊水)[1]等不应该误诊.但笔者从1998年8月-2010年8月期间遇到其他临床医师误诊早期妊娠3例,现就病例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张桂侠;王逢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症状型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表现多为经期延长、经量过多、腰痛、压迫等症状,常造成贫血,少数造成不育或流产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段,但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有关其非手术治疗取得很大的进展,现概述如下.

    作者:冯学焘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50g葡萄糖筛查试验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意义

    目的 探讨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34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45例孕妇行GCT检查,72例孕妇GCT阳性,孕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GDM、妊娠期糖耐量异常(IGT)的发病率分别为4.6%,4.9%.结论 GCT方法简单,有利于GDM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减少母体并发症及改善围生儿预后有积极作用.

    作者:苏洁琴;周芹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应用Le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5例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2007年5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股骨远端骨折患者15例,均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结果 15例骨折均在6个月~11个月牢固连接,无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膝关节屈伸范围达150°.结论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与胫骨近端骨折具有较好的力学稳定性,骨折愈合率高,软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郭少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大骨节病患儿尿肌酐含量与年龄关系非参数检验

    目的 探讨大骨节病患儿尿肌酐含量随年龄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 提取不同年龄的部分大骨节病患儿尿肌酐含量样本和正常儿童的样本,利用非参数平行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尿肌酐含量随年龄的变化规律上,大骨节病患儿与正常儿童相同.结论 大骨节病患儿的尿肌酐含量与年龄之间有线性回归关系.

    作者:朱应平;曹明让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前牙脱位再植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前牙创伤导致牙脱位是大学生在激烈的体育运动中常易出现的口腔外科疾病之一.我科1998年9月-2008年9月接诊因运动创伤后完全脱位牙和半脱位牙患者6例(7颗牙),应用牙再植术及行之有效的根管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振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创伤性前房积血68眼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创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诊治.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66例68眼创伤性前房积血患者,根据情况采取半卧位、包扎眼部、镇静、止血、活血化瘀、使用皮质类固醇、滴注甘露醇、前房穿刺等治疗.结果 68眼创伤性前房积血患者Ⅰ级前房积血吸收平均(2.1±0.4)d,Ⅱ级平均(5.6±2.1)d,Ⅲ级平均(7.8±3.2)d.前房积血吸收后视力为0.08~1.5,平均(1.2±0.2).结论 及时、合理地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是促进积血吸收,防止再出血和并发症发生的治疗关键.

    作者:赵英贤;吴小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29例影像学表现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病之一,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1],约有10%~3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所致,国外有文献报道为9.6%~66.7%.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肺部影像学征象表现呈多样变化[2],无明确的特异性.本文对我院2008年5月-2009年10月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29例患儿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旨在从中总结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及早期治疗.

    作者:韩子成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