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冰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东莞台心医院2015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纳治疗,研究组给予阿司匹林和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PDW)、血小板大聚焦率(MAR)、血小板比积(PCT)变化情况,统计治疗后病情转归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MPV、PLT 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且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0%)高于对照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纳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赵伟;赵桂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降阶梯抗生素治疗策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重症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 COPD 并发重症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实验组给予降阶梯抗生素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各项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总好转率(92.3%)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各项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P <0.05),实验组改善更明显(P <0.05)。结论对 COPD 并发重症感染患者采用降阶梯抗生素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临床干预作用令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震宇;孙荣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对重型脑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沁阳市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28例重型脑外伤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4例)行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观察组(14例)行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术后比较两组 GCS 得分与疗效。结果观察组的 GCS 得分、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联合尼群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厄贝沙坦片0.15 g 口服,1次/d,尼群地平片10 mg 口服,2次/d。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尼群地平片,用量用法与观察组相同,疗程为1个月。监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尼群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效果显著,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谷二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登封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及其死亡原因,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方法对登封市2008-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报告卡进行统计,调查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及其死亡原因。结果2013年登封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03‰,比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15‰有明显下降趋势。主要死亡原因为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意外窒息、交通意外、肺炎等。结论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是要预防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提高窒息复苏技术水平,加强儿童保健工作,防止意外伤害,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作者:李瑜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 D3水平与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6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肺炎组和重度肺炎组,同期选择4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3组25-羟维生素 D3水平。结果轻度肺炎组、重度肺炎组25-羟维生素 D3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5);重度肺炎组25-羟维生素 D3水平低于轻度肺炎组(P <0.05)。轻度肺炎组和重度肺炎组维生素 D 不足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重度肺炎组维生素 D 不足率高于轻度肺炎组(P <0.0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5-羟维生素 D3水平普遍低于健康婴幼儿,其中重度肺炎患儿尤为明显。维生素 D 缺乏或不足可能会导致下呼吸道感染风险的增加。
作者:章昌敏;史长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阴道分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滑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6例瘢痕子宫孕妇,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阴道分娩,42例)和对照组(剖宫产,34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6例患者中42例试产成功,34例中转剖宫产,试产成功率为55.26%。观察组产妇产程、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 Apgar 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应给予全面、严格的产前检查,规范的助产手段,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及抢救措施,阴道分娩对母婴结局有显著优势,但需严格遵守分娩适应证。
作者:卢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继续医学教育是科研生命力的源泉。本文分析继续医学教育与科研的共同点,从继续医学教育延续技术生命、培养科研人才、扶植重点学科等方面论述继续医学教育在医院科研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措施。
