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麦注射液对癌因性疲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黄智芬;韦劲松;袁颖;黎汉忠;桂海涛;覃清清;许瑞琪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 参麦注射液,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癌因性疲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不同病种肿瘤采用不相同的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变化、生活质量、疲乏状况及不良反应等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中医临床证候改善率为63.3%,治疗组改善率为83.3%,两组中医临床证候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量与卡氏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疲乏状况比较,治疗组疲乏状况有明显减轻,对照组无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全身症状及疲乏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角膜炎中医发病机制及治法探讨

    目的:总结角膜炎的中医发病机制及治疗大法.方法:采用文献梳理与理论阐述的方法对角膜炎的中医发病机制及治疗大法加以阐释.结果:热、风为角膜炎发病的始动因素,正虚为其内在基础及常见转归,瘀血为其发生发展重要病理环节,热、风、虚、瘀为角膜炎关键病理因素.结论:热、风、虚、瘀交互为患为角膜炎发病重要病机,清热祛风、补虚化瘀为角膜炎基本治疗大法.

    作者:朱晓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儿长期高热的证治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长期高热的证型与治法.方法:从太阳少阳合病、邪恋少阳、少阳阳明合病、湿热阻滞、邪伏膜原等方面结合典型病例探讨小儿长期高热的辨证论治.结果:伤寒及温病理论对治疗小儿长期高热若方证对应效果奇佳.结论:小儿长期高热证型复杂,治法多样,可从邪实正虚论治分型.

    作者:葛国岚;韩雪;金玉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葎草中总黄酮含量

    目的:探讨葎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总黄酮,用亚硝酸钠-氯化铝-氢氧化钠显色法,佳显色条件:亚硝酸钠质量浓度5%、氯化铝质量浓度10%、氢氧化钠质量浓度4%.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律草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检测波长为510 nm,芦丁在浓度0.024 1 ~0.064 0 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081 7x-0.001 8(R2=0.999 5),lh内基本稳定(RSD=0.364%),重复性较好(RSD =0.600%),加样回收率为99.46%(RSD=1.685%).结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律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赵若晗;石秀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参麦注射液对癌因性疲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癌因性疲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不同病种肿瘤采用不相同的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变化、生活质量、疲乏状况及不良反应等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中医临床证候改善率为63.3%,治疗组改善率为83.3%,两组中医临床证候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量与卡氏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疲乏状况比较,治疗组疲乏状况有明显减轻,对照组无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全身症状及疲乏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黄智芬;韦劲松;袁颖;黎汉忠;桂海涛;覃清清;许瑞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针刺五泉穴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瘫痪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五泉穴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肢体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患侧五泉穴(即:极泉、天泉、曲泉、阴陵泉、涌泉)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传统阳明经穴.两组随证配穴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对照组有效率为8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五泉穴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瘫痪疗效显著.

    作者:朱现民;刘小庆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益髓丹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益髓丹对于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予以激素冲击、脱水、营养神经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家传方益髓丹颗粒剂冲服,分别于脊髓损伤后8周及6个月随访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传方益髓丹对于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远期神经功能恢复优势明显.

    作者:张怀亮;丁永利;徐进;郭会;张建军;黄小颂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具体方药:黄芪30 g,赤芍15 g,当归尾10 g,炙地龙15 g,川芎15 g,桃仁10 g,红花10 g).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2.5%,观察组心电图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有效率为5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硝酸甘油药物使用量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侯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生姜止呕功效的物质基础研究

    目的:研究生姜止呕功效的物质基础.方法:在大鼠异嗜高岭土模型上,观察生姜汁和生姜水煎液对饲料和高岭土进食量的影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初步确定姜止呕的物质基础.结果:模型动物饲料进食量下降,而高岭土的进食量增加;给药组较模型组高岭土摄食量明显减少,并在含药血清中发现了生姜的入血成分-6-姜酚.结论:生姜对大鼠异嗜高岭土模型具有显著减少高岭土摄食量的作用,反映生姜的止呕功效的物质可能为6-姜酚.

