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胡丽娜

关键词:卷曲霉素, 左氧氟沙星, 肺结核, 痰菌转阴率,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研究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西平县中医院收治的86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复治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痰菌转阴率、病灶总吸收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能有效提高痰菌转阴率、病灶总吸收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商丘市睢阳区疾病预防疾控中心收治的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5d.比较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TNF-α与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口腔炎愈合、疱疹消失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利于改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周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多点钻孔硬脑膜翻转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实施多点钻孔硬脑膜翻转贴敷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多点钻孔硬脑膜翻转贴敷术治疗的2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脑缺血区新生血管情况、影像检查结果及随访记录对该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一定改善,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术后无复发现象,脑梗死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脑缺血症状完全改善或者明显改善.8例患者术后进行DSA复检,每个骨孔均有向颅内生长的新血管生成.3例出血型患者手术治疗后未出现再出血现象.所有患者并发症状轻微,经简单处理出院时恢复正常.结论 多点钻孔硬脑膜翻转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13例抗Jo-1抗体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Jo-1)抗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提高对抗Jo-1抗体综合征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诊断为抗Jo-1抗体综合征的13例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胸部高分辨断层扫描(HRCT)、肺功能、血清学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 13例抗Jo-1抗体综合征患者,男3例(23%),女10例(77%),发病年龄为23~69岁,出现间质性肺疾病(ILD)13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4例、关节炎5例,雷诺现象2例、技工手1例,其中同时呈现该病典型临床三联征(ILD、PM/DM、关节炎)2例.胸部HRCT表现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11例、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1例、淋巴细胞型间质性肺炎(LIP)1例.5例患者行肺功能检查均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合并弥散功能障碍.自身抗体检测结果抗SSA抗体7例、抗SSA/Ro52抗体2例、抗SSA及/RF-IgM抗体1例、抗SSA/Ro52/RF-IgM抗体2例、抗SSA/CCP/AKA抗体1例.11例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2例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治疗后,10例患者病情好转,3例患者病情稳定.结论 抗Jo-1抗体综合征与间质性肺病关系密切,而肌炎少见,发作时很少观察到疾病的临床三联征,该病的早期诊断及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和免疫抑制剂的联合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邱凌霄;苏彦萍;王真真;张国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上颌窦底牙槽骨的骨量变化与牙根位置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上颌第一磨牙牙根的位置与上颌窦底牙槽骨高度变化量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拔除一侧上颌第一磨牙且对侧磨牙无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锥形束CT(CBCT)牙根与上颌窦底在矢状位面的位置关系分为5类,测量分析拔牙前、后6个月上颌窦底牙槽骨的骨量变化,分析牙根的位置与上颌窦底牙槽骨高度变化量的相关性.结果 上颌窦底牙槽骨高度的变化量:Ⅰ类(1.11±0.23)mm、Ⅱ类(1.29±0.25)mm、Ⅲ类(1.43±0.23)mm、Ⅳ类(1.68±0.17)mm、Ⅴ类(1.90±0.26)mm.Ⅰ类与Ⅲ、Ⅳ、Ⅴ类,Ⅱ类与Ⅳ、Ⅴ类,Ⅲ类与Ⅳ、Ⅴ类间牙槽骨高度改变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上颌第一磨牙牙根距上颌窦底越近,拔牙后牙槽骨高度改变量越大,窦底牙槽骨越容易发生改建.

    作者:王琦;焦连龙;曹选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70例哮喘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1a内发作次数、再住院次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儿1a内发作次数、再住院次数高于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哮喘患儿健康教育可增强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朱玉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综合性口腔护理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综合性口腔护理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接受综合性口腔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连续护理5 d,对比两组患者的口腔愈合时间、正常进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口腔愈合时间[(3.7±0.8)d]短于对照组[(6.4±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常进食率[97.2%(35/36)]、护理满意度[94.4%(34/36)]均高于对照组[69.4%(25/36)和75.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综合性口腔护理应用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护理中,可缩短患者口腔愈合时间,促进其恢复正常进食,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党楠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内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内镜保胆取石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舞阳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4例胆囊结石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内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饮食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胆囊结石患者行内镜保胆取石术可有效保留患者的胆囊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马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CDFI联合血清AFP、CK水平检测在胎盘植入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肌酸激酶(CK)水平检测在胎盘植入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4例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妊娠晚期孕妇,根据产后证实结果分为无胎盘植入组(42例)和胎盘植入组(22例).对比两组血清AFP、CK水平,分析CDFI和血清AFP、CK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在胎盘植入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胎盘植入组血清AFP水平为(363.75±84.26)ng/ml,无胎盘植入组血清AFP水平为(242.67±33.68)ng/ml,胎盘植入组血清AFP水平高于无胎盘植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植入组血清CK水平为(132.47±34.68)IU/L,无胎盘植入组血清CK水平为(77.69±12.50)IU/L,胎盘植入组血清CK水平高于无胎盘植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特异度(88.10%)与CDFI(92.86%)和血清AFP(90.48%)、CK(88.10%)单一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敏感度、诊断准确率(95.45%、90.63%)高于CDFI(31.82%、71.88%)和血清AFP(45.45%、75.00%)、CK(50.00%、75.00%)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盘植入孕妇血清AFP、CK水平明显升高,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妊娠晚期孕妇产前接受CDFI联合血清AFP、CK水平检查有助于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作者:李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评估心肌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心率异常的60例患者病例资料,后经冠状动脉造影与动态心电图进一步检查,发现≥1支主要冠状动脉分支狭窄患者为观察组,未见冠状动脉明显狭窄患者为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结果与ST段下移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率、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次数、心肌缺血总负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T段下移发生率为70.00%(21/30),对照组ST段下移发生率为26.67%(8/30),观察组ST段下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9,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技术具有较为显著的心电图特征,利于提高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郭源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宫下段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对凶险性前置胎盘行剖宫产分娩孕妇术后康复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宫下段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对凶险性前置胎盘行剖宫产分娩孕妇术后康复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行剖宫产分娩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予以对照组宫腔填纱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观察组宫下段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术中、产后2、24 h出血量,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中、产后2、24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凶险性前置胎盘行剖宫产分娩孕妇行宫下段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减少患者出血量,安全性高.

