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病的中医证型分析

汪运鹏;吕永慧

关键词:小儿肺炎, 腹泻, 肺脾胃气虚证, 脾肾阳虚证, 肝脾不和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病的中医临床证型,以此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病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了解本领域研究现状,总结其中医证型的文献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临床调查问卷,通过较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采集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基本信息,以方差分析、频数统计等方法,归纳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84例患儿中肺脾胃气虚者58例(69.0%),脾肾阳虚者18例(21.4%),肝脾不和者8例(9.5%)。其中,肺脾胃气虚者和脾肾阳虚者年龄以30 d ~2岁为主,分别占55.2%和55.6%;肝脾不和者年龄以6~14岁为主,占62.5%。结论: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病以肺脾胃气虚、脾肾阳虚、肝脾不和为辨证分型,肺脾胃气虚为主要辨证分型。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石榴中酚类成分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分离和分析技术的发展,石榴中大量的鞣质、黄酮、有机酸等酚类成分被发现,同时现代药理学发现石榴酚类成分对癌症(前列腺癌等)和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对其作用机理和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已成为药品和功能性食品研究的热点。

    作者:孟祥乐;李红伟;唐进法;李学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张仲景水蛭用法刍议

    张仲景所创含水蛭之方有汤剂、丸剂。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水蛭素为水蛭主要有效成分,当水蛭煎煮时水蛭素破坏殆尽而未发挥作用,故主张生服水蛭粉剂。经查阅文献及临床报道后发现,水蛭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存在以下三个问题:水蛭素为水蛭主要有效成分值得商榷;古今临床及现代药理实验所用水蛭是否为同一种类难以考证;水蛭的现代药理学实验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研究人员应不断完善水蛭研究的设计思路,使研究结果对临床更具指导意义。

    作者:高小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杞菊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杞菊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6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6例,对照组110例。治疗组采用杞菊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于治疗50 d 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杞菊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显着。

    作者:陈建设;孙自学;程立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药名与中医药文化

    中药名是中医药文化的载体,是中医药与文化艺术联姻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自古多有流传,可谓华夏史上一道奇特的文化景观,是人民在千百年的中医药事业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把中医学的文化特色彰显得淋漓尽致。

    作者:何明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分型研究

    目的:分析腹泻性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体质特点,探讨其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设计,通过中医体质量表得分判断 IBS-D 患者的体质类型,比较不同的 IBS-D 影响因素下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并应用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不同体质类型者患 IBS-D 的危险度。结果:IBS-D 患者病理性体质类型构成明显高于正常人群(χ2=-2.790,P <0.01),以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气虚质、湿热质为著;女性 IBS-D 总体患病率高于男性(χ2=-7.308,P <0.01),女性人群中,阳虚质、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人群患 IBS-D 的危险性分别比平和质人群的发病危险分别高4.531倍、2.805倍、2.574倍和2.335倍;男性痰湿质体质人群患 IBS-D 的危险性为平和质性人群的1.943倍(OR =1.943);不同年龄、病程、职业对 IBS-D 的发病无影响。结论:不同性别人群 IBS-D 的发病与中医体质分析存在相关性,改善患者病理体质可有效预防 IBS-D 的发生发展。

    作者:龚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大黄有效部位干预慢性环孢素肾病大鼠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大黄有效部位(Rep)对慢性环孢素肾病(CCN)的作用。方法:雄性 Wistar 大鼠36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VH 组),CCN 模型组(MX 组),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YDY 组),Rep 干预1组、干预2组、干预3组(DY1、DY2、DY3)。在用药前和用药后的每周后一天测量大鼠体质量并采血测定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实验末处死大鼠,HE 染色、PAS 染色及 Masson 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通过半定量积分评估各组小动脉透明样变性、肾间质纤维化(RIF)情况。同时取肾组织行电镜检查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①给予环孢霉素 A 后,MX 组大鼠体质量下降;4周后所有 Rep 干预组及YDY 组体质量均高于 MX 组,而 BUN、Scr 水平均低于 MX 组。②光镜结果:VH 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正常;MX 组大鼠呈现典型的 CCN 改变;而各 Rep 干预组及 YDY 组大鼠的 CCN 病变明显减轻。③电镜结果:VH 组结构正常;MX 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微绒毛稀疏,间质见较多胶原纤维;Rep 各干预组及 YDY 组病变均减轻。结论:用 Rep 干预用药,CCN 病变可明显减轻,早期干预效果更好;以 Rep 预防 CCN 病变,其效果优于贝那普利。

