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夏至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述评

李辉;李曼曼;苏小琴;顾宇凡;孙晶;李军

关键词:夏至草, 半日花烷型二萜, 黄酮, 苯乙醇苷, 药理活性
摘要:夏至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其在改善血液和淋巴微循环障碍,心肌保护、抗炎、抗氧化等方面具有确切的药理作用。研究发现,从夏至草中分离得到的半日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如夏至草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松弛血管,心脏保护和解痉镇痛等。这些生物活性与夏至草传统的活血化瘀、消炎功效相一致。因此,研究夏至草中半日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对于阐明夏至草的药效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很有必要对其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柯尔克孜族人参加站式八段锦的54份心电图分析

    八段锦以形体导引,调经通络,运行气血,健脊养生,祛病健身。本研究对22名参加1年多站式八段锦锻炼的柯尔克孜族农牧民、干部的54份心电图报告进行分析,认为站式八段锦不能有效改善锻炼者的心律失常,但是锻炼站式八段锦后也不会增加心脏负担。

    作者:程自银;陈道桢;刘楼;金留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进展

    观察近年来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文献,分析 SLE 的病因病机,并结合 SLE 血瘀证临床表现,认为 SLE 病程反复迁延,时轻时重,各种致病因素都可不同程度地导致血瘀,瘀血不仅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因此血瘀贯穿于 SLE 的始终。所以,活血化瘀法治疗 SLE 疗效显著。

    作者:张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针挑疗法在外科及儿科中的应用

    针挑疗法具有速效以及续效的作用。在治疗外科疾病时,特点不是直接刺激病灶部位,其选穴规律是在背和腰骶部位选取督脉,膀胱经穴以及阳性反应点为主要部位。在挑断肌纤维的同时,还应使其出血少许,其目的是导热外泻,化瘀散结和消肿止痛。目前,针挑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的治疗,其方法较为简便易行,并且效果明显以及无不良反应,比单纯使用毫针刺法刺激的时间较长,是一种比较优越的治疗手法。

    作者:杜彩霞;张紫娟;刘沛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丁樱教授运用三仁汤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经验

    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属脾胃湿热证,多由于嗜食肥甘厚腻,脾胃运化不及,壅塞中焦,日久郁而化热所致,治宜湿热并治,调护脾胃。三仁汤与本证病机甚合,加减运用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闫永彬;任献青;张霞;张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加味归脾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归脾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给予加味归脾汤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麻仁胶囊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3 d,连服2~5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4%和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在排便间隔时间、排便费力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加味归脾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满意。文献引用:张西平.加味归脾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临床观察[J].中医学报,2014,29(10):1514-1515.

    作者:张西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康肾口服液对阿霉素致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的影响

    目的:观察康肾口服液对阿霉素致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的血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肌酐、尿素氮水平的影响。方法:取雄性大鼠84只,清洁级,适应性喂养7 d 后,将84只大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分成7组,其中6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5 mg·kg -1复制肾病综合征模型,包括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片组、尿毒清颗粒组、大剂量康肾口服液组、中剂量康肾口服液组、小剂量康肾口服液组;另1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康肾口服液组和尿毒清颗粒组均可显著降低血肌酐水平(P <0.01)。大剂量、中剂量、小剂量康肾口服液组均可显著降低血尿素氮水平(P <0.01);以大剂量、中剂量康肾口服液组降低血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肌酐、尿素氮的效果显著。结论:康肾口服液可显著降低阿霉素致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的血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肌酐、尿素氮水平。

    作者:张新际;耿秀丽;张正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医外治法治疗青少年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法治疗青少年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38例患者均采用穴位注射加贴耳穴治疗,每次行经前1 d 或经期疼痛时用复方当归注射液1~2 mL 分别注射关元、气海、三阴交等腧穴调经止痛,配合王不留行籽贴耳穴如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交感等耳穴,调理冲任、胞宫气血,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42例患者经过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治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5%。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青少年女生原发性痛经操作简单、方便易行、疗效显著。