    作者:王小蓓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治疗不孕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荥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不孕症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和妊娠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双侧通畅7例,单侧通畅13例,总通畅率为42.55%(20/47);观察组双侧通畅13例,单侧通畅20例,总通畅率为70.21%(33/47).观察组患者术后输卵管总畅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妊娠率[27.66%(13/47)]高于对照组[6.38%(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对输卵管不孕症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输卵管阻塞情况,实现输卵管再通,对于恢复患者生育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郭佳;谢扎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的效果

    目的 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南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B组和A组,各50例.给予A组患者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给予B组患者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HAMD、HAMA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TES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患者,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贺国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研究生卫生统计学学习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目前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研究生学习卫生统计学的兴趣、困难及需求情况,为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设调查问卷对某高校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84名研究生进行调查,利用频数和构成比等指标来描述一般学习状况、对统计学授课的满意度及软件应用情况,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放问卷84份,回收84份,全部有效.95.24%的研究生能够掌握理论授课内容;研究生在卫生统计学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有统计学方法的正确选择和运用(52.38%)、平时缺少练习的机会和数据(50.00%),在统计学软件的应用(46.43%)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58.33%的研究生认为英语是统计学专业知识学习的障碍.结论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存在不足,需在不断改进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完善,以提高该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推动卫生统计学的长远发展.

    作者:陈嘉欣;杜邦;陈远思;裴晓婷;孙苗苗;平智广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肺炎合并脓毒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灵宝市中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3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4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血清PC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清CRP水平.比较两组血清PCT、CRP水平,分析血清PCT、CRP单独及联合检测细菌性肺炎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PC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PCT、CRP联合检测细菌性肺炎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PCT、CRP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与CRP联合检测细菌性肺炎,可提高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具有较高检测价值.

    作者:任亚青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在长征人民医院内科就诊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予以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E/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龚新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4例尿道下裂患儿,均拟行尿道成形术治疗,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切口.对比两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渗血和疼痛)、并发症(尿瘘和尿道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疼痛明显及切口渗血发生率[4.2%(3/72)、2.8%(2/72)]均低于对照组[13.9%(10/72)、11.1%(8/72)],尿道狭窄及尿瘘发生率[1.4%(1/72)、8.3%(6/72)]均低于对照组[9.7%(7/72)、20.8%(1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护理中效果显著,可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媛;屈清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正畸联合种植义齿对伴错牙合畸形单个牙缺失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正畸联合种植义齿对伴错牙合畸形单个牙缺失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伴错牙合畸形单个牙缺失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予以对照组种植修复术治疗,予以观察组正畸治疗+种植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生活质量(OHIP-14)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正畸+种植义齿联合应用于伴错牙合畸形单个牙缺失患者疗效显著,可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徐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房颤患者PCI术后双抗联合达比加群与华法林抗凝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房颤患者PCI术后双抗联合达比加群与华法林的抗凝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70例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低分子肝素连续抗凝治疗、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美托洛尔控制房颤心室率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加用华法林,观察组患者术后加用达比加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以及治疗后体循环栓塞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6个月P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TT、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体循环栓塞事件发生率为5.71%(2/35),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7.14%(6/35);观察组治疗后体循环栓塞事件发生率为2.86%(1/35),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86%(1/35).两组患者治疗后体循环栓塞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房颤患者PCI术后使用双抗联合达比加群抗凝效果更佳,可降低术后出血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甘亚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合并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该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及其同期住院的140例单纯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设计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体质量指数≥24 kg/m2、体育锻炼少、吸烟、饮酒、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心脏病史、家族脑血管疾病史是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的可能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24 kg/m2、体育锻炼少、吸烟、高血脂史、家族糖尿病疾病史是脑卒中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体质量指数≥24 kg/m2、体育锻炼少、吸烟、高血脂史、家族糖尿病疾病史是脑卒中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该疾病的预防及普查工作,提高保健意识.

    作者:谭琳琳;常靖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神经节苷脂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夏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应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法评估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2周后神经系统功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2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NBNA评分分别为(32.48±4.69)分和(38.74±4.96)分.观察组患儿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100.00%(25/25)]高于对照组[72.00%(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神经节苷脂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有效加快患儿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减轻脑水肿,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作者:魏继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