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冰亚;陈天朝;张辉;徐丽军
桂枝茯苓丸来源于《金匮要略》,具有化瘀生新,调和气血的功效。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以突然意识丧失、不省人事、发则仆倒、四肢抽搐、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口中怪叫、移时苏醒后一如常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发作性疾病,王付教授运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癫痫取得良好疗效,丰富了活血化瘀法在中医治疗癫痫的理论。
作者:晁利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与吉非替尼联合应用对体内胃癌裸鼠移植瘤及体外胃癌细胞 SGC-7901生长的影响。方法:将胃癌细胞 SGC-7901制成细胞悬液后接种于裸鼠皮下,制备胃癌裸鼠模型。将裸鼠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及姜黄素与吉非替尼联合应用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腹腔注射给药,每周一次。用药4次后,处死裸鼠,剥取肿瘤组织,称取质量,计算肿瘤抑制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 c-myc 的表达。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姜黄素与吉非替尼联合作用 SGC-7901细胞,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细胞内 c-myc 的表达,MTT 检测细胞的增殖力,细胞黏附实验与 transwell 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周期及凋亡率。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0.26±4.25)%、(44.81±5.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中剂量、高剂量姜黄素与吉非替尼联合应用明显抑制 c-myc 的活化。中剂量、高剂量姜黄素与吉非替尼联合作用 SGC-7901细胞后,c-myc 表达量明显降低,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G0/ G1期细胞数明显升高(P <0.05),S 期细胞数明显降低(P <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一定剂量的姜黄素与吉非替尼联合可体内抑制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及体外抑制 SGC-7901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及促进细胞凋亡,其抑制胃癌生长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 c-myc 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 c-myc 参与调控的癌细胞增殖,转移过程。
作者:徐治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消黄利胆汤对阻塞性黄疸(OJ)患者外周血清炎症介质和辅助性 T 细胞1(Th1)/辅助性 T 细胞2(Th2)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 OJ 手术后患者按照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消黄利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治疗。连续治疗14d 后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清炎症介质和 Th1/ Th2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ET、TNF-α、IL-4、IL-6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P <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Th1/ Th2比值显著增高,且治疗组的增高幅度大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自拟消黄利胆汤可有效减轻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后炎症和感染症状,并可以调节 Th 细胞免疫平衡,减轻肝损伤。
作者:齐密霞;廖圣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凤仙花具有抗菌、抗炎镇痛、抗过敏、促透皮、抗癌、抗氧化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临床中以外用常见,也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及风湿等症。凤仙花外用作为透皮剂或在外用制剂的应用、改善脑缺血方面研究将是未来重点。
作者:王倩;苗明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TGF-β1/ Smad 信号传导通路是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重要的通路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中药药理学等研究的不断深入,无论中药单方及其有效成份或复方中药,通过调控 TGF-β/ Smad 信号通路拮抗肾间质纤维化已显现出广泛的药理作用:如直接抑制 TGF-β1的产生,或抑制 TGF-β1刺激的下游因子 CTGF 等,或抑制 Smads 磷酸化,或调节 TβR、Smad 的表达等,显示出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对 TGF-β1/ Smads 通路及信号蛋白的调控效应。但由于复方中药成分复杂,应更深入全面地阐明其对 TGF-β/ Smad 信号通路的各个环节、不同靶点及与其他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的调控机制,并通过拆方研究、有效部位筛选、有效组分分析等,明确各药物之间的协调作用,以筛选出临床疗效可靠、无不良反应的基础方药及其药物佳配伍剂量或形式,此为复方中药研究应寻找的佳突破点之一。
作者:张琳琪;汪青;王泽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清胃败毒方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片,每次0.5 g,每天1次,口服;替硝唑片,每次1.0 g,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胃败毒方,每天1剂,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7 d。记录治疗前后牙周局部症状,包括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及采用 VAS 评分评价牙龈疼痛程度;检测治疗前后牙齿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数-6(IL-6)及前列腺 E2(PGE2)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7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 SBI、PLI、GI、PD 及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治疗后牙齿沟液 TNF-α、IL-6和 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清胃败毒方能改善慢性牙周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牙齿沟液中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付文;易小英;张伟;陈永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2次·d -1,经前3 d 开始口服,持续至月经第3天停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汤,1剂·d -1,由本院制剂室制成200 mL ×2袋的袋装药液,2次·d -1,每次1袋,早晚饭后温服,经前3 d 开始口服,持续至经净停服。2组均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2.16%;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70.5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作者:吴金萍;康志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由于阈下抑郁没有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所以无法用药,目前尚无对于治疗阈下抑郁的专门药物的开发与研究。而其常用的心理行为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疗法,团体心理疗法,家庭治疗,中医心理疗法等。
