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许时良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 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50例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获得6~24个月随访.47例骨折愈合,3例延迟愈合,按Chamley髋关节疗效标准评分:优37例,良10例,差3例,优良率94%.结论 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好,能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3例

    目的 观察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7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均采用关节镜有限清理术治疗,随访3~22月.结果 术后3个月73例获获访,优48例,良20例,差5例,优良率93.1%;术后6个月70例获访,优42例,良29例,差95例,优良率87.1%;术后22个月68例获访,优39例,良18例,差11例,优良率83.8%.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早期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手术效果显著.

    作者:丁韶龙;郭志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肾性高血压大鼠肥大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

    目的 观察肾性高血压大鼠肥大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表达.方法 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实验组制备二肾-夹高血压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未进行二肾-夹,观察2组大鼠术后8周血压、心肌肥大指数、心肌AngⅡ含量、心肌组织bFGF与MAPK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实验组大鼠术后8周血压、心肌肥大指数、心肌AngⅡ水平明显增高(P0.01,P<0.05),心肌bFGF与MAPK表达显著增强(P<0.05).结论 bFGF、MAPK参与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大的发生机制.

    作者:孙银平;张大伟;李健;王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河南新乡地区汉族群体3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布

    目的 调查河南新乡地区汉族群体Y染色体3个Y-STR基因座DYS19、DYS385和DYS389的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各基因座,质量分数6%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带分型.结果 在158例无关男性个体中,DYS19、DYS385、DYS389分别检出9、16、9个等位基因,基因多样性(GD)分别为0.798 0、0.9512、0.8521.3个Y-STR基因座共检出157种单体型,单体型多样性为0.9999.结论 DYS19、DYS385、DYS389等3个Y-STR基因座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态性,可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亲子鉴定及群体遗传学研究.

    作者:王瑞娟;黄艳梅;郭利伟;王克杰;王晓丹;李聪;王洁;侯腾野;安宗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FC)化疗方案治疗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LL/CL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1例SLL/CLL患者,其中初发者11例,复发、难治者10例,均接受FC化疗方案:氟达拉滨25~30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环磷酰胺400~6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 d为1个周期,重复6个周期.结果 21例平均完成约4.4个周期,完全缓解(CR)率61.9%(13/21),部分缓解(PR)率28.6%(6/21),总有效(OR)率90.5%(19/21);其中初发组CR率63.6%(7/11),PR率36.4%(4/11),OR率100%(11/11);复发难治组CR率60.0%(6/10),PR率20.0%(2/10),OR率80.0%(8/10),2组CR率、OR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抑制,出现Ⅲ~Ⅳ级白细胞减少7例(33/3%),出现Ⅲ~Ⅳ级血小板减少4例(19.1%),出现感染、发热7例(33.3%),无相关毒性死亡.其他毒性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轻度肝肾功能损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 a生存率为90.5%(19/21),2 a无病生存率为80.9%(17/21),其中初发组2 a生存率100%(11/11),2 a无病生存率100%(11/11);复发难治组2 a生存率90.0%(9/10),2 a无病生存率70.0%(7/10),2组间2 a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对SLL/CLL的近期疗效较好,患者能够耐受其毒副作用,但是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赵曙;张小三;姬颖华;张清媛;马文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microRNA表达检测技术进展

