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古拉定与派甘能及苦黄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田元富;刘桂兰;何华兰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 复方甘草酸苷, 苦黄, 乙型肝炎
摘要:目的 观察古拉定与派甘能及苦黄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古拉定与派甘能及苦黄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派甘能及苦黄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古拉定与派甘能及苦黄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显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窥镜下治疗201例鼻出血的临床观察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急症之一.传统的鼻腔填塞较痛苦,且部分患者因出血部位隐蔽,填塞效果不佳.2004年1月-2008年6月我科行鼻内窥镜下鼻出血探查止血术共201例,疗效好,患者痛苦小.

    作者:陈晓川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门诊患者尿常规筛查糖尿病600例结果分析

    目的 评价尿常规用于初步筛查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600例无糖尿病史及糖尿病症状的患者行尿常规检测,对于尿糖阳性者进一步做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以确诊或排除糖尿病.结果 600例无糖尿病史及糖尿病症状患者中共检出尿糖阳性者26例,占4.33%,经进一步做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确诊糖尿病患者23例,占3.83%,糖耐量异常者2例,占0.33%,肾糖阈降低1例,占0.17%.结论 尿常规用于筛查糖尿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方法 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春晓;徐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眶内特发炎性假瘤23例CT诊断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眶内特发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眶内特发炎性假瘤患者的cT表现.结果 CT征象主要有:眼球突出16例,眼环增厚9例,泪腺肿大8例,眼外肌增粗14例,眶内脂肪密度增高6例,合并鼻窦炎4例.可分为:弥散型、肿块型、泪腺炎型和肌炎型.结论 CT扫描对眶内炎性假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并能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裴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内镜下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内镜下止血治疗方法 的疗效.方法 选择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58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95例,胃溃疡38例,复合性溃疡17例.吻合口溃疡8例,随机分成药物(肾上腺素)注射法组(A组)49例,APC止血法组(B组)58例,金属钛夹止血法组(C组)51例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对比观察各组间止血效果.结果 A组、B组、C组3组即时止血率均为100.0%,A组有效止血率为89.8%,B组为91.4%,C组为92.2%,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上3种内镜下止血方法 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副作用少,临床医师可根据自己熟悉的治疗技术来选取内镜下治疗方法 .

    作者:李俊英;徐海荣;刘刚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治体会

    有机磷农药中毒为内科常见急症,起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998年4月-2008年9月,我院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8例,抢救成功76例,死亡2例,现将其诊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金小涛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肺血栓栓塞症的鉴别诊断

    虽然肺栓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有时确诊也有困难,特别在缺乏先进的检查手段的基层医院,但是,绝大多数的肺栓塞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呼吸困难或气短、胸闷、胸痛症状,在此基础上伴有其他症状.

    作者:刘春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 观察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运用AF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并获得随访的56例患者,测量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按Flankel标准判断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及合并腰痛发生的情况.结果 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30°矫正到术后的平均40°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0%恢复到92%.无明显疼痛合并症发生;神经功能恢复1个级差的28例,恢复2个级差的20例.结论 应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

    作者:戚光乾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儿童脑结节性硬化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CT在儿童脑结节性硬化中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35例儿童脑结节性硬化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总结其CT特征.结果 CT表现:28例为室管膜下结节;6例为皮质和皮质下结节;1例为白质结节.钙化结节CT增强扫描不强化,非钙化结节CT增强扫描可见轻至中度强化.结论 儿童脑结节性硬化在CT上以室管膜下结节多见,CT表现和临床密切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万淑娟;毕祥春;于东生;姜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多发结核球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之影像学分析

    目的 探讨多发结核球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多发结核球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1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内多发结核球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发结核球仍以上肺的尖后段、下叶的背段为好发.CT是提高多发结核球诊断准确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好发部位、病灶内小斑点钙化或靠近边缘的条弧状钙化、偏心性靠近边缘(近肺门侧)的半月形空洞、胸膜肥厚,是多发结核球的重要诊断依据.结论 多发结核球主要与肺转移癌相鉴别,因两者在影像形态学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当发现肺内多发结节灶时,容易首先想到肺转移癌,只要认真辨析,识别其中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资料是可以作出正确的影像学诊断的.

