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仙灵脾益源胶囊增加骨密度的原料配伍合理性实验研究

翟建英;靳冉;李晋生;岳枫;陈霞;刘丹;张瀚涛;解素花

关键词:仙灵脾益源胶囊, 骨钙素, 骨密度, 配伍
摘要:目的:观察仙灵脾益源胶囊不同组成原料的配伍对维甲酸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为中药保健食品原料配伍合理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雌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全方组(A + B + C)、中药组(A)、天然产物组(B)、营养成分组(C)、A + B 组、A + C 组、B + C 组。采用70 mg·kg -1维甲酸灌胃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造模同时开始灌胃给药,连续4周。给药结束后,左侧股骨经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右侧股骨置105℃烘箱中16 h 至质量恒定,游标卡尺测量股骨中点直径,原子吸收法测定骨钙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清中骨钙素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密度与股骨中点直径显著降低(P <0.05),血清骨钙素水平显著升高(P <0.05),股骨钙含量显著降低(P <0.01)。与模型组比较,A + B + C 全方组可显著升高大鼠骨密度(P <0.05),降低血清骨钙素水平(P <0.05),提高股骨骨钙含量(P <0.01);C 组可显著降低血清骨钙素水平(P <0.05),A + B 组和 A + C 组则可显著升高大鼠股骨骨钙含量(P <0.01,P <0.05)。与 A + B + C 全方组比较,A 组股骨中点直径增加明显,B + C 组、B 组、C 组股骨骨钙含量显著降低(P <0.05)。结论:仙灵脾益源胶囊能够改善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降低骨转换水平及增加骨钙含量,其原料两两配伍或单独应用在各指标虽有一定作用趋势,但均不如三者联合配伍作用显著。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首犯后天阳之本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主要侵犯肺、脾二经,但首犯肺经。肺为后天阳之本,脾为后天阴之本。根据肺的生理功能和 HIV 病毒侵袭人体的特点,肺经的临床表现出现早,出现的几率也大。脾为后天阴之本,当肺脏卫外功能减退或不足的时候,病邪即可深入,引起脾经病变。同时 HIV 病毒对肺脾的侵犯具有较大的特异性,需要结合其他各期的病机进行综合分析,完整地认识病毒的发病特性。

    作者:郑志攀;马秀霞;孟鹏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病的中医证型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病的中医临床证型,以此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病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了解本领域研究现状,总结其中医证型的文献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临床调查问卷,通过较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采集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基本信息,以方差分析、频数统计等方法,归纳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84例患儿中肺脾胃气虚者58例(69.0%),脾肾阳虚者18例(21.4%),肝脾不和者8例(9.5%)。其中,肺脾胃气虚者和脾肾阳虚者年龄以30 d ~2岁为主,分别占55.2%和55.6%;肝脾不和者年龄以6~14岁为主,占62.5%。结论: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病以肺脾胃气虚、脾肾阳虚、肝脾不和为辨证分型,肺脾胃气虚为主要辨证分型。

    作者:汪运鹏;吕永慧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韩医“辨象用方”浅析

    韩医强调“药乃局限于人”的药性观,重视人对药物的选择性。提出了药物归象、辨象用方、随证加减的用药遣方规律。“药乃局限于人”是韩医独特的药性观。由于人的天禀脏局大小、功能强弱、阴阳分布、气质特点、体质不同而产生的“药物不符人”现象。因此,提出了药物归象、按象用药、辨象施治、随证加减的用药规律,阐明了药物的异象反应原理,把药物分成为太阳人药、太阴人药、少阳人药、少阴人药,严格遵守按象用药,在临床上不可混用。

    作者:李善圭;王新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医外治法治疗青少年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法治疗青少年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38例患者均采用穴位注射加贴耳穴治疗,每次行经前1 d 或经期疼痛时用复方当归注射液1~2 mL 分别注射关元、气海、三阴交等腧穴调经止痛,配合王不留行籽贴耳穴如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交感等耳穴,调理冲任、胞宫气血,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42例患者经过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治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5%。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青少年女生原发性痛经操作简单、方便易行、疗效显著。

    作者:郑美玲;秦竹;刘克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体会

    肺癌西医病位在肺,中医病位在肺、脾、肾三脏,病机为气、痰、湿、血、阴、阳、毒等相互交织,辨证分型以气虚型、痰湿型、血瘀型、阴虚型4类为主,配合西医的分型可初步将鳞癌与痰湿蕴肺证及气滞血瘀证相结合;腺癌与阴虚毒热证及气滞血瘀证相结合;小细胞肺癌与气滞血瘀证相结合;肺泡细胞癌与痰湿蕴肺证及气血两虚证相结合,形成相对应关系,相互借鉴参考,以利于治疗。