    microRNA(miRNA)是一类新发现的非编码、内源性小RNA分子,通过与靶基因mRNA结合参与多种基因的表达调控.miRNA表达的检测技术主要以杂交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为主.近年来,这些技术不断得到改进.例如,RNA加尾和引物延伸在RT-PCR技术中的应用,为深入研究miRNA功能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现对检测miRNA表达的相关技术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张宇;张勇;杨长成;王振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水平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预后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水平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测定120例MS患者血清PAPP-A水平,根据检测的血清PAPP-A水平,以PAPP-A水平的75%百分位数值作为分界点,分为高PAPP-A水平组和低PAPP-A水平组,各组随访6个月,报告主要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及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进行血运重建及死亡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高PAPP-A水平组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8例,其中7例行PCI治疗,1例行CABG治疗,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6.7%(8/30);低PAPP-A水平组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3例,其中2例行PCI治疗,无CABG治疗者,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33%(3/90),高PAPP-A水平组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低PAPP-A水平组(P<0.05).随着血清PAPP-A水平的升高,6个月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病危险性随之上升,2组之间存在正向中等强度联系(OR=3.62,95%CI=1.83~6.21,P<0.05).结论 血清PAPP-A水平可作为MS患者有价值的预测指标,对筛选MS患者中高危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淑红;金培印;可海霞;张海柱;刘建敏;申娟;韩勤甫;贾银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及克氏针内固定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钢板与克氏针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效果.方法 72例单侧锁骨中段完全移位骨折的患者,其中钢板组40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克氏针组32例,采用复位后2枚平行克氏针固定.对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肩关节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x线表现进行随访评价.结果 钢板组发生内固定松动1例,并发症发生率2.5%,无骨不连接病例,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5±6)周.克氏针组延迟愈合1例,内固定松动2例,骨不连接3例,并发症发生率18.75%,平均骨愈合时间为(16±8)周.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克氏针组(P<0.05),2组间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钢板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在各随访时点均明显高于克氏针组(P<0.05).结论 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较克氏针固定安全有效,可以减少骨折畸形愈合、骨不愈合的发生,使肩关节功能早日恢复.

    作者:马树强;李丽;彭建强;王坤正;王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革兰阴性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对2007年1月至12月本院ICU分离出的革兰阴性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按照CLSI2006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共分离出262株革兰阴性菌,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27.1%)、大肠埃希菌(23.3%)、铜绿假单胞菌(20.2%)、鲍曼不动杆菌(11.1%)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分别占87.3%和73.8%.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100%).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

    作者:冯东霞;董方;徐樨巍;宋文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肛门排气及早期泌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肛门排气及早期泌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7月至2007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10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进行术后早活动、早进食及母乳喂养指导等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及乳汁分泌充足时间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及乳汁分泌充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剖宫产术后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产妇肛门排气及早期泌乳,提高母乳喂养.

    作者:梁文君;包学云;范水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热疗联合柔红霉素对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KG1a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热疗联合柔红霉素(DNR)对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G1a体外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DNR作用KG1a细胞48 h抑制50%的药物浓度(IC50),以此浓度为工作浓度,设对照组(正常培养)、热疗组(单纯加热)、化疗组(单纯DNR处理)和热化疗组(加热联合DNR处理),热疗和热化疗各设40℃、42℃、43℃3个温度组,热疗在恒温水浴箱中加热60 nin;MTT法检测作用前后对KG1a细胞的抑制作用;甲基纤维素培养体系分析细胞克隆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KG1a细胞凋亡率.结果 热疗、化疗和热化疗均能抑制KG1a细胞增殖,热化疗组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化疗组及相同温度的热疗组,且抑制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P<0.05);热疗组、化疗组和热化疗组细胞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热化疗组克隆集体落形成率明显低于热疗组、化疗组(P<0.05);热疗组、化疗组和热化疗组的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热化疗组与化疗组及相同温度热疗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热疗联合DNR能增强对KG1a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提高其凋亡率.

