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卫云;苗明三
温热性疾病阴液耗伤程度与病情轻重和预后良恶密切相关,故养阴法是温病治疗中的重要大法之一.温病四大家叶、薛、吴、王可谓运用护阴之法的典范,纵观四大家医案,养阴法的运用已经不仅局限在外感温病的治疗,在妇产科领域,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叶天士、薛生白治疗妇产科疾病多以奇经理论为基础,以调补肝肾为法,重视养阴;吴鞠通提出知柏地黄丸之类,不可久服,防止苦寒伤胃,对现在的时医仍然有指导和启迪作用;而王孟英食疗养阴的方法,对现代妇科肿瘤放化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有明显的效果,能够很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苗裕;杨进;蒋士卿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及脉冲射频对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治疗组21例采用中药结合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及1 a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简式疼痛问卷表(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评分、病变皮肤麻木评分、疼痛缓解有效率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VAS评分、QOL评分及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相比,VAS评分、SF-MPQ评分及QOL评分治疗组在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和1 a随访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在给予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1 a时的疼痛缓解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麻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脉冲射频可能是通过激活疼痛感受抑制系统及调节三叉神经功能而起到止痛效果,中药长期服用可能是缓解患者动脉痉挛和神经的敏感性而起到治疗作用,所以二者结合治疗效果更明显.
作者:肖林;谢克;徐澄;黄亮;张忠贵;王娴默;向孝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文帮百刀槟榔炮制工艺的科学性.方法:采用槟榔生品粉碎成颗粒,传统换水浸泡切片法,不换水浸泡法,文帮淋闷法,文帮砂润法不同软化切片法和干燥方法对炮制品醚溶性生物碱的影响.结果:四种软化方法以文帮砂润法和文帮淋闷法生物碱含量高,损失较小,分别为4.9%和5.7%,醚溶性生物碱含量在0.3%以上,换水与不换水浸泡法损失率大,分别为22.4%和10.3%,均在0.3%以下.干燥温度增加和曝晒槟榔碱损失率由低到高依次为阴干品<烘干品(60℃)<曝晒品<烘干品(100℃).结论:文帮砂润法和文帮淋闷法工艺合理可行,切制的百刀槟榔饮片精致.
作者:张南方;程燕燕;张义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医药治疗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①中医药治疗AIDS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缺乏统一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②治疗AIDS的中药复方制剂质量难以保证;③中医药治疗AIDS要明确一些概念问题.所以,如何创建一套具有中医特色的、系统的防治AIDS的病因病机、证候分型、辨证论治及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中医药疾病研究模式,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作者:黄荣师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治疗气阴两虚挟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气阴两虚挟血瘀型冠心痛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心通脉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治疗前及对照组的发作次数(P<0.05);观察组缓解心绞痛有效率为89.7%,对照组缓解心绞痛有效率为76.9%;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养心通脉方治疗气阴两虚挟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覃裕旺;朱智德;卢健棋;王庆高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冬凌草含有二萜类、黄酮类、氨基酸类、挥发油类及多糖等成分.对肝癌、胆囊癌、肺腺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食管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还可以抗脑缺血,抗炎、抗菌.在食疗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冬凌草在治疗脑缺血方面的应用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作者:郭琳;程永现;白明;苗艳艳;苗明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新五行学说“相生”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促进、资生、助长、延续等含义,且特别强调“延续”这种关系;相生顺序是木、土、火、金、水五种物质的递次相生,即木生土、土生火、火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是指五行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克制、制约、监视等作用,新增了“监视”属“克”的范畴;相克的顺序是木克金、金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木.
作者:肖文冲;简燕进;冯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测定草豆蔻配方颗粒中石竹素和反式石竹烯含量.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massspec tromet,GC-MS)技术分析草豆蔻配方颗粒中石竹素和反式石竹烯含量.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草豆蔻配方颗粒中提取挥发油,经GC-MS分析,NIST08库定性分析石竹素和反式石竹烯,外标法定量.结果:6批草豆蔻配方颗粒中石竹素含量0.034%,RSD为6.3%,反式石竹烯含量0.022%,RSD为6.1%.结论:此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草豆蔻配方颗粒中石竹素和反式石竹烯含量的分析.
