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反复电风暴病人的用药与护理

贺双凤

关键词: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电风暴, 尼非卡兰, 护理
摘要: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是目前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与心室颤动(VF)]引起心源性猝死治疗的重要手段.国际上很多临床试验表明,ICD显著降低了猝死率和总病死率以及改善了生存率. ICD植入后电风暴(ES) ,即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互不关联的心动过速(FV T )和VF ,需要ICD介入[包括抗心动过速起搏(anti-tachycardia pacing ,ATP)治疗和除颤治疗]的临床综合征. ES病人死亡率高、再住院率高、生活质量差,而且高频繁放电易引发心理疾病,加快电池耗竭,缩短ICD的使用寿命.我科于2017年3月收治了1例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ICD植入术后 5年的病人,反复发生ICD电风暴,经过积极的抢救与积极治疗后,病人未再发生ICD电风暴,心力衰竭得以控制待病情稳定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山西省三级医院老年病科护士培训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山西省三级医院老年病科护士培训现状,为制定适合本地区老年病科护理人员的岗位培训规划以及岗位培训模式的科学构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山西省5所三级综合医院155名老年病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82名(占52.9%)的老年病科护士参加过专业岗位培训,多为科室内进行在职培训,培训教师以经验丰富的老年科护士为主,培训时间短,培训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以理论授课为主,培训后考核过于简单,培训的内容不全面,有待进一步加强规范.[结论]山西省老年病科在岗护士以中青年为主,学历、职称结构低,主要由临床护士转型而来,岗位培训的愿望较强烈,希望参加系统的、规范的老年护士岗位培训.

    作者:崔丽萍;郭玉丽;李月琴;苏燕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早期康复指导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的早期康复指导对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康复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方便抽样选取膝关节置换术病人11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为常规康复指导和随访.观察组进行基于IMB模型的康复指导和随访,分别从信息支持、动机性访谈和行为技巧训练3个方面展开.评价两组病人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时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康复自我效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1个月、3个月时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康复自我效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时间及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B模型有助于提高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早期康复指导的效果,促进病人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提高康复自我效能.

    作者:吴娟;陈文月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系统化护理对胃癌病人术后生存质量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胃癌病人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112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模式护理.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制定的中文版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30)于术后9周评估病人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QLQ-C30量表总体健康得分为66.59分±11.2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5.26分±8.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246,P=0.000),观察组病人在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病人外周血CD4+、CD8+分别为(37.49±6.43)%和(32.32±6.82)%均高于对照组的(32.76±5.42)%、(24.67±4.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7,P=0.001;t=5.432,P=0.000).[结论]系统化护理能够改善胃癌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何昱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1例ECMO联合IABP及CRRT治疗致死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常可引起严重并发症,预后差,如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为7% ~9% [1],病死率高达70% ~85% [2],肾功能障碍发生率为9 .6% ~12 .0% ,使死亡风险增加6 .2倍[3-.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通过完全代替或部分代替心肺功能进行循环支持,能够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改善组织灌注[5],从而为心功能不全病人争取治疗时间.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ng ,IABP)可增加冠状动脉血供和改善心肌功能,广泛用于心肌梗死病人的抢救和治疗.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 )通过连续的体外血液净化方法,替代受损的肾功能[6]. 2015年11月我科联合应用 ECM O 、IABP及 CRRT成功救治了1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金丹;林芳;杨晶;王珊珊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PICC置管肿瘤病人带管回家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目的]了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肿瘤病人带管回家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有效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绍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和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PICC置管肿瘤病人进行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和肿瘤病人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PPSM).[结果]被调查的54例病人中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5例(9.26%),静脉炎1例,过敏性皮炎2例,导管脱出1例,导管堵塞1例;CPPSM量表得分为152.65分±10.48分,>140分47例(87.04%),105分~140分7例(12.96%).[结论]PICC置管肿瘤病人带管回家时存在的护理问题较多,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应对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指导和全程的质量监控,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冯佳园;陈小萍;寿月华;李月婷;陈露春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社区糖尿病团队管理的研究进展

    从团队管理的概念、发展、实施过程、效果等方面综述社区糖尿病团队管理的研究进展,指出糖尿病的团队管理是长期的过程,需要团队成员动态随访、评估病人,制定动态的治疗方案与目标.我国采取糖尿病团队管理模式的时间还很短,团队成员尚无统一的标准,大部分团队的成员就是全科医生和护士.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1例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反复电风暴病人的用药与护理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是目前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与心室颤动(VF)]引起心源性猝死治疗的重要手段.国际上很多临床试验表明,ICD显著降低了猝死率和总病死率以及改善了生存率. ICD植入后电风暴(ES) ,即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互不关联的心动过速(FV T )和VF ,需要ICD介入[包括抗心动过速起搏(anti-tachycardia pacing ,ATP)治疗和除颤治疗]的临床综合征. ES病人死亡率高、再住院率高、生活质量差,而且高频繁放电易引发心理疾病,加快电池耗竭,缩短ICD的使用寿命.我科于2017年3月收治了1例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ICD植入术后 5年的病人,反复发生ICD电风暴,经过积极的抢救与积极治疗后,病人未再发生ICD电风暴,心力衰竭得以控制待病情稳定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贺双凤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1例4个多月婴儿严重头面部烧伤的救治

