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桂芬;姜梅杰;赵爱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指组织的甲状腺激素作用不足或缺如的一种病理状态.老年甲减由于起病隐袭,症状无特异性,为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误诊率较高.我院自1993年8月~2002年12月诊治老年甲减29例,现就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孙亚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矿是一个特大型现代化煤炭生产、加工企业.近年来,在煤炭作业,尤其是井下作业中存在的一些特殊的职业卫生问题,如噪声、不良气象条件、粉尘等防治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其中,特别是对粉尘所致尘肺病的防治,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所在.我矿井下作业现场的粉尘浓度,已接近国家标准;连续数年,我矿无新发尘肺病病例产生;所有被确诊的尘肺病患者,都取得了有效的治疗及其他一些应有的福利待遇.取得了这样的成果,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我们主要讨论的是我矿职业病防治工作中信息交流的方式及其作用,希望籍此抛砖引玉,与各界同行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作者:张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一般处于中、重度昏迷,且昏迷时间较长,怎样使昏迷病人尽快苏醒,一直是有待解决的难题.随着人们对颅脑损伤发病机制认识水平的提高,对颅脑损伤病人的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1999年6月至2002年12月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136例,经过综合催醒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秋云;张玲;齐延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提高对小肠功能紊乱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1例小肠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资料和X线表现.结果钡剂通过时间在2小时以内者7例,2~6小时者1例,6小时以上者3例.肠管腔缩小者8例,扩大者3例;黏膜涂布不良、钡剂絮状沉淀者11例:肠管呈分节状者2例.结论小肠功能紊乱的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不具特征性[2],要密切结合病史进行诊断.
作者:王立兴;夏巍;丁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996年1月~2000年12月五年间,来院门诊急诊的胸、腹外伤约350例,收治335例,占96%,本文就门诊急诊抢救处理的几点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自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共收治肝硬化140例,其中并发急性肝衰9例,占6.43%.本文对其进行临床分析,并就其临床特点、误诊原因、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加以讨论.
作者:田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国是肝病大国,肝胆疾病发病率较高,影响面广,对人民健康和国民经济危害严重.肝脏作为脂类代谢的中心,能合成和储存各种脂类,以供应肝脏及全身的需要.因此,研究血脂水平在肝胆疾病中的变化,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李敬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手术体位是由手术性质决定的.不同的体位不仅要使手术操作者、麻醉师能准确地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还须顺应病人的呼吸及循环功能.骨科手术涉及范围较广,体位较特殊,摆放不当容易导致损伤.
作者:朱文瑶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液波震颤常用于普外科检查大量游离腹水时,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将其应用于大量膝关节积液的检查,现将其检查方法及适应证介绍如下.检查法:病人仰卧,膝伸直,检查者一手放在髌骨近侧髌上囊部位,施以挤压,此时置于髌骨下方两膝眼的另一手拇、食指会感到波动感,为液波震颤阳性,提示有大量积液存在.
作者:吴志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在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手术中,如何提高休克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对于这个问题,本文回顾性总结了120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术中抢救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善钊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脂肪肝是由于肝内脂肪含量大量增加,肝内中性脂肪含量超过正常范围所致.肝组织活检全视野30%~50%以上肝细胞内有脂肪滴为诊断脂肪肝的基础.如有10%以上的肝细胞脂肪化超声检查即可出现异常,30%肝细胞内有脂肪滴为典型脂肪肝,30%以上肝细胞内含脂肪滴为重症脂肪肝.
作者:纪青;何永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病例资料男,68岁,2003年3月例行体检时,B超诊断肝右叶有7.0 cm×6.0 cm的低回声团块,建议进一步检查,遂进行了CT、MRI检查,均诊断为肝癌.查体:血压120/80 mmHg,心率56次/min,律齐、心界不大.腹软,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双肾区无叩痛.实验室检查均正常.入西安某大医院行介入治疗,一个月后复查,发现介入后碘油沉积不良.再次入院行B超引导下肝细胞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肝右叶)肝细胞轻度增生,肝细胞内淤胆、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伴慢性炎细胞浸润.
作者:刘红萍;冯榆爱;冯卫东;王宪俊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本文收集经CT诊断证实的颅内出血病人199例,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颅内出血的规律,以提高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
作者:王义亭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急性有机磷中毒在基层医院较多见,但其引起心脏损害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6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电图改变作分析,以探讨心脏损害情况及临床意义.
作者:郑荣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十二指肠溃疡系指十二指肠黏膜及其深层组织的一种局部缺损.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易于误诊.现将我院1998年9月~2001年9月曾被误诊的十二指肠溃疡36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玉增;刘海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结核病是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它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控制工作任重道远.为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结核病情,减少结核病传播,提高肺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自2001年3月至2003年3月,我院对肺结核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深受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对控制结核病的传播,缩短住院期间,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复发率,起到了明显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素莉;李传文;闫绍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前列腺增生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大多病人为老年患者,其心肺功能一般较差,全身情况欠佳.我们近几年在此类手术中出现术后长时间应用止血药物诱发心肌梗死5例,通过分析其中2例患者,希望对应用止血药治疗老年患者提供借鉴.
作者:吕和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扁平疣系由人乳头多瘤空泡病毒感染引起,患者主要为青壮年,皮疹好发于面部、双手背及前臂等处,多为针头至粟粒大扁平丘疹;表面光滑,质硬,皮色或淡褐色,有时可沿抓痕分布排列成条状.慢性病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所以病情常常迁延不愈,给患者,尤其是给女性患者造成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我科于2001~2002年一年间治疗230例扁平疣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办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万选;王光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靶向制剂的概念是Ehrlich P在1906年提出的,至今已近100年了.但由于人类长期对疾病认识的局限和未能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了解药物作用,以及靶向制剂的材料和制备方面的困难;直到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等方面的飞速进步,才给靶向制剂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开始比较全面地研究第二代控制释放产品,即靶向制剂,包括它们的制备、性质、体内分布、靶向性评价以及药效与毒理.
作者:孙转英;张亚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们自1997年3月至2001年12月,在采用电灼术配合干扰素治疗的基础上,局部加用中药热熏坐浴治疗46例肛周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久经;赖芳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