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营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姝娣

关键词:营养护理, 健康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观察营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平顶山市中医院9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营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统计两组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MIS评分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联合应用营养护理与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胃溃疡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胃溃疡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胃溃疡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知识知晓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67.74%(P<0.05).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胃溃疡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增强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世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分层次管理在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护理综合质量评估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层次管理在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护理综合质量评估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新乡市中心医院的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和观察组(分层次管理模式),各30名.将两组人员管理前及管理后1个月的工作积极性、护理操作评分、护理基础知识评分、系统性护理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管理前两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系统性护理评分较佳者比例及护理操作评分、护理基础知识评分优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管理后观察组的工作积极性、系统性护理评分较佳者比例及护理操作评分、护理基础知识评分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层次管理在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护理综合质量评估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16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腰椎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利于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康复效果更佳,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凤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的临床处理体会

    目的 分析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的处理效果.方法 选取许昌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对照组采用阴道引产终止妊娠.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的窒息情况以及新生儿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死产、死胎以及出生后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采用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效果较好,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还可有效减少新生儿的死亡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乳腺良性结节与乳腺癌的超声鉴别分析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良性结节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三门峡市中医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9例(恶性组)和乳腺良性结节患者45例(良性组)的彩色多普勒特点及二维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恶性组大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低回声区微钙化;良性组大多表现为形态规则、有包膜、边界清、内部低回声,分布均匀;两组血流分级、频谱探及情况、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准确,清晰度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武湘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长托宁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压缩雾化吸入长托宁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阻,对照组在行纤支镜检查前单独给予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利多卡因行鼻部、环甲膜局部麻醉.治疗组除给予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利多卡因行鼻部、环甲膜局部麻醉外,在行纤支镜检查前30 min雾化吸入长托宁.分别监测支气管镜检查前、检查开始、检查中、检查结束后即刻及检查结束后10 min时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气道分泌物等情况,观察患者的镇静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刺激性咳嗽次数,术中、术后气道分泌物较对照组少.治疗组患者均无口干、恶心、头晕、尿潴留、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长托宁对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影响极小,安全性高,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支气管镜检查的耐受性.

    作者:李艳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6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在不同时间点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在3个月时,其智力发育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在护理后6、12、18个月时,其智力与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患儿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提高患儿的生长发育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小儿重症肺炎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长垣县中医院收治的108例重症肺炎患儿,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体温消退、心率恢复正常、呼吸困难缓解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 d时,观察组PaO2、HCO3-及PaC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血清IL-6、IL-1β、sICAM-1、TNF-α、CRP、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重症肺炎患儿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全身炎症反应,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开胸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开胸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行开胸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全麻,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和血流动力学水平.结果 对照组插管时、拔管时的心率(HR)明显高于观察组,插管时、拔管时、拔管后1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 h、术后1 d的白细胞介素-6(IL-6)明显高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开胸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对患者体内血清炎症因子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贾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在吉首市人民医院行抢救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方式分组,其中60例经120接诊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60例自行入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救治措施,观察组实行急诊绿色通道.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观察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绿色通道能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并缩短治疗时间和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胡明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效果及机制探讨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能够有效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刘阿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给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使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舞阳县人民医院一分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给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NIHSS、SF-36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SF-36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SF-36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研究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优,组间(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组内(各组治疗前后)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作者:张玉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胸腔镜肺叶切除与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Ⅰ期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胸腔镜肺叶切除与解剖型肺段切除术对Ⅰ期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Ⅰ期肺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乙组采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手术时间短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术后胸腔引流量少于甲组,乙组FVC、FEV1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期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短,但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胸腔引流量更少,肺功能恢复更佳.

    作者:朱国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填充治疗,随访6个月.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风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两种矫治器对患者初戴后疼痛感及生活质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自锁托槽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患者初戴后的疼痛感变化情况,及其对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患者选择适宜的矫治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安氏Ⅰ类非拔牙矫治患者40例,分为隐形矫治组和自锁托槽组,各20例,记录矫治器戴用后24 h,3 d,5 d,7 d的疼痛强度评分,在矫治器戴用1周后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问卷调查,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戴用1周后的量表总分比较,自锁托槽组高于隐性矫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锁托槽组在1周内的疼痛强度均高于隐形矫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戴用矫治器后的前3 d疼痛较明显,之后逐渐下降.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初戴后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小,疼痛轻微,较自锁托槽舒适.

    作者:朱雯雯;徐世英;余炜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心源性脑梗死与非心源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和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柘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和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各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心源性脑梗死组和非心源性脑梗死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非心源性脑梗死组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心源性脑梗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溶栓应用于心源性脑梗死和非心源性脑梗死的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更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采纳和推广.

    作者:张红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12月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Pilon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肿吸收时间及骨折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ilon骨折患者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加速患者恢复.

    作者:亢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年4月至2016年7月于滑县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和护理依从性.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对疾病认知度、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疾病认知度、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治疗中要重视优质护理所具有的应用价值,使治疗内容与护理措施成为一个完整的治疗体系,方可显著提高短暂性脑缺血的治疗效果.

    作者:申桂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系统康复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和分析系统康复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康复训练,运用社会适应功能评估量表(SAFE)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F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王喜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宁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观察组的神经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长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