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八段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惠玲;郭秀君;陈宁;曹丛;严鑫

关键词:八段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八段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八段锦锻炼,对照组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常规散步;两组病人均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以及6个月时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存质量量表(WHOQOL BREF)进行生活质量评测,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随着随访时间延长,两组病人生活质量领域评分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干预组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评分上升趋势均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各随访时间点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以缓解COPD稳定期病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医院护士长情绪智力与领导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肿瘤医院护士长情绪智力与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情绪智力与变革型领导行为量表对某市2所肿瘤医院109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医院护士长情绪智力总分为15.77分±2.05分,得分高的维度为自我情绪评估,得分低的维度为自我情绪调整;护士长变革型领导行为总分为116.40分±15.26分,得分高的维度为激发热情,得分低的维度为挑战陈规;护士长情绪智力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与变革型领导行为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该加强对护士长情绪智力的培训,进一步提高肿瘤医院护士长变革型领导行为。

    作者:王秀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基于文献导读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护理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赋能理论基础上将基于文献导读的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研究生护理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发现可提高护生的护理理论素养和合作意识,有助于培养护生的学术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等综合能力,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李新辉;陈江芸;杨琴;韩林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食醋足浴辅以音乐放松改善肝癌病人睡眠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食醋足浴辅以音乐放松改善肝癌病人睡眠的效果。[方法]将在本科住院的肝癌病人7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食醋足浴辅以音乐放松治疗;比较两组睡眠情况。[结果]干预组病人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醋足浴辅以音乐放松可明显改善肝癌病人的睡眠质量,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云;李玲;陈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芒硝外敷联合肠蠕动医用胶贴对胰腺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进胰腺术后病人肠蠕动恢复的方法。[方法]将60例胰腺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胰腺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芒硝外敷联合肠蠕动医用胶贴双侧足三里穴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首次肠蠕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两组病人不同时间腹胀病例。[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缩短,不同时间腹胀缓解病例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硝外敷联合肠蠕动医用胶贴贴双足三里穴位能有效促进胰腺术后病人肠蠕动恢复,减轻腹胀。

    作者:唐黛青;唐桂香;谭李军;尹秀芬;罗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八段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八段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八段锦锻炼,对照组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常规散步;两组病人均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以及6个月时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存质量量表(WHOQOL BREF)进行生活质量评测,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随着随访时间延长,两组病人生活质量领域评分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干预组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评分上升趋势均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各随访时间点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以缓解COPD稳定期病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惠玲;郭秀君;陈宁;曹丛;严鑫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赴英国、美国护理交流生对国内外护理教育差距切身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探讨赴英国、美国护理交流生对国内外高等护理教育临床实习、学校教育的感受,了解交流生内心深处的真实体验,为制定新型高等护理教育培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焦点小组访谈法访谈6名赴英国、美国交流生,以 Giorgi 的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与处理。[结果]被访者对国内外高校护理教育现状的感想可提炼为学习自主性、实习反馈性、理念深入性、教学多样性、专业互通性5个主题。[结论]我国护理教育应参考英国、美国护理教育模式,通过注重社科知识,提升人文修养;拓展研究领域,提升学科地位;加强师资力量,改革教学方法;培养综合能力,贯彻关爱理论等方面促进护理教育发展与改革。

    作者:万雅雯;邵宏奇;杨芳;郭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病人口腔感染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病人口腔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放射治疗中心200例初诊的鼻咽癌放射治疗病人,以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放射治疗时期进行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口腔感染率发生的差异,并比较感染病人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结果]两组病人口腔感染率对照组为73%,观察组为57%,观察组口腔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染病人病原菌分布一致,但构成比略有所差异,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其次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等,观察组分别占49.12%、15.79%、14.04%、10.53%,对照组分别占54.79%、10.96%、16.44%、8.22%。[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控制鼻咽癌放疗病人口腔感染。

    作者:倪杰;周晓梅;陆美芹;周玉清;张美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协同创新视域下的护理学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将协同创新理念应用于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克服各培养环节中的短板效应,打破学校与医院、政府、科研院所间的壁垒,实现校院、校所协同、校政间的深度协同,构建符合护理学科发展和高层次护理人才成长规律的协同发展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结合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将导师、项目、平台整合起来,探索出高校、医院、政府和科研院所协同育人新途径。

