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椎间盘摘除术与椎间盘融合术治疗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比较

钟斌;徐玉生

关键词:椎间盘摘除术, 椎间盘融合术, 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椎间盘摘除术与椎间盘融合术治疗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 A 组(椎间盘融合术,90例)和 B 租(椎间盘摘除术,9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 组总有效率为75.56%(68/90),B 组为72.22%(65/9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患者 ODI 及 VAS 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治疗后 ODI 及 VAS 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A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44%(13/90),B 组为16.67%(15/9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根据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情给予不同的手术方案,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脊麻和硬膜外麻醉在小儿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脊麻和硬膜外麻醉在小儿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蔡协和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83例阑尾炎患儿,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将其分为硬膜外麻醉组(n =40)和脊麻组(n =43),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硬膜外麻醉组患儿肢体扭动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脊麻组,硬膜外麻醉组患儿术后平均苏醒时间短于脊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阑尾炎行脊麻的麻醉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可以延长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申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永城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对照组患者实施经颞叶皮质造瘘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效果、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能彻底清除血肿、减少脑组织及动静脉的损伤,可去除骨瓣,有效降低颅内压,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母传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9例胃肠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外间质瘤(EGIST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分析9例 EGISTs 的临床资料和免疫组化结果。结果9例 EGISTs 中,男4例,女5例,年龄38~69岁,中位年龄55岁。3例发生于肠系膜,2例发生于大网膜,2例发生于食管胃交界处,食管和盆腔各1例。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腹部包块、尿频、呕吐等。梭形细胞型4例,上皮细胞型3例,混合细胞型2例。免疫组化:7例 CD117(+)、8例 DOG1(+)、3例 CD34(+)、2例 SMA(+)、desmin 和 S -100均为阴性。结论胃肠道外间质瘤好发于中老年人,CD117、DOG1和 CD34联合检测可提高 GIST 的诊断率,手术是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军扩;纪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以 Warburg 效应为轴心的恶性肿瘤代谢机制

    代谢是生物体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生物体生长、繁殖、保持它们的结构以及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等多项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其绝大部分由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phate,ATP)供应,而糖代谢是主要的ATP 生成途径。糖异生的逆反应是糖酵解。1920年德国生物学家 Warburg 发现肿瘤细胞即便在有氧条件下仍表现出活跃的葡萄糖摄取和糖酵解,即“Warburg effect”[1]。

    作者:杨康丽;余祖江;李晶晶;阚全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置管路径在血液透析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比较两种路径中心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按照置管路径分为两组:颈内静脉入路组42例,股静脉入路组45例。记录两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指标:尿素氮下降率(URR)、尿素清除指数(Kt/V),与导管相关的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颈内静脉入路组的透析充分性指标 URR 及 Kt/V 均高于股静脉入路组(P <0.05),而与导管相关的远期并发症血栓形成率及感染率均低于股静脉入路组(P <0.05),与导管相关的近期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是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临时性血管通路。

    作者:贾明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云南白药联合维生素 C、西咪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维生素 C 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口腔科进行治疗的108例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云南白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云南白药联合维生素 C、西咪替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云南白药联合维生素 C、西咪替丁在治疗口腔溃疡方面临床效果理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素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安阳市中心血站设备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目的:调查安阳市中心血站业务科室设备管理现状并分析对策,以提高血站业务科室设备管理水平。方法采用自制《血站业务科室设备管理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安阳市中心血站各业务科室的设备管理现状,分析设备使用和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有问题制定有效的改进方案。结果随机抽取50名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设备基本操作考核,其中有2名工作人员未合格,48名合格,合格率为96%。查找其保养及维修表单发现,6个月内共维修20次,老化5次,仪器出错3次,设备简单故障未及时处理导致出现重大异常5次,安全意识不够致操作不当7次。结论对血站业务科室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对血站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安全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自我防护意识。投入更多精力管理业务科室设备的盲区,对血站业务科室设备管理定期考核以降低或消除安全隐患,保证供血和用血人员的安全。

