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红艳;张文高;刘美霞;于源滋;张莉
目的 初步探讨房室结加速传导的电生理特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经食管心房起搏检出具有房室结加速传导特征病人20例(观察组)与房室结正常传导病人20例(对照组)的房室交界区相对不应期、功能不应期、有效不应期、心房有效不应期、房室传导1:1点、文氏点相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房室结加速传导的房室交界区相对不应期、有效不应期、心房有效不应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房室传导1:1点减小(P<0.001),文氏点明显增大或消失.结论 房室结加速传导病人的房室交界区不应期明显缩短,递减传导功能减小或消失,心室率反应增快.
作者:代自立;张永庆;楚咏晗;夏琰;熊志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柴胡汤对高胆固醇喂饲的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及对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表型及相关原癌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健康大耳白兔32只,采用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予喂饲普通颗粒饲料;AS组予普通颗粒饲料加1%胆固醇加猪油,中药组,在AS组基础上加大柴胡汤20 mL(生药量8.8 g),西药组在AS组基础上加辛伐他汀2.5 mg/(kg·d).4组平行实验8周,实验后第5周、第10周末由兔耳缘静脉抽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实验第10周末,观察主动脉的病理变化,采用电镜技术观察此药对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表达的影响.观察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原癌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结果 实验10周时,AS组、中药组、西药组TC、TG、LDL-C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药组TG为(1.89±1.12)mmol/L,LDL-C为(7.88±1.06)mmol/L与AS组的(2.76±2.32)mmol/L、(27.26±2.12)mmol/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柴胡汤具有调整脂质代谢、抑制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表型改变的作用.
作者:王凤荣;刘彤;郑娴;毛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服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疗程为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进行心绞痛、血脂疗效及总疗效的评价.结果 治疗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0.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6%(P<0.05),治疗组在降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史慧英;刘达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后脑心综合征病人84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用三磷腺苷辅酶胰岛素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在治疗前后检查两组病人的心电图,并观察其症状.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的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85.7%,均优于对照组的78.6%、76.2%(P<0.05或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心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黄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回顾性调查研究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不同体温变化对院内病死率的预测性作用.方法 对1999年1月1日-2005年1月1日收入病房的214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应用多项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体温及其他因素对院内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214例病人中院内死亡37例,病死率17.29%,高体温组较低体温组病人的病死率高,高体温者的院内病死率与正常体温者的比值比(OR)为2.017,其他影响高血压脑出血院内病死率结局的因素有脑出血破入脑室、感染、入院病情评分、年龄、体温变化时间(OR>1);而当这些因素被控制时体温仍与高血压脑出血院内病死率增加有关(OR=1.808).结论 体温与脑出血院内病死率升高独立相关.
作者:李涛;田桂杰;张蓝;魏国威;马倩;王茂林;韩景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降纤酶结合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中药治疗进展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进展性缺血性中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常规方法,即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抗凝、疏通循环、脑保护剂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降纤酶和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中药(偏瘫方)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和总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7 d后进步率为5%,14 d、21 d疗效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治疗28 d的总疗效治疗组(95.0%)与对照组(76.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降纤酶结合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偏瘫方治疗,能有效控制进展性缺血性中风,可显著提高早期进步率.
作者:杨劲松;罗治华;钟妙文;陈文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安福尔胶囊治疗心络瘀阻、心神不宁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安福尔组(治疗组)30例,口服安福尔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两个对照组分别为安福尔联用普罗帕酮(心律平)组(对照1组)30例和心律平组(对照2组)30例,治疗4周.采用安全性指标与疗效性指标观察.结果 3组24 h动态心电图疗效比较,安福尔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和心率变异SDNN、SDANN、SDNN Index、PNN50变化值比较,治疗组与两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安福尔胶囊对心络瘀阻、心神不宁型室性早搏病人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
作者:韩壮壮;牛天福;祁慧霞;王明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甙(血塞通)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7 d内经头CT证实的脑出血住院病人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采用降颅压(甘露醇、呋塞米、甘油果糖,用量根据病情调整)、活化脑细胞、控制血压、对症治疗等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治疗同时,选择用药时机,应用血塞通注射粉针剂400 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中,每日1次静脉输注,连用2周.对照组仅予基础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后头颅CT血肿量与大层面血肿周围水肿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两周后治疗组急性期脑出血疗效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P<0.05);治疗组在缩小水肿面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粉针剂用于治疗急性期脑出血,可改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作者:周艳华;张少校;刘嘉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药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A组采用运动疗法,B组在运动疗法基础上加用药浴,于治疗3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B组治愈率为60.0%,明显优于A组的26.7%(P<0.01).结论 药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明确.
