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际;耿秀丽;张正臣
目的:观察生脉饮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3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顺铂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脉饮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 T 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 CD3+、CD3+ CD8+、NK、NKT 和 Treg 水平均显著升高,CD3+ CD4+水平显著降低;对照组治疗后CD3+水平升高,CD3+ CD4+、CD3+ CD8+、NK、NKT 和 Treg 水平均显著降低,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 IFN-γ、TNF-α、IL-2水平升高,对照组治疗后 IFN-γ、TNF-α、IL-2水平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48.53%,对照组38.2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期间试验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47.06%,低于对照组的7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采取生脉饮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水平,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陆烨;王晨洁;余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八段锦以形体导引,调经通络,运行气血,健脊养生,祛病健身。本研究对22名参加1年多站式八段锦锻炼的柯尔克孜族农牧民、干部的54份心电图报告进行分析,认为站式八段锦不能有效改善锻炼者的心律失常,但是锻炼站式八段锦后也不会增加心脏负担。
作者:程自银;陈道桢;刘楼;金留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腹泻性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体质特点,探讨其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设计,通过中医体质量表得分判断 IBS-D 患者的体质类型,比较不同的 IBS-D 影响因素下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并应用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不同体质类型者患 IBS-D 的危险度。结果:IBS-D 患者病理性体质类型构成明显高于正常人群(χ2=-2.790,P <0.01),以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气虚质、湿热质为著;女性 IBS-D 总体患病率高于男性(χ2=-7.308,P <0.01),女性人群中,阳虚质、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人群患 IBS-D 的危险性分别比平和质人群的发病危险分别高4.531倍、2.805倍、2.574倍和2.335倍;男性痰湿质体质人群患 IBS-D 的危险性为平和质性人群的1.943倍(OR =1.943);不同年龄、病程、职业对 IBS-D 的发病无影响。结论:不同性别人群 IBS-D 的发病与中医体质分析存在相关性,改善患者病理体质可有效预防 IBS-D 的发生发展。
作者:龚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痛泻要方首见《丹溪心法》,痛泻方名出自《医方考》,其病机应为肝脾不和非局限于肝旺脾虚。其治疗一方面非有痛有泄均可应用,热证湿毒等引起的痛泻非此方所能治疗,另一方面符合肝脾不和之病机,不伴疼痛之泄泻亦可应用。在实际运用中当审症求因,切中病机,随症加减,灵活运用。
作者:吴霄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垂体-甲状腺轴激素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 NAFID 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组检测 T3、T4、rT3、FT3、FT4及 TSH 水平与正常组30例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NAFID 患者的证型包括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痰湿内阻证、湿热内阻证、痰瘀互结证。痰湿内阻证组、湿热内阻证组 T3、rT3、FT3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NAFLD 中医证型以肝郁脾虚证多,痰瘀互结证少;NAFID 中医证型与血清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有一定关系。
作者:王菲;赵义红;娄静;王会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祛痰活血汤,每日1剂,水煎服,两组均以14 d 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36例,无效24例,有效率为76.00%;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30例,无效50例,有效率为5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在治疗后 NIHSS 评分降低更明显(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且 NIHSS 评分较低。
作者:李雪源;孟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针挑疗法具有速效以及续效的作用。在治疗外科疾病时,特点不是直接刺激病灶部位,其选穴规律是在背和腰骶部位选取督脉,膀胱经穴以及阳性反应点为主要部位。在挑断肌纤维的同时,还应使其出血少许,其目的是导热外泻,化瘀散结和消肿止痛。目前,针挑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的治疗,其方法较为简便易行,并且效果明显以及无不良反应,比单纯使用毫针刺法刺激的时间较长,是一种比较优越的治疗手法。
作者:杜彩霞;张紫娟;刘沛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蛇床子散加减辨治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甲硝唑治疗,观察组予以蛇床子散加减辨治,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痊愈9例(25.71%),显效11例(31.43%),有效7例(20.00%),无效8例(22.86%),有效率为77.14%;观察组的痊愈22例(62.86%),显效9例(25.71%),有效3例(8.57%),无效1例(2.86%),有效率为97.14%。就治疗前在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 P >0.05),但是治疗后对照组在阴部瘙痒、灼热疼痛、白带增多、脓性等分泌物的积分分别为(1.13依0.55)分、(0.62依0.28)分、(0.81依0.18)分、(0.74依0.12)分;而观察组在相对应的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0.45依0.11)分、(0.27依0.16)分、(0.46依0.13)分、(0.20依0.05)分,两组比较差异性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蛇床子散方加减辨治阴道炎疗效显著。文献引用:宋颖.蛇床子散加减辨治阴道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29(10):1528-1530.
