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虎子;史春丽;刘爱军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硝普钠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联合呋塞米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 P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压、尿量、电解质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硝普钠联合托拉塞米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杨彩娜;范春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心肌桥和心肌桥并发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2年4月来我院经双源 CT 冠状动脉成像(CTA)证实的心肌桥和心肌桥并发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12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应用雷帕霉素涂层冠状动脉支架,行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实施了支架治疗,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9个月内,观察组发生再狭窄5例(7.81%),对照组发生再狭窄19例(33.93%),观察组再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在造影复查中两组的相关管腔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小管腔内径观察组(2.26 mm ±0.58 mm)要大于对照组(1.45 mm ±0.3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对于单纯肌桥病变的患者行介入治疗,再狭窄发生率较高,但对于心肌桥并发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应用支架置入术治疗心肌桥近端的血管严重病变,其疗效不受心肌桥影响,再狭窄发生率较低。
作者:陈航;王浩;卢聪;谢军;胥建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用荟萃分析方法系统性评价微伏级 T波电交替(MTWA)对心力衰竭病人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1990年1月-2014年2月关于运动负荷试验时异常的 MTWA对心力衰竭病人预后预测的前瞻性临床研究。通过χ2统计量结合12统计量进行异质性检验,用倒方差法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MTWA对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的风险,得到合并效应指标风险比(RR)及其95%置信区间。结果共有6项研究被纳入,总样本量2320例。其中403例 MTWA阳性,766例 MTWA阴性,296例MTWA不确定性,855例 MTWA非阴性(包括阳性和不确定性)。与 MTWA阴性病人相比较,在 MTWA异常病人中,其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的危险度增加(RR为2.748,95%置信区间为1.531~4.930,P =0.001)。结论 MTWA检测进行危险分层的评估对心力衰竭病人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和死亡有预测价值。
作者:张昊文;周洪莲;张存泰;吕家高;全小庆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以“偏头痛”“偏正头痛”“偏头风”“中医”“中药”等为关键词,检索多个数据库1994年-2007年中药治疗偏头痛的文献资料,对其中的临床研究类文献按照 Jadad量表进行分级,对试验方案、干预措施等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中药治疗偏头痛的文献总体质量较低,祛风、活血、平肝方法在偏头痛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大多数方剂均为祛风、活血、通络、养血、平肝等多种功效的组合,提示偏头痛治疗要标本兼治。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8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氧疗、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扩血管、强心、利尿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中药方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浓缩颗粒)、新活素治疗。治疗后第3天 d及第7天监测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B型钠尿肽(BNP)。并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后第3天、第7天,观察组 BNP水平较入院时水平明显下降( P <0.001),且较对照组下降明显( P <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郑兰江;陶红;艾建;陶桂梅;刘淑萍;陈军;张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非 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非 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麝香保心丸,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91.3%,均优于对照组的60.9%、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非 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贾随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心肌桥病变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分析320例心肌桥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和临床资料。依据心肌桥是否合并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狭窄将患者分为单纯肌桥组和复杂肌桥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肌桥长度、肌桥压迫程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吸烟、血糖、血脂等因素。结果复杂肌桥组的收缩压、脉压、血脂、心肌桥的压迫程度、左心室质量指数与单纯肌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 Log istic回归分析发现收缩压、脉压、心肌桥的压迫程度、左心室质量指数与是否合并肌桥近端冠状动脉狭窄显著相关( P <0.05)。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和是否合并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狭窄有关;收缩压、脉压、心肌桥压迫程度、左心室质量指数是合并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决定因素。
作者:高凌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大鼠苯巴比妥灌胃给药致死模型,研究苯巴比妥中毒大鼠体内的死后分布规律。方法雄性 W istar大鼠随机分 LD50组和2LD50组,分别经胃匀速注入 LD50(0.66 m g /kg)和2LD50(1.32 m g /kg)苯巴比妥。观察从给药到死亡时的生命体征变化及中毒症状,待呼吸和心跳全部消失时,迅速解剖动物,取心血、心、肝、脾、肺、肾、脑、胃等,酸性乙醚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气相色谱定量检测其中苯巴比妥浓度。结果苯巴比妥灌胃后大鼠活动明显减少,出现嗜睡症状,LD50组大鼠平均死亡时间为7.24 h±3.17 h,2LD50组大鼠平均死亡时间为1.33 h±0.25 h。苯巴比妥在组织脏器中的分布规律为,LD50组:胃(1261.34μ g /g±591.83μ g /g)>心(332.12μ g /g±70.87μ g /g)、脑(289.81μ g /g±71.43μ g /g)、肝(284.68μ g /g±79.44μ g/g)、肺(284.41μ g/g±67.47μ g/g)、脾(272.56μ g /g±31.53μ g /g)、心血(269.52μ g /g±44.62μ g /g)>肾(167.76μ g /g±43.72μ g /g);2LD50组:胃(1649.21μ g /g±1212.82μ g /g)>肝(357.83μ g /g±138.67μ g /g)、脑(323.19μ g /g±159.92μ g /g)、心(310.95μ g /g±130.73μ g/g)、心血(309.93μ g/g±135.60μ g /g)、肺(308.28μ g /g±134.48μ g /g)、脾(299.77μ g /g±104.58μ g /g)>肾(233.24μ g /g±91.92μ g /g)。结论苯巴比妥死后分布不均匀,含血丰富和脂质含量高的器官如肝、肺、心、脑较其他组织及血液中苯巴比妥的含量高,在疑似苯巴比妥中毒致死案件进行法医学鉴定时应全面正确的采取检材进行毒物分析。