    作者:刘灿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妇科千金片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TNF-α、IL-2、IL-6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片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4鼠随机分为妇科千金片高剂量组、妇科千金片中剂量组、妇科千金片低剂量组、妇炎康胶囊对照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共6组,每组14只。采用混合菌液造膜法制备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6(IL-6)的体内浓度变化。结果:妇科千金片各剂量组大鼠血清 TNF-α、IL-2、IL-6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妇科千金片高剂量组效果显著(P <0.01)。结论:妇科千金片可以促进细胞免疫功能和生理功能的恢复,可以抑制 TNF-α因子释放,促进 IL-2、IL-6表达,提高其体内浓度,发挥抗炎作用。

    作者:段丹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大黄有效部位干预慢性环孢素肾病大鼠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大黄有效部位(Rep)对慢性环孢素肾病(CCN)的作用。方法:雄性 Wistar 大鼠36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VH 组),CCN 模型组(MX 组),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YDY 组),Rep 干预1组、干预2组、干预3组(DY1、DY2、DY3)。在用药前和用药后的每周后一天测量大鼠体质量并采血测定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实验末处死大鼠,HE 染色、PAS 染色及 Masson 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通过半定量积分评估各组小动脉透明样变性、肾间质纤维化(RIF)情况。同时取肾组织行电镜检查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①给予环孢霉素 A 后,MX 组大鼠体质量下降;4周后所有 Rep 干预组及YDY 组体质量均高于 MX 组,而 BUN、Scr 水平均低于 MX 组。②光镜结果:VH 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正常;MX 组大鼠呈现典型的 CCN 改变;而各 Rep 干预组及 YDY 组大鼠的 CCN 病变明显减轻。③电镜结果:VH 组结构正常;MX 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微绒毛稀疏,间质见较多胶原纤维;Rep 各干预组及 YDY 组病变均减轻。结论:用 Rep 干预用药,CCN 病变可明显减轻,早期干预效果更好;以 Rep 预防 CCN 病变,其效果优于贝那普利。

    作者:王妍春;胡卫列;童俊容;王淑美;王寅;唐咸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振兴绿色中药农业发展研究报告

    振兴绿色中药农业发展,需要继续加强 GAP 关键技术的推广和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加强大品种的开发,创立优势品牌;重视中药材品种选育工作;引导企业的积极参与;建立起一套具有竞争力的中医药教育、科研开发、种植生产体系,积极扶持和组建一批中药规模化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使我国的中药农业实现跨越性发展。

    作者:纪宝玉;裴莉昕;许东升;董诚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接骨续筋、舒筋活络法治疗二期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接骨续筋、舒筋活络法治疗二期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二期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仅予以常规抗感染处理和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接骨续筋、舒筋活络的加减肢伤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血清学指标、患侧肢体叩痛、肿胀评分及 VAS 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4天、1个月、2个月的 X 线骨痂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血钙、血磷、AKP 和 ACP 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试验组治疗4周后的血钙、血磷、AKP 和 ACP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患侧肢体叩痛、肿胀评分及 VAS 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1);试验组治疗4周后的患侧肢体叩痛、肿胀评分及 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个1月、2个月的 X 线骨痂评分均显著高于前一时间节点(P <0.01);试验组治疗后14天、1个月、2个月的 X 线骨痂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 <0.01)。结论:采用接骨续筋、舒筋活络法用于二期骨折临床治疗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同时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秦泗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4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治愈率为74.6%,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治愈率为55.8%,有效率为76.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效果较好。

    作者:潘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针挑疗法在外科及儿科中的应用

    针挑疗法具有速效以及续效的作用。在治疗外科疾病时,特点不是直接刺激病灶部位,其选穴规律是在背和腰骶部位选取督脉,膀胱经穴以及阳性反应点为主要部位。在挑断肌纤维的同时,还应使其出血少许,其目的是导热外泻,化瘀散结和消肿止痛。目前,针挑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的治疗,其方法较为简便易行,并且效果明显以及无不良反应,比单纯使用毫针刺法刺激的时间较长,是一种比较优越的治疗手法。

    作者:杜彩霞;张紫娟;刘沛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祛痰活血汤,每日1剂,水煎服,两组均以14 d 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36例,无效24例,有效率为76.00%;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30例,无效50例,有效率为5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在治疗后 NIHSS 评分降低更明显(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且 NIHSS 评分较低。

    作者:李雪源;孟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痛泻要方考辨

    痛泻要方首见《丹溪心法》,痛泻方名出自《医方考》,其病机应为肝脾不和非局限于肝旺脾虚。其治疗一方面非有痛有泄均可应用,热证湿毒等引起的痛泻非此方所能治疗,另一方面符合肝脾不和之病机,不伴疼痛之泄泻亦可应用。在实际运用中当审症求因,切中病机,随症加减,灵活运用。

