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佳艺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使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舞阳县人民医院一分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给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NIHSS、SF-36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SF-36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SF-36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研究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优,组间(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组内(各组治疗前后)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作者:张玉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TA方案新辅助化疗的效果,观察彩超和术后病理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一致性及新辅助化疗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76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TA方案新辅助化疗,评估疗效,计算评估方法的一致性,分析新辅助化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彩超下观察疗效总有效率为81.5%,病理大部分缓解(mPR)率为88.2%,ER、PR阴性、HER-2阳性,肿瘤大小≤3 cm的患者疗效明显.结论 术前彩超与术后病理评估疗效有较高一致性,病理分型及癌肿大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因素.
作者:王鹊;李孟圈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采用探究式学习理念对心脏病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进行治疗的心脏病外科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法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心脏病外科护理教学,干预组患者采用探究式学习理念改良的护理教学方案.采用自拟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对护理教学方案的满意度,采用理论考试与操作结合的方式对护理能力进行评级并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探究式学习理念应用到对心脏外科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教学中,显著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毛蕾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统计两组治疗效果,检测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78.05%(32/41)](P<0.05);治疗后,观察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TC、TG、LDL-C水平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血脂.
作者:雷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ICL植入术矫正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漯河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屈光回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的裸眼视力与屈光度均优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2个月的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的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L植入术矫正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矫正视力,恢复屈光度,并发症少,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性疾病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肾囊性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输尿管下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62.79%(2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4/43),低于对照组的27.90%(1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性疾病可明显降低患者术中失血量,安全性高.
作者:刘浩;乔保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护理程序在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组,各6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程序,统计对比两组护理后临床疗效及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7.42%(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13%(P<0.05).结论 护理程序可提高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地临床疗效,同时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胡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奥曲肽静脉微量泵持续泵入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伴难治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信阳市肿瘤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59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伴难治性肠梗阻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组加用奥曲肽静脉微量泵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静脉微量泵持续泵入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伴难治性肠梗阻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裴常英;袁晓平;任长明;杨晨;寇宗强;罗植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冠心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38例,设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的冠心病患者138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两组一般资料、心电图、彩超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 观察组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者少于对照组,心界向右或向左扩大者多于对照组,心电图电轴左偏、缺血性ST-T改变、束支传导阻滞及陈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心脏与颈动脉斑块彩超双室扩大、左心室扩大/球形变、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左室后壁搏幅降低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基础疾病,且容易出现持续缺血性ST-T改变,加强不同疾病的鉴别,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宁小方;姬富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胰体尾切除术对胰腺肿瘤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源于河南宏力医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76例胰腺肿瘤患者,将其中31例胰腺恶性肿瘤患者设为对照组,45例胰腺良性肿瘤患者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按照病情需要,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胰体尾切除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7、21 d时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术前,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7 d,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较术前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21 d,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虽有回落但仍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对照组中,行两种术式的患者术后21 d血糖水平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各时段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行胰体尾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各时段血糖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 胰腺恶性肿瘤患者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胰体尾切除术血糖水平有显著下降;胰腺良性肿瘤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血糖水平无明显波动,经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血糖水平则显著升高.
作者:王伟;李乐其;楚子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经腹入路与经左胸入路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近期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9月沁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胃底贲门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施行经腹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经左胸入路手术治疗.记录两组住院时间、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切除率、切缘癌组织阳性率并随访1 a,统计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切除率、切缘癌组织阳性率、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经腹入路与经左胸入路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均具有良好近期效果,应依据肿瘤浸润、转移情况以及患者机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入路方法.
作者:郎顺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能够有效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刘阿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系统化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济源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90.3%)高于对照组(5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88.7%)优于对照组(6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系统化护理可显著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提升其家属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小儿消化不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在开封市儿童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120例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吐时间及止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小儿消化不良开展整体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淑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行气管切开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康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术后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卫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和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柘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和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各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心源性脑梗死组和非心源性脑梗死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非心源性脑梗死组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心源性脑梗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溶栓应用于心源性脑梗死和非心源性脑梗死的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更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采纳和推广.
作者:张红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24 h内行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采用24 h内行颈前路手术治疗30名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其中单侧关节突绞锁14例,双侧关节突绞锁16例,记录关节突关节复位所需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定期随访,通过测量椎间隙高度及Lenke分级评估椎间植骨融合情况,通过手术前后ASIS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根据JOA评分评估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0例患者均在24 h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45±8)min,术中出血量为(30±5)ml,切口均Ⅰ/甲愈合.于术后定期复查X线及CT,提示椎间隙高度维持稳定,植骨融合程度良好.ASIS分级除3例A级功能未改善外,其余较术前提高1~2级,术后3个月JOA得分较术前增加(P<0.05).结论 24 h内行颈前路手术能够尽早解除脊髓压迫,使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复位,恢复椎管容积,为脊髓功能恢复及减少并发症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作者:康永生;梅伟;王庆德;郭润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采用后腹腔镜与开放性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离断式肾盂成形术,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有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作者:石奇刚;孙永恒;任艳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其抑郁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汝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6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护理后患者抑郁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总生存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抑郁发生率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水平.
作者:李路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驻马店市中医院手术室治疗的436例患者为对照组,总结分析引起其手术室切口感染有关因素,制定预防护理对策,并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手术室收治的441例患者为观察组,依据制定护理策略进行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 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3 h、急诊手术、非层流室、术中有参观人员、接台手术等是引发手术室切口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实施预防护理后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率(2.27%)低于对照组(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时间>3 h、急诊手术、非层流室、术中有参观人员、接台手术等是引发手术室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上述因素制定预防护理对策并应用于手术室治疗中,可明显减少手术室切口感染发生情况.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