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社
目的 观察盐酸纳布啡术前用药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盐酸纳布啡组和对照组,每组45 例.盐酸纳布啡组手术开始前15 min静脉滴注盐酸纳布啡20 mg,对照组采用同体积生理氯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缝皮结束时(T2)、吸痰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5 min(T5)、拔管后30 min(T6)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观察记录患者苏醒期的Ricker镇静躁动评分(RASS)及视觉模拟评分表(VAS)镇痛评分,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比较,两组患者T2~T6时的MAP、HR均偏高(P<0. 05);与对照组比较,盐酸纳布啡组患者T2~T6 时的MAP降低、HR减慢(P<0. 05).与对照组比较,T3~T6时盐酸纳布啡组的RASS评分及VAS镇痛评分较低(P<0. 05),盐酸纳布啡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P<0. 05).结论 术前应用盐酸纳布能够为妇科腔镜手术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并改善患者的苏醒质量,减少苏醒期躁动,安全性高.
作者:王新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比较单纯放疗和同期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5 年6月年2017年10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同期放化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周期,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记录并统计两组治疗后2 个周期的近期有效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治疗前后CD3 +、CD4 +、CD8 +、CD4+/CD8+水平;根据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NCI-CTCAE4. 0)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治疗后随访5 年,记录并统计患者治疗后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采用同期放化疗治疗2个周期的有效率为5 1. 67%,高于对照组的36. 67%(P<0. 05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2个周期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均<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2个周期CD8+水平低于治疗前(P<0. 05);观察组治疗后2个周期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治疗后2个周期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2个周期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腹泻、发热、神经毒性及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治疗后1、3、5 年远期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 05).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连续5 年的随访,观察组无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食管癌患者采用同期放化疗治疗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有助于提高近期疗效和生存率,改善患者免疫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江涛;乔艳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20例患者中单侧发病13 例,双侧发病7 例,共27 个病灶;MSCT表现有:①水样到新鲜出血样密度不等;②外缘毛糙不规整,内缘光整,无明显壁结节;③主囊外小子囊(卫星囊)为特征性表现;④囊壁均匀轻~中度强化;⑤与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粘连.结论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SCT征象具有一定特点,了解临床资料及病史有利于术前对病灶进行更准确地定位及定性诊断.
作者:李瑛;师建强;唐笑先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e 抗原(HBeAg)阳性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HBeAg阳性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在治疗的各时期HBV-DNA 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 05);研究组治疗后第12、24、48周,HBeAg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 05);研究组治疗各阶段的肝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 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 05 ).结论 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HBeAg阳性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阿德福韦酯,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旭玲;陈佳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乙酰半胱氨酸片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效果,观察氧化应激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将山西博爱医院2014年12 月至2016 年12 月收治的98 例OSAHS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 例.对照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乙酰半胱氨酸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监测患者的氧减指数(ODI)、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丙二醛(MDA).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 88%)高于对照组(79. 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24周,两组ODI低于治疗前,LSaO2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ODI低于对照组、LS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治疗后24周,两组MDA、AOPP低于治疗前, SOD高于治疗前(P<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24周的AOPP低于对照组,治疗12、24周的MDA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OSAHS患者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基础上加用乙酰半胱氨酸片,能改善氧减指数与LSaO2水平,进一步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靖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对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痉挛型脑瘫患儿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55 例.对照组主要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比较两组患儿下肢肌张力、平衡能力及粗大运动功能.下肢肌张力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进行测评,平衡能力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测评,粗大运动功能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下肢肌张力及平衡能力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 );治疗后,两组MAS得分均明显下降(P<0. 05 ),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P<0. 05 );治疗后两组BBS 得分均明显升高(P<0. 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 05).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的站立区(D区)及走跑跳区(E区)得分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 05);治疗后,两组患儿D区、E区得分均明显升高(P均<0. 05 ),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 05).结论 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可降低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提高平衡能力、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作者:张瑞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微小肾结石可靠性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择2015 年12月至2017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肾结石患者50例.结石直径1~3 mm者27例,3~5 mm者23 例,其中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和X线检查,探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超声检查和X线检查联合诊断准确率(100. 00%)高于超声诊断准确率(92. 00%),P<0. 05;超声诊断直径3~5 mm结石的准确率(100. 00%)高于直径1~3 mm结石的准确率(85. 18%),P<0. 05.结论 针对直径1~3 mm的微小肾结石术前行超声诊断价值不高,但将其应用在>3 mm的肾结石诊断中价值较高,因此为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应将超声与X线诊断联合,减少漏诊情况.
