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护士长竞聘上岗制度的实施与思考

关键词:护士长队伍, 竞聘上岗, 护理队伍建设, 专科护理, 整体素质, 医院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学科, 管理工作, 管理者, 带头人, 制度, 选拔, 经验, 角色
摘要:护士长是医院管理中举足轻重的角色,既是护理队伍建设的管理者,又是护理学科的带头人,对于护理质量的提高、专科护理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1].因而护士长的选拔任用至关重要.我院于2002年开始实施护士长竞聘上岗制度,对提高护士长队伍的整体素质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为护理管理工作积累了经验.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考试考评的实践与管理

    考试考评是认证专科护士的硬性指标,如何保证公平、公正、真实、有效地反映培训效果,确保专科护士质量是研究的重要课题.经过对两期学员的培训及考试考评的实践与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摸索出一整套成熟的方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1例化疗后心跳骤停病人的抢救及护理

    心跳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丧失.从心跳骤停至发生生物学死亡时间取决于原来病变性质以及心跳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心室颤动发生后,病人将在4 min~6 min发生不可逆性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1].我科于2004年10月成功救治1例化疗后心跳骤停病人.现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ICU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认证的实施与管理

    临床教学是ICU专科护士培养过程中决定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而临床教学基地是完成临床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北京市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工作启动之初,即对ICU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实施了认证工作,终北京市12家三级甲等医院16个ICU通过首批认证,并由北京市卫生局正式挂牌北京地区ICU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为确保教学质量,对认证的教学基地实施了科学的管理,以促进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创伤早期病人的液体复苏及护理

    随着交通伤和工伤等意外的日渐增多,严重创伤病人逐年增加,具有出血性休克率高、脏器损伤率高、感染率高、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发生率高、漏诊率高、病死率高等临床特点[1].现将急诊科对严重创伤病人液体复苏的情况做一回顾分析.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冰袋降温效果观察

    高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但持续高热可以产生许多严重并发症.因此有效的降温方法很重要.我院于2002年12月-2003年12月对50名体温>39℃的急诊病人分别给予两种降温方法,并比较两种方法的降温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标本固定液盛放容器的改进

    为有效防止标本的丢失,各医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我院专门设计了病理标本登记薄,层层把关,严防标本的丢失和混淆.笔者曾走访省内几家大医院,他们均在防标本丢失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是对盛放固定液(10%甲醛)的容器却仍采用较落后的方法,如采用广口瓶或铁桶盛放,操作极不方便,而且易将甲醛液流到手上或洒落地面,人为造成了对空气的污染以及对人体的危害.近两年,为了加强自我保护,我科从改进盛放容器着手,采用了一种既方便、实用,又能大限度降低对人体危害的环保型容器.现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治疗脑神经疾病的围手术期配合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提高,微血管减压手术已成为治疗脑神经疾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锁孔手术的应用,更使手术的创伤进一步减少.我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10月-2004年12月,共治疗此类病人278例,并对手术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减少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手术配合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介绍一种留取痰标本的方法

    以往在为昏迷或危重病人留取痰标本时,由于吸引器负压的作用,痰往往会吸入负压管中.现介绍一种留取痰标本的方法.取一次性输液器茂菲氏滴管部分,两端输液管各留取一段,上端接无菌吸痰管,下端接引流管,这样,吸出的痰液被卡在茂菲氏滴管内,用无菌剪剪开茂菲氏滴管,把痰挤在培养皿中.此法取材容易,一次性使用可减少交叉感染;留取痰标本量多,且操作简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引流延长管的设计与应用

    颅脑外伤术后病人大多要放置脑室引流管,肝硬化腹水病人常常要放腹水,为解决脑室引流管及腹水引流管在操作过程中滑脱问题,我科自2003年5月开始使用自行设计的引流延长管,经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介绍一种简易氧气连接管