    作者:王妍春;胡卫列;童俊容;王淑美;王寅;唐咸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府逐瘀汤对肺栓塞患者 D-二聚体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肺栓塞患者 D-二聚体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影响。方法:肺栓塞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对症支持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D-二聚体和 P(A-a)O2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不同 D-二聚体水平和不同 P(A-a)O2水平发生肺栓塞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D-二聚体、P(A-a)O2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D-二聚体>500μg·L -1者发生肺栓塞的几率显著高于 D-二聚体<500μg·L -1者(P <0.05);P(A-a)O2>50 mmHg 者发生肺栓塞的几率显著高于 P(A-a)O2<50 mmHg 者(P <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有效改善患者肺泡血氧合状态,D-二聚体联合 P(A-a)O2诊断肺栓塞能提高诊断率,尤其是对于 D-二聚体超过500μg·L -1,同时 P(A-a)O2高于50 mmHg 者,要提高临床重视,早期诊断肺栓塞。

    作者:马靖华;刘宁;屈玲;郝海宁;赵景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振兴绿色中药农业发展研究报告

    振兴绿色中药农业发展,需要继续加强 GAP 关键技术的推广和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加强大品种的开发,创立优势品牌;重视中药材品种选育工作;引导企业的积极参与;建立起一套具有竞争力的中医药教育、科研开发、种植生产体系,积极扶持和组建一批中药规模化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使我国的中药农业实现跨越性发展。

    作者:纪宝玉;裴莉昕;许东升;董诚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美登木复方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美登木复方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方法: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给予美登木中药复方加减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后患者 KPS 评分、疼痛缓解程度、肿瘤相关症状改善程度及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美登木复方治疗后患者KPS 评分、疼痛强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美登木复方在延长肝癌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宫爱民;杨世忠;冯钊;许朝霞;燕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有效率为6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陈爱萍;王庆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黄帝内经》“肝生于左”浅析

    “肝生于左”,并不是指肝的具体解剖位置,而是对肝生理特性的概括,它就肝气自左升发的生理特性而言,也是《黄帝内经》中“四时五脏阴阳”的具体体现。“肝生于左”的脏腑作用有:助肺气之降,共调身之气机;与胆司疏泄,主勇怯;促脾运化,藏统协调;补肾精,藏泄互用,阴阳相滋。“肝生于左”的临床意义有:肝的病理症状与其升发太过、不及关系密切;肝之病变出现在左侧者亦不少。

    作者:李志轩;崔家康;李宁;王玉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慢性咳嗽的体会

    慢性咳嗽的病位主要在肺,但原因又非单独在肺脏,与肾、肝、脾、胃、心等脏腑功能失调也密切相关,风邪占有重要地位。临床上温肺散寒之品亦为慢性咳嗽之主药,尤其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或反复使用清热苦寒之品治疗咳嗽罔效者,加用辛温之剂而收功者颇为多见。慢性咳嗽以干咳多见,干咳的病因责之于肺、肝,或肺阴虚而失于滋润,或肝火旺而木火刑金。治肺之法以养肺阴、润肺燥为主法,方以沙参麦门冬汤和清燥救肺汤加减。而治肝之法当以清肝、泻肝、凉肝、柔肝为主。慢性咳嗽多见邪实正虚,或滋阴润肺,或培土生金,或补肾纳气,扶正驱邪,治宜兼顾。

    作者:卢卫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针刺治疗足下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足下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足下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足背肌力及随访后 JOA 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8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肌力Ⅲ级达12例,Ⅳ级19例,Ⅴ级14例,对照组治疗后肌力Ⅲ级达21例,Ⅳ级10例,Ⅴ级6例,观察组肌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随访1 a 后腰椎 JOA 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治疗足下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且能提高患者的肌力。

