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急腹症72例超声诊断体会

李春锋;程巧瑞

关键词:妇科急腹症, 超声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诊断明确、临床资料完整的急腹症病例的超声图像.结果 72例急腹症患者经超声检查,充分显示病变及周围情况.结论 对于妇科急腹症患者,超声检查可见明确病变部位、程度、病变周围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高考生肺结核82例影像学表现分析

    目的 探讨高考生肺结核影像学表现的特点,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007年高考体检中发现的肺结核患者82例,摄立位胸部高千伏正、侧位胸片.13例做了胸部CT扫描,所有病例均有3次以上摄片.结果 人群发病率平均为186/10万,82例病例按结核病新分类法均为继发性肺结核.病灶分布特点为大部分在上叶的尖后段,右侧多于左侧.病灶类型大部分以渗出浸润为主型,干酪为主型较少.结论 高考生肺结核有其影像学表现特点,与中老年人肺结核空洞为主型比例逐渐升高有所不同.只有充分认识高考生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在高考体检中才能尽量避免误诊,以保证考生的正常录取.

    作者:赖建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浅谈老年高血压治疗的目标血压

    高血压是内科常见病与多发病[1],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和(或)舒张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随着我国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8.2%~57.0%,其中约50%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收缩压≥140和舒张压<90 mm Hg).本文对2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目标血压.

    作者:李淑芝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普罗帕酮转复预激综合征伴房颤8例体会

    预激综合征(wolff-pakinson-white,WPW)伴房颤属临床急症,是一种危险性颇大的心律失常,临床可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发生房颤而猝死.WPW伴发房颤,应首选直流电转复,无条件者可用药物转复.我们采用普罗帕酮抢救8例,均转复为窦性心律,报告如下.

    作者:李燕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背阔肌肌皮瓣在乳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6例报道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随着人们对乳腺癌认识的变化以及诊疗水平的提高,在国外保乳手术已成为Ⅰ、Ⅱ期乳腺癌的主要术式.但由于保乳手术对病理检查要求较高和旧观念根深蒂固等原因,在我国未能广泛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仍占有很大的比例.此种手术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机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自2005年5月来,我科应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创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林海辰;仵明宪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持续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手术探讨

    目的 探讨持续高眼压下施行青光眼手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1年-2008年收治55例青光眼患者高眼压药物控制不理想,前房穿刺后手术治疗临床分析.结果 术后无1例发生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脉络膜出血.眼压控制在2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占82%.结论 持续高眼压的青光眼患者、药物不能控制者,前房穿刺,加强术后的护理,不失为挽救部分患者视功能的一个有效措施.

    作者:连志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与地塞米松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1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地塞米松0.2~0.3.mg/kg·d,静脉推注,连用3 d~5 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甲基泼尼松龙2 mg/kg·d,静脉滴注,连用3 d~5 d.结果 治疗组喘憋消失、哮呜音消失、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结论 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优于地塞米松.

    作者:王桂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复发性脑出血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复发性脑出血致残、致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严把三关,即脑水肿关、感染关、高热关.结果 好转15例,因病情恶化出院3例,死亡14例.结论 控制高血压和诱发因素时降低复发性脑出血发生率至关重要.

    作者:李志辉;王存良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新绛县目标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第三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在我县执行进展情况,掌握目标人群艾滋病知识及行为改变状况,确定2007年防治工作的优先领域,我们于2006年末开展了本次调查,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云霞;李金虎;樊凯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千阳县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分析

    2008年2月-10月,千阳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对全县11个乡镇的3621例农村妇女进行查体并对其健康现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永侠;罗亚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联合用药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目的 探讨达克宁栓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效果.方法 将160例门诊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两种治疗方法:A组单用达克宁栓治疗3个月经周期;B组先用达克宁栓治疗6 d,接着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5 d,只用1个月经周期.2组患者经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复检及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复检,临床进行综合评价及比较.结果 2组有效率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的复发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时,达克宁栓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比单用达克宁栓治疗周期短,患者依从性好,可调节并恢复阴道的微生态平衡,因此有很好的治疗和减少复发的效果,为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一个新途径.

