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的效果观察

明付刚

关键词:高血压肾病, 氨氯地平, 厄贝沙坦
摘要: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上蔡协和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肾病患者100例,按照用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 h尿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可有效促进患者血压下降,并有助于改善肾小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护理干预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负性情绪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林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早期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模式,早期护理干预组则制定一对一护理方案,早期开展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负性情绪的影响.结果 早期护理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5%)低于常规护理组(17.5%),SAS、SD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的双下肢深静脉发生率,改善负性情绪,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海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 探讨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驻马店市中医院手术室治疗的436例患者为对照组,总结分析引起其手术室切口感染有关因素,制定预防护理对策,并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手术室收治的441例患者为观察组,依据制定护理策略进行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 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3 h、急诊手术、非层流室、术中有参观人员、接台手术等是引发手术室切口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实施预防护理后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率(2.27%)低于对照组(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时间>3 h、急诊手术、非层流室、术中有参观人员、接台手术等是引发手术室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上述因素制定预防护理对策并应用于手术室治疗中,可明显减少手术室切口感染发生情况.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恩替卡韦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腹水量及肝功能水平[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谷草转氨酶(AST)]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水治疗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Bil、Alb及AST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采取恩替卡韦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优势突出,利于改善肝硬化腹水治疗效果及肝功能水平,抑制肝硬化病情发展,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郝爱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降钙素原和前清蛋白检测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前清蛋白(PA)检测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淮滨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呼吸内科细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比色法检测血清前清蛋白(PA)浓度,比较两组血清浓度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前清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和血清前清蛋白检出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降低,前清蛋白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前清蛋白(PA)是诊断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指标,对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指导价值.

    作者:岳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胃溃疡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胃溃疡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胃溃疡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知识知晓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67.74%(P<0.05).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胃溃疡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增强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世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2例早期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施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灶以左半结肠多,占78.13%;内镜下隆起型比例高(62.50%),平坦型比例低(12.50%);手术时间为40~130 min;整块切除率为100%,治愈性切除率为93.75%;迟发性出血、术后感染各1例,对症处理后痊愈,无穿孔病例;随访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满意,且微创、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鹏;花亚伟;张占东;杨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亚群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亚群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HIV组与AIDS组.入院后均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分离送检,采用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对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进行计数,并计算CD4+/CD8+比值,以全自动病毒载量仪检测HIV病毒载量.结果 HIV组CD3+、CD4+数目多于AIDS组,CD4+/CD8+水平高于AIDS组,HIV RNA载量小于AI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 RNA载量水平与CD3+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D4+、CD4+/CD8+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亚群CD4+、CD4+/CD8+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随病毒载量水平升高,患者免疫功能亦会明显下降.

    作者:孔庆飞;班立芳;刘春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氟比洛芬酯预注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麻醉期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预注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麻醉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乡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后5 min静脉预注氟比洛芬酯100 mg镇痛,对照组在麻醉结束拨管后5 min静脉注入氟比洛芬脂100 mg镇痛;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术后30 min、2 h、8 h疼痛程度,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30 min、2 h、8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24%(P<0.05).结论 与麻醉结束拨管后常规注入氟比洛芬酯镇痛相比,在维持麻醉前预注射氟比洛芬酯可明显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建议临床参考使用.

    作者:凌芝芸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早期清创缝合对乳房切除术后皮瓣坏死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清创缝合对实施乳房切除术治疗后发生皮瓣坏死的乳腺癌患者切口愈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乳房全切术治疗后发生皮瓣坏死,随机将9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外敷药物处理,给予研究组早期清创缝合处理.记录两组切口愈合时间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伤口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F-36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房切除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的乳腺癌患者给予早期清创缝合处理,有利于加快切口愈合,对保障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迎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丰顺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在护理前后分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胃肠生活质量评分量表(GIQLI)对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护理前SAS、SDS以及GIQL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和GIQLI评分较护理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上述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手段,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罗燕君;何美花;曾映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与单纯小切口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与单纯小切口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在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早期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总引流时间及术后总引流量等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是早期肺癌的有效手段,可以促进患者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何辉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妊娠子痫患者凝血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妊娠子痫患者的凝血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夏邑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子痫产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后凝血功能改善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产妇凝血功能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子痫产妇采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产妇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妊娠结局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郑素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0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0例患者中治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5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5%.40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经病理检查发现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体均萎缩,病灶面积降低53%~57%,粘连情况显著改善.结论 少腹逐瘀汤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其临床效果较好,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谷青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系统化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系统化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济源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90.3%)高于对照组(5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88.7%)优于对照组(6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系统化护理可显著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提升其家属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指导母乳喂养路径教育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指导母乳喂养路径教育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接收的孕产妇318例,将所有产妇均分为两组,各1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指导母乳喂养路径教育,对比两组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指导母乳喂养路径教育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中,可明显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游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青年脑卒中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青年脑卒中患者和100例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青年脑卒中患者中男性、吸烟、饮酒过量比例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脑卒中患者以男性常见,吸烟、饮酒过量为重要危险因素,对青年人开展健康宣教,戒烟、戒酒是预防青年脑卒中发生的积极措施.

    作者:李照凯;郭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长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构建气腹10.0 min后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变化情况及麻醉诱导前后心率(HR)、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PETCO2、SpO2、RR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HR、DBP和S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HR、DBP和SBP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效果显著优于舒芬太尼,有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术联合药物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给予分泌性中耳病患者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术联合药物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患耳46耳)和对照组(患耳45耳),各30例.两组均行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术治疗,术后对照组在中耳腔中注入氨溴索治疗,观察组注入醋酸泼尼松龙和α-糜蛋白酶混合液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行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术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醋酸泼尼松龙和α-糜蛋白酶混合液联合注射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症状,缓解病情,改善听力,减少术后不良反应.

    作者:王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延续护理模式对院外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院外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3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院外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

    作者:弓永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BNP联合hs-CRP在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B型钠尿肽(BNP)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确山县中医院2015年1-9月收治的30例心力衰竭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参加体检的30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BNP及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BNP及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及出院时BNP及hs-CRP水平均低于入院时(P<0.05).结论 BNP联合hs-CRP检测有助于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的诊断,帮助患者及时了解病情,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余广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