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菊
[目的]探讨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颅脑手术后昏迷病人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10例颅脑手术后昏迷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从临床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锻炼指导以及健康教育指导等方面进行,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期间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颅脑手术后昏迷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效果较好.
作者:张贝贝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多形式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子宫肌瘤病人术后康复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7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对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院内妇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多形式延续护理模式.分别比较两组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心理状态,采用健康行为量表(HPLP)对病人的健康行为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分别对两组病人出院后的康复状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健康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出院时,且在随访中发现两组病人QOL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形式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子宫肌瘤病人术后康复中可以有助于改善病人的不良情绪,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提高了病人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刘日云;文安笑;周晓艳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护理敏感指标设置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检测中的作用和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国际先进护理研究成果和护理质量指标数据库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设置规范化护理敏感指标体系,并于2015年7月开始在我院实施.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实施手术的1 50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2015年7月护理敏感指标开展前收入的690例病人为对照组,2015年7月后收入的810例病人为观察组.收集手术室护理敏感指标体系开展过程中专家函询情况,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和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对比两组病人手术室感染和消毒发生率.[结果]手术室敏感指标体系通过14个指标进行评估,专家积极性和协调度良好,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室感染合格率比较和消毒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的应用对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专业性、实用性、敏感性具有重要作用,对规范手术室护理工作秩序、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马东方;张启文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调节结合希望理论在癫痫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癫痫病人102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理性情绪调节结合希望理论,观察两组病人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变化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病人心理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均有改善,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病人应对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均有好转,观察组合理化、解决问题、求助评分高于对照组,自责、退避、幻想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依从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8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性情绪调节结合希望理论可有效减少癫痫病人负性情绪,改善其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杨静;朱晓燕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后,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总结我院收治的21例(21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治疗上均先行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后行丝裂霉素联合下的小梁切除术,术后行全视网膜光凝.[结果]手术过程顺利,病人随访6个月~24个月(平均7.8个月).病人术前眼压为53.17 mmHg±4.29 mmHg(1 mmHg=0.133 kPa),术后6月复查眼压为18.00 mmHg±1.31 mmHg,与术前眼压比较明显降低(P<0.01).术后视力均有一定程度提高.3例术眼出现前房出血及玻璃体出血情况,予保守治疗后消退.病人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或大部分消退,小梁切开术手术后成功率约90.17%.[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在中期内疗效稳定,通过加强对特殊环节的手术护理配合,保证手术疗效.
作者:赵雅楠;吴荷玉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了解首次接受化疗青少年白血病病人对护理人员期望.[方法]采用现场录音和笔录,对19例青少年病人进行半结构化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程序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初次接受化疗青少年白血病病人需要护士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精湛的技术水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贴切的服务理念.[结论]应该针对初次接受化疗青少年白血病病人的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
作者:贾秀芬;胡亭钰 刊期: 2018年第27期
超低出生体重儿指的是胎龄低于32周,体重低于1 000 g的极早产儿,患儿的全身器官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极低,在体温调节、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血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1].随着新生儿医学的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同时由于晚婚晚育孕产妇的增加及辅助生殖发育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超低出生体重儿也随之增多.患儿的肠狭窄一般是由于肠管形成后发生了某种异常的物理病变导致.随着新生儿临床技术水平的发展,对超低出生体重伴肠狭窄患儿的护理效果越来越高.2017年1月我院收治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伴肠狭窄患儿,经治疗护理后顺利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燕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介绍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患儿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临床实践.[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以“降低患儿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为活动主题,运用品管圈手法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采用头脑风暴法,针对要因思考解决对策,依据5W1H制定解决对策并实施.[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患儿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发生率由活动前的42.00%降至活动后20.82%.[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患儿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吴富红;牛凤仙;吴晶晶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探讨3D-ORM联合术中导航技术在脊柱畸形矫形手术中的术中管理.[方法]应用3D-ORM联合术中导航技术进行脊柱畸形矫形手术,通过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密切配合管理,加强术中导航操作、安全管理、ORM机器及辐射管理、导航器械的管理,共完成手术108例.[结果]术毕经X线摄片证实,置钉准确,手术效果满意.无螺钉松动断裂,无硬脊膜损伤等并发症,手术室护士术中密切关注手术进展,与手术者配合默契,加强术中管理.[结论]3D-ORM联合术中导航技术应用于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熟练掌握ORM及导航操作的配合要点,加强手术中的管理,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达到佳的护理效果.
作者:安晓燕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观察无痛渗透护理在泌尿外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无痛渗透护理实施前后于我院泌尿外科门诊手术室接受治疗的病例各71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纳入的手术病例分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按泌尿外科门诊各类手术护理常规提供服务,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无痛渗透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门诊手术室护士对泌尿外科门诊手术病人疼痛管理知识态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试验组干预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类泌尿外科门诊手术病例,疼痛控制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手术室开展泌尿外科病人手术无痛渗透护理活动,可显著提高该科室护理工作者疼痛管理知识态度水平,降低护理对象疼痛水平.