作者:李玉岭;闫国庆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方药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益脑灵组)32例和对照组(尼莫地平组)20例,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32例,总有效率为90.72%;对照组20例,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药(益脑灵)可用于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治疗.
作者:徐进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点大鼠海马Cal区锥体细胞L-型Ca2+通道的活动变化及葛根素对它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实验随机分为3组:①正常组;②模型组:又分为6个时间点,各时间点均为1组;③葛根素组:6个时间点分组同模型组.在各时间点急性分离出成年大鼠海马Cal区锥体细胞后,采用膜片钳细胞贴附模式记录同一钳制电压下离子通道活动情况.结果 在观测的时间点内,再灌注24 h时的开放概率升高(P<0.05);再灌注0 h(缺血组)、6 h、12 h、24 h时通道平均开放时间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再灌注0.5 h通道电流幅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用药组开放概率无一高于正常组水平.通道开放概率在再灌注1 h、12 h下降(P<0.05);各个时点通道电流幅度,在用药前后均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再灌注0.5 h组、6 h组、12 h组、24 h组用药后,通道平均开放时间明显下降(P<0.05).结论 在不同时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L-型Ca2+通道影响的主要机制不同.葛根素可以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海马Cal区锥体细胞L-型钙通道.提示临床上葛根素治疗缺血性中风可能与其抑制神经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的开放防止钙超载有关.
作者:唐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作为心脑血管病的新的、独立的危险因子,已逐渐被临床认识和重视.现综述同型半胱氨酸的生成、代谢及检测方法,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病因与冠心病的关系及中西医干预措施,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在心血管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价值.
作者:孟红艳;张文高;刘美霞;于源滋;张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扶芳藤银杏叶合剂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扶芳藤银杏叶合剂预防给药加缺血再灌注组(药物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缺血再灌注2 h、6 h、12 h、24 h后TNF-α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TNF-α在缺血再灌注组表达明显,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TNF-α水平亦随时间增加.在缺血再灌注同一时间段内,药物组TNF-α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 扶芳藤银杏叶合剂可能通过降低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TNF α的表达水平,以达到减轻急性脑缺血后脑细胞的损伤作用的目的.
作者:肖健;祝美珍;肖艳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70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5例,治疗组于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复方丹参滴丸15粒,对照组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 mg.观察两组临床胸痛缓解时间及心绞痛分级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4%,对照组总有效率88.5%,两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副反应少.
作者:黄文强;黄雄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20例起病24 h内的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60例采用常规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治疗;实验组1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连续2周.观察两组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严重程度、近期预后、凝血指标等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率为9.38%(15/160),对照组发生率为29.38%(47/16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脑卒中量表(C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进展高峰值和20 d时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INR)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病人治疗14 d后其APTT、PT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王晓玲;贺淑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通过对泡沫细胞的形成机制及相关因子的研究,总结现代医学和中医中药对巨噬细胞的干预和影响的有关文献,归纳中西药对巨噬细胞的形成时自由基、血脂、细胞因子、钙离子浓度、受体蛋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干预作用机制.
作者:姜浩;张文高;郑广娟;朱莹;刘龙涛;吴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左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60例,随机分为左氨氯地平组、依那普利组、联合治疗组,每组20例,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监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结果 治疗4周后3组血压均下降,左氨氯地平组与依那普利组治疗效果接近,左氨氯地平组收缩压为(145±12)mmHg,舒张压为(90±7)mmHg;依那普利组为(142±11)mmHg、(89±6)mmHg,组内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降压幅度低于以上两组,分别为(131±10)mmHg、(85±7)mmHg,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左氨氯地平组、依那普利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降压幅度较大.
作者:高健康;王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前,有关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在糖尿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它参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在糖尿病的发病及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IGF-1的类胰岛素样作用使其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现就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张金梅;张洁;刘金玲;王立琴;曹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振颓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脑血栓形成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74例.治疗组服用振颓胶囊,对照组服用消栓通络片,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81.40%,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60.81%与82.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振颓胶囊对脑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能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液黏稠度.
作者:梅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温阳补气汤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及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进行,治疗组则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中药温阳补气冲剂口服,每日1剂,疗程28 d.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左室形态变化、左室射血分数和4周末6 min步行距离.结果 治疗组左室形态学改变参数及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6 min步行试验距离为(260±35)m,对照组为(210±42)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温阳补气汤具有促进心肌微循环、改善心室重构作用.
作者:邓绍林;林惠京;钟春媚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