作者:王晋涛;郭建军;尉志文;万东方;王勇;王玉瑾;贠克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下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脑卒中后偏瘫下肢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给予电针夹脊穴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方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 Ashw orth量表较治疗前评分降低,Fugl Meyer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电针夹脊穴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下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作者:宋书昌;卢智;王利春;赵见文;陈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青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回顾性分析6例青年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6例患者经积极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脑梗死后好转出院。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王娟;侯俊秀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梁仪韵、杨玉华二位老师对于治疗心肾不交证有着丰富的经验。认为心肾不交为《周易》第六十四卦水火未济的体现,而人体正常生理过程的心肾相交则源于第六十三卦水火既济,其理论基础为心肾真气理论。心肾真气理论指出心火中有真阴,肾水中有真阳,真阴与真阳推动心火及肾水在中焦相交。而在脏腑辨证中,心肾不交证主要涉及心、脾、肾三脏,治疗上常兼顾心、脾、肾。其代表用药为麦冬、石菖蒲、远志这一药组加减,用以协调心肾相交的完成。
作者:李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比较经股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床旁临时起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提高床旁临时起搏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措施和方法。方法对100例经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床旁临时起搏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不同路径临时起搏静脉穿刺时间、电极植入时间,观察治疗的有效性和并发症。结果两种方法静脉穿刺时间、电极植入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均快速有效、并发症少。结论结合患者具体病情选择穿刺血管和路径,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与技巧,谨慎细致,是保证临时起搏安全有效的关键。
作者:岳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索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 P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3年8月-2014年1月心内科住院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杓型组24例,非杓型组26例,反杓型组50例。比较3组间平均血小板体积及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3组间 M PV 值比较,杓型组<非杓型组<反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M PV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存在显著相关性( r=-0.299,P =0.035);M PV与 ALT、AST均呈正相关性,与 HDL C呈负相关。结论在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于 M PV之间关系密切,在临床诊疗中,应重视 M PV的监测,调节血压昼夜节律,改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提前进行干预,从而减少急性血栓事件的发生,改善心脑血管病预后。
作者:魏艺;贾岱琳;胡元会;郑昭瀛;肖响;宋庆桥;褚瑜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冠脉造影和动态血压监测(ABPM)参数的研究,探讨血压晨峰(MBPS)及对冠心病冠脉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52例入选病例行冠脉造影术,术后监测24 h动态血压,按血压晨峰程度是否超过35 mmHg分为晨峰组和非晨峰组;冠脉病变的狭窄程度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 G ensini积分表示。结果晨峰组冠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率及冠脉病变 G ensini积分显著高于非晨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冠脉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组晨峰程度均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多因素 Log istic回归分析表明,校正了年龄、病史等因素的影响后,晨峰程度对冠脉狭窄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血压晨峰与冠脉病变密切相关,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苏炳新;贾永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及曲美他嗪。结果治疗后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83.33%( P <0.05);观察组治疗后6m in步行距离为343.17m ±33.58m ,高于对照组的303.21m±30.53 m ,观察组 NYHA分级为(1.43±0.28)级,低于对照组的(2.02±0.32)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曲美他嗪与辛伐他汀联合应用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孙晓晖;王志平;袁永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探讨进一步优化高血压联合治疗方案。方法将102例门诊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 ARB联合β受体阻滞剂组(治疗组)和长效钙拮抗剂(CCB)联合β受体阻滞剂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对照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心率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血压、心率较治疗前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后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RB联合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中青年高交感张力高血压是较理想联合方案之一。
作者:凌受毅;朱正芳;张伟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LEAD)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与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依据对117例 AIS患者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结果分组, LEAD 患者41例(LEAD 组)和非 LEAD 患者76例(非 LEAD 组),并对两组患者复发情况进行90 d随访。多因素 Log 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 LEAD发生的相关因素,Kaplan M eier法分析缺血性卒中的复发情况。结果 LEAD组吸烟率显著高于非 LEAD组( P =0.018);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非 LEAD 组( P=0.019);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非 LEAD组( P <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显著低于非 LEAD 组( P =0.002)。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同型半胱氨酸与 LEAD密切相关( P <0.001,OR =1.272)。 LEAD组90 d内缺血性卒中复发率显著高于非 LEAD组(P=0.015),复发时间早于非 LEAD组( P =0.017)。结论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LEAD 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密切相关,LEAD 与缺血性卒中复发密切相关。
作者:华键;周其达;秦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本研究论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药方面治疗的近况,包括中医辨证、医家特色治疗、专方验方、单味中药、中医外治疗法等。指出中医药治疗 TAO 的优势与欠缺之处。
作者:王雁彬;李廷荃;化金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与血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菲利普 IU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80例患者心脏瓣膜钙化情况,将患者分为钙化组(18例)和对照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脂、心脏结构等指标。结果钙化组年龄及透析龄高于对照组( P <0.01),左房扩大及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LVDD)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 <0.01);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载脂蛋白 B(Apo B)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与年龄、透析龄、血脂异常有关,易发生心脏结构异常。
作者:谭俊华;吴耀俊;石春晖;钟伟;贡铁凯;潘金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