    作者:尹永田;陈莉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冠心病介入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与焦虑抑郁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创伤后成长、焦虑抑郁、自我管理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提高病人创伤后成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对某三级甲等医院388例冠心病介入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388例病人中焦虑者占60.0%,抑郁者占75.5%;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9.24分±8.16分,医院焦虑抑郁得分为17.45分±5.71分,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70.82分±11.83分;自我管理行为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r=0.344,P<0.01),焦虑抑郁与创伤成长呈负相关(r=-0.168,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自我管理行为对冠心病介入病人的创伤后成长有直接的显著影响(P<0.01),自我管理行为对焦虑也有直接的显著影响(P<0.01),并通过焦虑的中介作用对创伤后成长起间接影响。[结论]冠心病介入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较低,并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教育,提高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同时引导病人释放负性情绪,以促进冠心病病人的成长。

    作者:赵月元;张爱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病房噪声污染对新生儿疼痛指标与应激激素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降低噪声干预措施与新生儿的应激激素水平和疼痛之间的相关性,为改善新生儿病房环境的必要性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精密脉冲声级计对引起新生儿病房噪声的各类因素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并记录干预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在入院时与出院前1d应激性激素水平的变化;运用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对两组患儿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应激激素水平、疼痛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病房经过降低噪声综合干预,病房环境更加利于患儿的身心发育。

    作者:李丽;胡静;周晓光;汤超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感觉统合训练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效果及心理变化的影响。[方法]40名新入职护士按配对设计分为干预组20名和对照组20名,两组均参加医院及科室的培训,干预组采用感觉统合训练+传统培训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培训3个月后,对两组人员进行理论考核,并填写焦虑自评量表和压力自评量表。[结果]干预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和压力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均有所降低(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能提高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效果,并能够缓解新入职护士的焦虑和心理压力。

    作者:杨海英;赵伟珠;丁梅;杨丕荣;崔立敏;苏全志;李秀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外科护理学情境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目的]探索进一步提高外科护理学模拟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3级三年制高等职业专科护理学生1个班共46人为观察组,另一班48人为对照组。观察组以病人住院时间为主线,基于临床护理路径设计外科护理学情境化教学方案,组织实施并观察其应用效果;对照组按教材体例编写的“健康评估、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开展模拟教学。[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86.96%以上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能体验临床真实感,突出“护理措施与时间相对应”,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实现多学科知识及新旧知识的融合;82.61%的学生认为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结论]情境化教学是开展外科护理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基于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情境化教学,能有效提高情境化教学的效果。

    作者:丛小玲;杨艺;李璐寰;沈娟;许苏飞;蔡小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基于反思日记的本科护生基础护理学临床导师制见习成效初探

    [目的]探讨临床导师带教下护理临床见习的效果,发现教学中薄弱环节,为修订基础护理理论及实践教学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58名大学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每2名学生设置1名临床导师,在导师带教下实践基础护理学见习计划。见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完成反思日记,刺激其评判性思维,分析见习体会。采用质性研究中的诠释现象学研究法,以内容分析法对反思日记进行归类。[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医院临床操作与学校课堂理论及实验室模拟存在差异、增加了对临床护理的认识、对职业认同感有所感悟、发现自身不足及临床问题、对临床导师制见习持肯定态度。[结论]临床导师制见习给学生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从对医院的熟悉,到对护士职业的认同,再内化为自身的不足,从而产生了后继学习的动力。可以通过实践课程设置的优化,加强临床与课堂教学的融会贯通,巩固专业技能并升华职业素养。

