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90例

冯志;郭志芳;王健

关键词:老年, 急性胆囊炎, 多器官功能衰竭
摘要:目的 总结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90例,非手术治疗22例,手术治疗68例.结果 22例非手术治疗后,治愈19例,死亡3例.68例手术治疗后,治愈63例,死亡5例.结论 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宜掌握手术时机和正确的手术方式,以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脊髓功能改善、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Cobb's角的矫正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平均随访18.7个月,椎体内植骨融合良好,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增加57.6%,Cobb's角由术前25.1°恢复到8.8°,无断钉及松动.对照组术后推体前缘高度比值增加48.6%,Cobb's角由术前31.1°恢复到1 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力学性能,减少内固定物折断、椎体高度再丢失等并发症.

    作者:庄冠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面部整形手术局部浸润麻醉下的丙泊酚镇静深度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用于局部浸润麻醉下面部整形手术镇静的可行性,并寻找达到满意镇静时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e50).方法 面部整形患者40例,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镇静镇痛下,以血浆靶浓度为1 μg/ml开始TCI丙泊酚,使改良镇静/警醒评分(OAA/S评分)达到2~3分为满意镇静标准,相邻靶浓度比率为1∶2观察局部浸润麻醉时、切皮时、手术30 min时患者OAA/S评分变化及术后患者对手术过程记忆和满意评价.结果 丙泊酚TCI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的Ce50为1.08 μg/ml,95%的可信区间CI为1.38~3.76μg/ml.在局部浸润麻醉时OAA/s评分升高,切皮和手术中评分无变化,手术后部分患者对麻醉和切皮有记忆,大部分患者对手术过程满意.结论 丙泊酚TCI能够满足局部浸润麻醉下门诊整形手术的镇静需求,提高就诊患者的满意度.达到OAA/S评分2~3分的满意镇静深度的Ce50为1.08 μg/ml.

    作者:张同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局部麻醉下行疝修补术临床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腹股沟疝发生率逐年增高,此与老年人常合并有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肥大、便秘等致腹压增高的慢性疾病及腹壁软组织日趋薄弱有关[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48例,男46例,女2例,年龄43~80岁,≥60岁32例,平均66.5岁.腹股沟疝单侧47例,双侧疝1例;复发疝2例,直疝5例.病程13个月~8年.合并有冠心病3例,心功能不全2例,房型早搏2例,偶发室性早搏2例,习惯性便秘6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7例,前列腺肥大9例,血吸虫肝硬化2例.

    作者:姚志刚;钱呈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尿酸血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血小板聚集率与尿酸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小板大聚集率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31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hs-CRP水平、血小板大聚集率与血尿酸水平的组间差异性,并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hs-CRP、血小板大聚集率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间hs-CRP、血小板大聚集率与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患者hs-CRP和血小板大聚集率与血尿酸水平存在正相关(r=0.703,P =0.003).结论 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增高,hs-CRP水平升高,两者呈正相关.

    作者:杨道荣;姜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抗磷脂抗体对妊娠丢失筛查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妊娠丢失与抗磷脂抗体(APA)[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CA)和狼疮抗凝抗体(LA)]的关系.方法 观察组为150例有妊娠丢失史的患者,其中分为胚胎停育组(36例)、死胎组(44例)和复发性流产组(70例).对照组为同期120例正常孕妇,分别测定观察组和对照组静脉血清APA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整个观察组APA、ACA、LA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停育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胎组和复发性流产组的APA、ACA、LA阳性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A与妊娠丢失有关,尤其对于复发性流产和死胎者.因此,对有不良孕产史的患者常规筛查APA,有利于尽早对因治疗.

    作者:张浩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选择

    目的 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 112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27例行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内固定,21例行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20例行双侧开窗髓核摘除,44例行单侧后路开窗髓核摘除.结果 1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术后神经症状有不同程度恢复,术中硬脊膜破裂脑脊液漏13例,无神经损伤加重病例.参考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优93例,良16例,可3例,优良率为97.3%.结论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入路的确定应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对于年轻、单节段及旁侧型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单侧开窗或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对多间隙、中央型突出髓核大者选择双侧开窗或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对严重椎管狭窄或合并椎间不稳者加椎间融合内固定.