    作者:郑美玲;秦竹;刘克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韩医“辨象用方”浅析

    韩医强调“药乃局限于人”的药性观,重视人对药物的选择性。提出了药物归象、辨象用方、随证加减的用药遣方规律。“药乃局限于人”是韩医独特的药性观。由于人的天禀脏局大小、功能强弱、阴阳分布、气质特点、体质不同而产生的“药物不符人”现象。因此,提出了药物归象、按象用药、辨象施治、随证加减的用药规律,阐明了药物的异象反应原理,把药物分成为太阳人药、太阴人药、少阳人药、少阴人药,严格遵守按象用药,在临床上不可混用。

    作者:李善圭;王新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体会

    肺癌西医病位在肺,中医病位在肺、脾、肾三脏,病机为气、痰、湿、血、阴、阳、毒等相互交织,辨证分型以气虚型、痰湿型、血瘀型、阴虚型4类为主,配合西医的分型可初步将鳞癌与痰湿蕴肺证及气滞血瘀证相结合;腺癌与阴虚毒热证及气滞血瘀证相结合;小细胞肺癌与气滞血瘀证相结合;肺泡细胞癌与痰湿蕴肺证及气血两虚证相结合,形成相对应关系,相互借鉴参考,以利于治疗。

    作者:刘灿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接骨续筋、舒筋活络法治疗二期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接骨续筋、舒筋活络法治疗二期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二期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仅予以常规抗感染处理和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接骨续筋、舒筋活络的加减肢伤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血清学指标、患侧肢体叩痛、肿胀评分及 VAS 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4天、1个月、2个月的 X 线骨痂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血钙、血磷、AKP 和 ACP 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试验组治疗4周后的血钙、血磷、AKP 和 ACP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患侧肢体叩痛、肿胀评分及 VAS 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1);试验组治疗4周后的患侧肢体叩痛、肿胀评分及 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个1月、2个月的 X 线骨痂评分均显著高于前一时间节点(P <0.01);试验组治疗后14天、1个月、2个月的 X 线骨痂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 <0.01)。结论:采用接骨续筋、舒筋活络法用于二期骨折临床治疗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同时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秦泗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4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治愈率为74.6%,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治愈率为55.8%,有效率为76.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效果较好。

    作者:潘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丹参多酚酸盐浓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PAG)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治疗 A 组、治疗 B 组,每组各50例;将100例需急诊行介入治疗(PCI)的ST 段抬高的心肌梗塞(sTEMI)、ST 段不抬高的心肌梗塞(NSTEMI)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治疗 C 组、治疗 D 组,每组各50例;50例健康人为正常 E 组。治疗 A、治疗 B 组 UA 患者均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调脂及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等抗心绞痛治疗。治疗 C、治疗 D 组 sTEMI、NSTEMI 患者均予以 PCI 治疗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 A 及 C 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2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14 d 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与正常 E 组血小板聚集率(PAG)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治疗 A、治疗 B 组和治疗 C、治疗 D 组与正常 E 组比较 PAG 均明显升高(P <0.05)。治疗前治疗 A 组与治疗 B 组比较 PAG 以及治疗 C 组和治疗 D 组比较PAG 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比较治疗后治疗 A 组和治疗 C 组在降低 PAG 方面各自明显优于治疗 B 组和治疗D 组(P <0.05)。结论:ACS 患者 PAG 水平较正常健康人明显升高,丹参多酚酸盐能明显抑 ACS 患者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文献引用:钱亚琴.丹参多酚酸盐浓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4,29(10):1504-1506.

    作者:钱亚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与骨折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与骨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20例原发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统计骨折发生率,并进行证候评分。结果:320例患者中肝肾不足证占6.88%,脾肾两虚组证20.62%,脾肾两虚兼血瘀证占72.50%,各证候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脾肾两虚证与肝肾不足证骨折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脾肾两虚兼血瘀证骨折发生率显著高于肝肾不足证及脾肾两虚证骨折的发生率(P <0.05);脾肾两虚兼血瘀证积分显著高于其余两证(P <0.05);三证间骨密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脾肾两虚兼血瘀证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高发证候,同时伴有较高的骨折发病率。

    作者:李岩;李跃华;郭红灵;潘小云;薛李;李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首犯后天阳之本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主要侵犯肺、脾二经,但首犯肺经。肺为后天阳之本,脾为后天阴之本。根据肺的生理功能和 HIV 病毒侵袭人体的特点,肺经的临床表现出现早,出现的几率也大。脾为后天阴之本,当肺脏卫外功能减退或不足的时候,病邪即可深入,引起脾经病变。同时 HIV 病毒对肺脾的侵犯具有较大的特异性,需要结合其他各期的病机进行综合分析,完整地认识病毒的发病特性。