    重病人外出检查、转科途中常需使用氧气袋.氧气袋与氧气管的接头通常使用的是玻璃接头,这种接头实际操作中存在易破损,易自然分离,不易消毒等特点,也有的医院应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连接,但会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护士在每天的输液过程中,将用完的输液器插头保护帽,放入已备好的无菌盒或已消毒好的治疗盒中,用时剪刀剪去一端即可.该方法取材容易,制作简单,连接紧密,废物利用,节约费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现状

    介绍了产后抑郁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影响因素、护理干预及预防.认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社会因素与抑郁发生密切相关,产科医护人员应科学判断,加强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精神科护士自动思维及应对压力调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护士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科护理工作是脑力劳动加体力劳动并具有危险性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大量资料表明:精神科护理工作是充满高压力的工作[1].工作压力大,便会产生抑郁情绪.据国外文献报道,人的自动思维在负性自我描述及抑郁症状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压力的大小与她们身体健康、抑郁情绪、工作满意度以及所提供的护理质量息息相关[2].鉴此,护理人员对某精神病防治院的186名护士进行了调查.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家属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病程迁延,复发率高,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影响[1].有关研究指出,通过帮助病人家属学习有关疾病和如何应对的知识,可以减轻家属负担和压力,促进病人较好的转归[2].由于我国精神分裂症病人90%在出院后是在家庭中生活的[2,3],因此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属的健康教育显得至关重要,而由护士组织开展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和家属的教育,在国内还很少[4].为此,我们进行了此方面的探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不同术式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病人术后不适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两种不同术式病人术后常见不适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214例病人采用不横断颈前肌群,186例病人采用横断颈前肌群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病人,对其术后常见不适原因进行分析,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不横断颈前肌群组比横断颈前肌群组的损伤小,术后不适症状明显减少.经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400例病人均治愈出院,术后1个月~3个月内进行随访,均情况良好.[结论]严密细致的术后观察和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护士长访谈在减少护理纠纷中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1].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许多纠纷的发生与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的纠纷却是微乎其微.为了加强沟通,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从2004年1月起开展每周1次的护士长访谈,专门接待新病人或病人家属,按病情轻重或病种分批接待,每批时间为20 min左右,经过访谈,增加了相互之间的了解,1年来无一例护理纠纷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改进一次性输液器结构的研究

    输液器是临床进行治疗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常规排气后过滤器内仍有空气存在,输液结束时液体瓶中有液体残留,护理人员经实践将原有输液器进行改进,使用时避免了药物浪费和过滤器内空气进入体内.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针刺翳风穴治疗术后呃逆病人的疗效观察

    外科手术后有些病人会出现顽固性呃逆,有的还伴有持续性腹胀、恶心、肠鸣音亢进等症状,严重影响病人术后身心恢复,护理人员应用针刺翳风穴治疗术后顽固性呃逆病人30例,并与山莨菪碱治疗的35例病人进行对比观察.现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背景音乐在清醒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背景音乐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子宫肌瘤病人、甲状腺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音乐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音乐组病人手术时播放背景音乐;对照组病人按常规方法手术,监测两组病人的心率、血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人血压、心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背景音乐可缓解清醒手术病人的紧张状态.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门诊静脉输液的质量控制

    近年来,由于医疗体制的改革,门诊静脉输液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采纳,具有快速有效,经济方便的优点.但因静脉输液从生产配置到输入,中间环节多,程序复杂,稍有疏忽即可造成感染,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所以,加强门诊静脉输液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是确保病人的治疗得以安全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我院自1991年成立了门诊静脉输液室,输液量由开始的每年4 745人次增至2004年的23 244人次.现将质控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自我指导式血压听诊系统教学效果研究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检查手段向着电子化和智能化发展,设计出种类繁多的电子血压计.但由于电子血压计受到交流电电压、干电池电量或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仍然不能在临床上完全普及.血压测量是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课,但是,传统的血压测量也存在着许多弊病,为此我们设计了自我指导式血压听诊教学系统,为血压测量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为测压技能的监控和评价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