    作者:柳花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X线平片CT平扫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髋臼的暴力骨折,常使其关节面发生多方向移位并伴有脱位,以往靠骨盆正位X线片诊断,首选保守治疗,这样很难达到解剖复位及远期良好的关节功能.我们采用多种影像学方法检查大大提高了髋臼骨折的诊断率,因此,如何正确应用影像学检查成为提高诊断率,进而获得满意髋关节功能的前提.2003年-2007年我院对56例有完整资料并获得随访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旨在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对髋臼骨折诊断的应用.

    作者:王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输卵管银夹绝育术临床分析

    输卵管银夹绝育术是用银夹的机械性能阻断输卵管的通道阻止精卵相遇以达到绝育目的的一种绝育方法.银夹绝育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损伤组织小、受术者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女性绝育术中较好的一种方法.我区计生服务站所做手术756例,经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芳;邓平;王秀云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羟基喜树碱联合IL-2治疗MDS 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运用羟基喜树碱联合生物制剂人重组白细胞介素-2(IL-2)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RAS/RAEB、RAEB-t)15例以寻求一种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 15例患者均采用羟基喜树碱联合IL-2为主治疗,配合输血、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11例患者(MDS-RA、RAS/KAEB-t)获得基本缓解,存活2年余,2例(MDS-RAEB)后期死于肺部感染.1例因经济困难放弃继续治疗.结论 羟基喜树碱联合IL-2为主综合治疗有可能提高治疗MDS的疗效.

    作者:王波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不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5例误诊分析

    1 引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为内分泌常见疾病,但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容易误诊.2000年-2008年笔者在工作中共遇到不典型的甲亢患者15例,现结合资料对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金小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只有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发展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更好地为医院服务,使医院的各项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作者:朱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7例体会

    髌骨骨折临床较常见,而粉碎性者占1/3,此类骨折复位及固定均有一定难度.我院自2000年-2008年应用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7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绍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剖宫产术后切口裂开并腹腔感染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因孕40周,阴道流水12h,于2007年10月23日15:00入院,行B超检查示:双顶径94 cm,羊水少,脐绕颈.入院检查:心肺(一),体温37.2℃,血压110/70mm Hg(1 mm Hg=0.133 kPa),胎心音140次/min,宫口开3 cm,胎膜已破,先露头,S-2,全血常规WBC 120×109/L,N 78%,Hb 102/L.入院后给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吸氧处理,宫口开5 cm~6 cm后静滴0.1%缩宫素,1 h后胎头棘上2cm,产程进展4h,LOT位,羊水早破,脐绕颈,LOT试产失败,即行剖宫产结束分娩.于21:00剖宫产取出一女婴,脐绕颈1周,阿氏评分6~9分,体重3 400 g,羊水Ⅲ度污染,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400 ml,于22:00安返病房.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浅静脉留置针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浅静脉留置针在胸腔积液患者中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对胸腔积液患者先进行评估,对于体型较瘦、背部皮下脂肪较少、背部肌肉较少的患者采取浅静脉留置针做胸穿抽液,术后观察.结果 68例经此方法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在B超定位后,均一次穿刺成功,顺利完成抽液,多抽4次的患者3例,不需要做闭式引流.结论 浅静脉留置针在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穿刺抽液,具有无创、患者痛苦少、治疗效果好的特点,适用于背部皮下脂肪、肌肉较少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合并心力衰竭胸腔积液时,可在床边很轻松地完成操作.

    作者:罗明初;朱礼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拉米呋定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1例体会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于2007年7月21日因自觉乏力、腹胀、气紧1个月余.加重1周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入院查体:BP 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意识清,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部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5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膨隆,肝、脾于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正常,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呈可凹性水肿,关节、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作者:张芙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南瓜花和丝瓜花中的微量元素

    目的 建立一种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花卉中的微量元素的实验方法.方法 优化实验条件,包括消解试剂用量的选择、微波条件的选择等,利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 以铜、铁、锌、锰4种元素测定为例,检出限为0.048~0.439mg/L,回收率为88.0%~108%.结论 可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花卉中的微量元素,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和准确的特点.

    作者:黄峰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