    作者:陈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体检中心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福田医院体检中心接受检查的16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受检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受检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建立并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仕琪;曾晓娟;高秋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单纯放疗与放化疗结合治疗结外鼻型NK/T淋巴瘤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单纯放疗与放化疗结合治疗结外鼻型 NK/T 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86例结外鼻型 NK/T 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用放疗组和放化疗联合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放化疗联合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放疗组(P <0.05);放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用放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放化疗联合疗法治疗结外鼻型 NK/T 淋巴瘤临床有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鹦君;张明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于叶县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按其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外科手术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及护理质量满意率。结果研究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护理质量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显著,且能提高护理质量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厄贝沙坦联合尼群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联合尼群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厄贝沙坦片0.15 g 口服,1次/d,尼群地平片10 mg 口服,2次/d。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尼群地平片,用量用法与观察组相同,疗程为1个月。监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尼群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效果显著,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谷二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登封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复杂胫骨平台型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牵引整复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廷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提高重症监护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提高重症监护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活力、总体健康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重症监护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马翠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视神经炎患者中医证型及行为类型分析

    目的:分析视神经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及行为类型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河南煤化鹤壁煤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89例(152只患眼)视神经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再随机选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评分表和 A 型行为问卷对两组人群中医证型和行为类型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中 A 型性格所占比例(71.91%)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气血两虚型、阴虚火旺型患者症状得分均低于肝郁气滞型、肝经火盛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各中医证型行为类型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均高于对照组人群(P <0.05)。结论视神经炎患者以 A 型性格居多,不同类型视神经炎患者症状得分存在差异。

    作者:段保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评估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接受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溶栓前后 NIHSS 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率(94.44%)高于对照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3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溶栓后 NIHSS 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溶栓后 NIHSS 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神经功能,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吴幸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阴道三维超声测量孕期宫颈预测早产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经阴道三维超声测量孕期宫颈预测早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于睢县中医院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150例,将孕周≥37周的75例足月分娩孕妇作为对照组,将28~37周的75例早产孕妇作为观察组。两组均使用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测第22、27、31和35周宫颈结构情况,观察对比两组宫颈长度和宫颈指数。结果两组孕妇宫颈长度均伴随孕周增多而缩短,宫颈指数均伴随孕周增多而上升。观察组平均宫颈长度小于对照组,平均宫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测量孕期宫颈可准确预测早产,宫颈长度越短、宫颈指数越高的孕妇极易出现早产,临床可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作者:刘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踝臂指数、心踝指数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心踝血管指数(CAVI)与冠心病(CHD)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疑诊 CHD 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CHD 组和非 CHD 组。CHD 组按照 SYNTAX 评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进行评定,分为轻、中、重组。测量所有受检者的 ABI 及 CAVI 值。比较各组 ABI、CAVI 值的差异。结果与非 CHD 组比较,CHD 组 ABI 数值较低,CAVI 数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轻度病变组比较,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 ABI 数值较低,CAVI 数值较高(P <0.05);与中度病变组比较,重度病变组 ABI 数值较低,CAVI 数值较高(P <0.05)。结论ABI、CAVI 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其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

    作者:陈安琪;张金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改善情况,根据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分并对比。结果两组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竭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郑辉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Arch钢板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 Arch 钢板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行颈后路单开门 Arch 钢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52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记录患者手术前后 JOA 评分、C5椎管矢状径大小,评价颈后路单开门 Arch 钢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效果。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随访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轴性疼痛、脑脊液漏、再关门等并发症。术后 JOA 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C5椎管矢状径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颈后路单开门Arch 钢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操作简单、可靠,疗效确切。

    作者:霍守松;王利民;曹竞;谭洪宇;王玉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镇痛技术进行无痛分娩。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助产士陪伴分娩。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顺产率、产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出生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初产妇产程中采用硬膜外镇痛分娩技术可明显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且安全、镇痛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素霞;丁欢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