作者:段春改;陈钟;姜国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从中医单方、中医治法、中西医结合治疗、专家经验4个方面介绍了胰腺癌的中医临床治疗研究的现状.从目前发表的文献来看,胰腺癌在中医药的治疗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①因对胰腺癌辨证论治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尚缺乏标准的治疗准则及方法,且对治法的研究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②中药制剂无明显突破性研究,目前针对胰腺癌的新型有效的中药制剂或中药单体较少,尚无突破性进展;③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中医药仍居辅助地位.
作者:方靖;阮善明;沈敏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动气针法合董氏奇穴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动气针法配合董氏奇穴治疗,对照组口服镇痛药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有效率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气针法合董氏奇穴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具有明显临床疗效,更易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并且可以增强肌肉的伸缩能力,以促进下肢微循环的改变,从而提高梨状肌部位的营养支持,促进炎症及病理产物的吸收,修复损伤组织.
作者:赵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心脑宁片对D-半乳糖致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胸腺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取体质量18 ~21 g小鼠72只,雌雄各半,其中12只为空白对照组,余60只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生理盐水配成质量浓度为5%,注射量为0.025mL·g-1)制作糖代谢衰老模型,每天给药1次,连续40d.模型制作成功后,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0.02mL·g-1),脑安片组(0.53 g·kg-1,26.5 g·L-1,0.02 mL·g-1,相当于临床用量的15倍),大剂量、中剂量、小剂量心脑宁片组(2.24 g·kg-、1.12g·kg-1、0.56 g·kg-1,112 g·L-1、56 g· L-1、28 g·L-1,0.02 mL·g-1,相当于临床剂量的30倍、15倍、7.5倍).每天给药1次,连续30 d.取小鼠胸腺组织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胸腺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胸腺皮质厚度、淋巴细胞数分别为(7.26±2.18)μm、(21.4±3.7)个,脑安片组分别为(23.18±9.45) μm、(36.3±12.2)个,大剂量心脑宁片组分别为(27.89±3.46) μm、(46.6±10.4)个,中剂量心脑宁片组分别为(24.36±4.19) μm、(37.5±8.60)个,小剂量心脑宁片组分别为(22.18±3.45) μm、(36.3±7.7)个,空白对照组分别为(28.62±4.35) μm、(57.3±11.4)个.各组胸腺皮质厚度、淋巴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脑宁片可显著增加D-半乳糖致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胸腺组织的厚度和淋巴细胞数,有较好的抗衰老的作用.
作者:申晋昌;王灵;吕宏迪;汤寅;郝少君;张正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时开始出汗时间对外感发热患儿体温变化的影响,为采取药浴降温者提供操作上的时间依据.方法:对94例患儿用(39±1)℃的中药液进行浸浴及相应的经络刺激,浴前、浴后30 min各测量体温1次,根据患儿在药浴过程中的出汗开始时间,分为5~10 min出汗组、11~ 15 min出汗组、16~ 20 min出汗组等32组.结果:5~ 10 main出汗组48例,体温下降47例,下降率为97.91%,体温上升1例;11~ 15 min出汗组30例,体温下降25例,下降率为83.33%,体温无变化1例,体温上升4例;16~ 20 main出汗组16例,体温下降13例,有效率为81.25%,体温无变化1例,体温上升2例.结论:药浴时在10 min以内出汗的患儿,浴后体温下降率明显高于在10 min以外出汗的患儿,而体温上升率明显低于10 min以外出汗的患儿.
作者:秦凤华;王雅丽;周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面膜外敷配合异维A酸胶丸口服治疗痤疮肠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8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予中药面膜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异维A酸胶丸与罗红霉素胶囊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2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有效率为77.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面膜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有显著疗效.
