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双安;张建福
目的:观察杞菊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6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6例,对照组110例。治疗组采用杞菊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于治疗50 d 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杞菊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显着。
作者:陈建设;孙自学;程立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阈下抑郁为抑郁症新的亚范畴,女性及老年人发病率高,春分及秋冬前后为发病高峰。临床表现与中医“郁证”较相似,可将中医“郁证”特点与抑郁量表等自评量表相结合进行诊断,其治疗包括药物疗法和行为心理干预疗法。加强对阈下抑郁的监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琰;谭曦;田雨晴;杜渐;孔军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抗眩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甲醇-0.1磷酸溶液(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理论板数按葛根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结果:葛根素浓度在12~120 mg·L -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3%。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眩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作为抗眩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吕宏迪;范莉莉;李文俊;张正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医“治未病”理论是指采取各种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和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笔者临床采用未病先防、早治防变和瘥后防复的“治未病”方法治疗肛裂可明显减少肛裂的发病率和复发率,降低手术比例,节省医疗费用。
作者:彭军良;陆金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不稳定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月至2008年10月收治开放性不稳定胫腓骨骨折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胫骨中上段骨折12例,中下段骨折10例,下段骨折8例;单纯胫骨骨折23例,合并腓骨骨折7例,均采用单侧三维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结果:开放伤口一期愈合25例,植皮愈合3例,转移皮瓣2例;骨折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时间6个月~1.5年,优良率为93.3%。结论:开放性不稳定胫腓骨骨折早期清创,良好复位,配合有限内固定及外固定架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秦双安;张建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慢性咳嗽的病位主要在肺,但原因又非单独在肺脏,与肾、肝、脾、胃、心等脏腑功能失调也密切相关,风邪占有重要地位。临床上温肺散寒之品亦为慢性咳嗽之主药,尤其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或反复使用清热苦寒之品治疗咳嗽罔效者,加用辛温之剂而收功者颇为多见。慢性咳嗽以干咳多见,干咳的病因责之于肺、肝,或肺阴虚而失于滋润,或肝火旺而木火刑金。治肺之法以养肺阴、润肺燥为主法,方以沙参麦门冬汤和清燥救肺汤加减。而治肝之法当以清肝、泻肝、凉肝、柔肝为主。慢性咳嗽多见邪实正虚,或滋阴润肺,或培土生金,或补肾纳气,扶正驱邪,治宜兼顾。
作者:卢卫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祛痰活血汤,每日1剂,水煎服,两组均以14 d 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36例,无效24例,有效率为76.00%;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30例,无效50例,有效率为5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在治疗后 NIHSS 评分降低更明显(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且 NIHSS 评分较低。
作者:李雪源;孟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振兴绿色中药农业发展,需要继续加强 GAP 关键技术的推广和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加强大品种的开发,创立优势品牌;重视中药材品种选育工作;引导企业的积极参与;建立起一套具有竞争力的中医药教育、科研开发、种植生产体系,积极扶持和组建一批中药规模化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使我国的中药农业实现跨越性发展。
作者:纪宝玉;裴莉昕;许东升;董诚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与骨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20例原发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统计骨折发生率,并进行证候评分。结果:320例患者中肝肾不足证占6.88%,脾肾两虚组证20.62%,脾肾两虚兼血瘀证占72.50%,各证候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脾肾两虚证与肝肾不足证骨折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脾肾两虚兼血瘀证骨折发生率显著高于肝肾不足证及脾肾两虚证骨折的发生率(P <0.05);脾肾两虚兼血瘀证积分显著高于其余两证(P <0.05);三证间骨密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脾肾两虚兼血瘀证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高发证候,同时伴有较高的骨折发病率。
作者:李岩;李跃华;郭红灵;潘小云;薛李;李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分离和分析技术的发展,石榴中大量的鞣质、黄酮、有机酸等酚类成分被发现,同时现代药理学发现石榴酚类成分对癌症(前列腺癌等)和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对其作用机理和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已成为药品和功能性食品研究的热点。
作者:孟祥乐;李红伟;唐进法;李学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加味归脾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给予加味归脾汤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麻仁胶囊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3 d,连服2~5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4%和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在排便间隔时间、排便费力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加味归脾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满意。文献引用:张西平.加味归脾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临床观察[J].中医学报,2014,29(10):1514-1515.
