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减少老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龙华岸

关键词:老年, 骨折, 并发症, 预防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减少老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8年01月至2011年01月间的98例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并做统计分析.结果:200例老年骨折患者,经积极全面的预防护理,有80.5%的患者康复出院.结论:针对高龄骨折患者进行全面细致预防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取得满意的疗效都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无创性产前诊断的研究进展

    妊娠孕妇外周血中或宫颈管内存在有胎儿细胞或遗传物质,利于各种方法富集它们并进行遗传分析,检测胎儿遗传病及染色体病,可达到无创性产前诊断的目的.

    作者:杜娟;陈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浅析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化及档案信息化建设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化、信息化建设一直是新世纪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以知识和信息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档案信息化已势在必行.本文对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化、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进行了一些讨论.

    作者:李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对医用氧使用现状及监管对策的分析

    目前国内各医疗机构医用氧用量很大,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但不少机构医用氧的存在着管理混乱,制度不严,使用不规范,监管不力等诸多问题,本文从多方面剖析问题,并对医用氧使用规范提出合理建议.

    作者:宋建建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高氧暴露早产鼠视网膜HIF-1α、PEDF及VEGF的表达

    目的:缺氧诱导因子1α、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高氧暴露早产鼠视网膜的表达规律.方法:标准SD大鼠的3日龄早产鼠随机分为高氧组、高氧返回组和空气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早产鼠视网膜HIF-1和VEGF表达水平.结果:1)高氧组HIF-1α、VEGF比空气组表达增加(p<0.05);高氧返回组HIF-1α、VEGF表达进一步增强,显著高于高氧组(p<0.05),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亦明显多于高氧组(p<0.001);空气组有PEDF阳性表达,高氧组表达明显增强,均高于空气组和高氧返回组(p<0.05).2)HIF-1α的表达与VEGF、新生血管数的表达成正相关(r分别为0.56和0.64,P<均0.01),PEDF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新生血管数呈负相关(r分别为-0.43和-0.58,P分别<均0.05,0.01).结论:高氧暴露后HIF-1α和VEGF的高表达是早产儿视网膜病血管异常增生的重要原因,VEGF和PEDF的表达失衡可能与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全裕凤;张华;肖胜军;郑明慈;邓毅;周勇;杨欢;刘曼;廖勇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腺苷脱氨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腺苷脱氨酶是嘌呤核苷代谢中重要的酶类,属巯基酶,能催化腺嘌呤核苷转变为次黄嘌呤核苷,再经核苷磷酸化酶作用生成次黄嘌呤,其代谢缓和终产物为尿酸.测定体液中ADA活性对临床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治疗以及免疫功能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各种检测腺苷脱氨酶活性的方法学做了评述,并对检测腺苷脱氨酶新技术进行了展望.

    作者:朱旭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药物致皮肤、粘膜发生不良反应研究

    随着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药物的种类日益增多,这无疑在疾病的治疗上增加了许多新方法,但同时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和(或)粘膜上引起炎症反应,称为药疹,即药物皮肤病.本文对药物致皮肤、粘膜发生不良反应进行研究.

    作者:李东华;李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曲马多椎管内注射对椎管内麻醉后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寒战防治作用

    目的:曲马多椎管内注射对椎管内麻醉后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寒战防治作用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通过对本院60例肾结石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在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后,A组使用曲马多椎管内注射治疗,B组使用生理盐水椎管内注射,对比两组寒战的程度、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两组在寒战减轻程度相比,曲马多较生理盐水疗效明显(P<0.05),A组静脉注药后HR和SpO2稍有下降,与B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差异,两组MAP和RR无明显变化.两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曲马多椎管内注射对椎管内麻醉后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寒战防治作用明显,用药安全,临床上建议迸一步推广.

    作者:郭锦潮;戴惠惠;董荟;周平义;许才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200例普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探究

    目的 了解我院普外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提出抗菌药物的优化方案.方法 随机抽查我院2010年普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的病例200份,做回顾调查,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普外科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围手术期间的选用的预防药物存在有品种过多和时机不当等问题,以及使用方法不正确等.结论 普外科的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有不合理之处,应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优化.