    目前在中国烧伤仍然为婴幼儿致伤、致残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婴幼儿属于部分无自主或完全无自主行为能力的庞大群体,预防能力特别不足,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 3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活动缺乏稳定性、无危险判断能力、回避反应迟钝、自我防护意识特别薄弱[1-,同时好奇心、模仿性极强、家长看管一时疏忽等原因,造成烧伤发生率高[3-.该患儿4个月24 d ,头面部严重烧伤,经对患儿进行救治,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宛晓娜;蒋恩社;李华强;曹建伟;钱丽蓉;张裴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7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目的]总结7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方法]对7例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给予积极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包括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早发现病情变化,一旦发生新生儿肺动脉高压,首选高频通气治疗,以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力,必要时选择西地那非药物治疗选择性扩张肺血管来降低肺动脉高压,减少右向左分流,同时维持体循环压力,防止右向左分流,另外加强皮肤和黏膜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结果]7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23d,平均使用呼吸机5d.[结论]加强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作者:凌密;叶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终末期肾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病人行自动化腹膜透析的护理

    [目的]探讨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疗效,总结在应用自动化腹膜透析中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例终末期肾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行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护理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病人急性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等病情变化.[结果]19例病人治疗后体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应用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可以明显控制容量、减轻水肿程度,改善心力衰竭症状,专业化、个体化及延续性护理方法能节约护理人力,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黄抱娣;茅春霞;陈丹力;吕小林;任海滨;张莉;邢昌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循证护理在ICU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运用于重症监护室(ICU)护生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ICU实习的72名护理实习生,根据护理教学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研究组,每组36名,常规组护生采用临床传统护理教学模式,研究组在常规组护理教学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生综合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生沟通交流能力、学习积极性、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护生(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运用于ICU护生实习带教中有利于提升护生综合能力.

    作者:王燕;王显林;陈红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护理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腹腔镜手术后病人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腹腔镜手术后病人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行腹腔镜手术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病人在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多囊卵巢综合征腹腔镜手术病人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夏兴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重症护理小组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重症护理小组应用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导致呼吸衰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救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导致呼吸衰竭病人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急诊科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重症护理小组模式进行临床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病人观察组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恢复、中毒症状消失、重要器官功能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全血胆碱酯酶活性≥70%比例、治愈率、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护理小组应用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导致呼吸衰竭病人中可以明显提升抢救成功率,有助于病人病情康复,提升病人护理满意程度,缓解护患矛盾.

    作者:邱桂侠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三位一体疼痛管理模式在踝关节骨折病人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疼痛管理模式在踝关节骨折病人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骨科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性疼痛干预,观察组病人术后应用三位一体疼痛管理模式实施干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24h、48h、72h肢体疼痛程度及肿胀值,并于术前及出院前应用Kofoed踝关节评分及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两组病人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24h、48h、72h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Kofoed踝关节评分及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WHOQOL-BREF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位一体疼痛管理模式能有效减轻踝关节骨折病人术后疼痛感及肿胀感,有利于病人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赵丽云;奚雪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胜任力、工作倦怠及社会支持对护士心理弹性影响的路径分析

    [目的]探讨护士的核心胜任力、工作倦怠、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的影响,并对影响因素进行路径分析.[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中医院护士核心胜任力调查问卷、工作倦怠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2016年6月前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执业的534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心理弹性的总分为63.97分±13.29分;胜任力、主观支持对心理弹性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职业心理、成就感降低对心理弹性水平具有直接效应.[结论]护士心理弹性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胜任力、职业心理、成就感降低、主观支持是影响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

    作者:包月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浮针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肩周炎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模式下浮针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肩周炎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肩周炎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及护理前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vs 82%,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后Constant Murley肩关节评分中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关节活动度、肌力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浮针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肩周炎病人加强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病人康复效果,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林宇芬;李淑珍;刘远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我国对肿瘤病人实施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

    综述我国对肿瘤病人实施人文关怀的现状,总结和分析我国目前为肿瘤病人实施人文关怀的内容、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肿瘤病人人文关怀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作者:周霜;傅静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良肢位摆放标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良肢位摆放标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良肢位摆放标识护理实施前(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3例脑卒中首次发病致偏瘫病人为对照组,选择良肢位摆放标识护理实施后(2016年7月—2016年12月)43例脑卒中首次发病致偏瘫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良肢位摆放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良肢位摆放护理基础上加用良肢位摆放标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良肢位摆放依从率、正确率、关注度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良肢位摆放依从率、正确率和关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采用良肢位摆放标识护理可提高病人的良肢位摆放依从率、正确率与关注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范宇笑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1例新生儿枫糖尿病的护理

    枫糖尿病(MSUD)是一种极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为1/18 .5万[1],由于支链氨基酸α-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基因缺陷,使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转氨基后形成的支链酮酸不能脱羧而蓄积体内,抑制神经递质功能和髓鞘发育,并可发生酮酸中毒和低血糖[2],因患儿尿有特殊枫糖味而得名.主要临床表现为酮症酸中毒、喂养困难、呼吸暂停、癫痫发作、昏迷、大脑发育迟缓等.如未得到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往往于生后几周或几个月内死亡,即使经治疗而存活,也可有智力低下和神经系统受损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儿生存和生活质量[3]. 2017年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1例枫糖尿病患儿,经过治疗和护理,18 d后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顾赛霞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急诊科男护士择业原因的质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诊科男护士择业原因的认识,分析男护士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优势与劣势,为护理管理人员和护理教育者进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法,以资料饱和为样本量选取标准,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12名男护士进行深度半结构式访谈,并对搜集到的资料采用Colaizzit七步分析法进行整理、归纳.[结果]男护士职业选择的动机被提炼出发展前景乐观、追求家庭健康、急诊科科室的特殊性、自我价值的实现4个主题.[结论]急诊科男护士对工作的角色呈现出不同的认识,护理管理人员应注重男护士的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韩露;杨英梅;李勇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