作者:宋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张仲景所创含水蛭之方有汤剂、丸剂。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水蛭素为水蛭主要有效成分,当水蛭煎煮时水蛭素破坏殆尽而未发挥作用,故主张生服水蛭粉剂。经查阅文献及临床报道后发现,水蛭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存在以下三个问题:水蛭素为水蛭主要有效成分值得商榷;古今临床及现代药理实验所用水蛭是否为同一种类难以考证;水蛭的现代药理学实验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研究人员应不断完善水蛭研究的设计思路,使研究结果对临床更具指导意义。
作者:高小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办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清开灵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电解质、血清总胆红素含量测定。结果:治疗后第3天、第5天比较,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电解质水平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清开灵注射液保留灌肠,可以使肠蠕动增强,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减少,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安全可靠。
作者:刘华茵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医药作为中华医学和文化的瑰宝,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界共同的奋斗目标。河南中医学院在秉承“厚德博学、承古拓新”的校训基础上,结合所处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优势,合理定位,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合格的中医药人才。
作者:孙建中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结肠水疗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生理盐水水疗,观察组给予自拟“化瘀破结汤”结肠水疗,连续治疗5 d 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05,P =0.031)。结论:中药结肠水疗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可迅速解除肠腔梗阻、恢复肠道功能,可提高保守治疗效果、降低手术率。
作者:戴晓荣;成宏伟;史红霞;周正斌;陈永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分离和分析技术的发展,石榴中大量的鞣质、黄酮、有机酸等酚类成分被发现,同时现代药理学发现石榴酚类成分对癌症(前列腺癌等)和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对其作用机理和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已成为药品和功能性食品研究的热点。
作者:孟祥乐;李红伟;唐进法;李学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法治疗青少年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38例患者均采用穴位注射加贴耳穴治疗,每次行经前1 d 或经期疼痛时用复方当归注射液1~2 mL 分别注射关元、气海、三阴交等腧穴调经止痛,配合王不留行籽贴耳穴如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交感等耳穴,调理冲任、胞宫气血,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42例患者经过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治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5%。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青少年女生原发性痛经操作简单、方便易行、疗效显著。
作者:郑美玲;秦竹;刘克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肺栓塞患者 D-二聚体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影响。方法:肺栓塞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对症支持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D-二聚体和 P(A-a)O2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不同 D-二聚体水平和不同 P(A-a)O2水平发生肺栓塞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D-二聚体、P(A-a)O2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D-二聚体>500μg·L -1者发生肺栓塞的几率显著高于 D-二聚体<500μg·L -1者(P <0.05);P(A-a)O2>50 mmHg 者发生肺栓塞的几率显著高于 P(A-a)O2<50 mmHg 者(P <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有效改善患者肺泡血氧合状态,D-二聚体联合 P(A-a)O2诊断肺栓塞能提高诊断率,尤其是对于 D-二聚体超过500μg·L -1,同时 P(A-a)O2高于50 mmHg 者,要提高临床重视,早期诊断肺栓塞。
作者:马靖华;刘宁;屈玲;郝海宁;赵景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药名是中医药文化的载体,是中医药与文化艺术联姻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自古多有流传,可谓华夏史上一道奇特的文化景观,是人民在千百年的中医药事业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把中医学的文化特色彰显得淋漓尽致。
作者:何明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亚临界水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化学成分提取新技术,在中药领域主要用于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影响提取效率的关键因素主要有压力、温度、萃取时间以及夹带剂。亚临界水萃取技术与常用的提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高效、低成本、无污染等,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改变萃取参数,对萃取溶媒的极性进行微调,可以选择性的萃取出不同极性的化合物,有机溶剂的参与将大大增加水溶媒的萃取范围,同时低碳、环保的大生产将是该技术迅速兴起的契机。
作者:张振巍;李国庆;仇继玺;石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苦丁茶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苦丁茶样品采用甲醇为溶剂进行超声提取,色谱条件为流动相 A 为0.5%的乙酸水溶液,流动相 B 为乙腈;梯度洗脱:0~1 min,95% A,5% B,1~20 min,B5%~40%,20~25 min, B40%~95%,后运行5 min,95% A,5% B;流速0.5 mL·min -1;进样量2.0μL;柱温30℃;检测波长262 nm。结果:苦丁茶的指纹图谱中含有12个共有峰,11批苦丁茶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16~0.980范围。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是苦丁茶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作者:高永艳;胡建焜;李瑞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肺癌西医病位在肺,中医病位在肺、脾、肾三脏,病机为气、痰、湿、血、阴、阳、毒等相互交织,辨证分型以气虚型、痰湿型、血瘀型、阴虚型4类为主,配合西医的分型可初步将鳞癌与痰湿蕴肺证及气滞血瘀证相结合;腺癌与阴虚毒热证及气滞血瘀证相结合;小细胞肺癌与气滞血瘀证相结合;肺泡细胞癌与痰湿蕴肺证及气血两虚证相结合,形成相对应关系,相互借鉴参考,以利于治疗。
作者:刘灿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阈下抑郁为抑郁症新的亚范畴,女性及老年人发病率高,春分及秋冬前后为发病高峰。临床表现与中医“郁证”较相似,可将中医“郁证”特点与抑郁量表等自评量表相结合进行诊断,其治疗包括药物疗法和行为心理干预疗法。加强对阈下抑郁的监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琰;谭曦;田雨晴;杜渐;孔军辉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