    作者:李名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生脉饮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生脉饮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3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顺铂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脉饮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 T 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 CD3+、CD3+ CD8+、NK、NKT 和 Treg 水平均显著升高,CD3+ CD4+水平显著降低;对照组治疗后CD3+水平升高,CD3+ CD4+、CD3+ CD8+、NK、NKT 和 Treg 水平均显著降低,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 IFN-γ、TNF-α、IL-2水平升高,对照组治疗后 IFN-γ、TNF-α、IL-2水平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48.53%,对照组38.2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期间试验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47.06%,低于对照组的7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采取生脉饮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水平,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陆烨;王晨洁;余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丹参多酚酸盐浓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PAG)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治疗 A 组、治疗 B 组,每组各50例;将100例需急诊行介入治疗(PCI)的ST 段抬高的心肌梗塞(sTEMI)、ST 段不抬高的心肌梗塞(NSTEMI)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治疗 C 组、治疗 D 组,每组各50例;50例健康人为正常 E 组。治疗 A、治疗 B 组 UA 患者均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调脂及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等抗心绞痛治疗。治疗 C、治疗 D 组 sTEMI、NSTEMI 患者均予以 PCI 治疗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 A 及 C 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2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14 d 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与正常 E 组血小板聚集率(PAG)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治疗 A、治疗 B 组和治疗 C、治疗 D 组与正常 E 组比较 PAG 均明显升高(P <0.05)。治疗前治疗 A 组与治疗 B 组比较 PAG 以及治疗 C 组和治疗 D 组比较PAG 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比较治疗后治疗 A 组和治疗 C 组在降低 PAG 方面各自明显优于治疗 B 组和治疗D 组(P <0.05)。结论:ACS 患者 PAG 水平较正常健康人明显升高,丹参多酚酸盐能明显抑 ACS 患者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文献引用:钱亚琴.丹参多酚酸盐浓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4,29(10):1504-1506.

    作者:钱亚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进展

    观察近年来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文献,分析 SLE 的病因病机,并结合 SLE 血瘀证临床表现,认为 SLE 病程反复迁延,时轻时重,各种致病因素都可不同程度地导致血瘀,瘀血不仅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因此血瘀贯穿于 SLE 的始终。所以,活血化瘀法治疗 SLE 疗效显著。

    作者:张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加味归脾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归脾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给予加味归脾汤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麻仁胶囊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3 d,连服2~5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4%和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在排便间隔时间、排便费力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加味归脾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满意。文献引用:张西平.加味归脾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临床观察[J].中医学报,2014,29(10):1514-1515.

    作者:张西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药结肠水疗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结肠水疗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生理盐水水疗,观察组给予自拟“化瘀破结汤”结肠水疗,连续治疗5 d 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05,P =0.031)。结论:中药结肠水疗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可迅速解除肠腔梗阻、恢复肠道功能,可提高保守治疗效果、降低手术率。

    作者:戴晓荣;成宏伟;史红霞;周正斌;陈永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苦丁茶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苦丁茶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苦丁茶样品采用甲醇为溶剂进行超声提取,色谱条件为流动相 A 为0.5%的乙酸水溶液,流动相 B 为乙腈;梯度洗脱:0~1 min,95% A,5% B,1~20 min,B5%~40%,20~25 min, B40%~95%,后运行5 min,95% A,5% B;流速0.5 mL·min -1;进样量2.0μL;柱温30℃;检测波长262 nm。结果:苦丁茶的指纹图谱中含有12个共有峰,11批苦丁茶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16~0.980范围。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是苦丁茶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作者:高永艳;胡建焜;李瑞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肾两虚型Ⅳ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肾两虚型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脾肾两虚型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肾元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为(3.25依2.18)分,对照组证候积分为(8.05依1.1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24 h 尿蛋白定量为(0.91依0.52)g,对照组为(1.35依0.63)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肾两虚型Ⅳ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

    作者:韩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