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伟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宁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观察组的神经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长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脐尿管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取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收治的脐尿管瘘患者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辅助下激光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第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复发、感染情况.结果 10例患者手术治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8.4±5.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2±3.5)ml,平均住院时间(7.3±1.2)d.术后第3个月随访中,10例患者均无复发、感染情况,且脐部创口恢复良好.结论 脐尿管瘘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激光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鼎麟;刘兴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良性结节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三门峡市中医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9例(恶性组)和乳腺良性结节患者45例(良性组)的彩色多普勒特点及二维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恶性组大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低回声区微钙化;良性组大多表现为形态规则、有包膜、边界清、内部低回声,分布均匀;两组血流分级、频谱探及情况、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准确,清晰度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武湘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采用探究式学习理念对心脏病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进行治疗的心脏病外科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法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心脏病外科护理教学,干预组患者采用探究式学习理念改良的护理教学方案.采用自拟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对护理教学方案的满意度,采用理论考试与操作结合的方式对护理能力进行评级并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探究式学习理念应用到对心脏外科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教学中,显著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毛蕾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有限切开复位与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采取有限切开复位治疗的56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作为切开复位组,同时选取2015年1-12月收治的采取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的76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作为内固定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内固定组术中出血量和愈合时间低于切开复位组,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优于切开复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微创经皮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不仅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缩短愈合时间,还能有效提高机体功能,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方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小组在完善供应室追溯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阳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供应室质量管理工作分为两个阶段,2015年前为第一阶段,2015年后为第二阶段,2015年初实施品管圈小组,对比两个阶段供应室追溯质量管理工作情况.结果 第一阶段手术器械、一次性物品、灭菌包、科室自备物品不良追溯率均高于第二阶段(P<0.05);第一阶段物品包过期率、下收下送出错率高于第二阶段(P<0.05);第二阶段物品供应及时满意度、沟通满意度、物品供应质量满意度均高于第一阶段(P<0.05).结论 品管圈小组方法在供应室追溯质量管理工作应用后,物品不良追溯率、物品包过期率、下收下送出错率显著下降,临床科室对供应室追溯质量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有效保证了供应室追溯管理工作质量.
作者:梁佳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析76例结肠大息肉内镜下应用尼龙绳结扎环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 消化道大息肉直径≥2 cm先行尼龙绳套扎,再行高频电凝切除,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中医护默契配合,术后强调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76例均为一次性完整切除,护理配合贯穿于黏膜下注射、尼龙绳、圈套器、钛夹、电凝切除等内镜技术,成功率100%.均无穿孔,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 护士必须熟练操作步骤,动作轻巧准确,掌握技术要领,医护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王俊梅;荆会霞;赵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阴道彩超在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有剖宫产史的60例子宫瘢痕憩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阴道彩超检查,查看其切口愈合状况.结果 剖宫产切口于子宫前壁下段,可见不规则形或者凸向肌层的三角形位于宫腔内,其中,11例在低回声区,49例在无回声区.结论 三维阴道彩超具有无创性、直接和简便等优点,是对剖宫产瘢痕憩室进行临床诊断的主要检查手段.
作者:张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析经腹部及阴道彩超联合检查在诊断瘢痕子宫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收治的经检查与病理诊断确诊为瘢痕子宫妊娠的6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联合经腹部及阴道彩超检查)、经腹组(经腹部彩超检查)、经阴道组(经阴道彩超检查),每组22例.分别将3组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确诊结果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检查结果的符合率高于经腹组和经阴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单纯的经腹部彩超或经阴道彩超检查,联合经腹部及阴道彩超检查对瘢痕子宫妊娠诊断的符合率更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韩芳芳;阮伟丽;石延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产后健康宣教在初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商丘市中心医院于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产后一般护理,观察组加以实施产后健康宣教.比较两组产后恢复效果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子宫入盆时间、泌乳始动时间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护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采取产后健康宣教干预,利于普及产后保健知识及改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缩短产后康复周期,临床可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闫桂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腹水量及肝功能水平[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谷草转氨酶(AST)]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水治疗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Bil、Alb及AST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采取恩替卡韦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优势突出,利于改善肝硬化腹水治疗效果及肝功能水平,抑制肝硬化病情发展,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郝爱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新蔡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既往剖宫产手术史需再次行开腹手术患者96例,其中既往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史46例为观察组,既往新式剖宫产手术史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再次开腹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腹腔粘连、筋膜下血肿、产褥病及伤口脂肪液化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腔粘连、筋膜下血肿、产褥病及伤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患者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腹腔粘连、筋膜下血肿、产褥病及伤口脂肪液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赵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联合手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南阳市眼科医院接受联合手术治疗的96例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18.75%),护理总满意度(95.83%)高于对照组(77.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联合手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护理干预,可大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郭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足月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6例窒息后脑损伤的足月新生儿,均实施MRI检查,由2位临床经验丰富,且对患儿临床表现尚不清楚的影像科医师通过双盲法对66例患儿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66例患儿MRI常规诊断(FLAIR、T2WI、T1WI)与DWI序列扫描图像进行综合分析,脑损伤组共39例,无脑损伤组共27例.其中脑损伤组中出现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9例出血性脑损伤;39例脑损伤患儿MRI检查显示,常规序列(FLAIR、T2WI、T1WI)8例表现正常,31例表现异常;DWI序列扫描图像显示16例表现正常,23例表现异常.结论 DWI技术可有效检测早期病变,常规MRI检查适用于病变慢性期及随访中,两者可互相补充,为足月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诊断提供有力依据,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松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分析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依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保乳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与改良根治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乳房美观、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优点.
作者:赵冰;焦得闯;乔江华;刘真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柘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PR)、红细胞沉降率(ESR)及Rachmilewitz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CPR及ESR水平、Rachmilewitz评分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促进结肠溃疡愈合.
作者:梁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12月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Pilon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肿吸收时间及骨折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ilon骨折患者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加速患者恢复.
作者:亢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系统化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济源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90.3%)高于对照组(5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88.7%)优于对照组(6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系统化护理可显著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提升其家属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营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平顶山市中医院9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营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统计两组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MIS评分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联合应用营养护理与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姝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冠心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38例,设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的冠心病患者138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两组一般资料、心电图、彩超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 观察组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者少于对照组,心界向右或向左扩大者多于对照组,心电图电轴左偏、缺血性ST-T改变、束支传导阻滞及陈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心脏与颈动脉斑块彩超双室扩大、左心室扩大/球形变、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左室后壁搏幅降低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基础疾病,且容易出现持续缺血性ST-T改变,加强不同疾病的鉴别,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宁小方;姬富才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