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典型心肌梗死与临床

冯丽华

关键词:不典型心肌梗死, 临床表现, 冠状动脉病变, 血清心肌酶, 缺血性坏死, 症状表现,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细胞计数, 误诊病例, 急性缺血, 动脉供血, 典型模式, 病例报告, 胸骨后, 心电图, 休克, 疼痛, 基础, 发热
摘要: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临床表现有持久性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清心肌酶的增多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但在临床并非所有病人症状表现为典型模式,因此漏、误诊病例也并非少见,现将临床遇到的病例报告并分析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操作过程中孕产妇对心理护理需求238例调查研究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服务模式的转变,新的护理模式早巳取代了旧的护理模式.我院产科自2002年1月~2002年6月,收治分娩产妇238例.对其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的心理护理需求进行调查.

    作者:李建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纳络酮治疗眩晕36例临床观察

    我科试用小剂量纳络酮治疗眩晕,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0年~2004年,我科共收治中枢性眩晕症状的患者74例,均经过X线片检查,大多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病变.

    作者:王嫦荣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腹腔引流所致并发症4例报告

    引流是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之一.正确的腹腔引流可以排除积液、积血、积脓、坏死组织和异物,消灭死腔,防止感染扩散,促进炎症消退:还可监测腹腔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或胃、肠、胆、胰漏的发生.操作不当则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现将我院1984年以来遇到的4例腹腔引流管所致并发症报告如下.

    作者:任文亭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木糖醇对重型颅脑外伤后病人血糖及胰岛素释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静脉注射木糖醇后血糖及胰岛素的变化.方法对85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小时各采集静脉血一次,观察用药前后血糖及胰岛素的变化.结果用药前后两者比较血糖降低,胰岛素值升高.结论静脉注射木糖醇,可降低颅脑外伤病人的血糖,并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作者:葛春燕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灭鼠药中毒诊断与治疗体会

    1 一般资料本组14例患者自服10例,均为成人;误服2例,年龄3~9岁;有2例原因不明.排除其它诊断后确诊为急性灭鼠药中毒.

    作者:王雁春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误诊为阑尾炎6例临床分析

    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一般认为,阑尾炎诊断较易,手术治疗相对简单,一般基层医院均能开展此类手术.我院自1990~2003年共行阑尾切除手术640例,其中6例临床症状与阑尾炎非常相似,经手术治疗明确诊断并非是阑尾炎,现分析如下.

    作者:郭忠友;戴华满;刘宏亮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海捷亚与卡托普利加用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疗效对比

    目的 对海捷亚与卡托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氟噻嗪治疗高血压病两种治疗方法之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择4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海捷亚组及卡托普利组各20例,连续用药6个月,分别对其降压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进行观察及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血糖、血脂无明显影响,降压疗效作用相当.海捷亚组副反应发生率低,服用方便;而卡托普利加利尿剂组则在效用价格比方面优于海捷亚.结论两种方案可为不同层次需求的患者提供选择,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降低高血压并发症.

    作者:李舒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血液淋巴细胞计数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olial Infarclonn,AMI)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对AMI预后的意义.方法将59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按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率(L%)分为两组,L%≥20.3%者为A组,L%<20.3%者为B组,对两组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B组与A组比较,前者的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两组心衰发生率无显著差异,B组总死亡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AMI早期血淋巴细胞降低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张俊亭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手部骨折钢丝内固定治疗87例临床体会

    手部骨折在生产和生活中比较多见,其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外固定架内固定、小钢板内固定及铝制夹板外固定.我们从1996年至今,采用钢丝内固定术治疗87例手部骨折病人,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毕鹏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不典型心肌梗死与临床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临床表现有持久性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清心肌酶的增多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但在临床并非所有病人症状表现为典型模式,因此漏、误诊病例也并非少见,现将临床遇到的病例报告并分析如下.

