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尹锐;向明明;郝飞;杨希川
报告1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男,43岁.左面部红肿1个月余.初发时表现为左下眼睑红肿,以后红肿范围渐扩大,累及整个左侧面部,并有水疱形成甚至破溃.根据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确诊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作者:郁博;何威;叶明福;李顺碧;林自华;何云志;黄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报告1例双侧巨大型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患者女,24岁.乳晕褐色斑10年,加重半年.患者自幼左侧乳头看不见.体格检查:双侧乳晕粗糙、增厚,呈乳头瘤样增生,右侧尤为明显.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乳头瘤样增生,皮突延长并融合.诊断: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
作者:晋红中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报告1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患者男,26岁.曾无防护地接触放射性元素钴3年.躯干部出现暗红色肿块1.5个月,伴有全血细胞减少.皮损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为真皮中下部及皮下脂肪层弥漫性瘤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显示LCA(+)、CD45RO(+)、CD3(+)、CD2(+)、CD8(+)、TIA-1(+)、CD20(-).
作者:李正刚;表贞淑;杨锎;景士兵;刘洋;白义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患者男,58岁.因右足第4、5趾间出现新生物伴疼痛2个月,于2005年11月10日就诊.患者3个月前右足第4、5趾间皮肤浸渍、发白,有烧灼感,未诊治.1个月后局部皮肤皲裂,并在裂口处出现肉芽肿样新生物,渐长至蚕豆大,色红,表而湿润,增生如鸡冠状,伴疼痛,右侧腹股沟淋巴结增大,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趾间尖锐湿疣,予以手术切除.术后患者疼痛加重,伤口不愈合,渗液有异味.既往局部无外伤、色素痣及雀斑.
作者:孙东丽;袁伟;张信江;汪治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女,48岁.左肩胛区红斑3年,逐渐增大、增多.组织病理检查曾疑诊为皮脂腺癌、默克尔细胞癌,后诊断为黑素瘤,并行手术切除,后确诊为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作者:李泓馨;高天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笔者于2006年5-11月采用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 病例和方法1.1 病例所有病例均选自在我科门诊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平均年龄37岁(13~68岁),性别不限,平均病程2.5年(7周~6年);临床表现为瘙痒和一过性风团;所有入选患者治疗前1个月均未服用过任何抗组胺药物.
作者:付瑶;裕普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30岁.因头颈部反复出现脓疱疹、疣状损害4个月,躯干、四肢出现脓疱疹20 d,于2006年5月23日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无诱因于头颈部出现毛囊性红色丘疹、丘脓疱疹,经抗生素治疗,皮损痊愈.3个月前额部、枕部再次出现毛囊性丘疹及脓疱疹,予中药治疗10 d后病情好转,遂给予抗生素治疗至脓疱干涸、结痂、脱落.20 d前皮损再次复发.
作者:马俊红;郑瑞;白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皮肤克罗恩病(cutaneous Crohn's disease)既可发生于胃肠道附近,也可发生于身体的其他部位,后者又称为转移性克罗恩病[1].本病临床少见,现将笔者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徐秀莲;刘国艳;孙建方;吴绍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患者女,37岁.前患尿毒症19年,每周腹透2次,历时3年后行双肾保留加右侧肾移植术,术后长期服用泼尼松和硫唑嘌呤,至今肾功能良好.9年前因痔疮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不久,肛周出现增生物并逐渐增大,曾在外院就诊,诊断为尖锐湿疣,局部行激光等治疗.术后多次复发,增生物逐渐形成菜花状.
作者:赵一鸣;陈仁贵;陈少茂;程俊波;匡志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患者男,43岁.因右手中指甲下出现红斑、脓疱4个月余,加重并泛发全身1周余,于2006年2月23日入院.4个多月前,患者右手中指被异物刺伤后甲下出现红斑、脓疱,伴灼痛.在当地医院经抗感染治疗后病情无好转,甲下反复出现小脓疱,并逐渐蔓延至该指第1~3指节及右手背.1周前躯干、四肢亦出现散在红斑,其上密集针头至米粒大脓疱,基底潮红,部分脓疱融合成脓湖,表面结痂呈蛎壳状.家族成员中无银屑病史及类似疾病史.