作者:王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治疗一线治疗失败的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采用GC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失败的43 例转移性或局部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进行二线治疗,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统计患者的临床获益率和总有效率.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常规毒性判定标准(NCI-CTC)4. 0 标准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8个月;疾病进展8 例,疾病稳定7 例,部分缓解19例,完全缓解9例;临床获益率为81. 4%(35/43),总有效率为65. 1%(28/43).主要不良反应:贫血22例,厌食、恶心和呕吐22例,皮疹19例,低钾血症19例,无一例因发生不良反应死亡.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一线GC方案治疗失败的转移性或晚期上皮细胞癌患者,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书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山西地区感染性眼病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感染性眼病患者所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114 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 Compact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鉴定细菌类别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并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药敏试验进行补充.结果 感染性眼病以眼外伤为主,并以中青年男性为主要人群.标本主要取自结膜囊分泌物,占71. 05%.114株表皮葡萄球菌中MRSE阳性率为70. 18%,表皮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未发现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喹努普汀/达福普汀有耐药的菌株.结论 感染性眼病中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不敏感,具有多重耐药性,耐药形势很严峻,应重视加强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性的检测,为临床医师和实验人员提供指导,并根据药敏结果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张云琴;康玉国;赵海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胱抑素C(CysC)参与多种疾病病理生理过程的诸多环节,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多年来内科系统多领域对CysC研究的热度逐渐升高,且CysC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病情发展、评估、预后及随访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Cys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及动脉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金花;李建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液科微生物学检查证实的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BSI)的病原学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科2015 年7 月至2017 年6 月住院治疗的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培养结果,统计分析微生物学诊断BSI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学资料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83份血液标本共检出病原菌239株,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 BSI 24 株,单一菌感染 227 株,复数菌感染 12 株(6 例).其中,G-菌 136 株(56. 90%),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占 15. 90%、9. 62%、8. 79%;G+菌66 株(27. 6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6. 28%、5. 86%;真菌37株(15. 48%),均属于念珠菌.G-菌对阿米卡星和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G+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性低.年龄≥60 岁、粒细胞缺乏及持续时间>7d、疾病非缓解状态和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是发生BSI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液科BSI以G-菌为主,对阿米卡星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高;G+菌的耐药率低;真菌感染率有上升趋势.高龄、粒细胞缺乏、原发疾病不缓解和合并主要脏器损害是BSI的高危因素并影响预后.
作者:张圣洁;张小琴;周健;张?莉;祖璎玲;许青霞;符粤文;房佰俊;李玉富;魏旭东;宋永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直线切割缝合器修复结肠造口脱垂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造口脱垂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切割缝合器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行肠管悬吊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人造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其并发症造口缺血坏死的发生率及术后1年的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人造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造口缺血坏死的发生率及术后1年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直线切割缝合器修复结肠造口脱垂简单易行,减少开腹手术带来的创伤,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无造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安全性高.