    作者:程蕾;涂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延续护理对脊髓损伤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脊髓损伤(SCI)病人长期康复中的干预作用,以期改善脊髓损伤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80例脊髓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将180例病人按出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出院后进行定期门诊复查;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和上门随访,持续跟踪指导其家庭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时膀胱功能恢复与重建,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压疮的发生与转归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出院后6个月时两组病人的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压疮的发生与转归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病人出院后实施系统的延续护理,能有效降低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家庭经济负担,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徐爱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术后不确定性容忍度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术后不确定性容忍度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为临床护士对病人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对18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术后运用不确定性容忍度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不确定性容忍度和自我和谐分值分别为4.22分±0.51分和4.21分±0.46分,不确定性容忍度与自我和谐呈正相关,不确定性容忍度3个维度能预测自我和谐47.1%的变异量。[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术后不确定性容忍度较低,自我和谐程度较低,不确定性容忍度能预测自我和谐程度。临床护士应针对病人术后不确定性容忍度较低的原因制定健康教育,以提高病人自我和谐程度。

    作者:李梅华;任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美护理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

    在对护理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对5所中国高校和8所美国高校的护理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其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上的异同点。结果显示:美国院校专升本教育注重与本科教育的同步性,围绕本科护士核心能力设置课程,课程综合性强,实践课学时比例高,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注重过程性考核,对中国护理院校专升本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作者:张媛媛;徐燕;姜叙诚;徐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青少年意外伤害与其父母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青少年意外伤害发生的水平及其父母对意外伤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并确定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问卷,选择南京市某中学228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运用 Excel和 SPSS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青少年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13.6%;父母的文化程度是意外伤害相关知识的影响因素;父母在知识、态度和行为维度的得分之间有相关性;意外伤害的发生与青少年的气质类型、父母的意外伤害预防行为有关,与青少年的性别、年级、家庭类型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对意外伤害的知识、态度无关;气质类型偏麻烦性的青少年较多发生意外伤害;家长在行为维度的得分越高,青少年意外伤害发生率越低。[结论]应经常、反复对青少年的家长进行意外伤害的教育,将知识和态度转化为防范意外伤害的行为。

    作者:董玉静;殷海燕;王爱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护理实习的体会

    顺应2015年的医改潮流,中国的护理事业处于不断发展进步之中,中西方临床护理的对比往往对中国的护理事业的发展有借鉴意义。笔者有幸于2013年作为交换生到美国克利夫兰诊所间断实习两个多月,对于中美临床护理有很多感触,在此,仅对个人观点进行总结。中国与美国由于各自不同的社会背景、社会文化、社会责任和期望,造就了中美两国之间国家建设、经济生活以至于医疗体系的众多不同。例如,中国的社会医疗保险覆盖广大人民群众,而美国的医疗保险大多为高投入的商业保险,并不为广大人民所拥有。中国的医疗制度间接导致了医院负担重,医护人员过度辛劳的情况。因此,医疗改革、临床护理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为了更好地改革临床护理,就要充分了解其他国家临床护理的情况,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制订合理的改革计划。

    作者:方雅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低年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旨在促进低年资护士整体人文关怀水平的提高。[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量表、护士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对262名低年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125.06±16.23)分,处于中等水平;人文关怀能力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对护理专业的态度、与病人的关系及专业方向。[结论]低年资护士的人文关怀水平尚待提高,医院在低年资护士职业生涯起步阶段要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培养与实践锻炼,特别要注重对护理专业态度的引导,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促进各科室人文关怀水平的平衡发展。

    作者:徐海红;边亚滨;邱敏莲;朱燕;杨华珠;王永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饮食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饮食状况,为正确指导病人饮食提供依据。[方法]自制饮食调查表,通过电话随访的形式对125例胃肠肿瘤手术病人出院20 d后进行饮食调查,分析病人存在的饮食不合理问题。[结果]91.2%的病人存在1项或1项以上消化系统症状,88.8%的病人每日进食次数3次或4次,74.4%的病人为半流质饮食状态,58.4%的病人独住,造成饮食摄入量少于标准的50%,能量摄入明显不足,食物种类单一、结构不合理,含优质蛋白的蛋、奶、鱼肉类食物摄入量不足标准的50%。胃肠疾病本身、伴随的消化系统症状、生活状态改变、健康教育程度、社会信息干扰等因素影响病人营养状况的改善及肿瘤的后续治疗。[结论]发现病人饮食存在问题,分析原因,了解不良后果,方能为今后制定饮食干预措施,探索经济、安全、可靠的院外营养支持方式指引方向。

    作者:覃日清;张馨;邓丽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