作者:魏慧芸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骨显像的变化对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8例 HPO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组 HPO 由阳转阴6例,未好转2例;综合治疗组 HPO 由阳转阴12例,未好转5例,由阳转阴又转阳1例,由阴转阳2例。结论早期行骨扫描发现 HPO 可帮助早期发现原发灶,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HPO 状态的动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晔;李醒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武陟县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各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肠溶阿司匹林,观察组使用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8.75%(P <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剂助眠汤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卫生院收治的62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地西泮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中药方剂助眠汤为主方辨证加味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7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以助眠汤为主方加味治疗失眠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子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患者女性,60岁,2014年12月以“胆石症20余年,皮下盲袢切开取石术后3 a 余”收入。既往1986年因胆囊结石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1989年因肝内外胆管结石行“皮下盲袢式胆肠吻合术”,术后手术切口间断有淡黄色粪便样液体渗出,周围皮肤有灼烧感,考虑肠漏,行造影检查明确漏口位于皮下肠管盲袢,后行皮下盲袢切开置管负压吸引,并给予禁食、抑酸、消炎、营养等治疗,治疗效果不理想,手术切口于6个月内逐渐愈合,后仍间断有及少量液体渗出。2011、2012年因结石再发行皮下盲袢切开胆道镜取石术,术后切口愈合欠佳,拔除引流管口有少量淡黄色浆液样液体渗出,后多次于当地医院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观察手术切口情况:上段5 cm愈合可,中下端约10 cm 愈合较差,可见有少量浆液性液体渗出,未探及明显管道、漏口,切口两侧可见隆起包块,宽度由2 cm 逐渐增至4.5 cm 左右,触痛明显,可见小结节2个,大约0.7 cm ×1.0 cm,菜花状新生物3个,大约1.0 cm ×1.5 cm,质脆,触之易出血。血常规:红细胞3.43×1012/L,血红蛋白108 g/L,血小板103×109/L。肝功能:ALT 64 U /L,AST 55 U /L,白蛋白32.4 g/L,总胆汁酸59.5μmol/L。CT 示:胆石症术后,右侧前腹壁肿块(图1、图2),累及肝右叶及邻近肠管,考虑恶性。取渗出液和菜花状新生物行涂片细胞学及组织活检发现可疑癌细胞(图3)、(腹壁)腺癌浸润或转移(图4),考虑肠道来源。给予保肝、消炎、营养及增强免疫等治疗,并结合患者及家属意愿,终决定给予口服替吉奥进行化疗,按其体表面积给予每次40 mg,每天早晚各1次,连服28 d,休息14 d 为1个疗程。后分别于1、3、6个月后3次返院复查,行 CT、浅表超声等检查,均提示肿瘤较前无明显改变,6个月后患者未再返院。
作者:朱广灿;范正军;梁志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永城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对照组患者实施经颞叶皮质造瘘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效果、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能彻底清除血肿、减少脑组织及动静脉的损伤,可去除骨瓣,有效降低颅内压,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母传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阿糖腺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采用阿糖腺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音消失时间、肺 X 线浸润影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阿糖腺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病毒性肺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用药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明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河南省西部地区2003-2013年三级医院罕见病住院患者的分布情况,了解罕见病的分布特征,为进一步进行罕见病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汇总河南省38家三级医院2003-2013年河南省西部地区罕见病住院患者病历进行描述性研究分析。结果排名第1位的罕见病类型为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占罕见病住院患者的35.59%。在男性罕见病住院患者中,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占32%,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病占18%,神经系统疾病占13%。在女性罕见病住院患者中,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占40%,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病占15%,神经系统疾病占13%。前10种罕见病中,大动脉先天性畸形男女比例为0.72,前庭功能疾病男女比例为0.65。其他罕见病男女比例为1.22~6.41。不同类型的罕见病中,男女比例差距较大,肛门及直肠区的裂和瘘男女比例为6.41,男性罕见病住院患者人数远高于女性。中位年龄位于10~30岁年龄段。结论不同类型罕见病患病人数有较大差异。不同性别主要罕见病类型不同,不同性别罕见病患者人数不同。不同年龄段主要罕见病类型不同,儿童主要罕见病为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且儿童罕见病住院患者人数远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罕见病人数逐年增加。
作者:马楠;聂伟;陈艺;曹晶晶;闫芮;陈晓霖;王凯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遂平县第二人民医院择期手术的2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 SAS 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可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凤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光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硬腰联合麻醉下急诊行阑尾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术切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感染率(5.13%)低于对照组(1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促进急性阑尾炎患者身体康复,缓解不适,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帮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代谢是生物体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生物体生长、繁殖、保持它们的结构以及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等多项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其绝大部分由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phate,ATP)供应,而糖代谢是主要的ATP 生成途径。糖异生的逆反应是糖酵解。1920年德国生物学家 Warburg 发现肿瘤细胞即便在有氧条件下仍表现出活跃的葡萄糖摄取和糖酵解,即“Warburg effect”[1]。
作者:杨康丽;余祖江;李晶晶;阚全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与健康教育在职业性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收治的40例职业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与健康教育。对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较对照组高,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有效的护理方法结合健康教育对于优化职业性哮喘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平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于获嘉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1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3例患者出现轻微上腹部不适,未停止使用药物症状自然消失。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可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吉信宾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