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

沈利华;沈祯琦

关键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缺血性中风, 血液流变学
摘要: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8例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明确诊断为缺血性中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对照组28例,用复方丹参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量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量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 优于对照组89.3%,但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愈显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安全、有效、无毒副反应,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想药物.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桂枝茯苓汤治疗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60例

    目的 探讨以桂枝茯苓汤为主治疗胸痹属阴寒凝滞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中医辨证为阴寒凝滞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加味桂枝茯苓汤,4周为1个疗程.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及次数、胸痹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心电图及血脂[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液流变学[全血低切黏度(Lsr)、全血高切黏度(Hsr)、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g)]指标.结果 治疗组缓解心绞痛、胸痹证候疗效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Lsr、Hsr、Pv、F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味桂枝茯苓汤治疗阴寒凝滞性胸痹能缓解心绞痛发作,改善胸痹证候疗效明显,并对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黄配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80例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做对比分析.用药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用药4周后,显效47例(58.75%),有效29例(36.25%),无效4例(5.00%),总有效率95.00%.治疗期间2例出现低血压、头晕,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比索洛尔可以有效地控制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

    作者:金志丽;芦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天麻素胶囊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天麻素胶囊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CTTH)的临床疗效.方法 132例CTTH患者采用数字定级法(NR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作为评定工具,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评定,观察CTTH患者48例(天麻素组)采用天麻素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同时随机各选CTTH患者42例分别服用多虑平(多虑平组)及维生素B6(维生素B6组)作为对照.结果 天麻素组总有效率为87.5%优于多虑平组及维生素B6组(P<0.01),而副反应较多虑平组少,且轻微.天麻素组治疗后SDS、SAS评分及NRS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多虑平组和维生素B6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素胶囊对CTTH有较好的疗效,且副反应少.

    作者:陈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瘦素的检测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阿托伐他汀短期应用对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CH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d,共治疗12周.分别于入院后1周内和12周后行心脏彩超.结果 各种原发病之间瘦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瘦素水平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射血分数均显著升高,瘦素水平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HF患者瘦素水平随心功能的恶化而升高,可以作为判断CHF严重程度的指标;阿托伐他汀能降低瘦素水平, 改善心脏功能,有益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作者:武振林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稳心颗粒治疗期前收缩51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1例期前收缩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病人口服稳心颗粒,每次9 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心律平)片,每次100 mg,每日3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期前收缩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01),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当.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期前收缩安全有效.

    作者:郭涛;刘蓉;李淑敏;杨西云;赵玲;刘中梅;喻卓;刘健;聂俊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8例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明确诊断为缺血性中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对照组28例,用复方丹参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量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量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 优于对照组89.3%,但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愈显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安全、有效、无毒副反应,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想药物.

    作者:沈利华;沈祯琦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滋阴利水法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滋阴利水法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伴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老年CHF患者按2∶1配比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滋阴利水为主的麦竹冲剂,疗程为15 d,观察两组心功能、中医证候疗效、心室率变化情况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心功能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优于对照组75.0%(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3%,明显优于对照组82.5%(P<0.05);观察组心室率降低总有效率为95.0%,明显优于对照组80.0%(P<0.05).观察组心功能各项参数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01).结论 滋阴利水法可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心室率,减少西药的用量及毒副反应,且无不良反应,可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淑光;张宪忠;李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膜片钳实验中心肌细胞快速分离方法分析

    目的 介绍一种膜片钳实验中简便、快速分离大鼠和豚鼠心肌细胞的方法,探讨影响细胞分离产量和质量的原因.方法 迅速取出动物心脏,挂在Langendorff装置上,分别用无钙台式液和酶液进行灌流一段时间,然后剪取心室部分,置于KB液中将其剪碎吹打分散,筛网过滤将滤液放置在2 ℃~6 ℃冰箱中冷藏4 h后可进行膜片钳实验.结果 用此方法分离出的心肌细胞存活率高,结构完整,具有良好的耐钙性和较长的存活时间.结论 控制好分离心肌细胞分离中的各种实验条件和熟练的实验操作,是分离出适合于膜片钳实验的心肌细胞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军;宋俊丽;武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生脉注射液对窦性心动过缓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的干预作用分析

    频发室性早搏是常见的心律失常,若不伴器质性心脏病则预后良好[1],从危险效益比的角度不支持常规的抗心律失常治疗[2].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室性早搏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作为起始治疗[2].

    作者:孙丙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150例心脏瓣膜病冠脉造影分析

    目的 观察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150例心脏瓣膜病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和冠脉造影的结果进行综和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中冠脉造影有15例诊断为冠心病,瓣膜退行性病变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非瓣膜退行性病变组(P<0.01),颈动脉超声是术前冠脉造影的良好预测指标.结论 瓣膜退行性病变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大于非瓣膜退行性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颈动脉超声能较好地预测冠心病的发病,是一个较好的术前检查指标.

