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亮;丁永利;徐进;郭会;张建军;黄小颂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癌因性疲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不同病种肿瘤采用不相同的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变化、生活质量、疲乏状况及不良反应等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中医临床证候改善率为63.3%,治疗组改善率为83.3%,两组中医临床证候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量与卡氏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疲乏状况比较,治疗组疲乏状况有明显减轻,对照组无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全身症状及疲乏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黄智芬;韦劲松;袁颖;黎汉忠;桂海涛;覃清清;许瑞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采用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RRLC)法快速测定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RRLC法,色谱柱:安捷伦Zorbax SB-C18柱(4.6mm×50.0 mm,1.8μm);流动相:0.3%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0 ~6.0min,15% ~20% B;6.0~14.0 min,20%~45%B;14.0 ~ 18.0 min,45%~65%B;18.0~20.0 min,65% ~ 100%B)流速:0.6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结果:毛蕊异黄酮苷在5.6~112.0 mg· 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τ=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78% (n=6,RSD=2.87%).结论:RRLC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苷的质量评价.
作者:李凯;周宁;李赫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运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探讨普通感冒常见证候及其主症、次症的特征.方法:收集7所三级甲等医院普通感冒患者资料,应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MATLAB 6.5软件进行编程.从互联网搜集了Fisher-iris数据,选取人工神经网络与模糊系统方法,采用动态kehonen网络,获得优模糊规则.结果:终获取20个模糊规则,通过规则转换及设定筛选出5个常见证候,即风寒证、风热证、风燥证、痰热证及痰湿证,并对其主症、次症特征进行筛选.结论:普通感冒常见证候有5种,其主症、次症特征可作为临床辨证的参考;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可用于中医证候特征的研究.
作者:王至婉;胡金亮;李建生;张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名.方法:从西医和中医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西医对于该病的认识及病名的沿革,根据不同的认识角度,并结合临证经验探讨其归属的中医病名范畴.结果:溃疡性结肠炎可分属于不同的中医病名,鉴于其发病特点,多归属于“久痢”“泄泻”范畴.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根据不同的发病特点,可归属不同的中医病名,以规范临床应用.
作者:朱磊;沈洪;顾培青;张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归脾汤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2例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口服速力菲胶囊及叶酸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归脾汤(药物组成:黄芪12 g,白术9 g,茯神9 g,龙眼肉12 g,炒酸枣仁12 g,人参6 g,木香6 g,炙甘草3 g,当归9 g,远志6 g,生姜6 g,大枣3枚).结果:治疗组在增高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计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有效率为48.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疗效肯定.
作者:宋春燕;王翠英;沈凤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百郁健脾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应用百郁健脾汤(具体方药组成:百合15 g,郁金10 g,柴胡10 g,白芍10 g,黄芪10g,当归10 g,香附10 g,陈皮6 g,白术10 g,牡丹皮10 g,薄荷6 g)治疗;对照组予谷维素、三磷酸腺苷对症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有效率为70.5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郁健脾汤具有较好的治疗CFS的作用,能改善CFS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赖吉珍;雷龙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当归饮子加减内服外洗治疗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典型案例验证当归饮子加减(药物组成:当归30 g,白芍30 g,川芎30 g,生地黄30 g,阿胶15 g,白蒺藜30 g,防风30 g,荆芥30 g,何首乌15 g,黄芪30 g,蝉蜕15 g,苦参15 g,蛇床子15g,白鲜皮15 g,甘草15 g)内服外洗治疗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总结该方法治疗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症的优势.结果:当归饮子加减内服外洗的治疗方法充分体现了“精血同源,血津同源”“标本兼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中医理论,并且提高了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开拓了诊疗思路.结论:当归饮子加减内服外洗治疗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瘁症疗效显著.
作者:顿利洁;张建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灸补脾泻胃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理论依据.方法:从引起单纯性肥胖症的病因病机、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中医对单纯肥胖的认识等方面来阐述针灸补脾泻胃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理论依据.结果:补脾泻胃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是通过不同的补泻方法来刺激特定的经络腧穴,以平衡阴阳、调理脏腑、运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减肥、降脂的目的.结论: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可以采用补脾泻胃法.
作者:张君;邵素菊;高希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湿热证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地位及治法特点.方法:从中医古文献入手,结合临床应用总结湿热证的病因病机和治疗特点.结果:湿热证是临床常见证之一,调畅气机,温散与泄热、辛开与苦降并用,分消走泄是治疗湿热证的关键.结论:中医药在脑血管疾病诊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刘晓彤;路永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麦粒灸法结合扶正抗肿瘤药物治疗老年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麦粒灸法治疗,同时辅以扶正抗肿瘤药物,分析治疗前后KPS评分、血液指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后KPS评分、血液指标等情况较前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麦粒灸法结合扶正抗肿瘤药物(艾迪注射液、天地欣、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王玉娟;徐天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析丁香配伍郁金及其各自单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临床应用观察两药合用于汤剂、两药为细末合用及两药分别应用于治疗相关病证的汤剂中的疗效.结果:①丁香与郁金合用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②丁香配郁金治疗胃脘痛有良效;③丁香与郁金单用临床各有新用.结论:丁香与郁金合用与单用均有广泛的功用.
