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丽娜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计划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脑卒中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住院系统康复治疗1个月以及家庭康复治疗2个月,观察组给予住院系统康复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 Barthel 指数和 Fugl-Meyer 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 Fugl-Meyer 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 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系统康复治疗对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具有明显作用,患者恢复期间采取家庭康复治疗能有效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从而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和负担。
作者:许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阿维 A 治疗严重类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82例严重类型银屑病患者,包括22例寻常斑块型,20例红皮病型,19例泛发性脓疱型及21例关节病型,分别将其标记为 A、B、C、D 四组,观察并记录阿维 A 对这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 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91%,B 组为85.00%,C 组为100.00%,D 组仅为52.38%;不良反应症状包括口干、唇炎、皮肤干燥、瘙痒以及脱发等,但经对症治疗,不良反应症状均消失。结论阿维 A 治疗严重类型银屑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联合常规治疗对克罗恩病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105例克罗恩病伴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英夫利息单克隆抗体组(A 组,n =60)和常规对照组(B 组,n =45)两组。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记录其用药前后各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后,A 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 B 组的73.3%(P ﹤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及 C 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则显著提高(P ﹤0.05),其中 A 组变化幅度大于 B 组(P ﹤0.05);③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以恶心呕吐、皮疹及头晕等轻微不良反应为主,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克罗恩病伴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予以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联合常规用药方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永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管非梗阻性狭窄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方法纳入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显示冠状动脉血管狭窄﹤50%患者80例为冠状动脉血管非梗阻性狭窄组,另选同期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冠状动脉血管无狭窄患者7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在相同条件下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两组的心率变异性参数:全部正常 RR 间期标准差(SDNN)、连续5 min 正常 RR 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 RR 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 RR 间期差值超过50 ms 的心搏数占 RR 间期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比较两组间心率变异性各参数的特点。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冠状动脉血管非梗阻性狭窄组 SDNN、SDANN、RMSSD、PNN50均降低,SDN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DANN、RMSSD、PNN50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状动脉非梗阻性狭窄患者心率变异性较正常组降低,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作者:张真真;赵洛沙;杨帆;王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郸城县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均予以西药降糖治疗,同时治疗组加服益气养阴活血方,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情况。结果治疗组经益气养阴活血方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4.45%,而对照组为8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治疗组在降低血糖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益气养阴活血方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优于仅用西药治疗。
作者:张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经胸入路与经腹食管裂孔两种手术入路对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存活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西峡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Ⅱ、Ⅲ型食管胃结合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种不同手术入路将其分为 A 组(经腹组,n =60)与 B 组(经胸组,n =40),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两组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记录患者1年生存率,统计患者1年后复发转移率及体质量、呼吸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A 组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 B 组的20.0%(P ﹤0.05);A 组淋巴结清扫个数为(23.1±13.2)个,大于 B 组的(15.3±7.4)个,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7.0±6.2)d,短于 B 组的(21.1±8.7)d(P ﹤0.05)。结论对Ⅱ、Ⅲ型食管胃结合腺癌患者采用经腹入路术式,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速度快,远期生存率高,淋巴结清扫彻底,值得推广。
作者:李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大隐静脉透光旋切术患者的护理措施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大隐静脉透光旋切术患者6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33%,观察组为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了软组织蜂窝织炎等并发症,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为大隐静脉透光旋切术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郭丽萍;张新玲;李雪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延续监护干预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脑梗死患者100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延续组与常规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预后。结果延续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 Barthel 指数、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延续组按时服药、合理饮食、按时锻炼、按时复诊遵医行为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改善其生活质量、遵医行为、日常生活能力,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杜敏;柳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23G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复杂黄斑裂孔手术的影响。方法观察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67例68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评价患者预后与护理的关系。结果经过严格规范护理的68只眼黄斑裂孔患者,视网膜复位66只(占97%)。术后痊愈65只眼,60眼视力提高,2眼视力不变,3眼视力减退。结论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买玉洁;鲁方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对由于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呼吸困难患者采用气管镜实施诊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荥阳市人民医院近年收治的此类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促进胃肠动力及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气管镜诊治。了解两组患者疾病改善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差异。