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朝阳;李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下简称传单),是由EB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常见发热、咽炎、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血液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血清中可测得EB病毒抗体.传单是良性自限性疾病,患儿多在发病后2个月内自愈,目前尚无特殊疗法,一般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2004年9月13日我科收治一名传单患儿,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蔡银莉;戴爱玲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由于其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而日益受到重视.我科于1995~2004年共收治川崎病25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曹海琴;毛金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我国农村常见的中毒性疾病,也是基层医院临床常见的内科危急症,其病情来势猛,变化快,十分凶险.我院2001年~2003年收治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者324例,女252例,男72例,大年龄76岁,小年龄13岁.合并其他疾病及口服量超过500 ml危重人数182例,死亡23例,及时、彻底正确地洗胃,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可减少病死率,有效地防止残毒继续吸收引起的反跳.
作者:张德翠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指生理绝经后1年以上出现的阴道异常出血(包括血性白带),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症状,也是绝经后妇女妇科病主诉之一.为探索其原因及其有关因素,本文对我院23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例活检、诊断、病理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勾朝阳;李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在婴幼儿采集血标本中观察两种不同留置针滴血法的差异.方法将1 504例婴幼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2例,用两种不同留置针留取血标本.结果两组方法成功率比较,经X2检验,P<0.001,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贝朗公司生产的留置针滴血法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好方法.
作者:谭丽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抗菌药物的使用,使过去许多致死性疾病得以控制.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滥用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严重的问题,如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等等.为了大程度地发挥抗菌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性,必须合理应用.为此笔者抽取了部分住院病例作了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李晓晨;李学敏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在新的形势下,卫生行业的基层工会工作,必须探索新的思路,才能实现新的突破.我们保健所工会工作在配合党支部做好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根据工会工作的特点,从关心职工的利益入手,真心实意地和职工谈心交心,急职工所急,想职工所想,做职工的知心朋友、贴心人.通过沟通、启发、激励,经常听取职工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职工解决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基层工会工作在职工与领导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干部关系,增强了凝聚力,促进了妇幼保健各项工作的开展.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妇女产后保养是很重要的,其直接关系妇女以后的健康问题,下面简略介绍一下调养方法.
作者:向广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由于心电图是心电向量经两次投影所成,在十二导联中Q波一定出现,正常量化为时间小于0.04秒,深度小于同导R波高度的四分之一,下降时间小于0.02秒,超过以上数值为异常Q波.在Ⅲ导及V1导联上,正常生理状态下亦可出现异常的Q波,这就给我们诊断心梗带来了难度,但可采用下列方法鉴别.
作者:桑贤德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食管癌是威胁人民健康的常见消化道肿瘤之一,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根治食管癌的主要手段,部分病人可达到根治的效果.乳糜胸是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达20%~35%.但只要正确地认识乳糜胸的发生原因及其病理生理变化,通过积极地精心护理与治疗,是可以提高其治愈率的;如术中注重预防,亦可以降低其发生率.现结合本院3例患者的护理及治疗,谈谈我们的体会.
作者:张丹莉;王高卓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中胆囊管结石的处理方法,减少中转开腹手术率.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0月~2004年10月在本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总结处理胆囊管结石的对策和技巧.结果 20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例中,24例存在胆囊管结石;其中14例结石嵌顿,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4例,2例于LC中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2例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20例在LC术中用挤捏法等方法清除胆囊管结石.术后随访5~12个月无胆囊切除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结论挤捏法可以有效地清除LC术中胆囊管结石,如果结石嵌顿严重可采用胆管切开取石结合术中胆道造影的方法处理,其疗效确切、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林嘉瑜;陈奇;吴玉刚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科对1999~2003年收治12例上颌尖牙阻生患者采取外科开窗术加正畸牵引进行治疗,从而使阻生尖牙逐渐萌生并排列至正常位置,恢复了患者正常牙弓形态及咬合关系,明显改善了牙颌面部的外观.本文就正畸外科联合治疗上颌尖牙阻生病例作一总结.
作者:喻建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我们强化了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运输、集中处置等管理,现就我院医疗废物对健康的危害及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潘莉敏;蔡格花;林斐茵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72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2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以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为主要表现者34例,占47.2%;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者38例,占52.8%.导致低血糖的相关因素:①进食与用药配合不当37例,占51.3%;②运动量过大11例,占15.3%;③忽视老年人病理生理特点用药16例,占22%;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胰岛素用量未及时调整4例,占5%;⑤忽视基础治疗,用药操之过急2例,占3%;⑥其他2例,占3%.结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时神经系统症状较为常见.进食过少、用药量大、忽视基础治疗和老年人病理生理特点用药是导致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主要原因.
作者:罗悦性;张志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传统腹股沟疝的各种修补方法,都存在共同的特点,缝合处张力过大,术后刀口疼痛剧烈,容易出现尿潴留和疝复发.自2000年1月~2004年3月份,我院共治疗腹股沟疝(包括斜疝和直疝)共310例,其中对201例斜疝和直疝采用疝补片做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改变了传统的修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1999年~2003年间寿宁县发生了一起因预防接种问题而状告县卫生局的诉讼案件,现将这起长达4年的诉讼案件过程介绍如下,通过对该起案件的分析,为在今后的预防接种工作中健全制度减少类似案件的发生提供借鉴.
作者:金江基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自1996年以来诊治的76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新生儿惊厥病因多见的是围产因素所致的缺氧缺血性脑病与颅内出血共49例(64.47%),其次为各类感染性疾病19例(25%),低钙惊厥7例(9.21%).惊厥发作类型多样,轻微型是新生儿惊厥发作的主要类型(42.11%).结论减少新生儿惊厥的关键是做好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水平,防止围产期窒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是快速止惊,纠正缺氧,及早病因治疗.
作者:赵淑燕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化验肝功能、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25-羟维生素D3、骨钙素(BGP)、降钙素(CT)和甲状旁腺素(PTH).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5-羟维生素D3、骨钙素(BGP)、降钙素与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呈正相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红素(TBIL)无相关性.甲状旁腺素与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呈正相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无相关性.结论肝脏储备功能越差,以上骨代谢激素的异常越明显,ALT、TBIL与骨代谢无关.
作者:曹春蕊;尹洪竹;何新霞;孟淑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行,医疗保险正在对医疗服务及医院产生深远的影响,医院原有的经营机制受到严峻的挑战.医院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扩大规模,增加床位,购买高精设备,开展特色项目等策略来提高业务收入已经行不通.
作者:黄窕姮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出现,老年手术病人日益增多,且年龄日趋增加,多伴有全身不同程度的内科疾患,给麻醉带来一定的困难.我科1994年~2004年,10年内完成硬膜外麻醉下65岁以上的老年手术患者362例,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董春姣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