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

蒋烈

关键词:充血性, 心力衰竭, 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2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总结其临床治疗的的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经强心、利尿、扩血管、低流量吸氧和对症治疗原发病等治疗,128例中显效64例,有效5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8%,其中死亡5例,占39%,死亡原因为泵衰竭3例(60%),猝死1例(20%),心律失常1例(20%);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经系统和合理的治疗可降低患者病死率,能延缓心室重构,防止心室扩大的发展,改善预后.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因AMI行直接PCI并于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患者共63例,以单纯行PCI的61例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抽吸+替罗非班组在就诊距球囊扩张时间(D-B)、围手术期大出血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无复流率、术后再梗、24小时后ST段回落率、住院期间心衰、住院期间病死率、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患者行直接PCI前应用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明显减少无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围手术期风险.

    作者:郭延松;林峰;陈新敬;陈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二维超声图像特征,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月我院诊治的10例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二维超声检查结果和图像特征,并与产后及引产后的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明确诊断7例胎儿肢体畸形,漏诊3例.结论:典型胎儿肢体畸形有二维图像特征,末端指趾易漏诊,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伤、安全,可反复检查等优点,可作为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首选方法.

    作者:蔡芳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25例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心包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心包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09年7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心包引流术治疗的心包积液的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为16例,女性为9例,年龄分布为41.8±13.4岁,所有患者均心脏彩超检查为心包积液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在超声室采用二维B超直接介导下穿刺置管.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结果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心包引流术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分析显示,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有明显变化(P<0.05),对研究对象采用心包引流术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完全缓解患者为22例,占88.00%,部分缓解患者为2例,占8.00%,无效患者为1例,占4.00%,其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治疗后均无出现继发性感染、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随访半年均未出现心包缩窄临床症状.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心包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临床疗效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作者:黎奇才;邓红胜;莫逆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百日咳片与上呼吸道的压力和慢性气流受限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百日咳片与上呼吸道的压力和慢性气流受限的相关性.方法 4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百日咳片联合阿米三嗪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米三嗪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腭后区及舌后区压力分别为(8.39±2.91)hPa、(8.96±2.83)hPa,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8.73±2.31)次/h.研究组上呼吸道压力及慢性气流受限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百日咳片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上呼吸道的压力和慢性气流受限情况,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战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巴曲亭—蛇毒血凝酶在普通外科手术后腹腔渗血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巴曲亭—注射用血凝酶在普通外科手术后腹腔渗血应用中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本科行腹部手术治疗后术后腹腔内出血的住院病人10例,随机分为两组,于分别应用巴曲亭(实验组)及冰肾盐水(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用后渗血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用后渗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引流血量也较少,止血效果好,使用次数少,止血时间快.实验组病人未出现用药相关并发症.结论:巴曲亭—注射用血凝酶局部应用能有效治疗普通外科手术术后腹腔内渗血,疗效确切,未发现并发症,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焦伟;李明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慢性酒精中毒致胼胝体变性1例报道

    胼胝体变性(primary callosum degeneration,MBD)是慢性酒精中毒罕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改变是胼胝体脱髓鞘.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病例报道如下:1 患者周某,男性,40岁,工人,主因“四肢抖动3天,意识不清1天”入院.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不自主抖动,当时无明显意识障碍.1天前出现意识不清,言语含糊,不能行走,躁动,遂至我院就诊.既往嗜酒史20余年,每日约500ml白酒,有时以酒代饭.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后并发急性心衰临床探究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缬沙坦与左卡尼汀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透析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对照组32例,研究组在进行血液透析前2周维持服用缬沙坦80~160mg,1次/d,左卡尼汀3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滴,3次/周,对照组不设预防用药,两组在出现急性左心衰的时候均给予相同的抢救措施,并且实施紧急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死亡率,有效率,血压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急性心力衰竭控制有效率可达93.8%,死亡率控制在21.5%,血压控制在160-192/1 05-128mmHg.结论 1.使用缬沙坦联合左卡尼丁可以有效的降低急性左心衰的发生率;2.配合紧急血液透析治疗,可以快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卢小琼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小儿睾丸扭转的早期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睾丸扭转临床资料诊治经过进行总结.结果: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CDFI)可作为诊断睾丸扭转的首选检查方法,诊断并经手术证实准确率高,经手术探查13例手术复位,同定睾丸获救,2例行睾丸切除术.结论:彩超对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有帮助,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对睾丸扭转确诊的患者应及早治疗,从而挽救睾丸.彩超诊断睾丸扭转具有快速、无创、可重复、特异性高的优点,是诊断睾丸扭转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张东兵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方法初探