    作者:王国征;郭坤元;周健;孙明;李章球;周雪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安定与度冷丁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安定与度冷丁配伍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2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术前30 min给予米索前列醇0.2-0.4 mg舌下含化,以生理盐水开放静脉通路,度冷丁针0.8 mg·kg-1、安定0.08 mg·kg-1分别加入滴管,3~5 min开始手术.对照组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分别在宫颈3点和9点处穿刺回抽无血后注射利多卡因针各2.5 mL,5 min后开始手术.观察2组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无痛率、宫口完全松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安定与度冷丁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达到无痛人工流产的目的 ,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仙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乳腺癌患者因病损部位的特殊性及术后生存期长,传统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的生物学指标如治愈率、生存率、生存时间均难以全面评价其综合治疗效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不再满足于单纯延续生命,而更加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作者通过综述国内外研究文献,旨在了解影响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生活质量研究将在乳腺癌综合治疗效果评价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面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郭兰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 140例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400 mg、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200 mg、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治疗,2组均为每日2次,口服用药,疗程7 d.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4.3%,对照组为71.4%,2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是一种疗效高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且用药简单,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马英杰;崔传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单次小剂量环磷酰胺对小鼠CD4+CD25+Treg细胞及抗肿瘤免疫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单次小剂量注射常规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对小鼠CD4+CD25+Treg细胞的影响及其抗肿瘤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CTX组和对照组各20只,CTX组采用CTX 20 mg·kg-1溶于0.2 mL生理盐水中腹腔注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0.2 mL腹腔注射;(1)2组于注射完成3 d后各取10只小鼠皮下注射0.5 mL细胞混悬液(含2×106个RMA肿瘤细胞),观察20 d,观察结束后取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用3-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检测刀豆蛋白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情况;(2)2组于注射完成4 d后各处死10只小鼠,无菌状态下取小鼠脾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reg细胞相对量;同时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scurfin蛋白在小鼠脾脏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CTX组CD4+CD25+Treg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TX组scurfin蛋白表达密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TX组肿瘤攻击后小鼠肿瘤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CTX组肿瘤攻击后小鼠肿瘤质量较对照组减轻(P<0.05);对照组小鼠在接种后第5天即发现有出瘤现象,而CTX组出瘤时间延长到第8天;对照组的肿瘤生长曲线较为陡直;CTX组的生长曲线较为平缓.CTX组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次小剂量CTX可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柴晓菲;薛瑞;许林平;高全立;买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50例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获得6~24个月随访.47例骨折愈合,3例延迟愈合,按Chamley髋关节疗效标准评分:优37例,良10例,差3例,优良率94%.结论 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好,能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许时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联合可来福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联合可来福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例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联合可来福输液技术,记录导管留置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00例患者,其中贵要静脉插管140例,正中静脉36例,均穿刺成功,成功率100%;头静脉穿刺24例,成功加例,失败4例,成功率83.33%;插管平均操作时间为(25.0±5.5)min.留置管时间3~10个月,平均(6.0±1.8)个月.200例中发生静脉炎而中途拔管6例,导管堵塞6例,化疗结束后拔管188例.结论 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PICC置管联合可来福输液技术可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及其对周围血管的损伤,且并发症少.

    作者:闫秋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眼外伤致视网膜脱离3例法医学鉴定

    视网膜在眼外伤特别是眼挫伤后,可以产生脱离.眼外伤致视网膜脱离常需要进行伤与病关系的鉴定及损伤程度的?法医学评定.新乡市公安局凤泉分局2005年12月至2006年2月鉴定眼外伤致视网膜脱离3例,报道如下.

    作者:谭超;尚万兵;杨世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脑利钠肽和N末端脑钠肽原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脑利钠肽(BNP)是一种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多肽类心脏激素,它和相应的N端残基即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一起,当心室肇张力升高时分泌量增加.冠心病心肌缺血可导致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使心室壁张力增加,BNP和NT-proBNP释放增多.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NP和NT-proBNP同缺血性心脏病密切相关,其水平可以反映心肌缺血程度、评价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不全、预后评估及治疗指导,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作者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加以分析、整理和总结,就BNP和NT-proBNP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冠心病领域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锦祥;李月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普鲁卡因静脉滴注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普鲁卡因静脉滴注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效果.方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神经阻滞,观察组在神经阻滞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普鲁卡因,比较二者疼痛改善情况和止痛时间.结果 观察组止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改善程度(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鲁卡因静脉滴注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明显缩短止痛时间,改善疼痛程度.

    作者:陈素兰;陈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enmein、serrin B、nodosin和lasiodonin对HL60细胞株和LOVO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enmein、serrin B、nodosin和lasiodonin对HL60细胞株和LOVO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筛选enmein、serrin B、nodosin和lasiodonin对HL60细胞株和LOVO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enmein、serrin B、nodosin和lasiodonin对HL60细胞株和LOVO细胞株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活性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其中以serrin B和nodosin效果较为显著.结论 enmein、serrin B、nodosin和lasiodonin是中药溪黄草拮抗白血病和结肠癌的有效成分,溪黄草具有一定的防治白血病和结肠癌的作用.

    作者:海广范;闫琰;刘巨源;杨锦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新乡医学院

主办:新乡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