作者:张西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位在肺,涉及脾脏,病久至肾;病属本虚标实,肺气虚为本虚,痰瘀互结为标实;病情发展较为缓慢初起肺津受损,久之伤阴,易产生血瘀,阻遏气机,致肺萎不用。众多医家都遵循特发性肺纤维化基本病因病机,认为存在肺气虚、肾气虚、瘀血阻络、痰瘀互结等证型,故给予补肺纳气、化痰祛瘀、止咳平喘等治法,疗效较好。
作者:张洋;尹新中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夏至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其在改善血液和淋巴微循环障碍,心肌保护、抗炎、抗氧化等方面具有确切的药理作用。研究发现,从夏至草中分离得到的半日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如夏至草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松弛血管,心脏保护和解痉镇痛等。这些生物活性与夏至草传统的活血化瘀、消炎功效相一致。因此,研究夏至草中半日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对于阐明夏至草的药效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很有必要对其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辉;李曼曼;苏小琴;顾宇凡;孙晶;李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足下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足下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足背肌力及随访后 JOA 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8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肌力Ⅲ级达12例,Ⅳ级19例,Ⅴ级14例,对照组治疗后肌力Ⅲ级达21例,Ⅳ级10例,Ⅴ级6例,观察组肌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随访1 a 后腰椎 JOA 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治疗足下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且能提高患者的肌力。
作者:李名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4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治愈率为74.6%,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治愈率为55.8%,有效率为76.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效果较好。
作者:潘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痛泻要方首见《丹溪心法》,痛泻方名出自《医方考》,其病机应为肝脾不和非局限于肝旺脾虚。其治疗一方面非有痛有泄均可应用,热证湿毒等引起的痛泻非此方所能治疗,另一方面符合肝脾不和之病机,不伴疼痛之泄泻亦可应用。在实际运用中当审症求因,切中病机,随症加减,灵活运用。
作者:吴霄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结肠水疗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生理盐水水疗,观察组给予自拟“化瘀破结汤”结肠水疗,连续治疗5 d 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05,P =0.031)。结论:中药结肠水疗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可迅速解除肠腔梗阻、恢复肠道功能,可提高保守治疗效果、降低手术率。
作者:戴晓荣;成宏伟;史红霞;周正斌;陈永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接骨续筋、舒筋活络法治疗二期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二期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仅予以常规抗感染处理和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接骨续筋、舒筋活络的加减肢伤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血清学指标、患侧肢体叩痛、肿胀评分及 VAS 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4天、1个月、2个月的 X 线骨痂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血钙、血磷、AKP 和 ACP 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试验组治疗4周后的血钙、血磷、AKP 和 ACP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患侧肢体叩痛、肿胀评分及 VAS 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1);试验组治疗4周后的患侧肢体叩痛、肿胀评分及 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个1月、2个月的 X 线骨痂评分均显著高于前一时间节点(P <0.01);试验组治疗后14天、1个月、2个月的 X 线骨痂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 <0.01)。结论:采用接骨续筋、舒筋活络法用于二期骨折临床治疗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同时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秦泗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张仲景所创含水蛭之方有汤剂、丸剂。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水蛭素为水蛭主要有效成分,当水蛭煎煮时水蛭素破坏殆尽而未发挥作用,故主张生服水蛭粉剂。经查阅文献及临床报道后发现,水蛭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存在以下三个问题:水蛭素为水蛭主要有效成分值得商榷;古今临床及现代药理实验所用水蛭是否为同一种类难以考证;水蛭的现代药理学实验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研究人员应不断完善水蛭研究的设计思路,使研究结果对临床更具指导意义。
作者:高小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邱保国主任医师认为,高血压的病因总不离“风、火、痰、瘀”,其病理过程是一个本虚标实的演变过程,本虚在先,标实在后,病位在肝、肾,严重者可损及心、脑,发生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而致难治性高血压的出现。临床辨证施治分为肝阳上亢证、阴虚阳亢证、痰湿阻逆证和冲任失调证四型,应注意证候之间的兼夹转化,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辨证施治。
作者:崔莉芳;罗继红;李志毅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