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评价

郭晓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 预防, 综合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于叶县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按其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外科手术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及护理质量满意率。结果研究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护理质量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显著,且能提高护理质量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美托洛尔联合福辛普利对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长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福辛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HR、LVESD、LVEDD 数值均低于对照组,LVEF 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陈瑞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研究进展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指原因不明的慢性弥漫性炎性病变,主要累及肺泡壁和邻近的肺泡腔,导致肺泡间隔增厚和肺间质纤维化,普通型间质性肺炎是 IPF 特征性的病理改变[1-2]。目前已证实,IPF 患者肺癌(lung cancer,LC)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3]。同时,在某些免疫相关性疾病(如系统性硬化症、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以及环境、职业相关性肺病等其他间质性肺疾病中LC 也有增高的趋势[4]。现本文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IPF -LC)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作者:余静;张国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医辨证论治肠易激综合征35例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淮阳县慢病医院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确诊的7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得舒特口服,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论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肠道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腹痛、大便次数、大便急迫、精神及睡眠情况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肠易激综合征具有疗效高、安全性高等优势,有助于缓解患者肠道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对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作者:王保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以 Warburg 效应为轴心的恶性肿瘤代谢机制

    代谢是生物体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生物体生长、繁殖、保持它们的结构以及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等多项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其绝大部分由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phate,ATP)供应,而糖代谢是主要的ATP 生成途径。糖异生的逆反应是糖酵解。1920年德国生物学家 Warburg 发现肿瘤细胞即便在有氧条件下仍表现出活跃的葡萄糖摄取和糖酵解,即“Warburg effect”[1]。

    作者:杨康丽;余祖江;李晶晶;阚全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置管路径在血液透析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比较两种路径中心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按照置管路径分为两组:颈内静脉入路组42例,股静脉入路组45例。记录两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指标:尿素氮下降率(URR)、尿素清除指数(Kt/V),与导管相关的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颈内静脉入路组的透析充分性指标 URR 及 Kt/V 均高于股静脉入路组(P <0.05),而与导管相关的远期并发症血栓形成率及感染率均低于股静脉入路组(P <0.05),与导管相关的近期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是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临时性血管通路。

    作者:贾明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镇痛技术进行无痛分娩。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助产士陪伴分娩。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顺产率、产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出生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初产妇产程中采用硬膜外镇痛分娩技术可明显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且安全、镇痛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素霞;丁欢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登封市2008-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登封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及其死亡原因,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方法对登封市2008-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报告卡进行统计,调查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及其死亡原因。结果2013年登封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03‰,比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15‰有明显下降趋势。主要死亡原因为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意外窒息、交通意外、肺炎等。结论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是要预防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提高窒息复苏技术水平,加强儿童保健工作,防止意外伤害,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作者:李瑜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出血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原发性脑出血(PIC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5年4月武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5例基底节区 PICH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84例)和对照组(经颞叶皮质入路治疗,81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术后颅内血肿清除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血肿大部分清除率为61.90%,高于对照组(41.98%);观察组再出血率(3.57%)低于对照组(7.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随访,观察组与对照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70.24%和4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 PICH 能有效清除血肿,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显著改善预后。

    作者:张毅飞;闫前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过程及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过程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初产妇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产程结束后统计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程及产后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使产妇保持佳心理和生理状态,从而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王秀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阿糖腺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阿糖腺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采用阿糖腺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音消失时间、肺 X 线浸润影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阿糖腺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病毒性肺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用药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明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肝硬化患者脾切断流术后早期应用奥曲肽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切断流术后早期应用奥曲肽的效果。方法对65例行脾切断流术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术后早期应用奥曲肽的2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未应用奥曲肽的3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Hb)、腹腔引流液、尿量的变化,记录两组术后输血例数及输血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5、7天 Hb 水平明显升高,腹腔引流液明显减少,尿量明显增多(P <0.05)。对照组术后有2例因 Hb 偏低给予输血,观察组均未输血。结论对于行脾切断流术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后早期应用奥曲肽可降低门脉压力,减少创面渗血,降低术后输血率,减少腹腔积液的形成。