作者:简明;陈妙霞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段动脉穿刺对全身麻醉手术病人有创血压监测动脉置管的影响.[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治疗的9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采用给予镇静剂后动脉穿刺,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后动脉穿刺,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穿刺时心率、收缩压及穿刺成功率、穿刺部位出血与血肿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行动脉穿刺过程中,两组病人心率和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脉穿刺成功率及穿刺部位出血与血肿发生率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给予镇静剂后动脉穿刺可提高全身麻醉手术病人有创血压监测动脉置管成功率,降低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心率和血压无影响.
作者:余艳艳;朱剑锋;曾洋帆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在小儿科输液中行静脉留置针之后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参与纳入的60例样本进行随机分组,将实行常规护理的3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实行综合护理的30例患儿作为试验组,观察统计对照组与试验组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的不良反应以及静脉针留置时间.[结果]试验组输液患儿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 (P<0.05).对照组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3.21 d±0.54 d)低于试验组(5.39 d±0.6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中可降低不良反应,延长留置时间.
作者:高莹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对护生实习各个时期的心理反应有所了解,以助其更好地适应实习.[方法]对111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借助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获悉其在实习早、中、末各时期的心理反应.[结果]对临床环境感到陌生是护生实习早期显著的情绪,其中72.5%却因此而满怀新奇感并且产生了较强的求知欲望;而33.0则感到高度紧张和害怕,不知所措;熟悉、轻松是护生在实习中期较为显著的表现,然而依旧有一部分难以对工作提起兴趣;在末期,护生中有34.4%会因为自己能够在工作中独当一面而产生成就感,而37.2%则出现了怠倦情绪.[结论]就整体来说,护生的心理状态在实习的各个时期都不一样,而个体之间的区别也十分明显.所以,带教老师应当与学生多互动,及时获悉其内心所想,对其变化规律有所掌握,从而使教学成效大化.
作者:王金莲;田红梅;左春芳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案例讨论法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手术室新入职护士3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入职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5人,对照组护士接受常规岗前培训,而观察组应用思维导图结合案例讨论法进行岗前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综合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士理论考试、模拟操作考试及实际操作考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自我导向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包括学习意识、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学习评价、人际关系技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基础护理、病历书写、护理记录、意外风险处理及总护理质量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结合案例讨论法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效果,不仅能确保护士学习能力,且可提高护士护理质量及技能.
作者:李大凤;周秋荣;袁作芝;万秋英 刊期: 2018年第27期
本研究以“护士岗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护理岗位的要求,构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的相对独立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以适应现代护理模式对护理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作者:李少华;金松洋 刊期: 2018年第27期
主要介绍国外基础护理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促进我国临床基础护理发展.国外基础护理发展主要包括基础护理理论框架的形成;识别不同类型病人的基础护理需求,细化基础护理工作内容;基础护理与循证护理发展相融合.对我国基础的建议是:可通过重视基础护理教育,促进观念转变;针对不同疾病状态的病人提供精准基础护理支持;开展循证研究,推动基础护理实践.
作者:江雯红;闫桂虹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断肢再植术病人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皮肤牵张器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断肢再植术病人,通过彻底的清创,采用持续负压封闭吸引联合皮肤牵张器,做好围术期全身及局部护理,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结果]29例应用VSD联合皮肤牵张器的断肢再植术病人,再植患肢28例成活,术后3个月~1 2个月随诊,28例再植患肢均获得满意的肢体功能及外观.[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肤牵张器在断肢再植中的应用既能够保护创面,又能促进创面早期闭合,配合护理人员专业的围术期护理,更能体现此项技术的优势,减轻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断肢再植术病人的再植患肢成活率.
作者:徐进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研究中医情志护理路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病例为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2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30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1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中医情志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病人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病人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t=0.819,P>0.05);经过实施护理路径后,两组病人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t=52.416、36.029,P<0.01),试验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t=16.063,P<0.01).[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实施中医情志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的负性情绪.
作者:秦莹;舒晓;赵俊可;翟岩 刊期: 2018年第27期
腹主动脉瘤病死率可达60%~80%,因此病人一经确诊,需立即组织手术救治[1].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腹主动脉瘤检出率明显提高,有效降低了病人病死率[2].然而破裂性腹主动脉瘤发病较急、病情凶险、手术难度大、病人病死率高,因此如何改进技术、提高护理配合水平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成功挽救病人生命成为临床工作者需思考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例急危重破裂腹主动脉瘤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玉珍;温志茹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在胶质瘤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胶质瘤手术病人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病人的焦虑情况、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对照组病人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60.72分±3.18分,观察组为49.58分±3.4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为66.14分±8.13分,观察组为79.25分±7.8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总体护理满意度为72.92%,观察组为9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改善了胶质瘤手术病人的焦虑情况,提升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病人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立南;刘明 刊期: 2018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