    作者:吴霄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蛇床子散加减辨治阴道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蛇床子散加减辨治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甲硝唑治疗,观察组予以蛇床子散加减辨治,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痊愈9例(25.71%),显效11例(31.43%),有效7例(20.00%),无效8例(22.86%),有效率为77.14%;观察组的痊愈22例(62.86%),显效9例(25.71%),有效3例(8.57%),无效1例(2.86%),有效率为97.14%。就治疗前在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 P >0.05),但是治疗后对照组在阴部瘙痒、灼热疼痛、白带增多、脓性等分泌物的积分分别为(1.13依0.55)分、(0.62依0.28)分、(0.81依0.18)分、(0.74依0.12)分;而观察组在相对应的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0.45依0.11)分、(0.27依0.16)分、(0.46依0.13)分、(0.20依0.05)分,两组比较差异性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蛇床子散方加减辨治阴道炎疗效显著。文献引用:宋颖.蛇床子散加减辨治阴道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29(10):1528-1530.

    作者:宋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康肾口服液对阿霉素致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的影响

    目的:观察康肾口服液对阿霉素致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的血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肌酐、尿素氮水平的影响。方法:取雄性大鼠84只,清洁级,适应性喂养7 d 后,将84只大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分成7组,其中6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5 mg·kg -1复制肾病综合征模型,包括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片组、尿毒清颗粒组、大剂量康肾口服液组、中剂量康肾口服液组、小剂量康肾口服液组;另1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康肾口服液组和尿毒清颗粒组均可显著降低血肌酐水平(P <0.01)。大剂量、中剂量、小剂量康肾口服液组均可显著降低血尿素氮水平(P <0.01);以大剂量、中剂量康肾口服液组降低血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肌酐、尿素氮的效果显著。结论:康肾口服液可显著降低阿霉素致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的血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肌酐、尿素氮水平。

    作者:张新际;耿秀丽;张正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药名与中医药文化

    中药名是中医药文化的载体,是中医药与文化艺术联姻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自古多有流传,可谓华夏史上一道奇特的文化景观,是人民在千百年的中医药事业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把中医学的文化特色彰显得淋漓尽致。

    作者:何明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丹参多酚酸盐浓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PAG)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治疗 A 组、治疗 B 组,每组各50例;将100例需急诊行介入治疗(PCI)的ST 段抬高的心肌梗塞(sTEMI)、ST 段不抬高的心肌梗塞(NSTEMI)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治疗 C 组、治疗 D 组,每组各50例;50例健康人为正常 E 组。治疗 A、治疗 B 组 UA 患者均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调脂及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等抗心绞痛治疗。治疗 C、治疗 D 组 sTEMI、NSTEMI 患者均予以 PCI 治疗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 A 及 C 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2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14 d 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与正常 E 组血小板聚集率(PAG)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治疗 A、治疗 B 组和治疗 C、治疗 D 组与正常 E 组比较 PAG 均明显升高(P <0.05)。治疗前治疗 A 组与治疗 B 组比较 PAG 以及治疗 C 组和治疗 D 组比较PAG 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比较治疗后治疗 A 组和治疗 C 组在降低 PAG 方面各自明显优于治疗 B 组和治疗D 组(P <0.05)。结论:ACS 患者 PAG 水平较正常健康人明显升高,丹参多酚酸盐能明显抑 ACS 患者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文献引用:钱亚琴.丹参多酚酸盐浓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4,29(10):1504-1506.

    作者:钱亚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丁樱教授运用三仁汤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经验

    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属脾胃湿热证,多由于嗜食肥甘厚腻,脾胃运化不及,壅塞中焦,日久郁而化热所致,治宜湿热并治,调护脾胃。三仁汤与本证病机甚合,加减运用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闫永彬;任献青;张霞;张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远志与卵叶远志的鉴别研究

    目的:对不同时期采集的远志与卵叶远志及远志炮制品、伪品进行对比鉴别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性状鉴别、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光谱法进行鉴别实验。结果:远志与卵叶远志基源、性状相同与远志炮制品薄层色谱主斑点一致,紫外光谱吸收图谱一致,远志及卵叶远志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薄层色谱主斑点一致,其他斑点差异较大,紫外图谱也有明显差别;伪品远志薄层色谱图及紫外光图谱与正品明显不一致。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远志不同品种、不同采集期、不同制品及其伪品的定性鉴别,可将卵叶远志作为远志的开发品种之一。

    作者:刘艳丽;王永艳;孔增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张仲景水蛭用法刍议

    张仲景所创含水蛭之方有汤剂、丸剂。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水蛭素为水蛭主要有效成分,当水蛭煎煮时水蛭素破坏殆尽而未发挥作用,故主张生服水蛭粉剂。经查阅文献及临床报道后发现,水蛭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存在以下三个问题:水蛭素为水蛭主要有效成分值得商榷;古今临床及现代药理实验所用水蛭是否为同一种类难以考证;水蛭的现代药理学实验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研究人员应不断完善水蛭研究的设计思路,使研究结果对临床更具指导意义。

    作者:高小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