    作者:张定根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探讨聚甲酸磺醛溶液治疗宫颈糜烂疗效

    宫颈糜烂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宫颈糜烂为慢性宫颈炎中常见的病理改变之一,主要病因是南于宫颈管柱状上皮抵抗力降低,病原体侵入引起感染,此病患者腰酸痛、白带增多,影响工作.长期慢性刺激可导致宫颈鳞状上皮发生不典型增生,少数患者可诱发宫颈癌,因此积极治疗宫颈糜烂是降低宫颈癌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霍乱及疫源地消毒方法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夏秋季.流行时有大量健康带菌者.病人与带菌者均为霍乱的传染源,一经发现即应对其疫源地进行消毒处理.霍乱可通过水、食物、苍蝇等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霍乱弧菌现有古典生物型、埃尔托生物型和0-139弧菌.霍乱的3型病原菌对常用消毒剂及各种物理消毒方法均敏感,但在硷性环境中生长良好.

    作者:于光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到2011年4月期间来我院本院治疗74例腹股沟疝患者,采取平片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结果:100例手术手术时间平均45min;术后平均10h开始下床活动,平均住院7d;术后共发生尿潴留3例(3%),术后阴囊肿胀1例(1%),术后应用止痛剂11例(11%),均未发生伤口感染、阴囊积液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经过1个月-2年的随访无复发现象.结论:平片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观荣;杨秀芹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血清NO、ET、SOD变化与新生儿预后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期胆汁淤积症(ICP)血清NO、ET、SOD变化与新生儿预后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间产前诊断为ICP的孕妇且并发胎儿窘迫剖宫产45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正常孕妇3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孕妇胎母血,脐血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比较两组孕妇新生儿的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的母亲静脉血中的ET、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N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脐血中NO含量显著对照组,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ET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的新生儿早产、死胎及窒息现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P患者的NO、ET及SOD含量发生显著变化,提示其在ICP发病及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米阳;许林波;郭娜;韩云;赵三纯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手术治疗脊髓空洞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利用手术治疗脊髓空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脊髓空洞症患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情况分为两种手术方式:后颅窝减压和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结果:2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中,出院后症状大多都有所改善,有4例神经功能障碍基本未变.结论:脊髓空洞症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应用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要及时进行.

    作者:马士朋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腹腔镜下大部胃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部胃切除术的有效率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2月到2010年12月采用腹腔镜下大部胃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病例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清扫淋巴结、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都比较好,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死亡率为3.1%,显示了良好的效果.结论:腹腔镜辅助大部胃癌切除术不仅可以应用于早期胃癌,也可以应用于经过选择的进展期晚期胃癌患者,疗效安全可靠,在技术上也是安全可行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海山;陈红君;刘通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274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

    近年来,由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呈上升趋势,目前发现的支原体有5种,其中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常见,市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耐药情况较普遍.为探讨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程度,对本院274例尿道及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对其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崇和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医学检验的有关问题探讨

    医学检验是医疗科技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临床医师在诊断疾病过程中所依赖的重要手段,但因检验结果影响的影响因素复杂,患者的病情与其检验结果并不一定吻合.因此,提高检验师、护士和临床医师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是医疗机构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途径.

    作者:艾根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呼吸内科病房医院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随着光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以及介入性治疗的广泛应用呈逐年上升势态.有报道,真菌感染发病率逐渐增加,站院内感染的10%-15%.

    作者:阿依古力托呼提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心理护理对心内科介入术患者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心内科介入术患者的心理情况,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我院心内科介入术患者,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在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和试验组干预前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51.7±9.4分和40.5±8.6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试验组平均满意度评分95.4±1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16.5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患者的心理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特大面积烧伤感染创面行Meek植皮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特大面积烧伤感染创面行Meek植皮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大面积深度烧伤感染患者30例根据入院顺序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Meek植皮术,对照组采用微粒皮联合大张异体皮移植术.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15例患者治疗成活14例,成活率为93.3%.对照组15例患者治疗成活10例,成活率为66.7%.治疗组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两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天数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Meek植皮术对大面积深度烧伤,甚至特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显示更多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顿德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米索前列醇后穹窿给药用于足月妊娠引产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对40例有引产指征的孕足月单胎头位、无宫缩的产妇,用米索前列醇25μg阴道后穹窿给药,1次/4h,直至胎儿娩出,进行引产(米索组).以40例同样条件的孕妇,用催产素引产(催产素组)为对照.结果 米索组及对照组引产成功及有效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12h分娩成功率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8.12%和53.26%,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疗效显著、安全有效、方便,出血少,需密切监护.

    作者:丁明鹤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