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登木复方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

宫爱民;杨世忠;冯钊;许朝霞;燕海霞

关键词:美登木复方, 肝癌, PS评分, 疼痛
摘要:目的:观察美登木复方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方法: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给予美登木中药复方加减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后患者 KPS 评分、疼痛缓解程度、肿瘤相关症状改善程度及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美登木复方治疗后患者KPS 评分、疼痛强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美登木复方在延长肝癌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有重要作用。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酮治疗放射性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酮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胸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肺炎2级、3级、4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对症处理的基础上每天给予地塞米松10~20 mg,静脉滴注,1~2周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3级以上者加用多索茶碱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80 mg·d -1,静脉滴注,14 d 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丹参酮治疗胸部肿瘤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疗效确切。

    作者:刘双秀;郭和宗;冯书凤;杨万胜;王玉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肛裂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治未病”理论是指采取各种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和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笔者临床采用未病先防、早治防变和瘥后防复的“治未病”方法治疗肛裂可明显减少肛裂的发病率和复发率,降低手术比例,节省医疗费用。

    作者:彭军良;陆金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伤寒杂病论》“治未病”思想初探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病之初或既病之后,为了稳定、控制病情使其不蔓延至他经、他脏或使疾病趋于痊愈而采取的一切措施都可以称作“治未病”。张仲景“治未病”思想具体体现在4个方面:平常起居、未病之时,既已生病、识病立法之时,面对病症、处方遣药之时和病已初愈、防护巩固之时。

    作者:任丽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康肾口服液对阿霉素致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的影响

    目的:观察康肾口服液对阿霉素致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的血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肌酐、尿素氮水平的影响。方法:取雄性大鼠84只,清洁级,适应性喂养7 d 后,将84只大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分成7组,其中6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5 mg·kg -1复制肾病综合征模型,包括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片组、尿毒清颗粒组、大剂量康肾口服液组、中剂量康肾口服液组、小剂量康肾口服液组;另1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康肾口服液组和尿毒清颗粒组均可显著降低血肌酐水平(P <0.01)。大剂量、中剂量、小剂量康肾口服液组均可显著降低血尿素氮水平(P <0.01);以大剂量、中剂量康肾口服液组降低血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肌酐、尿素氮的效果显著。结论:康肾口服液可显著降低阿霉素致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的血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肌酐、尿素氮水平。

    作者:张新际;耿秀丽;张正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祛痰活血汤,每日1剂,水煎服,两组均以14 d 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36例,无效24例,有效率为76.00%;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30例,无效50例,有效率为5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在治疗后 NIHSS 评分降低更明显(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且 NIHSS 评分较低。

    作者:李雪源;孟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远志与卵叶远志的鉴别研究

    目的:对不同时期采集的远志与卵叶远志及远志炮制品、伪品进行对比鉴别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性状鉴别、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光谱法进行鉴别实验。结果:远志与卵叶远志基源、性状相同与远志炮制品薄层色谱主斑点一致,紫外光谱吸收图谱一致,远志及卵叶远志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薄层色谱主斑点一致,其他斑点差异较大,紫外图谱也有明显差别;伪品远志薄层色谱图及紫外光图谱与正品明显不一致。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远志不同品种、不同采集期、不同制品及其伪品的定性鉴别,可将卵叶远志作为远志的开发品种之一。

    作者:刘艳丽;王永艳;孔增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丁樱教授运用三仁汤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经验

    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属脾胃湿热证,多由于嗜食肥甘厚腻,脾胃运化不及,壅塞中焦,日久郁而化热所致,治宜湿热并治,调护脾胃。三仁汤与本证病机甚合,加减运用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闫永彬;任献青;张霞;张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府逐瘀汤对肺栓塞患者 D-二聚体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肺栓塞患者 D-二聚体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影响。方法:肺栓塞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对症支持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D-二聚体和 P(A-a)O2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不同 D-二聚体水平和不同 P(A-a)O2水平发生肺栓塞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D-二聚体、P(A-a)O2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D-二聚体>500μg·L -1者发生肺栓塞的几率显著高于 D-二聚体<500μg·L -1者(P <0.05);P(A-a)O2>50 mmHg 者发生肺栓塞的几率显著高于 P(A-a)O2<50 mmHg 者(P <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有效改善患者肺泡血氧合状态,D-二聚体联合 P(A-a)O2诊断肺栓塞能提高诊断率,尤其是对于 D-二聚体超过500μg·L -1,同时 P(A-a)O2高于50 mmHg 者,要提高临床重视,早期诊断肺栓塞。

    作者:马靖华;刘宁;屈玲;郝海宁;赵景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张仲景水蛭用法刍议

    张仲景所创含水蛭之方有汤剂、丸剂。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水蛭素为水蛭主要有效成分,当水蛭煎煮时水蛭素破坏殆尽而未发挥作用,故主张生服水蛭粉剂。经查阅文献及临床报道后发现,水蛭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存在以下三个问题:水蛭素为水蛭主要有效成分值得商榷;古今临床及现代药理实验所用水蛭是否为同一种类难以考证;水蛭的现代药理学实验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研究人员应不断完善水蛭研究的设计思路,使研究结果对临床更具指导意义。

    作者:高小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杞菊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杞菊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6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6例,对照组110例。治疗组采用杞菊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于治疗50 d 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杞菊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显着。

    作者:陈建设;孙自学;程立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4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治愈率为74.6%,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治愈率为55.8%,有效率为76.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效果较好。

