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军
目的:观察生脉饮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3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顺铂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脉饮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 T 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 CD3+、CD3+ CD8+、NK、NKT 和 Treg 水平均显著升高,CD3+ CD4+水平显著降低;对照组治疗后CD3+水平升高,CD3+ CD4+、CD3+ CD8+、NK、NKT 和 Treg 水平均显著降低,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 IFN-γ、TNF-α、IL-2水平升高,对照组治疗后 IFN-γ、TNF-α、IL-2水平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48.53%,对照组38.2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期间试验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47.06%,低于对照组的7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采取生脉饮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水平,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陆烨;王晨洁;余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抗眩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甲醇-0.1磷酸溶液(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理论板数按葛根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结果:葛根素浓度在12~120 mg·L -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3%。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眩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作为抗眩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吕宏迪;范莉莉;李文俊;张正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肺栓塞患者 D-二聚体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影响。方法:肺栓塞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对症支持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D-二聚体和 P(A-a)O2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不同 D-二聚体水平和不同 P(A-a)O2水平发生肺栓塞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D-二聚体、P(A-a)O2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D-二聚体>500μg·L -1者发生肺栓塞的几率显著高于 D-二聚体<500μg·L -1者(P <0.05);P(A-a)O2>50 mmHg 者发生肺栓塞的几率显著高于 P(A-a)O2<50 mmHg 者(P <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有效改善患者肺泡血氧合状态,D-二聚体联合 P(A-a)O2诊断肺栓塞能提高诊断率,尤其是对于 D-二聚体超过500μg·L -1,同时 P(A-a)O2高于50 mmHg 者,要提高临床重视,早期诊断肺栓塞。
作者:马靖华;刘宁;屈玲;郝海宁;赵景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主要侵犯肺、脾二经,但首犯肺经。肺为后天阳之本,脾为后天阴之本。根据肺的生理功能和 HIV 病毒侵袭人体的特点,肺经的临床表现出现早,出现的几率也大。脾为后天阴之本,当肺脏卫外功能减退或不足的时候,病邪即可深入,引起脾经病变。同时 HIV 病毒对肺脾的侵犯具有较大的特异性,需要结合其他各期的病机进行综合分析,完整地认识病毒的发病特性。
作者:郑志攀;马秀霞;孟鹏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不稳定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月至2008年10月收治开放性不稳定胫腓骨骨折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胫骨中上段骨折12例,中下段骨折10例,下段骨折8例;单纯胫骨骨折23例,合并腓骨骨折7例,均采用单侧三维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结果:开放伤口一期愈合25例,植皮愈合3例,转移皮瓣2例;骨折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时间6个月~1.5年,优良率为93.3%。结论:开放性不稳定胫腓骨骨折早期清创,良好复位,配合有限内固定及外固定架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秦双安;张建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祛痰活血汤,每日1剂,水煎服,两组均以14 d 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36例,无效24例,有效率为76.00%;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30例,无效50例,有效率为5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在治疗后 NIHSS 评分降低更明显(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且 NIHSS 评分较低。
作者:李雪源;孟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医“治未病”理论是指采取各种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和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笔者临床采用未病先防、早治防变和瘥后防复的“治未病”方法治疗肛裂可明显减少肛裂的发病率和复发率,降低手术比例,节省医疗费用。
作者:彭军良;陆金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苦丁茶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苦丁茶样品采用甲醇为溶剂进行超声提取,色谱条件为流动相 A 为0.5%的乙酸水溶液,流动相 B 为乙腈;梯度洗脱:0~1 min,95% A,5% B,1~20 min,B5%~40%,20~25 min, B40%~95%,后运行5 min,95% A,5% B;流速0.5 mL·min -1;进样量2.0μL;柱温30℃;检测波长262 nm。结果:苦丁茶的指纹图谱中含有12个共有峰,11批苦丁茶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16~0.980范围。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是苦丁茶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作者:高永艳;胡建焜;李瑞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滑膜炎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是临床常见病,病程长、治疗难、易反复,后导致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RA 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是由于风、寒、湿邪入侵,导致气血凝滞,经络痹阻而引起的肢体关节病变。往往寒热错杂、虚实同见、痰瘀互结,病程缠绵难愈。近年来滑膜细胞成为中药治疗 RA 的主要靶向,许多中药通过调节相关因子的表达及分泌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滑膜细胞达到治疗 RA 的目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谢健;杜文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大黄有效部位(Rep)对慢性环孢素肾病(CCN)的作用。方法:雄性 Wistar 大鼠36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VH 组),CCN 模型组(MX 组),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YDY 组),Rep 干预1组、干预2组、干预3组(DY1、DY2、DY3)。在用药前和用药后的每周后一天测量大鼠体质量并采血测定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实验末处死大鼠,HE 染色、PAS 染色及 Masson 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通过半定量积分评估各组小动脉透明样变性、肾间质纤维化(RIF)情况。同时取肾组织行电镜检查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①给予环孢霉素 A 后,MX 组大鼠体质量下降;4周后所有 Rep 干预组及YDY 组体质量均高于 MX 组,而 BUN、Scr 水平均低于 MX 组。②光镜结果:VH 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正常;MX 组大鼠呈现典型的 CCN 改变;而各 Rep 干预组及 YDY 组大鼠的 CCN 病变明显减轻。③电镜结果:VH 组结构正常;MX 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微绒毛稀疏,间质见较多胶原纤维;Rep 各干预组及 YDY 组病变均减轻。结论:用 Rep 干预用药,CCN 病变可明显减轻,早期干预效果更好;以 Rep 预防 CCN 病变,其效果优于贝那普利。