    作者:胡洪涛;唐哲;万仁瑞;任浩;李向阳;吴阳;赵永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辛伐他汀和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辛伐他汀和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防空兵学院门诊部收治的7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辛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参松养心胶囊口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43%,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71%;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辛伐他汀与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效果均较好,但参松养心胶囊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作者:董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睫状肌训练法防治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睫状肌训练防治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10周岁、裸眼视力为1.0~1.2的男女学生各50名,设为预防班;裸眼视力为0.6~0.8的男女学生各50名,设为治疗班。各班均按每组男女学生各25人随机分为1个训练组和1个对照组。训练组采用睫状肌训练法进行训练,对照组仅进行防治近视的科普宣教。实验时间为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等改善情况。结果实验前,各组裸眼视力、屈光度及眼轴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后,各班训练组裸眼视力均高于实验前,对照组裸眼视力均低于实验前,训练组裸眼视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班训练组屈光度均低于实验前,对照组屈光度均高于实验前,训练组屈光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实验前后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睫状肌训练对预防和治疗青少年近视均有明显效果。

    作者:欧召喜;李建基;张光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8月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患者瓣膜钙化情况、X线特点及心电图表现。结果主动脉瓣钙化42例(39.62%),二尖瓣钙化34例(32.08%),主动脉和二尖瓣合并钙化30例(28.30)。主动脉钙化42例,心影出现主动脉型左室扩大34例,普大型心脏18例,心影完全正常12例。心电图改变43例,占40.57%。ST -T 段改变40例,其中左束支传导阻滞3例,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房颤6例,各类期前收缩22例,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l 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窦性停搏号1例,窦房阻滞1例。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障碍56例,右心室舒张功能下降50例。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退行性心瓣膜病的主要手段,退行性心瓣膜病主要累计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作者:牛进国;简立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阴道分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阴道分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滑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6例瘢痕子宫孕妇,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阴道分娩,42例)和对照组(剖宫产,34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6例患者中42例试产成功,34例中转剖宫产,试产成功率为55.26%。观察组产妇产程、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 Apgar 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应给予全面、严格的产前检查,规范的助产手段,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及抢救措施,阴道分娩对母婴结局有显著优势,但需严格遵守分娩适应证。

    作者:卢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替比夫定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近期疗效及用药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用药安全。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给予所有患者保肝、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替比夫定口服,连续治疗6个月。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 Child -Pugh 分级、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 Child -Pugh 评分及分级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优生教育与产前筛查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优生教育与产前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准备怀孕妇女及孕早期孕妇3476例,孕前给予优生教育及检查,孕早期给予产前筛查,评估21-三体、18-三体及神经管畸形的风险,给予高风险者进一步的产前检查。结果经过优生教育及产前筛查,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20%。结论优生教育使育龄妇女了解缺陷儿带来的影响、产前检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出生缺陷的发生,产前筛查可早发现,早处理,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作者:刘喜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河南省罕见疾病的现况调查研究

    目的:初步了解河南省罕见疾病的专家认知及病种分布现况。方法以河南省各地市29家三级医院和市级妇幼保健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从事与罕见疾病相关科室的391名专家进行现况调查,利用统计分析方法了解各位专家对罕见疾病的认知情况,并统计2003-2013年所接触的罕见疾病种类和数量。结果共统计241种罕见疾病3316例。相关专家对罕见疾病认知缺乏,其中13(3.32%)名医生公开发表罕见疾病相关论文;9(2.30%)名医生曾经参与罕见过疾病相关课题。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河南省庞大罕见疾病群体的客观存在,探索了河南省各系统罕见疾病的客观分布及存在,开展进一步的河南省罕见疾病流行状况调查势在必行。

    作者:马楠;李向旭;聂伟;郭永军;王凯娟;宋春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所改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与氨氯地平效果相当,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时定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奥扎格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武陟县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各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肠溶阿司匹林,观察组使用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8.75%(P <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