    作者:潘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医药调节肿瘤患者免疫的分子机制

    肿瘤的形成过程类似一种前炎症状态,这种状态调动了人体的免疫反应以抗肿瘤。但当免疫低下、免疫抑制与免疫耐受时,肿瘤往往出现进展。中医药可显著改善上述三个方面,进而调节肿瘤患者的免疫机能。但中医药调节患者免疫机能的研究尚存在局限性:观察用药周期普遍较短,未能充分发挥中医用药个体化、阶段性的优势;试验的目的性使检测指标单一;免疫指标的观察缺乏动态性、整体性。

    作者:王慧慧;陈玉龙;马俊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药调节滑膜细胞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滑膜炎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是临床常见病,病程长、治疗难、易反复,后导致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RA 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是由于风、寒、湿邪入侵,导致气血凝滞,经络痹阻而引起的肢体关节病变。往往寒热错杂、虚实同见、痰瘀互结,病程缠绵难愈。近年来滑膜细胞成为中药治疗 RA 的主要靶向,许多中药通过调节相关因子的表达及分泌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滑膜细胞达到治疗 RA 的目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谢健;杜文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邵氏诊疗法”在臀中肌后部损伤致腰腿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邵氏诊疗法”治疗臀中肌后部损伤所致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所有80例患者采用“邵氏诊疗法”(按对臀部的划线、分区,确定治疗部位,对治疗部位进行手法治疗,同时配合牵引、中药透敷)进行治疗。治疗后进行 VAS 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 VA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愈率为87.5%。结论:“邵氏诊疗法”治疗臀中肌后部损伤所致腰腿痛疗效显著。

    作者:楚德升;崔改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苦丁茶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苦丁茶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苦丁茶样品采用甲醇为溶剂进行超声提取,色谱条件为流动相 A 为0.5%的乙酸水溶液,流动相 B 为乙腈;梯度洗脱:0~1 min,95% A,5% B,1~20 min,B5%~40%,20~25 min, B40%~95%,后运行5 min,95% A,5% B;流速0.5 mL·min -1;进样量2.0μL;柱温30℃;检测波长262 nm。结果:苦丁茶的指纹图谱中含有12个共有峰,11批苦丁茶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16~0.980范围。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是苦丁茶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作者:高永艳;胡建焜;李瑞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亚临界水萃取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发展及应用

    亚临界水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化学成分提取新技术,在中药领域主要用于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影响提取效率的关键因素主要有压力、温度、萃取时间以及夹带剂。亚临界水萃取技术与常用的提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高效、低成本、无污染等,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改变萃取参数,对萃取溶媒的极性进行微调,可以选择性的萃取出不同极性的化合物,有机溶剂的参与将大大增加水溶媒的萃取范围,同时低碳、环保的大生产将是该技术迅速兴起的契机。

    作者:张振巍;李国庆;仇继玺;石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慢性咳嗽的体会

    慢性咳嗽的病位主要在肺,但原因又非单独在肺脏,与肾、肝、脾、胃、心等脏腑功能失调也密切相关,风邪占有重要地位。临床上温肺散寒之品亦为慢性咳嗽之主药,尤其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或反复使用清热苦寒之品治疗咳嗽罔效者,加用辛温之剂而收功者颇为多见。慢性咳嗽以干咳多见,干咳的病因责之于肺、肝,或肺阴虚而失于滋润,或肝火旺而木火刑金。治肺之法以养肺阴、润肺燥为主法,方以沙参麦门冬汤和清燥救肺汤加减。而治肝之法当以清肝、泻肝、凉肝、柔肝为主。慢性咳嗽多见邪实正虚,或滋阴润肺,或培土生金,或补肾纳气,扶正驱邪,治宜兼顾。

    作者:卢卫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分型研究

    目的:分析腹泻性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体质特点,探讨其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设计,通过中医体质量表得分判断 IBS-D 患者的体质类型,比较不同的 IBS-D 影响因素下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并应用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不同体质类型者患 IBS-D 的危险度。结果:IBS-D 患者病理性体质类型构成明显高于正常人群(χ2=-2.790,P <0.01),以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气虚质、湿热质为著;女性 IBS-D 总体患病率高于男性(χ2=-7.308,P <0.01),女性人群中,阳虚质、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人群患 IBS-D 的危险性分别比平和质人群的发病危险分别高4.531倍、2.805倍、2.574倍和2.335倍;男性痰湿质体质人群患 IBS-D 的危险性为平和质性人群的1.943倍(OR =1.943);不同年龄、病程、职业对 IBS-D 的发病无影响。结论:不同性别人群 IBS-D 的发病与中医体质分析存在相关性,改善患者病理体质可有效预防 IBS-D 的发生发展。

    作者:龚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医药作为中华医学和文化的瑰宝,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界共同的奋斗目标。河南中医学院在秉承“厚德博学、承古拓新”的校训基础上,结合所处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优势,合理定位,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合格的中医药人才。

    作者:孙建中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黄帝内经》“肝生于左”浅析

    “肝生于左”,并不是指肝的具体解剖位置,而是对肝生理特性的概括,它就肝气自左升发的生理特性而言,也是《黄帝内经》中“四时五脏阴阳”的具体体现。“肝生于左”的脏腑作用有:助肺气之降,共调身之气机;与胆司疏泄,主勇怯;促脾运化,藏统协调;补肾精,藏泄互用,阴阳相滋。“肝生于左”的临床意义有:肝的病理症状与其升发太过、不及关系密切;肝之病变出现在左侧者亦不少。

    作者:李志轩;崔家康;李宁;王玉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