作者:王妍春;胡卫列;童俊容;王淑美;王寅;唐咸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汤颗粒冲剂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功能性痛经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当归芍药汤颗粒冲剂配合耳穴贴压,对照组50例单独服用当归芍药汤颗粒冲剂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记录第1次治疗前及每1个疗程结束后患者下1次月经的痛经症状积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痛经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 <0.01或 P <0.05),但治疗组的第1疗程后和第2疗程后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均为 P <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辨证使用当归芍药汤颗粒冲剂,特别是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功能性痛经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小霞;余丽娜;余碧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腹泻性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体质特点,探讨其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设计,通过中医体质量表得分判断 IBS-D 患者的体质类型,比较不同的 IBS-D 影响因素下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并应用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不同体质类型者患 IBS-D 的危险度。结果:IBS-D 患者病理性体质类型构成明显高于正常人群(χ2=-2.790,P <0.01),以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气虚质、湿热质为著;女性 IBS-D 总体患病率高于男性(χ2=-7.308,P <0.01),女性人群中,阳虚质、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人群患 IBS-D 的危险性分别比平和质人群的发病危险分别高4.531倍、2.805倍、2.574倍和2.335倍;男性痰湿质体质人群患 IBS-D 的危险性为平和质性人群的1.943倍(OR =1.943);不同年龄、病程、职业对 IBS-D 的发病无影响。结论:不同性别人群 IBS-D 的发病与中医体质分析存在相关性,改善患者病理体质可有效预防 IBS-D 的发生发展。
作者:龚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韩医强调“药乃局限于人”的药性观,重视人对药物的选择性。提出了药物归象、辨象用方、随证加减的用药遣方规律。“药乃局限于人”是韩医独特的药性观。由于人的天禀脏局大小、功能强弱、阴阳分布、气质特点、体质不同而产生的“药物不符人”现象。因此,提出了药物归象、按象用药、辨象施治、随证加减的用药规律,阐明了药物的异象反应原理,把药物分成为太阳人药、太阴人药、少阳人药、少阴人药,严格遵守按象用药,在临床上不可混用。
作者:李善圭;王新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夏至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其在改善血液和淋巴微循环障碍,心肌保护、抗炎、抗氧化等方面具有确切的药理作用。研究发现,从夏至草中分离得到的半日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如夏至草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松弛血管,心脏保护和解痉镇痛等。这些生物活性与夏至草传统的活血化瘀、消炎功效相一致。因此,研究夏至草中半日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对于阐明夏至草的药效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很有必要对其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辉;李曼曼;苏小琴;顾宇凡;孙晶;李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结肠水疗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生理盐水水疗,观察组给予自拟“化瘀破结汤”结肠水疗,连续治疗5 d 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05,P =0.031)。结论:中药结肠水疗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可迅速解除肠腔梗阻、恢复肠道功能,可提高保守治疗效果、降低手术率。
作者:戴晓荣;成宏伟;史红霞;周正斌;陈永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位在肺,涉及脾脏,病久至肾;病属本虚标实,肺气虚为本虚,痰瘀互结为标实;病情发展较为缓慢初起肺津受损,久之伤阴,易产生血瘀,阻遏气机,致肺萎不用。众多医家都遵循特发性肺纤维化基本病因病机,认为存在肺气虚、肾气虚、瘀血阻络、痰瘀互结等证型,故给予补肺纳气、化痰祛瘀、止咳平喘等治法,疗效较好。
作者:张洋;尹新中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接骨续筋、舒筋活络法治疗二期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二期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仅予以常规抗感染处理和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接骨续筋、舒筋活络的加减肢伤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血清学指标、患侧肢体叩痛、肿胀评分及 VAS 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4天、1个月、2个月的 X 线骨痂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血钙、血磷、AKP 和 ACP 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试验组治疗4周后的血钙、血磷、AKP 和 ACP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患侧肢体叩痛、肿胀评分及 VAS 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1);试验组治疗4周后的患侧肢体叩痛、肿胀评分及 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个1月、2个月的 X 线骨痂评分均显著高于前一时间节点(P <0.01);试验组治疗后14天、1个月、2个月的 X 线骨痂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 <0.01)。结论:采用接骨续筋、舒筋活络法用于二期骨折临床治疗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同时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秦泗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八段锦以形体导引,调经通络,运行气血,健脊养生,祛病健身。本研究对22名参加1年多站式八段锦锻炼的柯尔克孜族农牧民、干部的54份心电图报告进行分析,认为站式八段锦不能有效改善锻炼者的心律失常,但是锻炼站式八段锦后也不会增加心脏负担。
作者:程自银;陈道桢;刘楼;金留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温阳散寒益气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自拟“通阳活络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χ2=8.521,P =0.027);治疗后2组患者关节疼痛VAS 评分、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温阳散寒益气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体征,疗效显著。
作者:陆雯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亚临界水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化学成分提取新技术,在中药领域主要用于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影响提取效率的关键因素主要有压力、温度、萃取时间以及夹带剂。亚临界水萃取技术与常用的提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高效、低成本、无污染等,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改变萃取参数,对萃取溶媒的极性进行微调,可以选择性的萃取出不同极性的化合物,有机溶剂的参与将大大增加水溶媒的萃取范围,同时低碳、环保的大生产将是该技术迅速兴起的契机。
作者:张振巍;李国庆;仇继玺;石磊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