    目的:根据医疗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乡镇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从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曹国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律失常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室性心律失常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普罗帕酮治疗.观察一个疗程(4周)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纠正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均明显纠正,无显著差异,但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不仅能明显纠正室性心律失常,且无常用治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尹春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5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5例跟骨骨折患者,经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皮肤坏死、钢板外露等并发症.经X线片检测Bohler角平均为30.,无一例跟骨外翻.按Maryland足部评分方法评价术后患足功能:优54例,良33例,可8例,优良率为91.6%.术后继续随访3~12个月,平均8.5个月.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忠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中国药师的发展与前景

    目前我国连锁药店的总数增长迅速,一批批连锁经营的人才也迅速成长起来,并出现了一批知名的药店,但是仍然存在着医药零售企业的相关人才短缺,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药师)不足;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未充分到位,单品管理尚未实现;配送系统不完善,效率比较低下等问题.目前我国出现执业药师紧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人数分布、从业人员水平以及对执业药师岗位的认识都有关系.

    作者:李晶;骆金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ICU能否设陪护探讨

    ICU是危重患者集中救治的场所,也是院内感染发生较多的地方.大家均认为ICU限制陪护有利于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但医护报务的对象是人,人是由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各个层面所组成的个体[1],而ICU护士总是将所有的精力放在患者生命的抢救和病情监测上,常常忽视病人心理和情绪变化及对病人亲属的帮助.患者的亲属或亲朋好友可帮助患者满足其安全感、归属感和自尊的需要,带给患者支持与舒适,进而维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使机体的功能得到较好的调节,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健康的恢复[1].

    作者:郑丽;杨春晓;王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配合中药溶石排石治疗尿路结石疗效观察

    尿路结石是一种常见病,肾与输尿管因解剖上的特点,如生成的结石较大或呈多发性,单纯中药排石治疗,疗效往往不够理想,2009年9月份,我对8例肾、输尿管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并配合中药排石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导如下:

    作者:张飞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盲人按摩教学的五点思考

    盲人按摩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难点,如何更有效的进行盲人按摩教学,笔者认为应当做好语言交流、教学示范、练习指导、心理工作、社会交流五方面的工作.

    作者:范圣华;许遵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护理

    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疾病,表现为膝关节的肿胀、疼痛、无力和弹响等,后期可导致骨性关节炎,严重者可影响正常的生活.关节镜在膝关节疾患诊治中应用早,病例数多,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详细论述了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护理的要点,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在类似的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作者:祁慧;马晶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体会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及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增加,现代化的护理观已经从“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转变,整体化的护理观越来越受到重视[1].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对我院手术室探索性地对进行手术的患者实行了系统性的整体化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指导临床应用.现将我院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具体措施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徐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93例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对2009年4月-5月93例我院收治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治疗,本组93例患儿共有30例有轻微并发症,支气管肺12例,支原体衣原体感染8例,心肌酶谱升高为10例,其余均为轻症,支气管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抗感染抗病毒治疗,心肌酶升高,给予营养心肌,7天后复查心肌酶正常,均为治愈出院,无重症转院,临床全部治愈.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急性起病,且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危及生命,采取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防止重症,一般预后良好.

    作者:周桂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社区老年人药学服务质量效果跟踪分析

    目的:通过对社区老年人药品相关知识知晓度及用药状况的跟踪调查,就如何提高社区老年人药学服务质量进行分析探讨,以提高社区药学服务质量.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6月社区60-80岁老年患者120例采取用药指导及进行药品相关知识的宣传,并定期随访,进行效果跟踪.结果:进行社区药学服务后老年患者对药学服务的认同、治疗依从性与之前相比均有大幅度提高,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用药服务对提高社区老年人用药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对辖区内老的人的药学服务.

    作者:赵自恒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强化队伍建设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永定局努力践行科学监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队伍建设贯穿于全局工作之中,着力从领导带头引导,学习中升华,实践中提高,作风上锤炼入手,努力建设一个“团结、开拓、廉洁、高效”的领导班子,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行动快捷”的高素质的药监队伍.目前,全局、所工作人员16人,大专以上学历14人,其中本科学历7人(法律本科2人,并通过全国司法考试,在职本科学历3人),高级职称1人,取得中级资格(含执业药师)5人.依法行政上作实现零差错,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作者:卢榜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