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英;李欣;高丹;方岚;魏际穷;杨金花
[目的]评价微信视频情景案例在高职护理专业《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级护理专科1班~4班160名学生设为观察组,将2014级护理专科5班、6班共92名学生设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视频构建情景案例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基于文字构建情景案例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对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视频构建情景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进入真实的情景案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在沟通和合作能力的提高尤为明显。
作者:丘桂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降低手术器械准备缺陷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活动小组,确立降低手术器械准备缺陷率为本次活动主题,按照品管活动步骤进行现况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和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手术器械准备的缺陷率由7.59%降低为2.29%,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和综合能力,降低了手术器械准备缺陷率。
作者:付秀荣;张彩虹;李娟文;张利;薛谦;赵晓东 刊期: 2016年第35期
对脑卒中病人居家康复护理模式内涵及效果进行阐述,了解脑卒中居家康复护理现状,介绍脑卒中病人居家护理内容、干预方法及效果评价系统,为今后研究脑卒中居家康复护理提出建议。
作者:谢莹;王晶晶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了解医院保洁员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为探索有效针对医院保洁员的培训及管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院感染知识问卷对150名保洁员以自愿为原则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保洁员对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平均知晓率仅为36.7%。[结论]应加强对医院保洁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与规范化管理,减少或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范书南;史媛媛;董雪;张雪 刊期: 2016年第35期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缓解为特征,表现多种多样,好发于青壮年,儿童少见。小儿多发性硬化是神经系统的高致残疾病,部分患儿可遗留运动或智力障碍。由于多发性硬化在时间、空间上的复发与进展,其躯体损害及心理变化可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庭的生存质量[1],给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社会功能带来极大的影响。我科2016年3月2日收治1例多发性硬化伴惊厥持续状态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疾病好转,于2016年3月13日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潘星南;唐小红;周肖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膀胱癌手术病人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膀胱癌手术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出院常规指导,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给予电话回访,分别在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采用希望水平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希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回访能提高膀胱癌手术后病人的希望水平。
作者:李建平;肖展聪;潘海群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基于多维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家庭氧疗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1例 COPD家庭氧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病人采用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氧疗执行、相关知识知晓、氧疗操作技能掌握、病人缺氧症状改善、急性加重再住院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氧疗执行依从性高,疾病与氧疗相关知识的掌握多,病人缺氧症状改善明显,急性加重再住院人次明显减少,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的护理模式是 COPD家庭氧疗病人较为理想的护理模式,该模式有利于COPD病人缺氧症状的缓解,减少急性加重再住院次数,延缓疾病进展。
作者:邹淑珍;刘静;钟碧橙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细胞免疫治疗与手术、放化疗等联合应用能减少肿瘤的复发、转移,减弱化疗毒副反应,提高肿瘤综合治疗效果,可改善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给肿瘤治疗带来新的曙光及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同时,细胞免疫治疗能对人体整体功能状态进行调理,恢复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改善亚健康状态,因此,细胞免疫治疗在亚健康防治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14]。随着细胞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亚健康防治等方面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所取得的效果,逐步得到越来越多肿瘤病人的接受。
作者:崔晔;李琼;樊怡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个案追踪法在高危压疮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追踪法的个案追踪法设计了压疮追踪检查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督查表,对重症监护室(ICU)高危压疮病人进行质量追踪督查,分析追踪法实施前(2014年1月—2014年9月)140例 ICU 高危压疮病人和实施后(2014年10月—2015年6月)152例 ICU高危压疮病人的各项相关护理指标,全面督查高危压疮病人各种护理措施落实情况。[结果]追踪方法实施后,高危病人压疮发生率为1.32%,家属对压疮护理知晓率为98.68%,家属满意度达98.68%,护理人员对高危压疮病人评估准确率为100.00%,压疮上报流程知晓率为100.00%,Braden评估量表相关知识知晓率为100.00%,与实施前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案追踪法是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的有效工具,在 ICU 高危压疮病人管理中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蒋冬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类型,其病因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主要因素有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胆汁淤积、药物或毒物等。我国为常见的是慢性病毒肝炎,其肝脏病变是逐渐发展的,到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主要表现为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等,常出现并发症,病人病死率较高。肝硬化病人往往呈现出营养不良的现状,所以对此类病人进行营养支持很重要。