    作者:冯丽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高乌甲素对大鼠膀胱福尔马林刺激诱发脊髓及肾上腺Fos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乌甲素对福尔马林刺激大鼠膀胱诱发的脊髓和肾上腺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甲醛刺激膀胱模型及免疫组化技术进行研究.结果 ISO组脊髓及肾上腺均未见明显Fos表达.其余三组脊髓背角内均出现Fos阳性细胞,以腰6、骶1节段数量多且集中,主要分布在脊髓后角内侧缘、双侧I层内侧部、中间带外侧核(IML)和后联合核(DCN)处,以后联合核处比较集中.在肾上腺皮质均发现Fos阳性细胞.肾上腺髓质未见明显Fos表达.高乌甲素(6 mg/kg)腹腔注射可显著减少脊髓及肾上腺Fos阳性细胞数量.结论高乌甲素可抑制膀胱福尔马林伤害性刺激引起的脊髓及肾上腺Fos表达.

    作者:于天英;黄科昌;张忠霞;高尔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丽珠固宝骨折外固定夹托115例临床应用

    丽珠固宝又名丽珠树脂绷带,是近几年市场上销售的新型骨科外固定材料,具有重量轻、透气性好、可塑性强、不怕水、可洗澡等优点.笔者通过近3年对115例骨折患者采用丽珠固宝制作夹托外固定,效果满意.现将操作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庞景霞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时机的选择

    我院于2002年3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共行LC 206例,中转开腹7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6例腹腔胆囊切除术中开腹手术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31~68岁,平均49岁.中转开腹手术中近期有急性发作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1例,术中解剖不清1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2例,术中发现小肠肿瘤1例.

    作者:王海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几种常用抗病毒药的不良反应

    病毒为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具有细胞结构,核心是由核糖核酸(RNA)或脱氧核糖核酸(DNA),及蛋白质组成,多数病毒缺乏酶系统,不能独立生存,须寄生于宿主细胞内,依赖寄生细胞的酶系统而复制繁殖.由于其性质特殊,所以一般抗细菌、抗真菌药对于病毒是无效的.多数抗病毒药往往对宿主细胞亦具有一定的毒性.因而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近年来通过深入研究病毒的生长、繁殖和复制过程及与宿主细胞的关系,已研制出一些能选择性地抑制病毒而对宿主细胞无毒或低毒的药物.这些药物由于其作用机制,抗病毒谱和临床适应证的不同其不良反应发生的症状也有所不同,现就常用的几种抗病毒药的不良反应讨论如下.

    作者:董联刚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蒲公英、野菊花治疗疖痈初起

    疖痈为单个和多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炎症常扩散至皮下组织,多发生于皮脂腺丰富的经受磨擦的部位,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初起呈圆形小结,有触痛,以后逐渐增大,红肿加剧.此时应及早采用蒲公英、野菊花各半,捣烂外敷,可制止病情发展,并收到良好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晓玲;初红霞;曲延丽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低分子肝素钙、丁咯地尔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3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丁咯地尔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5例)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 U,每12小时脐周皮下交替注射1次,共用7天;丁咯地尔注射液200 m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次/天,共15天.对照组(25例)应用蝮蛇抗栓酶0.75 U加入0.9%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天,共15天.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学改变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91.4%、71.4%;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52%,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均未发现脑出血.结论低分子肝素钙、丁咯地尔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其改善血液学方面明显优于蝮蛇抗栓酶,且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刘炳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907例指征及围生儿死亡率分析

    剖宫产率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然而过高的剖宫产率不但不能进一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反而使新生儿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病率增高,并出现近远期并发症,危害母婴身心健康.本研究从我院近6年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及围生儿死亡率变化情况分析,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

    作者:刘棉赐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不科学使用抗菌药物的常见现象

    抗菌药物是在疾病防治中应用广泛的药物之一,它对控制感染性疾患起到重要作用,但应用不当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引起许多药源性疾患并诱导细菌耐药性发生.加强抗菌药物科学使用的宣传和管理工作刻不容缓.目前,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中常存在着以下几种不科学的用药现象.

    作者:石明照;陈宁宁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大剂量静滴抗生素的副作用

    本文重点讨论大剂量使用抗生素静滴时的毒副作用.青霉素、头孢菌素通常量应用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肾功能障碍等副作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369例内科急症临床分析

    内科急症是基层综合医院观察抢救的主要部分,有关报道较少,为探讨急症规律,我们总结了从2001~2003年在我科收治观察的369例内科急症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祁来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