作者:沈胡刚;彭志坚;陆明明;金丽燕;顾芳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心与小肠相表里”,作为脏腑表里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的思维方法与模式,成为辨证论治、临床诊疗的基础.互为表里的一脏一腑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病理上可相互影响,经过千百年的临床实践检验,仍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浅释“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的中医学基础、相反认识及现代研究,以期进一步揭示其学术价值,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刘声;杨国旺;王笑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肿瘤的产生与寒邪内侵、阳气受损有关.阳气亏虚则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痰凝毒邪胶结积聚成肿决,日久成瘤.温阳和扶阳是治疗肿瘤的两大理论基础.温阳是用温热的药物进补人体,阳药和阴药共补,阴中求阳,使阳气恢复.扶阳建立在温阳基础上,用温热药来扶助人体的阳气,其核心思想是重视阳气、力倡扶阳、用阳化阴,大胆应用干姜、附子、肉桂等温热药直接进补人体的元阳.因此,重视阳气的思想是防病治病的大法,也是治疗肿瘤的大法.但目前肿瘤治疗方面温阳、扶阳治法的应用却不多见,究其本质原因,还是由于对阴寒致积的肿瘤发病机理不明,临床辨识阴寒之证的技巧不够.
作者:王亚坤;谢长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为控制药材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 C18色谱柱;以乙腈-(体积分数)0.085%磷酸溶液(17∶83)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316nm,柱温:35℃,测定不同产地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阿魏酸在0.006 08~0.304 00 g·L-1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2.36%.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不同产地当归药材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且具有简便、快捷、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为不同产地当归质量的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申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泽兰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含三萜类、酚酸类、黄酮类、挥发油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泽兰具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水肿等.泽兰作为药食两用植物,应积极开发其在临床应用以及保健类食品等方面的应用,加大泽兰叶、柄、根等全株植物的开发利用.
作者:辛卫云;苗明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医药文化传播策略的主要着眼点在于:①微观层面凝练中医药文化精髓,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②中观层面拓宽中医药文化宣传渠道,注重中医药文化传播;③宏观层面提升中医药文化竞争优势,加快中医药文化品牌构建.通过凝练中医药文化精髓、拓宽中医药文化宣传渠道进而提升中医药文化竞争优势;通过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注重中医药文化传播进而加快中医药文化品牌构建;通过品牌的构建宣传一种生态、健康、积极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深入发展.
作者:司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改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90(symptom cheeklist,SCL-90)为评价工具进行问卷调查并当场收回.所有资料数量化后输入计算机,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78名中医学生PSQI总分为(5.44±2.68)分,与大学生常模(5.26±2.58)分比较无显著差异.17.14%的学生睡眠质量差.PSQI总分在不同性别间、不同年级间、不同生源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睡眠质量医学生SCL00总分有显著性差异.SCL-90总分及各因子与PSQI总分得分呈正相关(P<0.05).SCL-90的睡眠与饮食因子对睡眠质量有良好的预测作用.结论:中医药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大学生常模并无显著差别,心理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医学生的睡眠质量.因此开展心理健康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可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郑浩涛;赖雯雯;虢周科;薛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曾斌芳教授认为“湿热入血”是黄疸病机的主旨,以“辨阴阳、辨表里、辨湿热、辨卫气营血”为辨证要点,临证采用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辨治黄疸.汗法:适于邪郁肌表之证,方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桂枝加黄芪汤;吐法:适于邪蕴上焦之证,方选瓜蒂散;下法:适于湿热蕴腑之证,方选硝石矾石散;和法:适于少阳枢机不利之证,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温法:适于寒湿困脾之证,方选茵陈术附汤;清法:湿热并重证(茵陈蒿汤),湿重于热证(茵陈五苓散合当归拈痛汤、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热重于湿证(栀子柏皮汤),少阳阳明合并证(大柴胡汤),疫毒蕴阻证(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合犀角地黄汤);消法:适于瘀血阻络之证,方选血府逐瘀汤;补法:适于脾虚湿盛之证,方选黄芪建中汤.
作者:郭峰;孙洁;马燕;郭红梅;王晓忠;伊凡;王先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