结果治疗效果上,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观察组为9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依从性方面,对照组为90.63%,观察组为87.5%,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由于胃食管反流引发的呼吸受阻疾病采用气管镜诊治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会对患者造成较严重额外不适,患者依从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兰立志;杨永杰;赵迪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陈旧性心肌梗死 fQRS 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本研究对象,于入院72 h 内依据心电图 fQRS 观察结果,将其分为A 组[伴有 fQRS,其中 A1组(2个导联)、A2组(﹥2个导联)]、B 组(未出现 fQRS),观察各组住院期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探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陈旧性心肌梗死 fQRS 波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 组室扑/室颤(13.63%vs 0)、单形/多形室速(20.45% vs 3.84%)、多形/多源室早(22.72% vs 3.84%)、单源室早(47.72% vs 30.76%)、成对室早(25.00% vs 7.69%)、频发室早(27.27% vs 15.38%)、偶发室早发生率(34.09% vs 23.07%)均较 B 组高,A1组室扑/室颤(0 vs 20.00%)、单形/多形室速(5.26% vs 28.00%)、多形/多源室早(10.52% vs 36.00%)、单源室早(26.31% vs 56.00%)、成对室早(0 vs 20.00%)、频发室早(5.26% vs 32.00%)、偶发室早发生率(10.52% vs 40.00%)均较 A2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陈旧性心肌梗死 fQRS 波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伴有 fQRS 波的陈旧性心肌梗死者具有较高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程俊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 Millikan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给予 Millikan 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给予 Rutkow 疝环充填式手术,记录两组治疗及预后情况,将所得数据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但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30%)、随访复发率(2.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0.23%、20.93%, P ﹤0.05)。结论 Millikan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疗效及预后均较为满意,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并保障其生活质量。
作者:石凤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双环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18例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次、1次/ d;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双环醇片25 mg/次,3次/ d。两组均不用其他抗病毒、免疫调节及抗肝纤维化药物,疗程共48周。观察乙肝病毒学指标(HBV DNA、HBeAg 阴转率、HBeAg 血清学转换率)、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时,两组 HBV DNA 低于检出下限比率,HBeAg 阴转率、HBeAg 血清学转换率均相似,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均﹥0.05);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改善和肝纤维化指标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 ﹤0.05)。两组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双环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在改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
作者:刘天保;刘占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联合白芍总苷对慢性荨麻疹患儿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慢性荨麻疹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白芍总苷,两组共治疗28 d。治疗前后测定血清 IFN-γ和 IL-4。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观察组为92.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 IFN-γ均有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 IL-4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 ﹤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白芍总苷可以更好的调节免疫平衡,提高慢性荨麻疹患儿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卫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LA)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109例急性阑尾炎病例按随机原则分为经脐单孔 LA 组55例,常规 LA 组54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中转率、住院日、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总费用。结果经脐单孔LA 组顺利完成手术45例,中转常规 LA 7例,开腹阑尾切除术3例,中转率为18.19%;常规 LA 组顺利完成手术51例,中转开腹阑尾切除术3例,中转率为5.56%。两组均无粪漏、腹腔出血及脓肿形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日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切口感染、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阑尾炎经脐单孔腹腔镜切除术是可行的,但与常规腹腔镜切除术比较,其安全性、有效性较低。
作者:张建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对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胶州市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1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以同期发病条件基本相同的11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NIHSS 评分、ADL 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术后患者存活率为83.6%,致残率为14.43%;对照组术后患者存活率为60.00%,致残率为42.0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叶林;纪德峰;徐增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追踪方法学优化手术室带教工作流程,提高实习护士专科学习效果。方法根据追踪方法学的理论基础,将追踪步骤运用到带教工作中,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理论操作成绩、师生互评结果、学生对科室及老师的满意度结果。结果应用追踪方法学进行优化手术室带教工作流程后,实验组的各项对比数据高于对照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追踪方法学适用于手术室及其他科室的带教工作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霞;刘继萍;禹继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纯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6项生化指标及炎性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行MHD 的尿毒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液的类型将患者分为超纯透析液组(48例)和常规透析液组(48例),观察透析3个月后两组患者贫血指标、生化指标和炎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超纯透析组白蛋白浓度(Alb)、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Ca2﹢分别为(43.14±4.10)g/ L、(110.6±23.8)g/ L、(33.04±4.18)%、(2.51±0.08)mmol/ L,均显著高于常规透析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超纯透析液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分别为(60.21±18.30)pg/ L、(5.72±1.86)mg/ L,均显著低于常规透析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纯透析液行维持血液透析治疗能够降低单核细胞活性,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
作者:刘继红;李艳丽;孙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指定专业技术人员完成90例垂体腺瘤患者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结果90例垂体腺瘤患者均顺利完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手术时间(76.52±19.81)min,术中出血量(89.71±23.40)ml;肿瘤全切除率高达76.67%,显著高于肿瘤次全切除率(17.78%)及肿瘤部分切除率(5.56%),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与未发生并发症患者所占比例(95.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垂体腺瘤患者给予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外科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杨黎明;贾红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析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有效治疗方法,比较各类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方法选择信阳市中心医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4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全矫治疗,观察组采取双光镜治疗,比较两组矫正前、随访1年、随访2年时视力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矫正前视力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经矫正后,观察组随访1年时视力平均为(0.91±0.37),随访2年视力平均为(0.95±0.2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远视性弱视、近视性弱视、散光性弱视治疗有效率分别达到95.92%、87.96%、94.7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3.72%,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光镜矫正治疗各种类型屈光不正弱视效果均优于全矫治疗,且远视性弱视有效率高,散光性弱视有效率低。
作者:胡新苗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