    作者:朱伟军;万俊哲;傅向阳;杜日映;吕强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高血压并发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160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空腹血糖(FPG)和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2 hPG)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糖耐量异常(IGT)组、糖尿病(DM)组.用胶乳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 hs-CRP.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表明,NGT、IGT、DM 3组的hs-CRP、2 h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 hs-CRP与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PG、2 hPG作直线回归分析,能进入该方程的变量为SBP、DBP、2 hPG(P<0.01).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及其严重程度与血清 hs-CRP升高呈正相关;SBP、DBP、2 hPG为 hs-CRP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刘奇英;杨风雨;马晓惠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血瘀证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组(治疗组)100例,口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肠溶阿司匹林片、双嘧达莫(潘生丁)片.对照组100例,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和潘生丁片.结果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改善血黏度,对治疗2型糖尿病血瘀证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孙胜辉;周斌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早期冠脉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62例UAP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PCI组和药物治疗组.PCI组在联合强化药物治疗基础上,尽早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药物治疗组单纯强化药物保守治疗.观察30 d内心脏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率、症状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与药物治疗组比较,PCI组30 d内心脏事件(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缩短了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P<0.01).结论 早期PCI联合强化药物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近期疗效好,风险小,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刘向阳;薛立新;张海平;杨志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变化及与中医血瘀证型的关系

    脑梗死(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IS),其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血栓前状态(PTS)是指凝血、抗凝及纤溶功能不平衡导致的一种血栓倾向,涉及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凝血、抗凝和纤溶因子及血液黏度等多种因素,表明机体正在形成血栓,但尚未发生栓塞症.

    作者:赖旅洲;雷惠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应用生理盐水250 mL加丹红注射液20 mL静脉输注,1次/日,共15 d;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250 mL加川芎嗪注射液2 mL静脉输注, 1次/日,共15 d.两组予治疗前和治疗后15 d取静脉血4 mL测定血浆LPA水平,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15 d血浆LP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NIHSS评分显著改善(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够有效地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LPA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晓萍;詹细平;楼小亮;范华;谭建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纤维蛋白原Bβ-455G/A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纤维蛋白原B β(fibrinogen Bβ,FGB)基因启动子区域-455G/A变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缺血性中风病人160例,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人68例(斑块组),颈动脉未见粥样硬化斑块者92例(非斑块组),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加HaeⅢ内切酶检测FGB启动子区域-455G/A的多态性,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采用凝血酶原时间法,颈动脉斑块采用超声检测.结果 A-455等位基因在斑块组的分布频率为0.17较非斑块组0.07明显增高(χ2=7.67,P<0.01).不同组别的基因型的分布不同,G/A、A/A基因型在斑块组更常见(χ2=6.59, P<0.05).斑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4.82±1.21) g/L显著高于非斑块组(4.27 g/L±0.90 g/L,P<0.01).结论 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受FGB基因-455G/A多态性的影响,A-455等位基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作者:庄茂友;董庆林;孔凡斌;井西伟;秦培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良性颅内压增高与心磷脂抗体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心磷脂抗体(ACA)与良性颅内压增高(BIH)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7例BIH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侧ACA-IgG及ACA-IgM,根据检测结果将BIH组分为ACA(+)组和ACA(-)组,并对两组之间抗凝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BIH组血清中ACA-IgG、ACA-IgM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CA阳性患者经抗凝治疗颅内压较快恢复正常,与ACA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磷脂抗体与BIH密切相关,抗凝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其预后.

    作者:侯玉立;王燕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介素-8的检测分析

    目的 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患者C-反应蛋白(CRP) 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对58例CPHD患者及57名同年龄正常人群进行对照分析,分别检测CRP和IL-8水平;并比较CPHD心功能Ⅰ级~Ⅱ级与Ⅲ级~Ⅳ级患者CRP和IL-8的变化.结果 CRP和IL-8在CPHD患者与对照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CPHD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下CRP和IL-8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PHD在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CRP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CRP和IL-8在CPHD对评估CPHD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

    作者:刘进宝;计学理;李亚宁;刘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50 mL静脉输注.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11%优于对照组的76.47%(P<0.05).治疗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陆江;陈秀庆;徐青怡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拉莫三嗪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LTG)对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GTS)的确切疗效.方法 对经临床确诊的GTS患儿采用LTG治疗,并进行开放性自身对照临床试验,观察期为1年~2年.结果 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脱组2例.结论 LTG治疗GTS有一定疗效,且未见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牛争平;侯玉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