    作者:卢中道;杨勇;梅伟;范富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90例

    目的 总结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90例,非手术治疗22例,手术治疗68例.结果 22例非手术治疗后,治愈19例,死亡3例.68例手术治疗后,治愈63例,死亡5例.结论 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宜掌握手术时机和正确的手术方式,以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冯志;郭志芳;王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恩度不同给药方法联合DP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恩度不同给药方法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试验组15例给予恩度225 mg加入3个微量输液泵序贯持续输注15 d;同步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顺铂(DDP)75 mg/m2分3d给药,即第2、3、4天;21 d为1个周期.对照组15例采用恩度常规给药7.5 mg/m2(每天15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3h,第1~15天;同步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DDP 75 mg/m2分3d给药,即第2、3、4天;21 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于治疗1个周期后评价不良反应,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试验组疾病控制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度持续给药联合DP方案化疗可使晚期卵巢癌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受益.

    作者:管素君;隋黎丽;薛秀燕;牟建红;陈志强;韩立堂;管乐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在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在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70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歧三联活茵胶囊,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肝功能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能够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体内内毒素水平,改善肝功能,抑制炎性反应损伤,疗效显著.

    作者:黄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危重患者凝血功能早期检查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早期检测对预测危重患者病情的临床意义.方法 ICU病房2011年1至12月危重病患者400例包括刚入院的和刚手术后的危重患者,采用STA-R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测定进入ICU病房后2h内第一次抽血常规测定各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3(ATⅢ),观察各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单纯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组凝血功能明显异于SIRS (P<0.05);SIRS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组患者凝血功能明显异于非MODS组(P<0.05).结论 危重患者凝血功能早期检测有助于SIRS患者早期病情判断,并有助于MODS的早期监测.

    作者:闫莉梅;黄忠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瑞芬太尼对高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高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行胃肠道全麻术的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观察组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评分及恢复情况,评估瑞芬太尼对高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各单项测试功能恶化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术后观察组心理控制、数字广度与数字符号测试结果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患者脏器功能储备降低,应用瑞芬太尼来麻醉能缩短意识恢复时间,显著提高高龄患者苏醒质量.

    作者:吴文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可吸收止血纱布在腭裂松弛切口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腭裂手术后松弛切口止血、封闭死腔、防止术后并发症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1年采用可吸收止血纱布对40例先天性腭裂术后松弛切口填塞止血的临床效果.结果 40例腭裂术后无一例并发症,近、远期效果良好.结论 可吸收止血纱布应用于腭裂术后松弛切口优于以往常规处理,更比松弛切口裸露安全便于术后早期饮食.可广泛应用于腭裂松弛切口中.

    作者:谢素娟;徐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人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

    目的 探讨人脐血干细胞(UCBSC)外周静脉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2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用UCBSC外周静脉血移植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IB)、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变化,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变化与不良反应.结果 UCBSC治疗2周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除ALT和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24周后TBiL明显改善(P<0.05),ALB及TP治疗过程中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乏力改善20例(76.9%),食欲改善16例(61.5%),腹水减少或完全消失19例(73.1%).治疗10周后有1例患者死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低热,不影响治疗,其余患者未发现与细胞移植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UCBSC外周静脉治疗是短期内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渗糖加胰岛素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高渗糖加胰岛素治疗剖宫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 将开封市妇幼保健院5年来剖宫产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138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78例,用高渗葡萄糖20 ml+胰岛素20 U注射并清洗脂肪液化的切口,然后用蝶形胶布用力将切口闭合,5d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对照组60例用生理盐水20 ml+庆大霉素8万U清洗切口,并用蝶形胶布闭合,5d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高渗糖加胰岛素组78例中有76例完全愈合,有效率为97.4%,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组60例中有42例完全愈合,有效率为70%.结论 高渗糖加胰岛素对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有良好的效果,且方法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刘东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腔镜与锁骨上斜切口入路甲状腺切除术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腔镜入路与锁骨上斜切口入路甲状腺切除术之间的差异,探讨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择因“单侧良性甲状腺结节”接受手术治疗的135例患者,按照患者的意愿分为腔镜组(45例)和锁骨上斜切口入路组(90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近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①术中情况:所有患者均接受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锁骨上斜切口入路组,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锁骨上斜切口入路组.腔镜组的住院时间短于锁骨上斜切口入路组,腔镜组的住院费用高于锁骨上斜切口入路组.②术后近期疗效:术后3个月腔镜组美容效果明显优于锁骨上斜切口入路组.术后半年彩超复查均无复发.结论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但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增加.与锁骨上斜切口入路组相比,腔镜手术的美容效果明显.

