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病人行多模式健康教育效果观察1)

朱红;李琳;罗巧兰;张勇

关键词:鼻内镜, 鼻腔冲洗,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佳鼻腔冲洗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选取2013年1月-3月行鼻内镜手术后鼻腔冲洗的50例病人为对照组,实施口头鼻腔冲洗健康教育;选取2013年4月-5月行鼻内镜手术后鼻腔冲洗的50例病人为观察组,实施口头讲解、操作示范、视频播放、发放宣传册、效果反馈等多模式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病人鼻腔冲洗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模式健康教育更有利于病人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同时可以传播健康信息,更符合现代医学模式要求。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长沙市社区居民中医“治未病”认知与需求情况调查1)

    [目的]了解长沙市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认知与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长沙市2个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龄、保险和家庭收入情况的社区居民是否选择治未病服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对中医“治未病”了解率为47.24%,技术水平和支付费用在居民选择“治未病”服务影响因素中排名前二位。[结论]社区居民有对中医“治未病”服务的需求,老年人是中医“治未病”服务需求大的人群,但对“治未病”还不够了解,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推广中医“治未病”服务要注意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降低收费标准。

    作者:朱正刚;陈燕;刘霜霜;张小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CABG围术期病人护理路径及健康促进行为相关性研究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CABG围术期病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将临床护理路径引入 CABG围术期护理工作中。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和出院病人护理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药物治疗依从性、健康责任、营养、态度、运动和锻炼5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P<0.05),其中药物依从性、健康责任得分居前2位;观察组服务态度、关爱病人、健康教育等条目满意度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ABG围术期护理路径能够促进病人术后形成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提高满意度。

    作者:龙洪;李荣;吴慧兰;刘英;彭芳;周淑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前瞻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阴道分娩产妇3452例为观察组,2011年2月-2012年2月阴道分娩产妇2997例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按产科预防尿潴留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前瞻性的护理干预,包括制定落实“三早”护理管理制度、双氯芬酸钠栓纳肛有效镇痛、早期进行产后康复治疗、孕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不同产后时间排尿例数及尿潴留发生例数。[结果]两组产后不同时间排尿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前瞻性护理可有效促进排尿时间提前,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肖枫;陈群英;王志悠;程琨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探究式教学对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的影响1)

    [目的]探讨探究式教学模式对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的影响。[方法]将2011级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干预5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5个月,比较两组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的变化。[结果]两组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得分和学习态度中学习体验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整体呈积极倾向,有较高的学习体验,但学习兴趣一般,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学习态度和内部动机的培养。

    作者:毕雪晶;崔玉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21例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干细胞移植病人的循证护理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eral head,ONFH)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血液供应破坏所造成的骨小梁和骨髓破坏为特征的一种疾病[1],其发病率高、病程长、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且治疗方法有限,终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术[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 )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一类成纤维集落生成细胞,能分泌多种成骨活性因子[3],可促进新骨生成,防止股骨头塌陷。而病灶清除植骨联合 BMSCs 移植术不仅可减轻股骨头内高压力,打破股骨头缺血的恶性循环,且操作简便安全、排异反应风险低。但作为一项临床新技术,围术期护理有其特殊性,使护理人员面临新挑战。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作为一种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强调的是科学的证据、护士个人经验和病人价值的有机结合,可以使护士熟练、准确地将所收集到的证据运用于临床,进而指导护理工作[4]。本研究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病灶清除植骨联合 BMSCs 移植术围术期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伦兰;甘玉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89例行胸腔镜手术的病人使用库蓝 K500冷冻机进行肋间神经冷冻治疗,对护理配合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89例病人手术顺利完成,冷冻镇痛效果好,术后没有使用镇痛药物,术后约1个月开始恢复知觉。[结论]护士熟悉库蓝冷冻机的功能和使用注意事项,合理选择冷冻手柄,把握冷冻时间和冷冻温度是保证良好镇痛效果的关键。

    作者:吴枚禅;李富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电话随访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留置双J 管病人认知水平的影响

    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m lithotripsy,PCNL)是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1],术后输尿管内常留置双 J 管作为支架起内引流的作用,可有效解除上尿路梗阻,同时可替代肾造瘘管,减少术后感染、漏尿等并发症的发生。双J 管两端卷曲,型似猪尾巴,俗称“猪尾巴管”,一般在术后1个月~3个月拔除[2]。因此,带管期间的观察和护理大部分由病人或家属在家中完成。双J 管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尿路刺激症状、血尿、尿路感染、尿盐结垢、移位或脱落、滞留等并发症,病人对PCNL 术后留置双J 管的认识水平直接影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减少带管期间的并发症,指导病人顺利渡过带管期,我科对PCNL 术后留置双J 管的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晓静;蒋玉梅;李金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病人行多模式健康教育效果观察1)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佳鼻腔冲洗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选取2013年1月-3月行鼻内镜手术后鼻腔冲洗的50例病人为对照组,实施口头鼻腔冲洗健康教育;选取2013年4月-5月行鼻内镜手术后鼻腔冲洗的50例病人为观察组,实施口头讲解、操作示范、视频播放、发放宣传册、效果反馈等多模式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病人鼻腔冲洗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模式健康教育更有利于病人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同时可以传播健康信息,更符合现代医学模式要求。

    作者:朱红;李琳;罗巧兰;张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更正

    作者:护理研究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新型鼻胃管固定支架的设计与应用

    鼻胃管置管是胃肠道减压、肠道营养、洗胃及胃内治疗的必要手段。置管成功后一般用医用胶布将胃管固定后贴于脸颊部。医用胶布固定胃管需要每天更换,且不能贴在同一部位,否则容易造成皮肤损伤,部分病人可能出现过敏现象,给病人带来不便。鉴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鼻胃管固定支架。现介绍如下。