作者:袁炜嗣;陈银杏;庄丹;林锡汉;洪建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静脉溶栓(IVT)后24 h内开始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晋中市榆次区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IVT治疗,研究组在IVT后24 h内采取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时间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3 个月时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FMA)、患肢关节改良Ashworth分级(MAS)、改良Rankin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周和3个月时,两组Barthel指数与FMA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均<0. 05 ),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 05 );两组患肢关节MAS 量表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 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脑出血、肺部感染总发生率(3. 33%)低于对照组(16. 67%,P<0. 05).结论 ACI患者在行IVT治疗后24 h内开始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缓解肌张力,且能够降低脑出血、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而有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爱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评估影响延髓胶质瘤显微手术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 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胶州市人民医院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32 例延髓胶质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后对患儿的生存时间、症状转归、死亡原因与肿瘤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32例患儿中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15 例,部分切除10例.病理诊断均为胶质瘤,其中WHO Ⅰ级2 例,WHO Ⅱ级21例,WHO Ⅲ级5 例,WHO Ⅳ级4例.术后对患儿进行随访,患儿1年生存率为75. 0%(24/32),5 年生存率为62. 5%(20/32);平均生存时间(70. 5 ±10. 8)个月.多因素Cox分析表明,肿瘤切除程度(RR=12. 409,95% CI:1. 362 ~113. 151,P=0. 027)与肿瘤病理 WHO 分级(RR=128. 614,95% CI:2. 366~6 885. 171,P=0. 018)是影响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延髓胶质瘤患儿中病理低级别的更多,肿瘤切除程度与肿瘤WHO病理分期是影响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纪德峰;冷敦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结核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活动性结核患者129 例,收集其入院时和出院时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及血沉,并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入院时外周血MLR为0. 52 ±0. 31,抗结核治疗后MLR为0. 39 ±0. 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部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结核患者 MLR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 ).结论 MLR用于预测活动性结核病的治疗转归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王利芬;张鲜惠;侯燕玲;常蕴青;刘燕燕;杨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采用自由体位进行阴道自然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 年1月至2017年6月产科进行阴道自然分娩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产妇150例,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仰卧体位分娩,观察组产妇在第二产程以自由体位分娩,综合评价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时间、分娩方式、分娩后的母婴结局情况等.结果 两组产妇第一产程分娩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产妇第二、三产程分娩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自然分娩概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钳助产率、再次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产妇妊娠结局包括宫颈裂伤、会阴裂伤、产后不适、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婴儿吸入综合征、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对较低,而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采用自由体位进行阴道分娩可缩短产程时间、提高顺产率、降低再次剖宫产的发生率,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出现的概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分娩方式,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杨红玉;洪小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小儿尿路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常见抗生素的药敏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97例小儿尿路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针对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尿路感染患儿中男性占62. 95%,女性占37. 05%;>1岁者占53. 81%,<1岁者占46. 19%;合并尿路畸形者占31. 98%.检出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占83. 33%(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62. 18%),革兰阳性球菌占 14. 74%(屎肠球菌及粪肠球菌的构成比例均为5. 77%).药敏分析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均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8. 97%和100%;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敏感,敏感率均为100%.结论 导致小儿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是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对泌尿系感染患者药物的选择至关重要,临床需根据药敏指导用药.
作者:杨跃红;赵丽君;吴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洛阳市中心医院2015 年2月至2017年3月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53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3D腹腔镜22 例(3D组),行2D腹腔镜31例(2D组).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肾动脉阻断热缺血时间、术后引流天数、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者.3D组手术时间与肾脏热缺血时间少于2D组(P<0. 05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天数、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 05).术后随访6~48个月,未出现局部肿瘤复发、远处转移或肾功能不全.结论 与2D腹腔镜相比,3D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肾动脉阻断热缺血时间,降低了手术难度,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作者:韩兴涛;杨锦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引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γ-干扰素(IFN-γ)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取患者自体外周血,培养自体DC-CIK,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活化后回输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同时予以IFN-γ皮下注射治疗48周.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患者外周血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以Fibroscan肝纤维化无创检测仪检测治疗前后肝硬度值.结果 DC-CIK联合 IFN-γ治疗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 HBV-DNA 水平明显下降(7. 04 ±1. 02 比5. 62 ±1. 99,P=0. 001),病毒学应答率为56. 7%.DC-CIK联合IFN-γ治疗后肝脏硬度值明显下降(9. 65 ±3. 75 比6. 63 ±2. 48,P=0. 000).结论 DC-CIK联合IFN-γ治疗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并抑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过程.
作者:韩际奥;马英杰;郭云霞;秦宝山;张意兰;白璐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硫酸镁、硝苯地平、盐酸拉贝洛尔三药联合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90例,均已排除其他疾病,按治疗方案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硫酸镁、硝苯地平两药联合治疗;B组给予硫酸镁、盐酸拉贝洛尔两药联合治疗;C组给予硫酸镁、硝苯地平、盐酸拉贝洛尔三药联合治疗.评估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C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三组患者血压及24 h 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 ),治疗后C组舒张压、收缩压及24 h 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 05).结论 硫酸镁、硝苯地平与盐酸拉贝洛尔三药同时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疗效显著,且三药联合治疗还可有效促进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雨;吕敬媛;李佳琳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