    作者:雷周满;郭宁;孙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全身麻醉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的影响

    目的 比较手术结束前静脉泵注不同浓度的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全身麻醉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及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择6 ~10岁,ASA Ⅰ~Ⅱ级,全身麻醉下行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84例,随机分为四组,右美托咪定0.7 μg/kg组(A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组(B组),右美托咪定0.3 μg/kg组(C组),生理盐水组(D组).术毕前30 min静脉泵注相应药品,15 min内泵注完毕.观察并记录用药前(T0),拔管前(Tl),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肌耗氧量(MCO)及患儿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不同时间点的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 T2、T3时,与A、B组比较,C、D两组血压及HR、MCO均增高(P<0.05);A、B组间血压及HR、M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不同时间点的OAA/S评分,B、C、D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C、D三组比较,拔管和苏醒时间延长,OAA/S评分减少(P<0.05).结论 0.5 μg/kg右美托咪定使患儿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并能减少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增加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性,有利于患儿平稳度过麻醉苏醒期.

    作者:王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与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效果.方法 将100例白内障患者,120眼按入院先后顺序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0例60眼(超声乳化技术)]、观察组[50例60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法)],对照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后2周裸眼视力、角膜水肿及散光度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后2周裸眼视力、角膜水肿厚度及散光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79、5.46、4.87、5.55,P<0.0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较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具有操作时间短、前房波动小、手术并发症少的优势.

    作者:高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动态监测先兆早产孕妇宫颈管长度缩短率与早产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动态监测宫颈管长度缩短率与早产的关系.方法 选择有早产症状的初产妇298例,每天经会阴测量1次宫颈管长度,计算宫颈管长度缩短率.然后观察不同宫颈管长度缩短率≤15%组,16% ~ 30%组,31% ~60%组,>60%组,第1、2周及第3周内的早产率的情况.并计算3周总的早产率.结果当宫颈管长度缩短率≤15%时,早产可能性极低.随着宫颈管缩短率的上升,早产率也明显增加,当宫颈管长度缩短率16% ~30%和31% ~60%时,早产率分别为3.4%和7.9%,两组早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宫颈管长度缩短率>60%组时,早产率为48%,与其他组早产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宫颈管长度缩短率越大,早产率越高.结论宫颈管长度缩短率可作为早产的预测指标,且宫颈管缩短率与早产率呈正比.

    作者:张计华;王杏芹;马虹;杨京卫;孙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龄结肠癌患者围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高龄结肠癌患者围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高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治性切除76例,切除率77.5%,姑息性切除15例,其他7例.术后并发症26例,围术期死亡6例,病死率6.1%.结论 对高龄结肠癌患者除加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外,充分的术前准备,适当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法的选择,完善的心肺肾等功能检查及检测,精细简洁的手术操作,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根治性切除的有效和根本保证.

    作者:刘焕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地塞米松用于喉麻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临床上常见1.5~3岁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病情凶险,要警惕缺氧及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也要保证取出异物时麻醉深度足够,否则会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呛咳及支气管痉挛等情况.喉痉挛和喉水肿以及气管水肿,除与手术医生操作刺激直接有关外,与术中麻醉过浅亦有一定关系.特别提出的是,该类手术好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实施麻醉,手术医生与麻醉医生应随时保持良好的沟通.麻醉方法以氯胺酮加依托咪酯、丙泊酚联合静脉麻醉较常用,应用少量短效肌松药,使用短时间内的高频通气进行手术.警惕喉、气管、支气管痉挛及水肿发生.对于手术难度相对大、时间长、反复气管内操作的患儿,为减轻局部水肿,术中及术后应常规使用皮质激素.而皮质激素用于喉麻疗效更显著.笔者自2010年以来采用喉麻中加入地塞米松复合全麻并高频通气用于20例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并同20例未用地塞米松的患儿进行了比较,效果满意,安全可靠,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若凡;张爱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