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刀片取角膜异物的体会

张怡

关键词:一次性手术刀片, 角膜异物, 现报告如下, 异物取出, 眼睑痉挛, 结膜充血, 裂隙灯, 症状, 针头, 疼痛, 灭菌, 流泪, 检查, 工具, 病人
摘要:角膜异物的病人均有眼疼痛、异物感、畏光、流泪等症状,同时多数有眼睑痉挛、结膜充血或混合充血,裂隙灯下检查均能发现异物.传统的异物取出工具是5 1/2针头[1],而我科于2001年3月-2004年3月采用灭菌一次性手术刀片取出角膜异物,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并发上肢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

    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疾病.静脉血栓的病因主要是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缓慢、异常的血流高凝状态以及其他创伤、烧伤、分娩或严重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血液内成分及数量的改变等.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极低,目前国内尚无相关报道.但静脉血栓形成,将因静脉回流障碍而导致患肢肿胀增加病人痛苦,严重者可因栓子脱落并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因此,早期发现及时对症治疗及护理是至关重要的.现将我科2004年3月1例右下肺癌病人行PTCC置管化疗后并发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袁忠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间歇吸氧病人氧气管的放置

    间歇吸氧对呼吸科病人来说是很平常的,以前在病人不吸氧时氧气管的放置较零乱.如何将间歇吸氧病人的氧气管放置好,以使病区在氧气管的管理上达到规范、清洁、整齐划一的目的,我们曾采用了几种方法,但效果欠佳.近我们用了一种很简单的方法,却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玉娟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从护生实习前后基础护理操作考核结果看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临床实习是检验护生理论学习程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要阶段,此阶段的锻炼可使护生在学习效果上有质的飞跃.但由于许多方面的原因,护生的实习效果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为此,我校对2003年、2004年护士毕业生实习前和实习后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实施了考核和对照,并找出了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加强护生实习管理和提高护生实习期间的学习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远湘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4例颈椎前路术后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1999年1月-2004年1月,我院施行颈椎前路手术120例,发生精神障碍4例,分析其原因,消除不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病人均痊愈出院,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张子凤;韦永中;司卫兵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褥疮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腐生肌的中草药治疗褥疮,具有良好效果.对中药成药、中草药以及联合用药治疗褥疮进行了综述.

    作者:封志英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肛门直肠测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灌注式测压技术评估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肛门直肠功能,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使用多导灌注式测压法,按标准程序进行肛门直肠测压,分析其直肠静息压、肛门内括约肌静息压、肛门外括约肌静息压、肛-直肠压差以及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时内括约肌松弛率,并与10例正常儿童对照.[结果]先天性巨结肠组直肠静息压、肛门内括约肌静息压、肛门外括约肌静息压、肛-直肠压差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内括约肌松弛率为(0.69%±0.71%),与正常对照组(-43.02%±25.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肛门直肠测压是客观、全面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的一种方法.

    作者:王学勤;朱有玲;罗金燕;戴菲;龚均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癫痫病人颅内电极埋置术后视频脑电监测期的护理

    近年来,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癫痫灶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通过现有的无创方法不能定位者需要应用颅内电极埋置进行长程视频脑电监测(VEEG),这一技术被认为是目前定位癫痫灶的佳方法.本文总结了2001年4月-2003年4月期间我科接受颅内电极埋置术的38例难治性癫痫病人资料.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惠娟;张文杰;杜微;张国君;李勇杰;朱宏伟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静脉留置针穿刺排气时避免气泡残留法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它既可以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又可以保留静脉通路,便于随时用药.

    作者:李子楠;廉爱玲;郭莹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情境设置法在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情境设置法教学对提高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效果.[方法]在教学中分两种教学方式,一种以情境设置方式教学(试验组),一种是传统的单一模型法教学(对照组).[结果]试验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教学效果反馈问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境设置法能提高学习兴趣,锻炼沟通能力,缩短理论与临床的距离.

    作者:杨丽全;王惠珍;郑玉仁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1例广州管圆线虫性脑膜脑炎病人的护理

    广州管圆线虫是我国的陈心陶教授于1933年在广州的野鼠体内首次发现的,首例病人是于1945年在台湾报告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是广州管圆线虫第Ⅴ期幼虫寄生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的脑膜炎或脑膜脑炎,因生吃含有第Ⅲ期幼虫的淡水螺而被感染.现报告我科收治的1例广州管圆线虫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

    作者:周宏珍;李亚洁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继续护理学教育教学内容探讨

    继续护理学教育是继规范化专业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护理学教育.继续护理学教育不可避免的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科学选择.目前,美国护理学继续教育也面临着挑战,她们发现没有证据表明课程里的知识对工作起到了改进作用[1].可见教学内容的选择对教学效果、医院护理工作改进有着重要的影响,不科学、不恰当的教学内容只能浪费金钱和时间.