作者:郭梅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总结韩丽华教授辨治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经验.方法:从韩丽华教授的诊疗思路、中医辨证方法等方面着手,结合典型病案解析,对其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韩丽华教授认为缓慢心律失常病位于心,与肾、脾、肺关系密切,心肾阳虚是疾病之根本;治疗重视益气养阴、温阳活血,常用温阳生麦汤,基本方药:人参、麦冬、五味子、附子、淫羊藿、桂枝、丹参、当归、三七粉、炙甘草,并善于结合现代中医药药理研究灵活选用药物.结论:韩丽华教授应用温阳生麦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作者:邢国辉;王振涛;张会超;莫晓飞;朱湘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皮肤瘙痒的病因病机.方法:查阅近期有关糖尿病皮肤瘙瘁的国内外文献报道并进行综述.结果:糖尿病皮肤瘙痒的发病率高,中西医对其认识各有千秋.结论:糖尿病皮肤瘙瘁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多以血瘀内动为标,以肝、脾、肾亏虚为主.
作者:秦慷;陈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的现代临床新用.方法:通过近20 a来有关身痛逐瘀汤的文献检索,对其临床新用进行概述.结果:身痛逐瘀汤可用于血栓性静脉炎、软组织损伤、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糖尿病并发症及神经炎等疾病.结论:身痛逐瘀汤现代临床新用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有较好疗效,但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如临床病例缺乏大样本的观察与对照,远期疗效观察少.在今后的应用中,需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提高可重复性.
作者:阮洪生;刘树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解析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及方证分析,探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结果:丹栀逍遥散临床上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凡属于肝经郁热证皆可使用,养血健脾、疏肝清热是其辨证治疗的核心.结论:在临证中,谨守病机,以养血健脾,疏肝清热为基础佐以宁神、敛汗之药,运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满意.
作者:董豹珍;吕翠田;牛亚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全程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分别从急性加重期,中医药可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出现呼吸衰竭、肺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并发症时,中医药的扶正作用;稳定期阶段,中医药可防止复发等方面进行分析及推究.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出现呼吸衰竭、肺功能衰竭、心力衰竭时,中医扶正有协同作用;稳定期,中医扶正预防复发作用独占鳌头.结论:中医药在COPD全程防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者:史锁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神经肽Y(NPY)、血管活性肠肽(VIP)两种神经肽在脑外伤合并股骨骨折大鼠模型骨痂中表达.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脑外伤合并股骨骨折组30只,单纯股骨骨折组30只.造模成功后分别于第7天、第14天、第21天、28天、第35天分批处死,取股骨骨折处组织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股骨骨折的愈合情况及NPY、VIP在大鼠股骨骨折部位的表达.结果:脑外伤合并骨折组骨折愈合较单纯股骨骨折组快,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骨膜内、外层骨祖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内NPY、VIP阳性表达,与单纯骨折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合并骨折组大鼠骨痂中NPY、VIP有显著性改变,推测神经肽参与调节骨折愈合过程.
作者:郑若昆;汪贺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指标变化与瘀证的相关性.方法:将100例患者依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瘀证组52例和非瘀证组48例.观察两组实验室检测指标ESR、CRP、IgG、IgA、IgM、C3、C4、RF-IgG、RF-IgA、RF-IgM、AKA、抗CCP、PLT等变化情况.结果:瘀证组RF-IgG与IgM,RF-IgA与IgA,RF-IgM与PLT、ESR、IgM有显著相关性(P<0.01);RF-IgG与PLT、ESR、IgA,RF-IgA与PLT、CRP、ESR、IgM、C3,RF-IgM与C3、C4有明显相关性(P<0.05);非瘀证组RF-IgG与IgM有显著相关性(P<0.01),其余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①实验室指标主要反映RA的疾病特点,而很难反映RA的证候特点,两组证候的RA患者,可表现出该病共同的相关实验室变化.②可以通过RF-IgG、RF-IgA、RF-IgM与PLT、ESR、CRP、IgG、IgA、IgM、C3、C4是否有明显或显著相关性来判断类风湿关节炎血瘀的程度.
作者:靖卫霞;鲁丽;朱跃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结果:26例患者优1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8.5%.结论: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有效的方法,术中植骨可减少术后胫骨平台再次塌陷,早期屈膝及负重功能锻炼,可促进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
作者:俞峰;孙书龙;汤晓晨;姜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金双歧治疗儿童慢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及中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有效率为8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双歧治疗儿童慢性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丽丽;刘肇杰;李海峰;宋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