    作者:郑志攀;马秀霞;孟鹏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仙灵脾益源胶囊增加骨密度的原料配伍合理性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仙灵脾益源胶囊不同组成原料的配伍对维甲酸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为中药保健食品原料配伍合理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雌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全方组(A + B + C)、中药组(A)、天然产物组(B)、营养成分组(C)、A + B 组、A + C 组、B + C 组。采用70 mg·kg -1维甲酸灌胃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造模同时开始灌胃给药,连续4周。给药结束后,左侧股骨经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右侧股骨置105℃烘箱中16 h 至质量恒定,游标卡尺测量股骨中点直径,原子吸收法测定骨钙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清中骨钙素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密度与股骨中点直径显著降低(P <0.05),血清骨钙素水平显著升高(P <0.05),股骨钙含量显著降低(P <0.01)。与模型组比较,A + B + C 全方组可显著升高大鼠骨密度(P <0.05),降低血清骨钙素水平(P <0.05),提高股骨骨钙含量(P <0.01);C 组可显著降低血清骨钙素水平(P <0.05),A + B 组和 A + C 组则可显著升高大鼠股骨骨钙含量(P <0.01,P <0.05)。与 A + B + C 全方组比较,A 组股骨中点直径增加明显,B + C 组、B 组、C 组股骨骨钙含量显著降低(P <0.05)。结论:仙灵脾益源胶囊能够改善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降低骨转换水平及增加骨钙含量,其原料两两配伍或单独应用在各指标虽有一定作用趋势,但均不如三者联合配伍作用显著。

    作者:翟建英;靳冉;李晋生;岳枫;陈霞;刘丹;张瀚涛;解素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针刺治疗足下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足下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足下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足背肌力及随访后 JOA 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8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肌力Ⅲ级达12例,Ⅳ级19例,Ⅴ级14例,对照组治疗后肌力Ⅲ级达21例,Ⅳ级10例,Ⅴ级6例,观察组肌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随访1 a 后腰椎 JOA 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治疗足下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且能提高患者的肌力。

    作者:李名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不稳定胫腓骨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不稳定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月至2008年10月收治开放性不稳定胫腓骨骨折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胫骨中上段骨折12例,中下段骨折10例,下段骨折8例;单纯胫骨骨折23例,合并腓骨骨折7例,均采用单侧三维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结果:开放伤口一期愈合25例,植皮愈合3例,转移皮瓣2例;骨折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时间6个月~1.5年,优良率为93.3%。结论:开放性不稳定胫腓骨骨折早期清创,良好复位,配合有限内固定及外固定架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秦双安;张建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夏至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述评

    夏至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其在改善血液和淋巴微循环障碍,心肌保护、抗炎、抗氧化等方面具有确切的药理作用。研究发现,从夏至草中分离得到的半日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如夏至草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松弛血管,心脏保护和解痉镇痛等。这些生物活性与夏至草传统的活血化瘀、消炎功效相一致。因此,研究夏至草中半日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对于阐明夏至草的药效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很有必要对其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辉;李曼曼;苏小琴;顾宇凡;孙晶;李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清开灵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办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清开灵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电解质、血清总胆红素含量测定。结果:治疗后第3天、第5天比较,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电解质水平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清开灵注射液保留灌肠,可以使肠蠕动增强,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减少,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安全可靠。

    作者:刘华茵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苦瓜中总皂苷的比色法测定

    目的:建立苦瓜中总皂苷的比色法含量测定方法,定量分析苦瓜中的总皂苷含量。方法:采用热回流法提取苦瓜干料中的苦瓜皂苷。用液液萃取法去除杂质,纯化苦瓜提取液。然后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法比色体系,优化体系参数,确定标准曲线性范围、准确度、加样回收率并测定苦瓜中的总皂苷含量。结果:经验证标准曲线性良好,准确度高,加样回收率高且稳定,可用于苦瓜中总皂苷的测定。测得江苏苦瓜中的总皂苷含量为3.10%。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于苦瓜中总皂苷含量的测定,为日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朱群娣;吴康郁;袁伟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