    作者:朱丹;陈燕华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术中病人体温变化的研究

    手术病人的体温受环境温度、手术时间长短、暴露面积的大小、输入液体的多少及输入液体的温度以及麻醉后肌肉松弛致机体产热减少[1]等方面的因素影响.身体中心的温度(体核温度)低于36℃称为低体温.术中低体温,尤以体外循环手术、开胸手术的病人更易发生,腔镜手术病人的术中低体温也不容忽视.引起手术中低体温的因素有很多,由其引起的并发症也很多,但却常被忽视而直接影响了手术效果,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引起手术室护士的高度重视.

    作者:孙育红;陆冠字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1例腹主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的手术配合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的基本病变,而脂代谢紊乱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1].随着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的增高,病变累积的范围增大,动脉狭窄的程度加重.其病变狭窄的程度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负相关[2].临床上以冠状动脉硬化的病人多见,而我院收治了1例以双髂动脉及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为主的病人,并成功的实施了腹主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彩虹;蔚玲;张凤莲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输液执行单的设计与应用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第十条规定:病人有权复制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从法律上明确了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病历中所有有关护理文书资料统称为护理记录,护理记录属客观记录,病人可以复印、复制,可以作为护患双方举证的依据.为了保护护患双方合法利益,减少医疗纠纷,避免关键环节无记载的客观现象,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并实施了输液执行单.经临床使用,深受护士和病人的好评.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慧萍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2年合肥市干部健康体检中诊断为高血压病的793例病人作为试验组.在无高血压者中随机抽取1045人作为对照组,对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血脂、吸烟等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6 946例被检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至80岁以上有所下降,以61岁~80岁组高,为21.7%.男性高于女性.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糖、三酰甘油存在统计学差异,而胆固醇、吸烟史、高密度脂蛋白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重和肥胖、血糖异常、高三酰甘油血症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室玲;把爱萍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不同吸痰时间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吸痰时间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ICP)的影响.[方法]将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3组,观察在吸痰压力为20 kPa,吸痰时间分别为5 s、10 s、20 s时颅内压的变化.[结果]在相同压力下进行吸痰,吸痰时间5 s和10 s对颅内压影响作用相似,20 s则可引起颅内压过度升高.5 s与10 s吸痰有效率相似.[结论]在20 kPa压力下佳吸痰时间为10 s.

    作者:张帆;管玉梅;张庆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泌尿外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良好的睡眠被认为具有恢复作用,如促进伤口愈合及康复.若病人睡眠不好,则可妨碍切口愈合,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感染的可能性,甚至病死率升高.因此,良好的睡眠对住院病人来说非常重要.目前,有学者对不同住院人群的睡眠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均较差,而不同科室的住院病人睡眠干扰因素是不同的[1-4].为了了解泌尿外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对93例泌尿外科住院病人进行了调查.

    作者:谢兆媛;李岩;孙延菊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不同剂量青霉素皮试效果观察

    青霉素抗菌作用强、疗效好、毒性低,且价格低廉,在临床的应用经久不衰.在各种药物所致的过敏中无论是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严重程度,还是死亡率,青霉素均居首位[1].因此,使用前一定要做皮试.有资料显示,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高达1.5%~3.7%[2].为了更好地避免青霉素假阳性问题,扩大青霉素的使用范围,探讨不同剂量青霉素皮试液在临床应用的科学性、可行性,将1 800例需要应用青霉素的成年人分成两组,分别用0.1 mL或0.05 mL进行皮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根芝;胡高楼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山莨菪碱凝胶防治华蟾素所致静脉损伤的研究

    华蟾素注射液是中华大蟾蜍皮的水制剂,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1],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中、晚期肿瘤和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但临床应用过程中常出现静脉输注不畅、输液部位红肿、静脉内疼痛等静脉损伤症状.为减轻病人的痛苦和预防静脉损伤的发生,自2004年3月起在输注华蟾素前用2%山莨菪碱凝胶涂擦于局部,经过100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华;姜珍;丁敏;何红;李德明;范义凤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卡介苗性淋巴结结核局部用药的观察和护理

    在我国接种卡介苗(BCG)是为了预防青少年结核病发生,降低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病死率的重要措施.卡介苗接种后,菌苗迅速自接种部位经淋巴管到达局部淋巴结,因此在接种后一个时期,引起同侧腋下或锁骨下淋巴结反应是正常的,但直径不超过1 cm[1].严重者引起局部细胞浸润和淋巴血行播散性菌栓,可引起淋巴结结核,甚至形成寒性脓肿,脓肿自破或切开引流,创口经久不能愈合,形成瘘道或溃疡.常规抗结核用药,不但疗程长,易产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作用,而且常因药物在病灶内难以达到有效浓度而影响疗效.近2年来,我院门诊针对不同病情,应用不同的方法,同时配合全身抗结核治疗,经换药处理卡介苗性腋下淋巴结结核56例,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小君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