作者:潘乐;王丽敏;祁桃;张莉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对口腔颌面外科病区出现突发危急重症病人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抢救护理,探讨提高口腔专科医院病区应对突发危急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置能力和管理水平。[方法]统计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9年—2014年共8921例住院病人中出现危急重症情况抢救者17例,发生率约为0.019%,其中颌面颈部大出血9例,术后窒息3例,间隙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3例,严重肺部感染2例,除2例原发口腔颌面部重症多间隙感染病人以外,其余15例均为术后病人,对其进行积极护理。[结果]16例在院抢救成功,1例转院后继续救治。[结论]对口腔颌面外科病区应重视危急重症病人,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加强医护人员急救实践技能训练和考核,总结处理经验和制订应急流程,和国内同行进行探讨及相互借鉴,提高口腔病区医护人员面对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能力。
作者:朱红霞 刊期: 2016年第35期
从健康信念模式在健康人群及外科、内科、社区慢性病病人中的应用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针对问题提出应将社会环境因素纳入健康信念模式的理论框架中,并扩大其应用范围,注重与个体化干预相结合的策略,以促进健康信念模式在护理中的发展和应用。
作者:高春辉;戴付敏;卢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养生保健意识逐渐增强,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很大改变,食野菜、野果、野生蘑菇等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大部分人对林林总总的野生植物并不熟悉,从而出现误食而导致中毒,由此丧生者并不少见。曼陀罗(daturastramoni-um)又称洋金花、山茄子、大喇叭花、天麻子花、醉心花、狗核桃、枫茄花、野蓖麻等,种类繁多,各地称呼也不一致,它是茄科野生直立木质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田间、沟旁、道边、河岸等处[1]。我国各地都有生长,主要分布于新疆、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北、云南(是云南大理的市花)等省区[2]。根、叶、花、果实均可入药,大多是野生,全株均有毒,主要成分是莨菪碱(hyoscyamine)、山莨菪碱(scopolamine)及阿托品(atropine)等,其生物碱因植物部分不同而异,根含0.20%~0.25%,叶含0.2%~0.7%,种子含0.20%~0.49%,花可达1.8%,中毒剂量因毒性进入途径、年龄及健康状况而异。成人食果3枚即可中毒,儿童较敏感,只要成人的十分之一,不超过1个,种子3粒或4粒即可中毒,多为急性突然发病。外敷曼陀罗叶也能引起急性全身性中毒,症状与口服相同,出现症状时间较口服者为快。中毒时大多与阿托品相似,但具有不发热、皮肤不红等特点,由于其中所含东莨菪碱的拮抗作用所致[3],特异解毒剂为新斯的明[4]。国内外对于曼陀罗中毒均有报道,一般在过量口服曼陀罗0.5 h~2.0 h 后,口腔和胃黏膜会完全吸收曼陀罗而出现中毒症状[57],若不及时救治极易发生生命危险。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曼陀罗中毒很少见,有病例报道多为误食曼陀罗种子、果实、花及误服误用自制泡酒等所致,我院成功抢救因误食大量曼陀罗叶致急性重度曼陀罗中毒1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姮;向莉;尹群 刊期: 2016年第35期
老年人能力评估是健康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表使用中发现老年人的心理状况、社会活动情况、认知能力和情绪行为方面评估困难。建议完善评估工具、补充评估表用户手册、开发智能化评估工具、加强评估员的培训、政府给予支持等。
作者:丁亚媛;徐冕 刊期: 2016年第35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5期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起病急,变化快,若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1],而腹腔感染是消化道穿孔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吸毒人数不断增加,当这些人群中出现消化道穿孔时毒品的戒断症状给诊治、治疗和护理等带来进一步的难度。2015年12月我科收治1例吸毒合并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术后并发腹腔感染的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邱燕美;陈欣彦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高龄病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经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病人生活质量。[方法]对9例高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发生并发症病人制定完善的围术期护理流程、措施,给予预见性护理,加强术后病情监测和并发症护理。[结果]9例病人手术顺利,无中途转开放手术。[结论]预见性及个体化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赵艳丽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外科手术病人多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病人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病人20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干预后采用 SF 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同时对两组病人的管道风险程度和管道安全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 SF 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管道风险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管道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多管道护理中有显著优势,能有效降低管道风险程度和减少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赖葱葱;梁彩珠;伍梅芳;谭风华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基于一对一访谈模式的治疗性沟通在老年脑卒中病人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老年脑卒中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一对一访谈模式的治疗性沟通护理干预,采用希望水平量表(HHI)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进行心理评估,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的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一对一访谈模式的治疗性沟通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脑卒中病人希望水平,优化应对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菁菁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降低人工气道病人气囊压力监测错误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主题,进行现况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应用PDCA原则实施各项对策。[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人工气道病人气囊压力监测错误率由改善前的81.73%降到了19.85%,效果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对人工气道病人气囊压力监测过程进行管理控制,可有效降低人工气道病人气囊压力监测错误率,同时改善工作流程,提高气道管理质量。
作者:袁丽荣;李淑花;王晓丽;赵瑞娜;郝芯郦;王学良;王莉 刊期: 2016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