    作者:刘文娟;崔瑛;纪彬;王君明;冯志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新生儿泪囊炎

    目的:观察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11例(247眼)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9例(132眼)和对照组102例(115眼).治疗组予以鱼腥草滴眼液滴眼,并以鱼腥草滴眼液作泪道冲洗和探通的冲洗液;对照组予以抗生素滴眼液滴眼,以生理盐水作泪道冲洗和探通的冲洗波.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有效率为88.7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

    作者:裴玉喜;刘若琼;李慧丽;娄雪彩;付琳;张倩倩;王利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药熏洗配合锁定钢板结合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结合微创钢板接骨(MIPPO)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结合MIPPO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84.62%,对照组优15.4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结合MIPPO技术结合中药外洗方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马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归脾汤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归脾汤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2例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口服速力菲胶囊及叶酸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归脾汤(药物组成:黄芪12 g,白术9 g,茯神9 g,龙眼肉12 g,炒酸枣仁12 g,人参6 g,木香6 g,炙甘草3 g,当归9 g,远志6 g,生姜6 g,大枣3枚).结果:治疗组在增高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计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有效率为48.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疗效肯定.

    作者:宋春燕;王翠英;沈凤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整脊手法配合小圆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配合小圆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软组织松解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整脊手法配合小圆枕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2%,治疗组有效率为9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脊手法配合小圆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改善或解除神经根受到刺激与压迫.

    作者:朱震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结果:26例患者优1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8.5%.结论: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有效的方法,术中植骨可减少术后胫骨平台再次塌陷,早期屈膝及负重功能锻炼,可促进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

    作者:俞峰;孙书龙;汤晓晨;姜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解析

    目的:解析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及方证分析,探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结果:丹栀逍遥散临床上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凡属于肝经郁热证皆可使用,养血健脾、疏肝清热是其辨证治疗的核心.结论:在临证中,谨守病机,以养血健脾,疏肝清热为基础佐以宁神、敛汗之药,运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满意.

    作者:董豹珍;吕翠田;牛亚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伤食探微

    目的:探讨伤食的病因病机及证治方药.方法: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并结合个人体会对伤食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病因病机及证治方药.结果:伤食并不局限于小儿,其病因为饮食失常、脾胃本虚等,临床表现错综复杂,辨证当谨守病机,治疗以消导为主,重视脾胃,随症加减.结论:伤食的诊治当知常达变,圆机活法.

    作者:刘建材;梁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伤寒论评话第15章误下脉促或上冲短气不与但坐同——表证误下的救治与发汗不彻的表现

    目的:探讨“误下脉促或上冲”与“短气不与但坐同”的机理.方法:从《伤寒论》第34条、第48条入手对表证误用下法和表证汗出不够进行分析.结果:①表证误下之后的“脉促”与“气上冲”病理机制相同,只不过一个是表现在脉象上,一个是表现在症状上.②第48条原文中“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应在短气后断句,而不应该在但坐后断句,本句指出了短气一症的病因所在.结论:误下脉促或上冲与短气不与但坐同是表证误下的救治与发汗不彻的表现.

    作者:梁华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炎症反应参与老年痴呆病的研究近况

    目的:总结炎症反应参与老年痴呆病的研究进展,为研究本病“邪热”因素致病提供思路与依据.方法:通过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和分析,探讨炎症反应与老年痴呆病的关系,以及中医药在抗炎方面的成果.结果:炎症因子与老年痴呆病发病有关,炎症反应普遍存在于本病的病变过程之中.结论:炎症反应参与了老年痴呆病的发生发展,中医药在抗炎,治疗本病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戴立彬;吴金娟;刘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丹参酮Ⅱ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p27和cyclin E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 p27蛋白、cyclin E表达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建立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兔VSMC增殖模型,与0.25 mg·L-1、0.5 mg·L-1、1 mg· L-1丹参酮ⅡA共同培养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VSMC p27、cyclin E表达情况、分析细胞周期改变.结果:丹参酮ⅡA对HCY诱导增殖的兔VSMC有生长抑制作用,使VSMC阻滞于G1期;随丹参酮ⅡA剂量增加p27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cyclin E表达量则显著减少.结论:丹参酮ⅡA促进HCY诱导的兔VSMC凋亡,其主要机制可能与上调p27蛋白、下调cyclin E表达所致的细胞周期抑制有关.

    作者:王建新;马素好;沈晓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益椎方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自拟益椎方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5例.治疗组服用自拟益椎方(药物组成:羌活15 g,独活15 g,黄芪30 g,党参15 g,白芍30 g,熟地黄30 g,当归15 g,川芎15 g,葛根30 g,仙茅15 g,淫羊藿15 g,肉苁蓉15 g);对照组服用盐酸氟桂利嗪.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4.11%,治疗组有效率为96.5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椎方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孟辉;王松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茎核消汤治疗阴茎硬结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茎核消汤治疗阴茎硬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阴茎硬结症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茎核消汤治疗,对照组应用维生素E和秋水仙碱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66.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茎核消汤治疗阴茎硬结症疗效确切.

    作者:翟照永;孙自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