    作者:仲月霞;何乾峰;董妮;路中先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整合式心理治疗对慢性湿疹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神经肽的影响1)

    [目的]探讨整合式心理治疗对慢性湿疹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神经肽的影响。[方法]将慢性湿疹病人5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干预组进行整合式心理治疗,对照组仅予电话随访,2周1次,督促病人规律用药和定期随诊。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SCL 90)量表评分和血清神经肽测评结果。[结果]整合式心理治疗前,湿疹病人在 SCL 90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疹病人 SCL 90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与血清 P 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整合式心理治疗后,干预组SCL 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和附加因子等方面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VIP 检测结果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整合式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病人的不良心理因素,从而促进病人心理健康,减轻疾病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谷利斌;徐浩翔;谭娟;王挺;徐德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的中医院护士医院感染防控意向调查研究1)

    [目的]探讨中医院护士医院感染防控意向与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自拟问卷,选取哈尔滨市2所三级甲等中医院的24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与医院感染防控意向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0.58,0.68,进入回归方程中的决定系数为0.69。[结论]中医院护士的医院感染防控意向与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有关,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的培训、学习提高中医院护士医院感染防控的行为意向。

    作者:曹秋茹;郭锐;孙涛;刘静;霍艳秋;高丽娟;刘跟莉;孙秀;李吉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彩信、电话回访在出院后回肠造口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回肠造口并发症较多,住院的病人可由护理人员随时对造口周围情况及并发症进行认真观察;出院后全靠病人及家属的护理,护理人员无法及时有效监管,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2013年初,我们尝试对已出院的回肠造口病人进行彩信、电话跟踪回访,及时指导、帮助造口病人正确护理,以减少造口并发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习平;郑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脊柱脊髓损伤病人中的应用研究1)

    [目的]探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脊柱脊髓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脊柱脊髓损伤的病人按单双号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抢救流程,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患方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患方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可提高脊柱脊髓损伤病人抢救成功率、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患方满意率。

    作者:杨良枫;李小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国内关于肿瘤化疗病人预期性恶心呕吐研究的文献分析1)

    [目的]分析我国肿瘤化疗病人预期性恶心呕吐的研究状况,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以“预期性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化疗”为主题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关于肿瘤化疗病人预期性恶心呕吐研究的护理文献进行检索及分析。[结果]共检索出26篇有效文献;10篇干预性研究,干预方法涉及中医护理、心理护理及音乐疗法等;7篇描述性研究,主要是针对预期性恶心呕吐影响因素方面的调查与分析,其中以预期性恶心呕吐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为主;4篇护理综述,主要涉及预期性恶心呕吐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等的研究进展;5篇护理经验类文献,主要是针对预期性恶心呕吐护理经验的介绍。[结论]国内有关肿瘤化疗病人预期性恶心呕吐的相关护理研究文献较少,处于起步阶段;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理因素在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鉴于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护理干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应加强护理干预在预期性恶心呕吐中的应用。

    作者:王晓庆;段培蓓;张晓琴;诸建华;梅思娟;杨丽华;孙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1例遗传性血色病继发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

    遗传性血色病(hereditary hemochromatosis,H H)是因铁代谢相关基因发生突变,所编码的蛋白功能发生改变,导致体内铁吸收过多、排出减少,使组织器官中铁质进行性沉积,导致脏器功能损害,产生肝硬化、糖尿病、心肌病、心律失常、性功能减退、关节炎、皮肤色素沉着等临床病症[1,2]。HH 通常在40岁~50岁发病,在欧州、美州白人中常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北欧患病率为0.2%~0.5%,我国发病罕见[3]。1956年-2013年,我国公开报道血色病不足200例[4]。血色病护理个案报道23例,以心功能衰竭为首发症状的报道则更少,相关个案报道仅3例,但均由继发性血色病引起。2012年6月19日,我院收治以心功能衰竭为首发症状的遗传性血色病病人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思敏;刘素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浅谈援护中心在延续性护理服务中的作用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疾病类型趋向长期慢性为主,疾病治疗过程亦趋漫长,病人长期住院困难且不现实[1],很多病人出院回家后仍出现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因此,出院后的病人仍然有很高的健康照护需求[2],延续性护理得到人们的接受和重视。美国老年病协会将延续性护理定义为:设计一系列护理活动,以确保病人在不同层次健康照顾机构之间转移时所接受的健康服务具有协调性和连续性,预防或减少高危病人健康状况的恶化[3]。《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4]中提出:要将护理服务领域延伸至社区、家庭。为了积极推行医院倡导的院前、院中、院后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将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后和家庭,使住院病人的院外康复和继续治疗能得到科学、专业、便捷的技术服务和指导,我院结合国内外先进护理服务经验,充分征求病人意见、需求基础上,于2010年起设立了援护中心,并通过不断改进、完善,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晶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急诊医疗纠纷中遗体滞留的危害及解决途径

    分析了在急诊医疗纠纷中出现遗体滞留现象的背景、原因和危害,并就如何妥善处理从法律层面与护理干预角度提出了建议。

    作者:秦海峰;陈颖;杨智;王韬;吴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PDCA循环管理对社区老年乳腺癌病人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1)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社区老年乳腺癌病人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出院后的老年乳腺癌病人按照建档单、双序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需提供咨询管理,比较两组病人首次建档时及6个月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首次建档时两组 SAS、SDS及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值较首次建档时明显降低(P<0.05),QOL各维度评分及整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首次建档时(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模式对社区老年乳腺癌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其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文杰;李秀满;岳琳;向寒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