作者:李扬;李莉;谭曦;张靖;孔军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疗效。方法:110例 CVA 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组采用小柴胡汤配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疗程为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有效率为65.3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柴胡汤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小儿 CVA,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红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予以奥沙利铂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情况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50.0%,对照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45.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 KPS 评分大幅度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62.5%和39.1%,显著低于对照组84.4%和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道肿瘤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化疗不良反应。
作者:冯建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心绞痛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加用益气活血汤,每日1剂,由许昌市建安医院制剂室制成每袋200 mL 的药液,每天2次,每次1袋,早晚饭后温服。2组均以28 d 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0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0%;对照组40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6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疗效满意。
作者:王春梅;朱翠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中医学报》编辑部 敬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导师张智龙教授,临证近30载,潜心研习经典,并验之于临床,心得颇多,临床灵活应用滋水清肝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咳嗽、消渴等疾病每获良效,笔者有幸师从张智龙教授,受益匪浅。
作者:李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例给以甲氨蝶呤片和双氯芬酸钠胶囊(英太青)治疗,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对照组有效率为68%,治疗组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持续时间、血沉及 C 反应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疗效显著。
作者:张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医预防医学从个体出发,提出了“存正气”的具体做法,如精神养生、睡眠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等。现代预防医学着眼于人群,从“去邪气”的角度提出了很多有效的预防策略和措施,如保护环境、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等。疾病的预防既要通过去除外在的有害因素以加强身体的健康,又要做到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以抵抗外来有害因素的侵袭,终起到预防疾病目的。
作者:裴兰英;牛乐;申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朴老治疗肿瘤以扶正培本为主要大法,深谙“养正邪自去,邪去正亦安”旨意,尤重补肾健脾,兼顾抗肿瘤。朴老在治疗肾脏肿瘤时,常用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及五苓散加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猪苓、泽泻、白术、肉桂为朴老治疗肾脏肿瘤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物,同时常配以砂仁、白豆蔻、陈皮、枳壳等理气药物,以防滋腻,熟地黄、砂仁为朴老常用药对。
作者:张黎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小儿黄疸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对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7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和铁、铜、锌离子的水平、黄疸消退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86/86)和80.2%(69/86),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疗效为“显效”的患儿比例分别为80.2%(69/86)和52.3%(45/86),观察组中疗效为“显效”的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在观察组患儿中,有28例在治疗期间出现了轻度腹泻症状,占32.6%,主要表现为多次少量稀便或稀水样便,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两组均未发现其他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患儿的血清铁、铜、锌离子水平显著下降(P <0.05),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更好,能够更加显著地降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加快黄疸的消退,纠正微量元素代谢紊乱,降低血清微量元素水平。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总结瓜蒌已有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分析瓜蒌的化学成分特点,探讨综合利用瓜蒌的途径。瓜蒌含有糖苷类、色素等成分,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心肌纤维化等作用。在冠心病心绞痛、肺源性心脏病等临床方面疗效较好。
作者:郭琳;苗明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柴胡甘麦汤对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催乳素水平及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中药组采用柴胡甘麦汤治疗,对照组给予氟西汀片。共治疗8周,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第2、4、8周末对患者催乳素、血糖、血脂水平进行测定,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中药组治疗后第2、4、8周末催乳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变化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第2、4、8周末催乳素水平与治疗前及同期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中药组治疗前后血糖及血脂值无明显变化,对照组血糖及血脂水平从第2周开始有升高趋势,第4、8周末血糖、血脂值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及同期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治疗后第8周末两组 HAMD-17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胡甘麦汤在对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起到治疗作用的同时,对患者催乳素水平及糖脂代谢有积极作用,能显著改善抑郁症本身引起的糖脂代谢紊乱。
作者:田静彬;王宝梅;李雨;尹霞;李要军;冯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化疗是现阶段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但化疗药毒常损伤人体五脏六腑、形体诸窍,多呈现出正气亏损、脾肾不足、骨髓空虚、水湿不化、瘀毒闭阻等临床表现,治疗应主要从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化瘀通络入手,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贾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