    作者:李文先;郭晓城;杨仁林;伍尚标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动脉导管留置溶栓在外周动脉血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外周动脉闭塞的介入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19例外周动脉闭塞动脉导管留置间断给药溶栓的治疗过程与疗效观察.结果 通过影像学手段发现栓塞部位与长度,选择适合的穿刺方式,导丝开通,导管送入适当位置,留置导管间断给药.血管再通或基本再通可达59.1%,症状显著好转至基本消失的达77.3%,所有患者症状均有改善.结论 留置导管间断给药是治疗外周动脉血栓的有效手段,创伤小、易操作、疗效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向东;卢春雨;吴平;许亚春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古拉定与派甘能及苦黄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古拉定与派甘能及苦黄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古拉定与派甘能及苦黄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派甘能及苦黄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古拉定与派甘能及苦黄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田元富;刘桂兰;何华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喉结核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喉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7年12月间25例喉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年龄33岁~63岁,平均年龄42.3岁,喉结核以声嘶为主要症状,占84%,全身症状少见.25例喉结核误诊13倒,误诊率为52%,误诊的原因主要是喉结核l临床表现不典型及医生对喉结核缺乏全面细致的认识.全部病例经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后痊愈.结论 当今喉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基层医院必须充分了解今日喉结核的临床特征.对可疑患者应尽早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减少误诊.

    作者:黄郁林;梁健刚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大咯血中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大咯血运用纤维支气管镜的合理性及安全性.方法 38例大咯血患者运用纤支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运用冰盐水配肾上腺素及立止血进行局部喷洒治疗.结果 本组中一次纤支镜止血29例,二次纤支镜止血5例,3例转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1例死亡.结论 对急诊大咯血患者运用纤支镜检查治疗是安全合理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小明;钟小兰;龚彩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在未治疗患者中病死率甚高[1],48 h病死率达36%~71%[2],多层螺旋CT胸腹联合检查能准确诊断有无夹层及其破裂类型、累及范围、分支受累情况.现将我院11例该病患者CT血管造影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平;王建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不同检测系统电解质K Na Cl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目的 对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比对分析,探讨不同检测系统电解质K、Na、Cl测定结果 的可比性.方法 参照cLSI EP9-A2文件的要求,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K、Na、Cl,以Bayer24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系统为目标检测系统,应用我科3个不同的检测系统(Bayer 2400、MEDIC easylyte、COBASb221)对质控物各测定20次和测定40例不同浓度的患者的新鲜血清标本.结果 各检测系统测定K、Na、Cl的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小于1/3 CLlA'88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以Bayer2400检测系统为目标检测系统,其余2系统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3个检测系统测定电解质K、Na、Cl结果 的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Bayer 2400、MEDICeasylyte、COBAS b221检测系统经过测定40例患者的血清比对,结果 均有可比性.

    作者:张艳芳;彭建明;陈艳玲;袁斌;麦炬辉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中药产地加工的几点体会

    中药资源中近80%的种类来源于野生资源.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认识不足,使得我国一些地区不同程度上对中药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过度采收、捕猎;又由于违反自然规律的垦殖等原因,使一些药用动、植物丧失了适宜的环境,减弱了中药资源的再生能力,造成中药资源的减少和枯竭,致使许多种类趋于衰退或濒危灭绝.

    作者:邹广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麻醉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统计分析手术麻醉后下呼吸感染的主要临床特征,为预防和治疗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126例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在神经外科,胸、心血管外科和肝胆外科次之;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明显高于其他麻醉方式;60岁以下高龄患者较其他年龄段更易于发生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结论 对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要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采取相应对策.

    作者:周静芸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第七回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寒者热之劳者温之

    前年冬天,大雪连绵,隔不了十天,下一场,一下就是六七天.大雪堵塞了交通,压断了电线,造成了近世纪罕见的灾难.那一段王老专家门诊患者也是络绎不绝,王老的徒弟--小刘已成了治疗冻伤的能手.

    作者:袁景贤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初步探讨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影响因素,以期指导临床病例的选择.方法 根据空气灌肠是否成功,将216例肠套叠患儿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对2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套筒长径、有无呕吐、有无血便、有无腹腔积液、有无套筒内积液的构成比进行X2检验;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空气灌肠成功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在性别、年龄和有无血便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5,P>0.05;χ2=1.88,P>0.05;χ2=2.09,P>0.05),而在病程长短、套筒长径以及有无呕吐、腹腔积液和套筒积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P<0.01;χ2=4.25,P<0.05;χ2=4.84,P<0.05;χ2=8.26,P<0.01;χ2=7.28,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病程长短、套筒长径、有无腹腔积液和套筒积液是影响空气灌肠成功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51,1.84,2.39,2.85.结论 病程长短、套筒长径、有无腹腔积液和套筒积液是影响空气灌肠成功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盛高;杨荣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颅脑损伤76例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颅脑损伤导致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我科于2003年至今,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52例,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经高压氧治疗后,明显缩短了病程,降低了并发症和病死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运红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