作者:肖玉凤;何勤;余德厚;蒋燕萍;马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检测trappin-2蛋白在银屑病患者血清及皮损中的表达.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16例脓疱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以及32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10例局限性脓疱性银屑病患者皮损负压吸疱液中trappin-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及皮损组织液中trappin-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其中进行期和稳定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rappin-2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患者相应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呈正相关.局限性和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及皮损组织液中trappin-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与病情活动指数无线性相关.结论:trappin-2蛋白在寻常性银屑病和脓疱性银屑病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阎衡;郝飞;周村建;周春丽;向明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患儿女,14岁.左耳后丘疹1年,无自觉症状,于2006年7月28日来本院门诊就诊.患儿1年前左耳后出现2个针头大黄白色丘疹,不痛不痒,未予治疗,后皮损逐渐增多.既往体健,否认局部有刺激及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发育、营养良好.
作者:葛兰;尹锐;向明明;郝飞;杨希川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患者男,26岁.臀部肤色丘疹26年,近半年增长迅速,于2006年3月8日来我科就诊.患者出生1个月时,左侧臀部出现数个肤色丘疹,未予诊治,皮损渐增多增大,无任何自觉症状.近半年皮损增长迅速,遂来我科诊治.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
作者:彭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患者男,70岁.因右踝伸侧、右股内侧及左小腿内侧出现半球形皮肤肿物3个月余,于2006年5月2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踝伸侧出现皮下结节,逐渐增大至鸡卵大,表面破溃,出现卫星状结节.2个月前右股内侧及左下肢出现类似肿块,分别为鸡蛋和鸽蛋大,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正规治疗,肿物渐增大.否认有外伤史,家族无类似疾病史.
作者:李琛;柳曦光;独孤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由凝固酶阳性金葡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红肿,大片剥脱,婴幼儿多见.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共治疗86例SSSS,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树叶;汤建萍;周斌;曾迎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黑素瘤抑制性活性因子(MIA)在黑素瘤及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8份黑素瘤石蜡标本、35份基底细胞癌石蜡标本以及32份色素痣石蜡标本中MIA的表达水平.结果:MIA在所有色素痣以及基底细胞癌中均呈阴性表达,而在原位黑素瘤、侵袭性黑素瘤、有淋巴结转移的黑素瘤、无淋巴结转移的黑素瘤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91.6%、94.1%和42.8%.结论:MIA在黑素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IA有可能成为临床诊断、治疗黑素瘤的靶点.
作者:钱悦;梁少姗;陈思远;冯爱平;涂亚庭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报告1例散发性肘毛增多症.患者男,63岁.双肘毛先天性增多、变长.20~40岁时肘毛长达14 cm左右.患者发育正常,无畸形.家族成员无类似疾病.皮肤科检查示前臂伸侧自肘关节附近至腕关节可见色黑、约10 cm、长短一致的体毛密集分布.诊断:散发性肘毛增多症.
作者:谭城;朱文元;闵仲生;周克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含烟酰胺和N-乙酰葡萄糖胺的护肤品在改善色素沉着方面的效果.方法:双盲、基质对照人体试验.采用REAL3.0系统采集所有图像,用相关软件分析色斑面积百分比、L*a*b值、黑素相关的色斑面积百分比、平均黑素含量(灰度)和黑素相关的皮肤颜色均匀度;Chromameter测量非色斑部位皮肤颜色改变;由皮肤科专家分析使用护肤品前后照片改善情况和受试者自我比较进行主观评价.结果:与基质相比,含烟酰胺和N-乙酰葡萄糖胺的护肤品可以抑制色斑面积的增加,减轻紫外线引起的肤色加深和肤色不均匀.结论:正常人皮肤对含烟酰胺和N-乙酰葡萄糖胺的护肤品有良好的耐受性,与基质相比,该护肤品有一定的减轻色素沉着的效果.
作者:吴艳;仲少敏;Joe Kaczvinsky;赵俊郁;乔圆;邓琳;Chieko Soh;Cindy Berge;Michael Marmor;Donald Bissett;Larry Robinson;朱学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导致的与遗传有关的少见皮肤病,临床上可分为扁平疣型、花斑癣型及点状瘢痕型.花斑癣型疣状表皮发育不良较少见,临床上表现为泛发性花斑癣样皮损,治疗较困难.笔者采用阿维A治疗1例泛发性花斑癣型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连生;魏志平;张兴洪;刘彦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患者女,68岁.头顶部赘生物10年,局部有刺痛感半年,皮损增大、破溃3个月,于2006年9月15日入院.10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右侧头顶部出现约黄豆大结节,质硬,表面较光滑,无破溃、糜烂,不久于原皮损处又出现类似结节.半年前,患者自觉皮损及周边皮肤有轻微刺疼,在当地医院就诊,外用雄黄、冰片等,疼痛可缓解.
作者:许飏;何渊民;杨祖成;黎昌强;熊霞;陈德宇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