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明华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系统循证护理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心功能分级。结果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其临床护理效果值得肯定。
作者:王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跟骨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内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80例(80足),对所有患者行切开复位可塑形钛质钢板固定加植骨术治疗,术中以 L 型大切口跟骨钢板固定治疗,对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80例患者中优32例、良32例、差13例、失败3例,治疗优良率为80.0%。结论跟骨内骨折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再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遂平县第二人民医院择期手术的2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 SAS 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可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凤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夏邑县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贝拉普利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贝拉普利+氟伐他汀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肌酐、尿蛋白及尿素氮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 <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 <0.05)。结论采用氟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可有效保护患者肾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壮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代谢是生物体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生物体生长、繁殖、保持它们的结构以及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等多项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其绝大部分由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phate,ATP)供应,而糖代谢是主要的ATP 生成途径。糖异生的逆反应是糖酵解。1920年德国生物学家 Warburg 发现肿瘤细胞即便在有氧条件下仍表现出活跃的葡萄糖摄取和糖酵解,即“Warburg effect”[1]。
作者:杨康丽;余祖江;李晶晶;阚全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安阳市中心血站业务科室设备管理现状并分析对策,以提高血站业务科室设备管理水平。方法采用自制《血站业务科室设备管理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安阳市中心血站各业务科室的设备管理现状,分析设备使用和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有问题制定有效的改进方案。结果随机抽取50名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设备基本操作考核,其中有2名工作人员未合格,48名合格,合格率为96%。查找其保养及维修表单发现,6个月内共维修20次,老化5次,仪器出错3次,设备简单故障未及时处理导致出现重大异常5次,安全意识不够致操作不当7次。结论对血站业务科室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对血站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安全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自我防护意识。投入更多精力管理业务科室设备的盲区,对血站业务科室设备管理定期考核以降低或消除安全隐患,保证供血和用血人员的安全。
作者:陈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的职业压力来源,并分析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调查问卷的形式,对74名湛江市儿科护理人员进行工作压力源评分比较及职业倦怠水平分析。结果护士的年龄、职称、文化程度不同,压力来源各不相同,其中,年龄在30岁以下、初级职称以及学历为中专的儿科护士更容易感到压力,护理工作及专业、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交往3方面的影响较大。情绪耗竭和低个人成就容易造成儿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其中,年龄、职称和文化程度均对职业倦怠产生一定影响。结论儿科护士的职业压力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对工作及身心健康均有严重影响,应引起充分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干预缓解,保证儿科护理队伍的健康发展。
作者:潘舒萍;李小燕;庞君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胶囊治疗 COPD 急性加重期伴轻中度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 AECOPD 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解痉平喘、抗炎、抗感染、吸氧、吸痰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胶囊。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HAMD -24评分、HAMA 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HAMD -24及 HAMA评分减分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疏肝解郁胶囊治疗 AECOPD 合并轻中度焦虑抑郁患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汤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椎间盘摘除术与椎间盘融合术治疗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 A 组(椎间盘融合术,90例)和 B 租(椎间盘摘除术,9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 组总有效率为75.56%(68/90),B 组为72.22%(65/9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患者 ODI 及 VAS 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治疗后 ODI 及 VAS 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A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44%(13/90),B 组为16.67%(15/9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根据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情给予不同的手术方案,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钟斌;徐玉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登封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及其死亡原因,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方法对登封市2008-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报告卡进行统计,调查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及其死亡原因。结果2013年登封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03‰,比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15‰有明显下降趋势。主要死亡原因为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意外窒息、交通意外、肺炎等。结论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是要预防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提高窒息复苏技术水平,加强儿童保健工作,防止意外伤害,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作者:李瑜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造影及体表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心电图对 AC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收治的127例 ACS 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心电图诊断 ACS 的敏感度为67.4%,特异度为62.5%,漏诊率32.6%,误诊率37.5%。危险因素越多、单支病变者,心电图诊断 ACS 的敏感度相对较高。结论与冠脉造影检查相比,心电图诊断ACS 存在一定局限性,必须结合症状、体征、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作者:张彦昂;朱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登封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复杂胫骨平台型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牵引整复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廷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于叶县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按其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外科手术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及护理质量满意率。结果研究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护理质量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显著,且能提高护理质量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BC)患者再发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45例 BC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分子类型 BC 患者再发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的差异。结果145例 BC 患者中,合并甲状腺癌2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0例。Luminal A 型 BC 患者再发甲状腺疾病总发病率高于其他3型(P <0.05);其他3型间再发甲状腺疾病总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分子分型 BC 再发甲状腺疾病具有一定差异,Luminal A 型 BC 患者更易再发甲状腺疾病。
作者:朱骊旭;高艳丽;李孟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小剂量肝素在脓毒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3例。对所有患者均贯彻容量复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脏器支持、控制血糖等基线治疗,实验组则同时还配合小剂量普通肝素治疗。记录患者的 APACHEⅡ评分,并观察小剂量肝素对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 APACHEⅡ评分均有所降低(P <0.05),实验组治疗7 d 后 A-PACHEⅡ评分降低更为显著(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PLT、PT 及 APT 等凝血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脓毒症患者小剂量肝素治疗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并不会改变凝血时间或增加出血反应,值得临床重视并选择。
作者:张科;孙荣青;李锦绣;王小雯;郭宇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结肠肿瘤患者采用增强 CT 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周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结肠肿瘤患者60例,经病理确诊结肠肿瘤73枚。所有患者均进行 CT 平扫和增强 CT 检查,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增强 CT 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 CT 平扫,增强 CT 诊断检出率以及对肿瘤形态、位置和生长方式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 CT 平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肠肿瘤患者采用增强 CT 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且操作简单方便。
作者:杨振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邓州市人民医院产科收入的11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80例非瘢痕子宫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共26例符合阴道试产指征,占23.6%,其中阴道分娩成功14例(53.8%)。与对照组瘢痕子宫妊娠产妇比较,观察组瘢痕子宫妊娠产妇手术时间、恶露持续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大,产褥病率及新生儿窒息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妊娠产妇,应着重孕期管理,系统评价产妇各项指标后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以降低妊娠并发症。
作者:郑清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降阶梯抗生素治疗策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重症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 COPD 并发重症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实验组给予降阶梯抗生素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各项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总好转率(92.3%)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各项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P <0.05),实验组改善更明显(P <0.05)。结论对 COPD 并发重症感染患者采用降阶梯抗生素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临床干预作用令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震宇;孙荣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过程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初产妇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产程结束后统计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程及产后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使产妇保持佳心理和生理状态,从而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王秀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脊麻和硬膜外麻醉在小儿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蔡协和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83例阑尾炎患儿,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将其分为硬膜外麻醉组(n =40)和脊麻组(n =43),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硬膜外麻醉组患儿肢体扭动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脊麻组,硬膜外麻醉组患儿术后平均苏醒时间短于脊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阑尾炎行脊麻的麻醉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可以延长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申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